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vs老虎: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

2020-11-22 澎湃新聞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米南德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6300字,大約需要15分鐘

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多年來,關於獅與虎誰是百獸之王的話題一直經久不衰。

即便是輿論渠道有限的前網絡時代,不少撰寫專欄的小報記者和雲遊四方的探險愛好家,就針對這個問題各抒己見。

後來的論壇水友與網站管理者,也紛紛拿這個話題吸引眼球。乃至這個信息全面爆炸的歲月,還有許多自媒體定期為製造流量而進行搬運。

本文就將結合這些前人的「智慧結晶」,探討下百獸之王的真正歸屬。順便也談談當事人對答案本身的抉擇問題。

01

獅子:洲際帝國的武德圖騰

起初,世界各地都不存在真正意思上的獅虎相爭問題。原因也非常簡單,這兩種貓科動物的自然繁衍都不斷遭人類發展破壞。

由於都是殺傷力巨大的猛獸,所以很難被先民們捕捉和飼養,連暗中觀察都非常困難。而不斷擴張的定居點或農田,也讓不同獸群的領地間隔越來越大。

加之動物往往以生存為自己的第一要務,很少願意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死磕,就更難讓人觀察彼此間的偶然遭遇。

不過,每當有龐大的洲際帝國出現,統治者就容易在忙裡偷閒中組織各類鬥獸比賽。比如以舉辦各類大型角鬥競技而著稱的古羅馬,就會以各種手段進口獅子和老虎。

▲羅馬人經常在角鬥競技中使用大型貓科動物 圖源於網絡

但這些百獸之王競爭者,大都被用於同全副武裝的奴隸廝殺,很少有機會站上舞臺中央。更多的區域強權則往往只將其中的一個作為武德圖騰。

▲手裡抱著獅子的波斯與亞述帝國君主 圖源於網絡

例如遭遇羅馬人的亞述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和孔雀帝國,都樂於以獅子彰顯自我。羅馬之後的威尼斯、大不列顛與猶太人,也基本繼承了這個傳統。

▲正在獵殺獅子的亞述帝國君主 圖源於網絡

而地域距離較大的明朝、朝鮮半島和越南,就是老虎的文化死忠粉。以至於生活在今日的我們,還經常能接觸到這兩套平行的百獸權力譜。

當然,以上這些籠統的案例也足以反應一個根本現實,那就是獅子的分布範圍似乎要遠大於老虎。對於志在「競選」百獸之王的它們來說,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目。

畢竟,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永恆標準,種群的足跡就是這個層面的有力證明。

對於獅子的影響,今人往往容易局限在知名度最高的非洲稀樹草原。稍有涉獵的知識淵博者,也僅僅會聯想到印度的某些角落。

但古人的歷史記載和當世的生物考古皆能證明,獅子的群落曾經廣泛分布在歐亞非三大洲,甚至渡海進入過美洲新世界。

由於處在自然食物鏈的絕對頂端,很少能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天敵限制。不僅能在乾旱的草原上追逐獵物,還能在多山環境和叢林邊緣紮根。至於所吃的食物,就是除同類之外的大部分動物。

如果再考慮到轉進美洲的陸橋就貼近白令海峽,那麼有關獅子只生活在熱帶周邊的刻板印象自然就無從談起。可能足夠的食物供應,才是制約它們的關鍵所在。

▲非洲與亞洲兩大分支獅群的主要歷史分布範圍 圖源於網絡

因此,至少到羅馬帝國稱雄地中海的時代,獅子還是全球最普遍的頂端貓科獵食者。

曾孕育雅典和斯巴達等歷史名城的希臘,就生活著歐洲大陸上的最後一批獅子。愛琴海對岸的小亞細亞半島,同樣擁有數量更多的分布,並直接延伸至高加索山腳下的喬治亞。

它們的許多同類,則去到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高原生活,甚至在環境尚未遭破壞的阿拉伯半島沿海都有分布。

另一路則沿著興都庫什山往東,繼而充滿整個印度次大陸。

倘若將時間繼續倒轉回文明剛剛興起的洪荒歲月,那麼這些巨獸的足跡還能在中亞和西域被找到。這還是他們因氣候變遷而退出蒙古高原和華北的結果。至於留在非洲老家的獅子,也幾乎遍布大陸上的各個角落。

