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中德名牌大學本科學習比較——暨對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永康教授...

2020-11-22 騰訊網

  摘要:本文以中德兩國幾所著名大學物理專業的本科課程為例,結合對德國海歸博士、國內高校教學科研一線教師的採訪,對比展現兩國大學學習的不同之處。

  採訪嘉賓介紹

  樂永康教授,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教授在復旦碩、博連讀期間,由學校推薦參加由德方教授團命題筆試和口試的全國選拔賽。作為獲選的全國實驗物理方向最優秀的五名在讀博士生之一,他獲得德國「大眾獎學金」資助,於1998年赴德留學,並於2003年在德國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TU Kaiserslautern)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03年樂博士學成回國,到復旦大學物理系從事大學物理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是一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

  (作者註:該項目稱為「中德聯合培養實驗物理學博士計劃」,旨在由德國大學幫助中國培養國家急需的實驗物理方向的高端傑出人才。7年內在全國共選拔招收40名實驗物理方向專業優秀的在讀博士生,赴德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因當時德國高校採用傳統Diplom和PhD兩級學位體系,通過德方教授團的考試即取得在德國攻讀博士學位的資格。)

  引言

  按原計劃,這篇文章將和朋友們交流如何規劃留學之路。但上篇文章

  《德國大學的輟學率》

  發表後,很多讀者在公眾號後臺表達了他們對赴德讀大學的擔心和顧慮。這讓我決定暫緩原寫作計劃。

  那麼,在德國讀大學和在中國讀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為此,我對德國大學和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進行了一些對比研究。本文中,我以大家公認的理科中比較難學的物理專業為例,比較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慕尼黑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簡稱卡魯理工,KIT)物理專的本科課程。以卡魯理工的考試及要求為樣本,介紹德國大學學習情況,國內大學的信息來自對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永康教授的採訪。

  讓我們從KIT物理樓大廳張貼的一張考試成績公告說起吧。這份新鮮出爐的《量子力學(II)》的考試成績引起了我的關注。

  KIT物理系2017/2018冬季學期《近代理論物理-量子力學(II)》的考試成績公告。照片為周博士所攝,圖中紅色和藍色標記為周博士對圖片處理時添加上去的,原圖中沒有這些標記。

  量子力學是物理專業比較難學的課程之一。該考試滿分為20分,9分及9分以上分數為通過考試。共102名考生參加了考試,1名考生考了滿分(見藍色框標記),37名考生沒能通過(見紅色線標記)。未通過率高達36.3%!通知告訴考生們,可以對自己的考卷和分數進行核查。對於沒能通過考試的學生,下一次筆試補考的時間為4月9日(也可申請一年後再補考)。如果補考還是不能通過,就只剩下一次口試的機會了。假如某考生口試也不幸沒通過(即使通過了,也只能得到勉強及格分數),那麼他不得不輟學或換專業重新開始了。這是第五學期,即大三上學期的課程。

  1

  中德著名大學物理系國際排名比較

  下表為中德幾所著名大學物理系的排名。2016年,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大、卡魯理工、海德堡大學物理排名比北大清華靠前,但在2017年德國大學物理系排名普遍有所下降(除了亞琛工大),北大清華的排名都得到了提升,復旦物理系進入世界百強。就這些排名所反映的信息來看,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大、卡魯理工、海德堡大學、亞琛工大的物理學科水平和北大清華總體實力大致相當,復旦大學目前略遜一籌,但發展態勢非常強勁。

  2

  中德兩國幾所著名大學物理系大學本科課程比較

  以下分別為北大、復旦、慕尼黑大學、卡魯理工物理系本科的課程設置表。

  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生課程設置http://www.phy.pku.edu.cn/under/guidance/courses.xml

  復旦大學物理系本科生課程設置http://phys.fudan.edu.cn/7508/list.htm

  慕尼黑大學物理系本科課程設置。

  《教學手冊》見:

  https://www.uni-muenchen.de/studium/studienangebot/studiengaenge/studienfaecher/physik/sgbach/bachelor/index.html

  卡魯理工物理系本科課程設置 (選修課包括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等,這裡以選修計算機課程為例)。

