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研究生畢業難度加大,就連本科生論文都要求盲審,畢業延期

2020-12-06 高校網大秀

導師責任制顯奇效

2019年由於翟天臨和北京大學博士後的醜聞事件,教育部已經強令各大高校嚴把畢業生畢業關口,甚至在2019年專門劃撥800萬用來抽查6000篇博士畢業論文,而受到網絡輿論對碩士研究生論文的舉報,從湖南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碩士生畢業被曝光論文抄襲,不斷發酵的醜聞讓各大高校提前預防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並且從湖南大學對於學術處理的態度來看,論文抄襲者被剝奪碩士學位,而碩士生導師也被剝奪招聘研究生的資格,天津大學和復旦大學也在對網絡舉報展開調查,估計未來這幾位抄襲碩士研究生的導師都會受到相關的處分,因此2019年本來嚴進寬出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也將提高難度,從一名研究生網絡留言來看,往年學姐和學長們的畢業論文一次就通過,而2019年很多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都被要求修改十多次!甚至名校已經嚴查本科生畢業論文,以學風嚴謹的華中科技大學為例,如果本科生畢業論文二次被拒,那麼本科生也將直接延期畢業!

2019年華科大最新規定

本科生論文盲審,2次不合格直接延期畢業

華中科技大學率先在全國實行本科畢業證降級管理制度,說明了這所高校對本科畢業生的高要求,通過往年的本科生論文管理制度,華中科技大學很早就對本科生論文進行盲審考核,而在2019年在盲審的基礎上加大了對本科生的要求,要求所有本科畢業生首先自己審核論文再提交盲審,如果一次盲審不合格僅有一次修改的機會,如果首次檢測未通過的論文的復檢在首次檢測公布結果兩周後進行。達到A級或B級後方可申請答辯,復檢仍不合格的應延期答辯。也就是說,2019年,如果本科生們忙於考研和找工作,不在乎自己的畢業論文,那麼華中科技大學中將會產生一大批延期的本科畢業生!

QS排名全球第一

自律的學生才會獲得全球第一的榮譽

世界權威榜單發行機構QS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中,其中僱主與學生的關係(Employer-Student Connections)排名中,來自中國的華中科技大學位居全球第一,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紐約大學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很多人都會對這個榜單產生質疑,畢竟中國有很多名校,世界也有很多名校,為何華中科技大學會在這個榜單中名列第一?這其實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大學性質有關係,中國的高校分為兩種,一種為教研型高校,一種為研究型高校,教研型高校為教育和科研同時抓的高校,而研究型高校為以科研為主的高校,研究型高校以清華和北大為主,這兩所高校的研究生規模遠大於本科生規模,而華中科技大學屬於教研型高校,雖然華科大的科研水平也屬於前列,但是華中科技大學對教授本科生授課要求卻很嚴格,嚴抓本科生教育,前一陣華科大連續三個月每月發表一篇頂刊的80後副教授就經常帶本科生課程,以至於很多本科生都感受神奇,年輕普通的老師居然是為科研大牛!

一所名校的靈魂是在名師和優秀的學子,華中科技大學很多學院都會給學生家裡郵寄成績單,就是時刻給學生們壓力,畢竟每年高校都會有不自律退學的學子,因此,對學生的高要求,其實也是對高校本身口碑的一種塑造!