相比之下,老虎的勢力範圍則要「迷你」不少。除了今人熟知的西伯利亞與東北亞針葉林,整個東亞大陸都留有它們的深遠足跡。

▲野生老虎的主要歷史反哺範圍 圖源於網絡

即便在氣候潮溼的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和爪哇,一樣有這種危險的生物出沒。而印度次大陸、西域、中亞腹地和伊朗高原,同樣是非常穩定的老虎根據地,最遠同樣可至黑海東岸的喬治亞。

而在年代更早的菲律賓和日本,同樣被發現有早期的老虎種群存在。只是相較於獅子來說,這樣的成就還是有些不夠看。

02

豢養的老虎略勝一籌

當歷史發展至全球化體系初具雛形的近代,奔赴遠方的探險家們不斷將異域特產捎回歐洲。

隨之興起的博物學領域,自然要對獅子和老虎進行大量研究。加之原始的動物園經濟方興未艾,更讓學者有進行這方面比較的獨立空間。

▲近代早期動物園中的獅子和老虎 圖源於網絡

從此,不定期的獅虎爭鬥記錄,就從全球各地的動物園中相繼流出。

1830年,位於羅馬的一家動物園就發生了一起記錄詳細的獅虎大戰。雖然老虎搶先發起進攻,卻被奮起反擊的獅子控制住後背。隨著前者的喉嚨被徹底咬斷,老虎也就以生命的代價輸掉了這場意外對決。

27年後,類似的場景又在倫敦的動物園中發生。由於飼養員的管理不善,本來只是鄰居的獅子和老虎突然遭遇,並出於本能的廝殺起來。

結果,一度撲倒對方的獅子因遭遇腹部的致命打擊而殞命。老虎那邊雖然扳回一局,卻也因這次死鬥而身負重傷。

到了1882年,同樣的場景再次在動物園上演。這次還是老虎技高一籌,咬斷了陣亡獅子的喉管。

▲近代油畫上的獅子戰勝老虎 圖源於網絡

1914年,獅虎大戰的場地換到了美國紐約。1隻名為拉賈的8歲孟加拉虎,攻擊了因病修養多時的3歲努比亞獅休爾特。

後者雖然在前期的反抗中獲勝,卻在後來再次遭突然襲擊而死。38年後,獅子陣營在澳大利的亞珀斯動園扳回一局。

但直到距離現在最近的2010年,老虎還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動物園內切斷了獅子靜脈。以上事例說明至少在相對封閉的動物園環境內,老虎的戰績明顯優於獅子。

然而,當雙方廝殺的環境轉變到馬戲團,獅子的勝率就要明顯高於老虎那邊。

早在1808年的北義大利城市維羅納,當地馬戲團裡的獅子就大發神威,將首先進攻自己的老虎當場擊殺。而1951年的獅虎大戰中,就有單只獅子打死向自己挑戰的2隻老虎的記錄。

而類似的事情也不止在一個國家的馬戲團中出現。

▲近代由人類圈養的獅子和老虎 圖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兩種猛獸還經常在馬戲團中爆發激烈的團戰。

在1933年,就發生過17隻獅子圍攻13隻老虎的事件。在這場獅虎鬥中獅子一方居然奇蹟般的沒有出現傷亡。反而咬死了3隻老虎,才被管理員強行分開。

後來在1938年的芝加哥,也有20隻遭圈養的獅虎發生混戰。這次,雙方數量旗鼓相當,但老虎們習慣單打獨鬥,很快就被能夠相互配合的獅子奪去優勢。雖然雙方都沒有遭受致命損傷,但受驚的老虎還是集體從獸圈中奪路而逃,給了觀察者以清洗答案。

