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

2021-01-07 帥小西De

事件起因:

2019年6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韓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學的博士開始,必須發表1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是媒體、雜誌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號發文,之前在百家有關注幾個中科大的在讀博士生,非常優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博士生的中文寫作水平如何?

小西博士畢業後進入大學任教。作為一個研究生導師,個人覺得不少博士生、碩士生的中文寫作水平的確很Low,常常是漢語、英語的習慣混用,可讀性不高。也許,本科生學位論文還可以說是「去重」,研究生實在沒法用這個藉口。

小西舉個小小的個例,也許更能明白韓教授為何有「需要發表一篇中文論文才能畢業」的要求。小西熟識的本專業一個博士生(2019年5月已答辯畢業),她的論文送審前得專業內2位導師"預審同意"後送校研究生院,經教育部平臺盲審通過後才能安排答辯事宜。但是,她的論文在預審期間被提出不下30餘個大小問題,尤其是中文寫作非常"糟糕"。

日常中,博士生中有人為中文寫作頭疼,也有人為英文寫作頭疼。初期愁的肯定是英文寫作,如第一篇Sci論文都比較「難產」,第二篇開始就會找到感覺。其實,小西個人覺得中文寫作的難度更大,尤其是中文核心類期刊。之前,小西就有個博士師弟,在發表幾篇SCI之後,想著"邊角料"的數據發個國內核心,直接就被拒稿。

-第一篇論文寫作時頭疼-

小西記得,導師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國內頂尖學報的發文難度不低於一篇中科院II區以上論文,在我們課題獎勵中核心期刊等同於IF=1.5的三區Sci論文。「國內頂尖學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行業內公認期刊,如一級學會辦的期刊,一般某個工科專業僅有2-3個一級期刊。

之前,不少研究生在「琢磨」他人博士學位論文時,也會有經常發現一個類似的問題。部分論文末尾"已發表科研成果"部分列出七八篇SCI論文(一作),一看就是個標準的優秀博士。其中文中有精美的圖表(英文科研小論文常是學位論文中的某一個章節,圖表是可以直接"複製"的),但是中文寫作一眼看去就不是很"地道",給人一種畢業之前「寫的很急」的感覺。

或者,這麼說吧!小西寧可給學生修改潤色一篇英文論文,也不會選擇中文論文。相比有套路、句式的英文寫作,小西個人覺得中文的凝練難度更大。比如,你看看小西的問答,在表述上同樣不是非常地道。正所謂長期不寫不用很容易退化的。

-科研論文寫作-

為何要抓博士生的中文寫作?

小西覺得「需要發表一篇中文論文才能畢業」的要求是合理的。合適的中文寫作鍛鍊,對於博士日後的科研發展非常重要。

首先,在日常的課題申請書、中期檢查、結題報告中,遞交的都是中文版。甚至,部分留學生(如申請博士後資助)的材料還得團隊內博士生幫忙翻譯成中文。畢竟,大部分「領D」或「專家」的英語水平達不到直接審查英文資料的程度,但是中文水平很高。之前,小西寫的課題申請材料就經常找一個校領D秘書的朋友幫忙看看,往往都能提出很多建設性的修改建議。

其次,在博士生畢業的「第一桶科研啟動金」(青年基金資助)的申報中,有傳出「+1篇中文核心」更好的趨勢,同期儘量不要有開源的英文期刊論文。畢竟,科研經費給老外交版面費不太合適,之前可能沒這麼明顯的態度,目前已有類似的「說法」。當然,不是說高水平的Sci論文不重要,而是有一篇中文核心論文,可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同時,很關鍵的一點學位論文送審中,不少發表多篇Sci博士生的學位論文,因語句不通、沒有主語等,直接被判定為「不合格」,只能無奈的延期半年。這樣也會逼著博士生提升學位論文的寫作質量。還記得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青千)在群內辱罵學生嗎?主因就是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寫作實在差的看不下去。

-大量閱讀和寫作練習很關鍵-

-結語-

當然,提升中文論文寫作的好處很多,在高考中我們就常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小西作為工科博士也深有感悟,真的是慢工出細活,沒有大量的閱讀和寫作練習,出不來好文章。比如,回看小西2018年3月的問答,你會發現寫的非常稚嫩。

其實,類似的要求在其他學校也有,只是沒想到這次韓教授的舉措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如清華大學2018年新生中就有開設「寫作與溝通」的必修課,甚至在2020年將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後續也會向研究生提供類似的課程。相信國內其他院校,也會跟進類似的舉措!