  《教學手冊》見:

  http://www.physik.kit.edu/Studium/Studienplaene/MHB-phys-bsc-2015-de.pdf

  比較各校系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手冊》發現,這四所大學物理系課程設置有一些共性

  1.總體所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內容大致相同

  2.都採用學分制,學生自己安排學習進度。

  但兩國大學有更多的不同之處

  1.課程具體設置不同

  北大復旦大學一、二年級以經典實驗物理(力、熱、電磁、光學)為主,理論課程從大三才開始開設。但德國大學從大一就同時開設實驗物理和理論物理課程,這對數學的要求很高。對於剛進大學的學生而言,德國大學物理系的入門難度較大。另外,德國大學物理專業更重視近代物理知識的學習,內容較深(如,原子核、粒子物理、強子等為本科生必修課)。卡魯理工近代物理範疇的課程學分為52分,經典物理課程學分為44分。此外,德國大學沒有統一教材,甚至連課程安排也不統一。如,慕尼黑大學將《熱學》和《電磁學》並為一門課,卡魯理工將《光學》和《熱學》合併在一起,總共授課時間為一個學期。而在國內,這些課程都是獨立課程,分別需要一個學期。由此可見,德國大學課堂學習進度較快

  2.總學分不一樣

  國內大學總學分沒有統一標準,如,北大物理系總學分為137-143分(因英語課程不同,總學分不固定),復旦為145分。德國大學本科統一為180學分。

  3.做本科論文的時間不同

  國內大學本科論文都安排在大四最後一學期,但德國大學最早可以在第五學期做(前提:如果前兩年的學習只留下一門課程還沒有考試)。

  4.對於學習時間的規定不同

  據我了解,中國大學對學習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定。而德國大學規定,每個學分對應的最少學習時間為30小時。如大一上學期經典力學課為8個學分,則學生在這門課至少需要投入240小時進行學習。卡魯理工的課程設置非常具體,不僅可以看到每門課每周的課時,還有習題課的時間(如,V4表示每周上課的時間為4個課時,即兩節大課,?2表明每周有兩課時的習題課)。

  5.考試形式不同及考試資格

  中國大學考試沒有口試,在德國大學口試是重要的考試手段。如,跨越第四、五、六共三個學期的近代理論物理部分由四門課組成,除了每門課有筆試,最後還有一次綜合口試!即使前面每門課都能順利過關斬將,但最後近代理論物理綜合口試這個攔路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口試只有一次補考機會,除非能得到校長的批准再獲得一次考試機會。這意味著,如果大學期間其他課程都順利通過,而最後的口試沒過,也無法畢業(作者註:慶幸的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此外,德國大學每門課的考試前首先必須獲得參加考試的資格。該資格不是上課的出勤率(在德國,大部分教授不會考察學生的出勤率),而是習題課及課後習題的完成情況(> 80%)及準確率(至少50%)。

  6.對獨立學習的要求不同

  德國大學非常重視獨立學習能力。每門課的學習時間有明確要求和規定,分為課堂學習時間和課下獨立學習時間。一般而言,課堂學習時間:課下獨立學習時間 = 1:1.5~2。即,德國大學學習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

  關於獨立學習,德國大學是這樣要求的:

  ?通過課後學習,加深加強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

  Vertiefung der Studieninhalte durch h?usliche Nachbearbeitung des Vorlesungsinhaltes

  ?完成習題

  Bearbeitung von ?bungsaufgaben

  ?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和網際網路學習,加深加寬知識內容

  Vertiefung der Studieninhalte anhand geeigneter Literatur und Internetrecherche

  ?為考試作準備

  Vorbereitung auf die studienbegleitende Modulprüfung

  7. 政治課、體育課、英語課等通識教育在德國大學為非必修課,而是作為學生的其他能力,由學生自由選擇,共6個學分,即對應180課時的學習。德國大學沒有英語四級和六級等英語水平考試,英語不是必修課

