在中國歷史上,老虎似乎一直都佔據著「百獸之王」的地位,故而從先秦時期開始,包括老虎在內的各種奇珍異獸就成為了進貢給周天子的禮物,作為貢品被送到洛陽。而隨著秦漢時期中華文明的極大擴張,漢朝使用和平與武力手段完成了對西域的徵服工作。隨著絲綢之路的開拓,大量來自外國的商人湧入了漢朝之中。
舉例來說,西漢著名旅行家、外交家張騫曾經出使西域兩次,但是前往西域的道路並不太平,張騫率領100多人出使西域,卻只有他和堂邑父兩人能夠平安歸來。在13年的遊歷生涯之中,張騫見識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於是他向漢武帝做了詳細的匯報。作為和張騫同時代的人,史學家司馬遷自然將張騫的話語一五一十的記錄在冊,並且取名為《史記·大宛列傳》。
在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之後,漢武帝在公元前119年讓張騫率領300多人,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再次出使西域,這次漢武帝的意圖很清楚,就是為了宣揚大漢天子的國威。4年之後,張騫完成了漢武帝的使命,並且帶著西域諸國的數十名使者回到了長安。
由於大漢王朝的慷慨,這些西域使者們都帶著自己的特殊貢品前來朝見漢武帝,在西域使者的貢品之中有著不少奇珍異獸,比如說當時很少見的「大雀」(也就是鴕鳥)或者孔雀等等,這些奇珍異獸讓漢武帝頗為驚奇,故而在長安城之中專門設立地點來飼養這些奇珍異獸。
不過有一次,來自西域的胡人向漢武帝進攻了一隻渾身無毛,臉上卻長滿了鬃毛的動物。以漢武帝的審美觀念來看,這種動物實在長得太醜了,因此漢武帝心中感到不是很高興,在使者退朝之後就打算隨便處理掉這隻動物,於是就將它丟入老虎的籠子之中,想要拿它來餵養老虎。
但是令人感到詫異的事情發生了:中國的老虎看到這隻來自西域的猛獸之中卻嚇得趴在地上不敢起身,漢武帝感到十分詫異,於是詢問附近的官員:「這隻動物叫什麼名字?」大臣們回答說:「西域將其稱之為『獅子』」漢武帝從此對它刮目相看,沒想到它能夠讓中國的「百獸之王」俯首稱臣。那麼問題來了,當時漢武帝所養的到底是什麼老虎,為什麼會被獅子嚇得瑟瑟發抖呢?
如果根據當時長安附近的環境來考慮,漢武帝所飼養的老虎應該是時至今日已經瀕臨滅絕的華南虎。作為世界五大老虎之中身體最為瘦小的品種,面對身形比它高大的獅子自然只有知難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