同時代的報紙則更是聲稱,在某些馬戲團中,獅子已保持了25年的對老虎不敗紀錄。顯然,馬戲團中的獅子比老虎同事們更加厲害。

▲ 現代圈養環境下的幼年獅子和老虎 圖源於網絡

要理解這些結局兩極分化的表現,我們還得從獅子與老虎的自然習性出發。雖然同為貓科大家族的頂級成員,但前者的群居特性還是同後者的孤僻獨處形成鮮明對比。

正因如此,往往被分割在動物園中的個體獅子,比較容易在單挑中落敗。而集中受訓的馬戲團老虎,也難以在群毆中佔得便宜。此外,由於人類經常將這些大貓混合飼養,難免觸動兩種生物的認知差距。

畢竟,獅子更習慣於有同伴的環境,可能會將突如其來的搏鬥視為普通打鬧。但老虎基本沒有群體意識,自然更擅長在突然交鋒中給對方下重手。

03

野外的獅子更有優勢

當然,百獸之王的寶座爭端,還應該被更多的至於自然環境中體察。雖然今日的獅子和老虎分布區域已完全隔開,但歷史上的他們一定在許多區域有過頻繁交集。

土耳其的安納託利亞高原、中亞的伊朗山區和西域的綠洲溼地,都是雙方共同的棲息場所。而來自印度次大陸的2次觀察報告,則是最為可靠的參考資料。

▲近代的目擊報告 認為獅子在野生環境下更有優勢 圖源於網絡

1855年,第一樁目擊事件發生在印度西北部坎貝半島。那裡至今都是亞洲獅種群的最後保留地,也是環境被大量破壞前的老虎狩獵場。

事情發生之初,當地村莊有人被發起突襲的猛獸咬死,而肇事老虎也在更多人趕來後立即逃逸。結果卻誤入附近獅群的領地,並遭跑來驅趕自己的雄獅攻擊。儘管它憑藉靈活身手將獅子的背部滑傷,卻因鬃毛幹擾而無法對頸部完成致命一擊。

最後,還是更有力量的獅子鎖定老虎脖子,靠著咬合力和衝擊將對手掀翻在地。後者也在腹部被撕開後咽氣。

▲在油畫中平分秋色的獅子和老虎 圖源於網絡

1911年,第二樁目擊事件發生印度西南的城市班加羅爾附近。那裡同樣曾是兩種猛獸共同出沒的地方。

有個當地的獵人在森林附近遭老虎反跟蹤,同時也被另1隻可能剛剛成年的獅子發現。由於一堵1.2米高的牆體存在,老虎和獅子在最初都沒有意識到對方存在。但在兩者接近牆的邊緣時,都靠氣味和聲音發現了對方存在。

這次依然是老虎搶先發起進攻,卻還是很難隔著鬃毛咬住獅子的脖子。然而,由於具有更加靈活的身手,它在第二輪交鋒中爬上了對方背部。但更有力量的雄獅也用爪子攻擊老虎頸部,從而重獲生機。由於誰都不能制服對方,並因共同翻滾而掉進邊上的河裡,這場死鬥才被迫作罷。

雖然以上2次目擊事件存在諸多偶然性,但我們卻能從中發現不少端倪。獅子和老虎在野生環境下的真實差異,也在這些記錄中明確體現。

▲獅子的群居屬性,使其在野外的殘酷環境中有了更多優勢 圖源於網絡

相比於習慣獨處的老虎,獅子的群居屬性其實給自己增添著很多優勢。由於需要相對相當範圍的領地才能養活平均在8-12隻左右的大家庭,獅子們必須按性別進行明確分工。

在種群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雌獅,基本負責日常的狩獵和哺育後代工作。身邊的那1-2隻雄獅,則負責巡視領地,並幫助對付抵抗力較強的大型獵物。

換言之,大部分獅群都隨時處於「戰爭狀態」,將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肉食動物都當做假想敵處理。

▲遭雄獅獵殺的非洲野狗 圖源於網絡

所以,獅群中的雄獅不僅要與爭奪家庭控制權的其他雄獅交手,還必須對付那些在自己領地周遭搶奪資源的競爭者。

在非洲,清除名單就包括花豹、獵豹、野狗和數量龐大的鬣狗群體。到了印度等亞洲區域,名單上自然就有了老虎、雪豹、群狼或柴狗。

這就註定了野生環境下的獅子必須擁有強悍實力,並在具有嚴密的群體配合能力。特別是兼顧「君主」和「常備軍」身份的雄獅,更是要在領地各頭做好單打獨鬥的準備。案例1中擊殺來犯老虎的那隻雄獅,可能就是在守護自己家族的神聖邊界。

