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我可以從容地看導師給我指定的文獻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1級碩士生付兵對記者這樣說道。最近,他剛剛得到消息:學校從2011年入學的經濟學院、中文系、史地所三個院、系、所的研究生開始試點:碩士生無須再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文章(原為3篇)即可畢業,一改大多數高校多年來實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發文章才能畢業」的規定。
記者獲悉,近年來,關於「取消研究生必須發文章才能畢業規定」的呼聲一直很高。對此新規定,復旦相關師生反響熱烈,看法不一。而自此新舉措之後,本市部分高校也「正在考慮,願意學習復旦大學的經驗」。
問題1:取消硬性規定能否杜絕「花錢買版面」?
「收版面費已成部分刊物生存之道,這樣的垃圾文章不如不寫、不如不發!」
付兵是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碩士一年級學生,幾乎是從研究生入學的那一天起,他就知道「碩士生在讀期間一定要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才能畢業」的規定。「以前就聽學長們談到過這個規定,發文章成了讀研期間必須完成的任務,有些學長對此還是很反感的。畢竟,一些文章混一混還是可以寫出來的,但是質量並不高,純屬多餘,浪費時間和精力。」
付強所談的狀況,其實在當下國內不少高校的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大概是在10餘年前,我國不少科研單位和高校就制定了這條硬性規定:研究生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獲得學位。如規定博士生必須發表1篇以上SCI或2-3篇核心期刊論文;碩士生發表1篇以上核心期刊論文。「然而,近幾年來,隨著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規模越來越大。相對研究生的數量,核心期刊的增加規模、速度遠沒有研究生的增長那麼快。」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常務副主任姜友芬告訴記者,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研究生需要發文章,而論文期刊有限,國內部分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就成為潛規則。
記者了解到,目前收取版面費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學術期刊的經濟來源,有的按篇收費,有的按頁收費,發表一篇論文在網上的標價高的竟達萬元。「我們也陸續接到了一些文科學院學生的反映。有學生認為,發文章就是變相花錢買版面。有些時候,一些研究生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寫一篇好的文章,發表的速度卻沒有花錢買版面來得快。」姜友芬表示,在接到這樣的信息後,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對部分學院的一線導師、分管院長等做了調研,並最終做出了決定:在經濟學院、中文系和史地所三個院、系、所取消碩士生必須要發表論文的規定,博士生在核心期刊的發表文章也從原來的3篇要求減為2篇。
「我們不是不要求學生發論文,而是希望他們能夠發表高水平、高質量的論文。」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雲深告訴記者,學校作出這一決定,是希望學生不要單純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不要靠發文章來換學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收取版面費已經成為一些刊物的生存之道,發表了大量低水平、重複的垃圾文章,製造了大量垃圾刊物。對於這樣的文章,我們不鼓勵學生去寫。與其這樣,不如不發!」顧雲深說。
問題2:發表文章壓力一旦取消,學生是否會「放羊」?
先選自律性較強的院系試點將來可能在整個文科院系推廣
「其實,最初我們是計劃在所有人文社科類的碩士生中都取消發表論文這一規定的。但是,在校學位委員會上討論這事時,也有委員提出了反對意見。」姜友芬告訴記者,早在2007年,復旦大學就已在數學系試點了這一規定。「由於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們無法評判這個規定取消後對數學系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否帶來了影響。」但確實有教授反映,取消了這一規定後,也有少數數學系研究生因為沒了壓力,「放羊」了。「最終,經學位委員會討論決定,為穩妥起見,選擇幾家自律性較強的院系先行試點。」
姜友芬表示:「根據各學科的學科特性及各學院制定的試點配套方案,我們選擇了三個院、系、所進行試點,即經濟學院、中文系和史地所。數學系也即將實行這一辦法。」
姜友芬稱,之所以選擇這三個院系,是由其學科自身特性決定的。「比如中文系屬基礎類學科,經濟學院偏應用,而史地所在過去10年中,一共產出了好幾篇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佔到全校文科類全國優秀博士論文過半的份額。我們認為,他們本身在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就把控得非常好,即使沒有這個規定,也可以做好。」
「當然,做出這樣的決定,我們也是冒著風險的。」姜友芬坦言,由於目前教育部門對高校的評估指標中,發表論文仍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所以學校方面也要估量取消這個規定後帶來的影響。在復旦大學8號樓研究生院,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牆壁上三塊碩大的玻璃窗內,張貼著「復旦大學歷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入選情況」。滿滿三大張紙上,記錄著該校自|「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以來的入選作品。毋庸置疑,對於冠「研究生」的碩士生、博士生來說,在讀研期間寫出優質的論文,並且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出來,仍是外界評估他們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過,一個好的轉變是:這兩年,教育部門對於學校的評估也從原先的單純考量發表論文的數量,轉為更為關注發表論文的質量。這為我們作出改革提供了大的環境。」姜友芬表示:「我們更願意讓學生們把時間和精力留出來,用來好好做研究,寫真正優質的論文。我們鼓勵學生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文章。」據她介紹,復旦大學內部對學術期刊有個分類,一篇A類期刊的文章可以抵掉2篇B類期刊的文章。「也就是說,如果博士生在A類期刊上發一篇文章,也可以畢業。」她說:「取消發表文章的要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將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可能還會在復旦大學整個文科院系推廣。」至於取消這一規定後,是否會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帶來影響,則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來驗證,校方會對此進行評估。
問題3:取消硬性規定後,如何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
嚴把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關為學術文章發表增設專業平臺
取消碩士生在讀期間發表文章的要求,緊接著帶來的問題就是:誰來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對此,復旦大學被選中的院系都制定了嚴格的配套方案。「大家達成的一個共識就是:一定要在出口處嚴把質量關。」姜友芬告訴記者,包括中文系、經濟學院、史地所和數學系在內的四個院、系、所的所有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都要參加盲審,以前則僅是抽檢。此外,各學科也會相應增加、調整課程的分量。「我們會通過開題報告、中期考核等環節來隨時監督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發表文章也將作為獎學金評定的優先指標。各學科還會舉辦一些學術論壇,院系要求研究生必須要有可以在論壇上發表的論文,並須經得起業內人士的推敲、評判。」姜友芬認為:「與其將研究生發表的文章交給一些學術期刊的編輯可能並非專業出身的人來檢驗,不如交給業內專家檢驗。」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