最後,還有個不太好說的原因。科學無國界?還記得2019年5月IEEE群發郵件禁止華為員工參與編輯和審稿嗎?小西覺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何不能發表在國內的核心期刊呢?

小西認為必須得提升自己期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有這個必要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告訴記者。
  • 復旦大學新規:碩士生不發表文章也能畢業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1級碩士生付兵對記者這樣說道。最近,他剛剛得到消息:學校從2011年入學的經濟學院、中文系、史地所三個院、系、所的研究生開始試點:碩士生無須再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文章(原為3篇)即可畢業,一改大多數高校多年來實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發文章才能畢業」的規定。   記者獲悉,近年來,關於「取消研究生必須發文章才能畢業規定」的呼聲一直很高。
  • 「SCI 文章兩篇,且對IF有要求」,浙大博士畢業論文真的很難嗎?
    浙江大學學生,因無法在任何一個全球性期刊上成功發布一篇論文,而拿不到畢業證,怎麼辦?這裡的「浙江大學學生」可不是指的普通本科學生,甚至也不是碩士研究生,而是專門指的那些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學對本校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苛刻」!
  • 如何看待佛羅裡達大學博士生自殺後爆出導師李濤鼓勵造假,李濤發表聲明要求澄清?
    中國博士在美懸樑自盡,遭華人導師逼迫發表論文,留下遺書令人心碎 的文章。Amusi 看到主人公的遭遇,真的很氣憤又很無奈。2019年7月初,喜歡逛知乎的 Amusi 突然在知乎上看到這個話題「如何看待佛羅裡達大學博士生自殺後爆出導師李濤鼓勵造假,李濤發表聲明要求澄清?"
  • 大學學渣怎麼能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畢業論文?
    (轉載已獲微信公眾號大學聲授權 ID:collegesay)  對於那些面對畢業論文火燒眉毛的現實,開始有點抓狂抓瞎的同學們來說,這篇文章,可能會是拯救你於水火的救命稻草。  怎麼寫論文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就是需要在大學學業完成前,寫作並提交的文章,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 又一名博士選擇自殺,中科大再次躺槍,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中國博士
    就在中科大失聯博士劉春楊被發現在水庫自殺不久,又有一名中科大的學子選擇自殺,而這位優秀的中科大學霸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根據美國當地媒體資料顯示,這名中國博士生是斯坦福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讀,主攻可變電阻式記憶體和計算機存儲器的研究。
  • 南京大學一篇《nature》背後的故事,從倒數第一到博士延期的堅持
    主刊論文,甚至很多雙非高校都發表主刊論文,而南京大學卻多年未見一篇CNS主刊論文,而每年一篇CNS主刊論文成為中國名校的最低標配,因此南京大學在CNS主刊論文上得短板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然而進入2019年後,南京大學CNS主刊大爆發,1月16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汪名懷教授團隊合作的論文被《science》發表,2月27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的論文被《nature》發表,3月13日,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戈惠明
  • 外文核心期刊是什麼意思博士畢業發表,加急發表見刊
    然而cscd屬於核心級別刊物,投稿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很多作者並不了解如何發表醫學類cscd文章,為此小編結合以往的成功發表經驗,在這裡給大家進行講解,需要晉升評正高發表醫學文章的作者可以作為參考。目前來看,我國的期刊有八千多種,這些都是能在新聞出版總署查到的,而且具有國內和國外雙刊號,其實新聞出版總署並沒有對學術期刊的水平高低進行過劃分。
  • 如何寫出一篇優質的畢業論文
    原標題:如何寫出一篇優質的畢業論文 在寒假裡,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在肆無忌憚地吃吃吃玩玩玩。 對於大四的同學們來說,翻過年來馬上就要面對寫畢業論文的任務。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延遲夏季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時間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中國科大研究生微信號消息:4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關於延遲夏季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時間的通知 ,據通知,學校經研究決定,將原本定於六月中下旬召開的學位委員會推遲至七月中下旬,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答辯及學位材料提交截止日期同時順延。
  • 從我的第一篇SCI論文發表經歷看如何寫好SCI學術文章
    研二整理結果,學校發表一篇EI期刊滿足畢業要求,所幸很順暢,兩個月退修,一個月錄用,可以畢業了研三很忙,出國申請、面試工作。導師看我每天心不在焉,說你再整一篇英文文章吧,加點研究內容,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或學術發展都有好處。
  • 市場營銷期刊外文博士畢業發表,版面費用低
    2.在公開發行的本專業期刊發表2篇以上(獨撰或作者)。若自己馬上要畢業,為了拿到,肯定得關心下發表小的情況,請根據本學校畢業生要求來完成。注意寫清楚菌種或毒株的背景,面對年審等突發時間,雜誌的期刊期將發生突變,原本計劃發表的文章可能會延期。作者應為各種因素預留時間,避免因意外情況而推遲發表。為了讓正在準備或即將準備SCI雜誌發表的你,我們總結了SCI發表需要經過的幾個階段的工作。