  事實上,除了課程設置和考試形式等不同,中德兩國大學在生源上也有很大差別。北大清華復旦等國內頂級名校入學門檻高,匯集了全國學子中的佼佼者,人人皆學霸。而德國大學物理學科一般為非限制專業,幾乎任何通過高中畢業會考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德國學生在選擇大學時往往比較理性實在,如果大學專業水平相當,他們一般會選擇離家較近的地方上大學。這也與德國大學整體實力不錯,德國人沒有太強烈的名校情結有關。慕尼黑因城市的獨特魅力,會對其他聯邦州的學生產生一些特別的吸引力。但慕尼黑昂貴的生活成本也會對擇校產生影響。

  3

  對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永康教授的採訪

  為了幫助大家深入了解國內大學的情況,我採訪了復旦大學物理系樂永康教授。以下為採訪內容。

  周:樂教授,我在寫一篇比較中德大學本科教育的文章,準備以復旦和卡魯理工物理係為例。有一些情況想向您了解核實一下。以下問題,煩請您能給予指點和答覆。

  周:Q1.復旦物理系大約有多少學生,是怎樣錄取的?

  樂:物理系現在每年的學生都在100人左右。復旦現在實行按大類招生的政策:學生在高考填志願時,選擇幾個大類,如自然科學類(含物理、化學、生物、高分子等)、技術科學類、人文、社會、經管等。在大一下學期末,再進行「分流」——到各個院系去。近幾年,物理系一直是自然科學大類分流時最熱門的院系,來申請的學生多,成績好。物理系會組織選拔,錄取原計劃的學生數(學校允許各院系最終錄取學生數稍有浮動)。鐵了心要進物理系的學生,若分流申請未成功,分流去了其他院系,部分同學在二年級繼續跟著物理系的課表上課,在大二第二學期還可以申請轉系進物理系來。轉系申請也可以在一年級的時候提出,選擇去其它大類的某個專業學習——大一時申請轉系的一般都是很好的學生,否則很難申請成功。大一、大二期間的申請轉系,只有一次機會。我有一個學生,高考沒發揮好,沒有進「自然科學類」,就填了人文類。但他跟著物理系上課,申請轉系,成了!(總體而言:曲線救國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周:Q2.復旦物理系的學籍管理是怎樣的?學生是自己安排學習進度,還是跟年級和班級一起上?有沒有學生超過4年才完成本科學業?

  樂:復旦的學籍管理是採用學分制,如果有學生在四年的時間裡,未完成必要的學分,就必須延長時間。正常情況下,一個年級的同學都是在一個班級裡,但選課的具體進度都是自己決定的。大多數同學會跟著「主旋律」完成必修課,但選修課的安排就完全隨自己了(這一點上,國內大多數高校都如此了)。也有學生因為本科期間出國交流或者大四沒有申請到自己心儀的國外大學去深造,而推遲畢業的。

  周:Q3.學生考試通過率如何?這學期KIT物理系量子物理學(II)這門課有36.3%的學生第一次考試沒通過。復旦物理系有沒有這麼高?

  樂:復旦沒有規定必須有多少的學生不及格,只規定了A檔成績比例不能超過30%。公共選修課,特別是人文類課程不及格率比較低,專業課會稍微高一些,但一般也都在5%以下吧(純估計)。不及格時,第二學期初有補考,若仍未通過,畢業前學生還有多次「重修」的機會。但偶爾也有一門課的不及格率到10%甚至更高的。出現這類情況,一般都會是「大事」,會有很多溝通、討論等等。

  周:Q4.請問復旦物理系本科生畢業率?

  樂:畢業率接近100%。學校的幾條硬規定是:延長學制最長到6年;完成所有學分的課程,可畢業;若平均績點在2.0以上,可以拿學位。出現比較多的課程掛紅燈時,院系會委派專門的老師(我們系返聘了一位退休教師)去關心學生——督促他們上課,特別是已經過了4年時間的那些學生。我們系聘請的這位老師工作成效很顯著。

  周:德國物理系平均畢業率只有60%!還是國內讀書好,老師們真讓人感到溫暖!不過,學生們進大學了,還需要老師像「保姆」一樣照顧嗎?