▲遭雄獅攻擊的非洲花豹 圖源於網絡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拿獅子的群體優勢做反駁證據,指出老虎的個體實力更強。但雄獅也並非一直生活在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

在雄獅成年或被迫離開原有獅群後,它們大都有過一段較為獨立的闖蕩生涯。若找不到處境類似的年輕雄獅做同伴,這些個體就必須自己狩獵,並伺機尋找新種群予以佔領。

案例2中與老虎偶遇的年輕獅子,應該就是個尚未「登基」的落單挑戰者。但憑藉自己與生俱來的格鬥技巧,還是能和更有經驗的壯年老虎打個平手。

如果再從獅子和老虎的具體棲息地分布來看,前者也無疑比後者更有王者風範。因為獅子的家園往往位於相對平坦的開闊地帶,偶爾才會選擇有密集植被交錯的區域。

▲神出鬼沒的老虎 主要棲息在獅群領地的外圍 圖源於網絡

但這類區域的動物種群密度也非常可觀,是大型食肉動物最理想的棲身之所。老虎則慣於在密林深處東躲西藏,很難靠充沛的食物養活大小群體。由於個體所能顧及的面積非常有限,老虎領地內的其他肉食競爭者就容易獲得更多機會。

受此影響,單只老虎的活動範圍也必須更加擴大,卻終究很少敢闖入獅群領域。加之自己本身就在血緣上同雪豹更為親近,於是就容易在獅子棲息地的外圍山麓中生活。

這也是筆者至今沒有羅列不同獅虎亞種數據的根本原因。雖然西伯利亞虎被公認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己生活在惡劣寒帶。其原理就類似北極熊體格普遍大於南方的棕熊或灰熊。

但任何生物在自然界獲得何種地位,靠的都是群體繁衍成績,而非危害性極大的單挑鬥狠。縱然會有個別老虎的技巧甚於獅子,卻也不可能在單塊環境內與整個群體抗衡。

▲貓科動物體型比較 圖源於網絡

再看許多老虎獨霸的區域,往往是沒有獅子或提前走人的地方。原本並不以個子碩大見長的孟加拉虎,就在亞洲獅群體式微的近幾十年內體格漸長,足以從側面印證孰強孰弱難題。

最後,兩種生物在其曾分享的區域滅絕速度,也可以被作為強弱對比的另類參考。

▲ 正在獵殺獅子的阿拉伯貴族 圖源於網絡

例如一直生活在伊朗高原的亞洲獅分支,約在二戰後就基本不見蹤影。而與之棲息地有重疊的裏海虎,卻能孤單的堅持到1970年代。

即便在依然保有兩者的印度,獅群也僅僅靠國家公園內的特定保護區才得以苟延殘喘。老虎卻可以在更多地方勉強堅持。

▲正在獵殺老虎的英印象隊 圖源於網絡

這主要是因為獅群在食物鏈中的地位更加顯著,容易因樹大招風而遭到人類襲擊。地位稍有不如的老虎,卻可以在深山中求得隱蔽。

04

真正的百獸之王

事實上,古代世界的許多文明記錄者,都認為獅子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在同樣能遇見老虎的安納託利亞、高加索 、美索不達米亞和中亞,獅子都被視為至高權利的象徵。

這種基於日常觀察得到的常識,也在文明本身的傳播發展中被不斷繼承。

▲大部分世界上的主流文明 都將獅子作為至高權利象徵 圖源於網絡

因此,可能並無獅群棲息的斯裡蘭卡,就在古代被成為獅子國。明明只該有老虎出沒的新加坡島,也被外界習慣的稱呼為獅城。乃至連大型貓科動物都不存在的英國,也以雄獅作為自己的不二象徵。