  • 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何高校?幾乎全為名牌大學!
    從2001年開始,每年年初國家都會頒發上一年度的「最高科學技術獎」,截止到目前已經頒發了19個年度,在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前,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20個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本科畢業院校,本文我們先來了解2000到2009年度(頒獎時間2001年到2010年),
  • 中科院最年輕院士入職浙大,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
    孫斌勇1976年11月生於浙江省舟山市,1995年被保送至浙江大學數學系。在香港大學參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組織的李群研習課程後,孫斌勇於2001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師從勵建書院士學習李群表示論,並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2005年起,孫斌勇入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1年,孫斌勇被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畢業生舉報導師剽竊其畢業論文,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當然,如果說發表那種「水」期刊,AI寫的論文都能夠發,太多的「辣雞」期刊發表了太多質量低下的文章了。要發國內的南大核心的C刊還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個抄襲畢業學生本科論文的導師發表的期刊估計也是非常普通的,如果是核心期刊,應該會認真的修改和打磨,而不至於抄襲比高達90%。有些人面臨這樣的疑問。期刊文章不查重嗎?查重不會發現是抄襲的嗎?
  •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中科院最年輕院士入職浙大
    在香港大學參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組織的李群研習課程後,孫斌勇於2001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師從勵建書院士學習李群表示論,並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2005年起,孫斌勇入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1年,孫斌勇被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他曾獲2014年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獎、2016年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
  • 如何選擇博士畢業論文題目
    WOSCI沃斯編輯: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博士畢業論文題目呢?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因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題目,自己今後的博士研究及職業生涯都將離不開這個主題。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選擇題目對很多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研究生不發表論文不能畢業?一個具有「中國高校特色」的行為?
    但是當這些參加考研的學生成研究生之後,或許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研究生不發表論文不能畢業?這或許是當代研究生的現狀之一。到底研究生能不能寫論文,該不該寫論文?相信大多數人都持有正面的意見。研究生怎麼能夠不寫論文呢?畢竟通過實實在在的科學研究,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和理論吧。作為研究生卻不能寫論文,相信大家也會認為你不是一個合格的研究生。
  •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在香港大學參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組織的李群研習課程後,孫斌勇於2001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師從勵建書院士學習李群表示論,並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2005年起,孫斌勇入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1年,孫斌勇被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他曾獲2014年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獎、2016年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網絡直播課堂約你雲端學無止境
    他擁有200項美國專利並發表了330多篇國際論文(H指數76)。他培養出四位MITTR35創新獎的獲得者。李院士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Lehigh大學博士學位。他博士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他曾在德國弗裡德裡希·席勒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醫學研究所、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和哈佛大學進行訪問研究。  成生輝博士是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他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獲得國際可視化年會最佳海報提名獎並受邀在大會上擔任授課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