  樂:老師是很溫暖!一方面,的確是關心;但另一方面,也是怕後遺症——可以想到的各種麻煩事。這些年,每年都會有學生因為沉迷玩遊戲、抑鬱等原因退學或者無法畢業的。抑鬱的學生數量在增加,幾乎每個院系每個年級都有1-2個,程度不同而已。

  周:受教了。後遺症這個問題倒是真沒想到!

  樂:怕有後遺症,是國內國外的高等教育區別非常大的一點。在國外,讀書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國內高校幾乎是「全包」——這在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等方面是有好處的(當然,也可能因此讓部分同學保留了「繼續依賴」的心理),但學校也因此需要承擔更多不能承擔的責任。國內學生在中學時,除了學習,幾乎什麼都不用管。高中畢業直接到國外讀本科,不少學生會很不習慣。為了給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有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復旦物理系還為學生安排寢室導師(一位導師一般指導2個寢室的學生)。

  周:Q5. 那麼,以您在德國留學和國內工作中接觸的情況看,國內大學生學習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呢?

  樂:學生的主動性是個大問題學生們不知道怎麼去利用資源,這是最大的問題,這會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的。我們教授們每人都有「Office Hour」,但利用這個機會、在這個時間段來諮詢一直比較少。我也擔任寢室導師,一年級時,我們導師要主動聯繫他們,還好理解;但二、三年級了,學生還不會主動聯繫導師,那就有些不應該了。學生們不主動,我也不想聯繫他們了。

  周:我看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選課指導委員會王稼軍老師2016年對北大物理系新生作的講話,叫作《大學的「第一課」——學習選擇》。王老師說了這麼一段話:

  為了保證新計劃順利實施,物理學院成立了「本科生選課指導委員會」,由12位來自各學科的老師擔任指導老師負責指導1、2年級學生選課,指導委員會在選課前安排集中介紹,集中諮詢,在平時,採取值班制度,公布電話、值班時間和e-mail地址,為同學們解惑、答疑和出主意。本學期,為了更好地為大家解惑,我們決定指導老師與各小班建立聯絡關係,指導老師將重點了解所聯絡的小班同學的選課情況,可以比較深入地與同學討論學習選課的問題,真誠地歡迎大家向我們諮詢,也可以打電話諮詢、發e-mail或者面談,希望同學們多與老師交流、溝通,主動爭取老師的指導。

  樂:是的。國內大學基本就是這樣的情況。

  周:北大復旦尚且如此,一般院校的學生來德國讀大學恐怕剛開始會很難適應,因為德國老師不會這麼體貼入微地照顧學生。在德國人眼裡,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要獨立處理和安排自己的學業和生活。KIT物理系只有一位老師提供課程選擇、換專業的個性化指導,Dr. Fischer,是我的同事。她每周只有一個小時接待諮詢的時間,其餘時間有事只能和她通過郵件或電話聯繫。

  樂:是這樣的。還有一點是國人的性格使然吧:比較含蓄、內斂,或者說都有惰性。我們留學時(1998-2003),能和德國人交往比較多的,也是少數。

  周:Q6.最後一個問題,復旦物理系學生本科畢業後去向如何?選擇出國留學的比例大約多少?

  樂:每年出國的畢業生接近40%(自費出國讀碩士的比例不低,不僅僅是物理專業,近幾年,物理系畢業後到國外讀工科方向研究生的比例顯著增加了),還有近40%的學生在國內讀研,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的只有10-20%。

  周:感謝您的交流和提供的信息,非常有收穫!