▲象徵新加坡的魚尾獅 圖源於網絡

只是在相對封閉的遠東,自然而然的事情又發生了許多驚人變化。

首先是在漫長的古代,老虎因容易被觀察而成為12生肖成員。但早已在史前撤退的獅子,還是隨文化交流而屢屢出現形象回潮。在幾乎沒有人見過的情況下,逐步進化成「神獸」,升格為鎮宅闢邪和節日慶典的流量吉祥物。儘管外貌日漸抽象,卻不影響自己在這片土地上的牢固地位。

▲滙豐銀行門口的獅子 圖源於網絡

因此,根本不會有人關心獅子和老虎的強弱對比,甚至不會將之作為腦袋中會存在的問題。

乃至1840年後,以獅子為至尊象徵的英國軍隊抵達,類似的永恆難題還沒有在士大夫或洋務人士中生成。

結語

但到20世紀的中後期,媒介手段的進步開始讓更多人有了信息採集和自我發聲渠道。

特別是在某個思維突然獲得解放的階段,大批識字群體從窮山惡水中回歸城市生活。為了舒張情懷和享受知識分子錯覺,紛紛寫起可靠性堪憂的報告文學。內容題材也往往是動物爭霸,製造出一個只存在於紙面上的大自然世界。

▲中國古代的老虎石雕 圖源於網絡

雖然可能連豺狼級別的中型肉食動物都沒見過,卻不妨礙他們用臆想出來的虎豹去娛樂晚生後輩。

獅虎之戰話題,也在這個階段映入眼帘。其中土味成分更加濃鬱的老虎,就當仁不讓的充當起桎梏挑戰者,獲得不少讀者青睞。

偶有從外部世界傳入的猛獸較量案例,也被描摹成近乎一邊倒的閉環式結局。擁有近乎無敵身手的老虎,也讓許多痛感自己失去群體保護的人,在微弱的內心深處感受到些許慰藉。

▲在鴉片戰爭中迎擊英軍的清朝虎頭兵 圖源於網絡

此後的20年時間裡,網絡興起讓報告文學能以1和0的形式登陸更新媒介。負責隔代傳承的打字員,自己可能就是報告文學與無腦爽文的受害者,自然要不加區分的針對性搬運。

由此產生的爆炸性效果,又隨著網線裡程數的遞進而不斷擴大,最後在WIFI網絡的加持下開花結果。

大批可能連動物園和馬戲團都未必去過的老虎粉絲,開始以報告文學創造的世界觀示人。加之狹隘民族主義、民粹傾向等思潮的泛濫,進一步將屬於舶來品的獅子打入萬丈深淵。

於是,關於誰是百獸之王的獅虎強弱爭論,便不再是特定愛好者的思維訓練,反而升華成某種無根基信仰的現實倒影。

儘管總能吸引來吃瓜群眾,卻無法為參與者奉上任何進步。本著相信過程的思考習慣,繼續重複某一代人感受過的命運車輪。

(完)