相關焦點

  • 研究生論文「盲審」「查重」再升級!畢業恐進入「寒冬期」?
    2019年初,隨著翟天臨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被列入教育部當年的重點工作,並投入800萬的教育經費,抽查應屆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而相應的,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了。唐盛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少數院系抽檢盲審,現在大多數院系要求畢業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盲審」關。
  • 本科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畢業論文有哪些區別?你知道嗎?
    而與本科畢業論文相比研究生論文更難寫,在一些本科生看來研究生論文幾乎自己都看不懂。那麼本科論文和研究生畢業論文有什麼區別?現在本科生畢業論文一般都是各自學院指定論文指導老師,然後畢業學生跟著老師的指導寫作,論文寫完了以後,論文指導老師檢查一下有沒有錯誤,基本上就可以進入論文答辯。但是研究生畢業論文不同,研究生畢業論文一般要求盲審,即把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列印兩份分別送到學校外面的專家手中,如果兩個專家都同意,那麼就可以進入答辯,否則還需要繼續送審。如果兩個都沒通過,則直接延期畢業一年。
  • 研究生畢業論文盲審能通過麼?
    2020年4月底,全國高校即將陸續開學,60多萬研究生畢業論文即將面臨盲審工作。由於前幾年研究生畢業論文抽查出現了剽竊、作假等現象,現在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盲審很嚴格,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大咖們,你們準備好了麼?
  • 學位論文盲審未過,碩士畢業延期半年,後續問題如何應對?
    4.10日,小西有看到媒體報導《畢業不延期!南航2360名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其中南航15個學院2360名碩士完成了學位論文線上答辯(95.8%)。事實上,江蘇省高校論文送審、答辯的進度是較快的,其他區域不少高校正在送審或剛返回評審意見。
  • 在職碩士畢業論文盲審嗎?
    需要盲審的,隨著教育部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特別是學位論文質量的要求越發嚴格,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對碩士畢業論文進行雙盲評審(評閱專家和學生互相不知道名字、,嚴格的高校是百分百盲審,一些則採取一定的比例原則盲審。 一般的高校在論文答辯前都要進行論文盲審,會隨機抽取幾篇論文,統一送審。
  • 畢業論文盲審的環節及其評判標準(內部盲審、外部盲審全過程)
    按照時間順序,經歷過程是這樣的:內部盲審—查重—外部盲審。學校要求我們於3月30日前,將完稿的論文提交至學校秘書的郵箱。參與內部盲審環節。盲審大概一個星期,結果就出來了。這時候收到的是來自學校內兩位老師的盲審意見。
  • 碩士研究生畢業有什麼要求?
    或許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想要順利的畢業還是頗有難度的,因為相對於本科來說,難度真的不在一個檔次上,只有在讀研三年期間認真的學習,認真的去實踐,才能夠達到高校關於碩士研究生的畢業基本要求。首先,必須在讀研期間發表一篇到三篇的學術論文,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
  • 研究生論文盲審結果出來後,有人歡喜有人憂,你的論文過了嗎?
    隨著大部分高校通知畢業年級學生返校後,很多大四或者研三的學生紛紛返回學校去答辯或者辦理畢業手續。近幾年,隨著教育部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求變嚴之後,很多同學的畢業論文都需要去盲審,盲審通過後,學生才能按期答辯,否則需要延期。
  • 2019年論文盲審,研究生應該了解清楚這幾件事兒
    相信很多在讀研究生的小夥伴,尤其是臨近畢業的研究生都聽說過論文盲審這件事兒。盲審是一種論文評審制度,為了保證審核的客觀公正性,導師在審閱論文的時候不知道論文的名字,即匿名送審,一般的高校在論文答辯前都要進行論文盲審,隨機抽取幾篇論文,統一送審。那麼盲審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呢?
  • 江蘇研究生質量監控升級:「盲審」「查重」力阻矇混過關
    與之相對應,高校對學生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唐盛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少數院系抽檢盲審,現在大多數院系都要求畢業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盲審」關。盲審專家也從3個變成了5個,但凡有一個給出「不通過」的意見,論文就要被打回重寫,且修改率需達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給專家再次審核。江蘇各高校今年也陸續發布「盲審」的相關辦法或通知。
  • 江蘇研究生質量監控升級「盲審」「查重」力阻矇混過關
    「盲審」「查重」升級2019年初,因為翟天臨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被列入教育部當年的重點工作,並投入800萬元的教育經費,抽查應屆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在微博、網絡論壇上,有同學用「史無前例」來形容今年愈發嚴格的論文審查。與之相對應,高校對學生的要求更加嚴格了。
  • 如何看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
    事件起因:2019年6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韓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學的博士開始,必須發表1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是媒體、雜誌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號發文,之前在百家有關注幾個中科大的在讀博士生,非常優秀!
  • 本科畢業也變難 多所高校嚴查本科生論文
    從嚴檢查本科生論文5月6日,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教務處發布《關於做好2019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查重檢測工作的通知》顯示,本屆畢業設計(論文)查重檢測將增加大學生論文(含本屆)對比庫,凡發現同系、同校學生互相抄襲的,教務處將啟動調查程序,情況屬實的從嚴處理。
  • 女碩士被抽中參加論文盲審:患上"翟天臨風波後遺症"
    同年4月,根據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教育部將會投入800萬的教育經費,用來抽查應屆畢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其中博士的抽檢率約為10%,碩士約為5%。隨著畢業季臨近,越來越多的學生感受到這一年的論文審查愈發嚴格,不僅查重率比以前要求更高,在盲審、外審的環節也難過得多。學校對學生耳提面命、反覆強調,教育部抽檢6000份論文,「論文是伴隨我們終生的東西,一定要高度重視。」
  • 博士論文盲審越來越嚴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不少於7年),我校的博士論文都要送校三名外專家盲審,盲審結果直接決定申請學位研究生能否答辯。   盲審結果分三個檔次:同意答辯、修改重評、不同意答辯。
  • 本科論文與碩士論文的區別
    3、論文的重複率要求不同 本科生畢業論文學校要求查重一般是30%,而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求查重是15%,再結合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字數要求,可以推斷出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難度更大,很多時候研究生畢業論文就難在了如何降低重複率這件事上。
  • 教育部發文加強對研究生管理,有人開始擔心了!
    要說以前研究生畢業是難事嗎?也不是很難的事情。以前考研來說是一個有難度的事情,畢竟公共課由國家出題,專業課也是有國家嚴格把關的,但是畢業卻不是一個難事,因為國家對畢業生並沒有進行嚴格把關,基本上畢業論文攢攢就能畢業。
  • 專家如何盲審碩士學位論文,會故意給個差嗎?
    2019年的碩士生學位論文全面採用抽選雙盲審(研究生和審稿專家互不知道彼此),根源是翟天臨博士事件。鑑於畢業碩士生的人數60餘萬,採用之前博士學位論文的盲審模式難度比較大、不現實,因此只能採用學院組織的專家盲審模式(學院自行聯繫專家送審),而不是全國同行業的專家庫系統隨機分配(類似於博士學位論文盲審、青年基金評審等)。不過部分高校針對部分發表過高水平期刊論文的碩士生可以"免盲"。
  • 教育部嚴查招生與畢業,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百萬研究生修改論文
    而2019年的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壓力,又增加了一層。近期,教育部已經印發通知,對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著重將畢業論文的抽查環節列為重點工作之一。一時之間,本科生開始擔心考研的難度,而百萬研究生開始加緊修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