  樂:不客氣!若需要更多信息,歡迎隨時交流。

  本文小結

  本文以中德兩國著名大學物理專業的本科課程和學習為例,對比研究了兩國大學學習的異同之處。

  學習內容上,兩國大學所學大致相同,但德國大學物理系更重視理論課程的深度學習,在入門難度和課堂進度上更大更快。

  學籍管理上,兩國均採用學分制,由學生自己掌握學習進度,但國內大學老師的監督、管理、指導依然非常重要,德國則完全由學生自主安排學習。

  教學體制上,中國大學「嚴進寬出」,進入名牌大學門檻非常高,但考進大學後如同進入保險箱,幾乎人人都能順利畢業;德國則實行「寬進嚴出」,以淘汰率來保障高品質教育,進大學容易,畢業卻不太容易。

  總而言之,在德國讀大學,對學生的獨立、主動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致 謝

  本文作者周博士非常感謝樂博士熱情接受採訪,並積極提供關於國內大學學習的一手信息。

  此外,感謝卡魯理工物理系博士生瞿靜遠同學提供的關於德國大學考試的相關信息和細節。靜遠同學是在德國出生的華人二代,一位非常優秀的年輕人。他告訴我,實際上,卡魯理工物理系的最終淘汰率並不太高,因為大家都學得非常拼;另一方面,中途中斷學物理的同學大多數都認為自己並不適合學本專業,而找到了更合適的專業方向。

  公 告

  在此發布一條公告。歡迎讀者中有願意分享留德學習、工作、生活方面的經歷和感受的朋友們通過公眾號後臺和我聯繫。您可以介紹您的母校或所學專業,也可以分享您的人生體會。

  熱忱歡迎朋友們投稿。文章貴在真情實感。文字部分周博士可以幫您修改潤色,做您的編輯。您也可以接受我採訪的方式,我們一起發表文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籍此記錄您的人生歷程,分享您的智慧。

  (另註:近來公眾號後臺消息不斷,讀者朋友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希望我能給予幫助或指導。在此,一併表示感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因個人時間和精力有限,有些問題不能及時答覆。有代表性問題問題我都已一一保存記錄下來,會抽空調研後再答覆,敬請大家諒解和放心。)

  後續文章敬請繼續關注:

  1. 如何規劃留德之路,哪個階段留學最合適?

  2. 德國私立大學——德國媒體和社會的看法

  3. 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由985大學才女嘉賓撰寫)

  4. 這套2017年德國數學高中畢業會考真題,你會做幾道?

  5. 只會英語也可申請赴德留學

  (寫作計劃視時間安排可能會有所調整,文章題目以公眾號發表時所用題目為準)