原標題:《獅子vs老虎: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 | 循跡曉講》

相關焦點

  • 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獅子老虎難分伯仲?
    老虎和獅子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是它們並不是好友。在野外的生存戰爭中,這兩種動物好像都是比較佔優勢的,相比於其它的動物來說,它們既有龐大的身軀,也有敏捷的捕捉能力,有足夠的能力來守護自己的領地。那麼如果它們兩個來比較的話,究竟誰會更勝一籌呢?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呢?
  • 獅子與老虎的對決,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
    老虎被人們認為森林之王,獅子則被譽為草原之王。兩個王的對抗,你覺得誰會勝出呢?這是關於這個問題,不只是現在人想知道,早在古代就有許多人想找出究竟這兩種生物究竟誰會獲勝。但是由於老虎主要分布在亞洲森林,獅子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陸,兩者在現實中的並沒有太多交鋒的機會。但是早在古羅馬帝國的鬥獸場競技中,常常會出現所謂的獅虎門。據說結果都是獅子勝出。
  • 老虎與獅子誰才是百獸之王?將老虎的毛剃光光,才知道武松有多牛
    關於百獸之王花落誰家,這個問題,被提出許多年,可終究沒能找到答案。它這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氣息,敏捷的步伐,怎不能稱之為百獸之王?而獅子呢?素有草原之王的獅子一直以來都是老虎的對手,真正的棋逢對手,便是如此。但總有好事的人們,想要拿它倆比個高低,誰更厲害一點?遺憾的是沒有機會將這兩頭猛獸放在一起,辦個擂臺,讓它們比賽,興許它們在私底下有過較量,只是我們不曾欣賞到罷了。
  • 百獸之王是獅子還是老虎?
    獅子和老虎,都是貓科動物中頂尖的獵手,在自然界中,他們都是動物界的領袖人物,兇猛威武,戰鬥力極強,都令其他動物都聞風喪膽,可這兩種動物,交戰起來會是如何呢,威武的獅子和霸氣的老虎哪個更勝一籌呢?成群捕獵的獅群獅子在面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大象時只能逃跑,老虎在面對大象時卻能將它嚇退,而獅子捕獵一頭野牛也要成群結隊合作捕獵,單打獨鬥不小心還會喪命,老虎對付一頭野牛則可以一擊必殺,據說動物園中的老虎比獅子多,是因為不分籠的情況下交配權被老虎壟斷
  • 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專家用大數據分析獅子和老虎,終得出結果
    自古以來,獅子和老虎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就一直爭執不下。不同的人心裡有著不同的答案。而如今有專家。通過科學分析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利用專家們比較出來的專業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這第一就是從它們的外形來看。老虎和獅子都是貓科一類的動物,但是老虎才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最強壯的存在,而獅子只排在了區區第二。第二個就是看它們爪子的大小,老虎的前爪在貓科動物中也是最大的,雄性老虎的前爪可以達到11釐米左右,而一隻雄獅的前爪只能長到7釐米左右。
  • 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科學家通過數據分析,答案已經明確
    每當提起百獸之王這個稱號,你腦海中會浮現哪種動物呢?是老虎還是獅子?還是近來呼聲很高的平頭哥?在當今影視作品泛濫的今天,許多導演都喜歡將百獸之王這個賣點加於電影當中。可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老虎,也有說是獅子。
  • 【為什麼】為什麼老虎是森林之王 獅子是百獸之王
    相信大家對老虎和獅子這兩種動物並不陌生,都知道他們是非常兇猛的動物,但是對於它們倆到底誰強誰弱,向來都是一個爭議的話題。
  • 獅子和老虎,到底誰是百獸之王?
    獅子與老虎誰更厲害,這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換句話說,獅與虎在自然中真的會相遇,會打架嗎?打起來誰會贏?頭髮長,打不贏?繪圖:翼狼Elang今天,吉爾國家公園裡,大型貓科動物只有獅和豹,虎的身影已經消失。然而在歷史上,從土耳其到阿拉伯半島周邊,經伊朗、阿富汗,延續到印度大部分地區,都有獅的分布;與此同時,這些地方也是虎的家園。
  • 同樣稱為「百獸之王」,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強呢?看完漲知識了!
    同樣稱為「百獸之王」,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強呢?看完漲知識了!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獅子與老虎都被稱作是百獸之王,對於那些小動物來說,一聽到它們的吼叫聲,估計早就嚇得四處逃竄了。但是這兩種同屬貓科動物的猛獸,其實也有很多不同,那麼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強一些呢?看完之後真是長知識了!大家都知道,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普遍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獅子總是成群出動,戰鬥力也非常強大。但是生活在叢林之中的老虎卻總是獨來獨往。