  以寫博士論文的態度,寫高品質的自媒體

  申明:「周博士留德工作室」所有文章為周博士本人或朋友原創之作,謝絕剽竊。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如何開展「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內涵發展,擦亮本科品牌!
    如何抓住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反饋整改的契機補短板、揚優勢、促發展?如何更好地激發本科生在學習和研究上的最大潛能?圍繞這些問題,2019年,復旦大學聚焦內涵發展,不斷擦亮本科品牌,持續推出新動作,呈現嶄新氣象。
  •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2016年夏令營活動方案
    為了促進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思想交流、加強青年學生對學科研究的了解、特別是選拔優秀學生繼續深造,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聯合專用材料與裝備研究院組織策劃2016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過學術講座、與教授座談、學術交流以及市容參觀等活動,讓入選營員濃縮體驗未來學術生涯的無窮魅力,感受投身科研的無限樂趣,進而立志走入神聖的學術殿堂
  • 金力--復旦大學教授
    姓名: 金力    職稱: 教授     聯繫地址: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E-mail地址:ljin007@gmail.com    簡歷    1985年復旦大學生物系遺傳學本科畢業;    1987年復旦大學遺傳所遺傳學碩士畢業;    1994年獲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生物醫學科學/遺傳學博士學位;    1994年至1996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
  • 本科校友擔任世界前10大學正教授的人數排名,復旦大學躍居第二!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大學排行榜都是大學的綜合實力、名氣、留學生佔比等為依據的,很少有培養出學生質量為依據的,就算有,也是以畢業薪資為標準。那麼大學培養的學生在學術方面會有多強大呢?近期CNUR.COM整理了1978年-2019年本科校友擔任世界TOP10大學正教授的人數排名。
  • 復旦大學「兩優一先」表彰決定來啦,一起點...
    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之際,中共復旦大學委員會作出《關於表彰復旦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決定》。今天下午,校黨委隆重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八周年暨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表彰大會,號召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向身邊的榜樣學習。
  • 復旦大學物理學院5名青年教授發表CNS主刊論文
    12篇CNS主要刊物的論文,後來幾年,老牌院校每年不發表CNS主要刊物的論文,就連對外宣傳都做不到,打破8年的歷史記錄,發表了CNS的本雜誌論文,一直到2018年復旦大學發表了CNS雜誌8篇論文,領先於華東五校。
  • 復旦大學
    通知公告|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申報 01、復旦大學外文學院的學術特色、培養優勢是什麼?
  • 42歲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江素華因病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1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素華教授親屬及同事處獲悉,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因病於
  • 中國大學物理學專業實力排行榜
    清華物理系具有國家的物理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還是天體物理二級學科的博士點。物理系設有1個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涵蓋了物理學的各個分支學科。 復旦大學物理系創建於1952年,是全國院系調整中由原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滬江大學、大同大學等校部分物理系教師學生合併而成。它的前身是1942年在重慶建立的數理系,迄今已有60餘年歷史。
  • 復旦大學2019年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入選營員將享受到超值的活動體驗,同時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將組織面試考察申請人是否適合攻讀復旦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對於適合攻讀復旦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的申請人將在2020年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接收外校推薦免試研究生時優先考慮。
  • 我心目中的十大名牌高校
    學校設有20個學院、58個系,78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學校擁有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和多名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辦學實力雄厚,曾獲得國家級科技三大獎共529項,是全國重點大學。
  • 中國物理學會2001年秋季會議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復旦大學...
    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復旦大學物理系承辦的中國物理學會2001年秋季會議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於2001年秋在上海復旦大學召開。出席會議的有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陳佳洱、副理事長楊國楨、甘子釗、杜祥琬、陳和生,以及其它理事和代表共170餘人,他們分別來自於全國各地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65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
  • 復旦大學2017年MBA招生簡章
    2001年,復旦大學MBA項目獲得教育部唯一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百年復旦所積澱的多學科優勢和深厚人文底蘊 依託百年復旦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項目開辦了知微行遠文化之旅系列講座等活動,遍邀復旦各學科的名師大家主講,為學生提供與大師面對面的學習機會
  • 復旦大學戴奇教授:ipRGC感光機制對明視覺空間視亮度的貢獻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20)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20)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
  • 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辦學規模和辦學實力的比較
    下面先對兩所院校辦學實力進行一下比較:復旦大學復旦大學,位於直轄市上海市。是中央直屬副部級高校,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學,是雙一流A類高校,C9聯盟成員之一。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有直屬院(系)35個,附屬醫院17家(其中4家籌建)。
  • 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委員會會議暨2019年國家級...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夢媛)7月17日,2018-2022年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委員會會議暨2019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物理學科組會議在南開大學省身樓舉行。  南開大學教務處負責人在致辭中說,大學物理在我國本科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大學物理實驗是一門著重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課程,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能力培養的核心環節。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委員會的成立,體現了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實驗教學的高度重視。
  • 最新大學排名出爐:復旦大學奪得探花,浙大為何掉出三甲?
    ,而復旦大學的A加學科,僅僅只有5個,這絕對是浙江壓倒性的優勢。 除此以外,還包括預算經費和本科校友院士等的碾壓等,不過也有很多人覺得,浙江大學屬於網紅大學,各方面是劣勢於復旦大學
  • 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復旦大學考研信息網,復旦大學研招,復旦...
    上海數學中心、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上海數學中心、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定於2020年7月13日至15日(學術學位)、7月16日至7月17日(專業學位)在復旦大學舉辦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 復旦大學高分子系聶志鴻教授《Science》:開拓聚合物加工新思路...
    近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聶志鴻教授團隊在納米「人造分子 聶志鴻教授團隊為製備納米「人造分子」找到了一則簡易方法——通過設計聚合物配體間的簡單化學反應實現對納米「人造分子」組裝構築和物理性能的調控。這一製備方法與傳統方法的最大區別,在於概念的創新。
  • 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在目前的職場上存在著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出身「,也就是本科畢業的學校,雖然這並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但是過分注重本科教育的學校,實際上是不符合用人規律的。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許多二本、三本的畢業生都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