  • 獅子老虎誰是百獸之王?古代皇帝做了個實驗,老虎直接跪地求饒
    獅子,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單獨的名字"魁魁",如《水滸傳》中英雄鄧飛的綽號是"火眼魁魁";老虎,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個別叫"大蟲"的,《水滸傳》中的英雄武松、李逵都打過老虎。書中沒有武松和李逵鬥獅的故事,因為老虎屬於"地方神獸",而獅子在古籍中記載為"大漠神獸",簡直是異類。但老虎和獅子都很兇猛,所以人們會好奇,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百獸之王是誰?在古代,皇帝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為此還專門安排了實驗。
  • 同屬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獅子和老虎誰是真的「百獸之王」?
    迄今為止,人類被認為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而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堪稱「百獸之王」的動物存在。有的人認為,「百獸之王」應該是兇猛的老虎,也有的人覺得這一名號是屬於威武的雄獅的。那麼獅子和老虎,誰才是真的「百獸之王」呢?獅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的貓科動物,它們在各自的地區裡都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 獅子和老虎誰才是真正的王者?專家大數據分析得結果,不可思議!
    今天跟大家分享獅子和老虎誰才是真正的王者?專家大數據分析得結果,不可思議!在當今影視作品泛濫的今天,許多導演都喜歡將百獸之王這個賣點加於電影中,可是一時是老虎,一時又是獅子,搞得觀眾們頭都昏了,根本無法判斷最終的結果。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 百獸之王如果只能有一個的話,獅子和老虎誰更有資格?
    導讀:百獸之王如果只能有一個的話,獅子和老虎誰更有資格?提起百獸之王,自古以來就只有兩種動物能夠配得上這個稱號,那就是老虎和雄獅。對於獅子我們可能不是那麼熟悉,畢竟我們國家是不產獅子的,但是老虎我們就非常熟悉了,一些年紀大了的人,可能在小時候還親眼見過野生的老虎。
  •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 提到百獸之王,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老虎或者獅子,到底誰更厲害?這裡不做深入的探究,而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特別的答案,準確來說,百獸之王應該是大象?相信很多人都雲裡霧裡,不太明白這個答案是怎麼來的。
  • 老虎和獅子誰才是百獸之王?打架誰厲害?
    獅子大多數是在草原上呈威,而老虎通常是在森林裡稱王,假如沒有人類活動的阻隔,不排除野生的獅子與老虎將來有可能在自然條件下相遇。但由於人類的存在,地球上大片的領地都已經被人類佔有,動物們昔日的家園今天幾乎全部成了野生動物的活動禁區,在這種情況下,非洲的獅子與亞洲的老虎已經不可能在野外相遇了。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會問?在自然界中獅子與老虎如果相遇的話,誰的生存力更強呢?
  • 古代獅子VS老虎,誰更厲害?漢武帝的小實驗證明了誰是百獸之王
    在中國歷史上,老虎似乎一直都佔據著「百獸之王」的地位,故而從先秦時期開始,包括老虎在內的各種奇珍異獸就成為了進貢給周天子的禮物,作為貢品被送到洛陽。而隨著秦漢時期中華文明的極大擴張,漢朝使用和平與武力手段完成了對西域的徵服工作。
  • 百獸之王之爭,這個王冠是屬於獅子還是屬於老虎?
    首先獅虎都是百獸之王,獅子是陸地上最強的群居食肉動物,由獅王統領著一股最強勢力。老虎是陸地上綜合戰鬥力最強的單挑王。獅虎打從一開始就是性質不同的獸王。論單挑獅子雖然也屬頂級,但打團才是獅子的飯碗,論單挑並不能真正體現獅子的戰力,虎的飯碗就是單挑。同處頂級的情況下獅子與虎單挑是要稍遜一些。
  • 一頭獅子和兩隻老虎的較量,誰才是真正的猛獸之王,大家一目了然
    一頭獅子和兩隻老虎的較量,誰才是真正的猛獸之王,大家一目了然獅子和老虎都是動物界的佼佼者,獅子是威風凜凜的草原霸主,而老虎則是威勢赫赫的叢林之王,它們都是位居食物鏈頂端的強者。在自然界中傲視群雄,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個疑問,獅子和老虎相比誰更勝一籌呢?
  • 獅子老虎誰是百獸之王?漢朝皇帝兩次組織決鬥,老虎都不敢還手
    ——科林伍德(英)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1626字,閱讀約4分鐘獅子和老虎都是最大的貓科動物敏捷,兇猛殘忍居住地點不同,但其土地的名字按百獸的王但是,單純的選擇,老虎和獅子的哪一方強烈,在網絡上成為了話題如果是
  • 為何明明老虎更厲害,但是「百獸之王」卻是獅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比較厲害的肉食動物都是貓科動物,比如獅子、老虎、豹等等,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好,反應力也更快。而在這些貓科動物中有兩種動物會被經常拿出來作比較,那就是老虎和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