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生沒發過論文,考博有希望嗎?聽聽導師怎麼說

2020-12-06 帥小西De

剛在評論中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小西想划過去的。

但是,看到有朋友回復了這個評論,並期待有人能給予解答,就點進來說一說。

首先,解決不少朋友的一個疑惑:未發表科研小論文,碩士生能畢業嗎?

通常一個碩士生想要參加答辯、順利畢業並授予碩士學位,得要滿足學校、學院/專業、導師的三層要求。常見情況是導師要求最為嚴格,如"雙一流"大學明確發表1-2篇sci論文,這對於不少碩士生來說壓力不小。

之前,不少研究生常埋怨"導師不讓畢業"的主因,尤其是在自身已滿足學校、專業的最低要求後。除非是學位論文盲審/送審未過,或未達到學校畢業最低標準,否則導師們都不會讓碩士生延期的。因此,也就誕生了那句經典的"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

當然,每個學科的畢業要求不同,大致來講還是有不少碩士生是不必發表小論文的。比如,不少學校的碩士生(部分專碩)畢業要求中沒有提及"表一篇學術論文"的話,只要能完成一篇邏輯合理、少量創新的學位論文,走完整個答辯流程後能順利畢業。

其次,碩士生沒有發表過論文考博有希望嗎?

希望肯定是有的,關鍵是導師是否願意給你一個博士招生指標。但是,"沒有考不上的博士"的說法已經不合時宜。

之前,我多次提過博士招生在調整,985、211等名校大量引入"申請-考核制",側重於個人申請-材料初審-面試綜合選拔的模式。在整個過程中,申請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學術論文,非常關鍵。

比如,不少985大學部分工科明確要求申請-考核制讀博的碩士生有2篇中科院三區以上的sci論文,接受導師一作、學生二作。未發表過科研論文,走申請-考核是無法過初審的。記得我們專業有個碩士,畢業後多發了一篇論文,才走申請-考核制讀博。

當然,統考依然在不少學校的博士招生中出現。和碩士生不同,很多學校博士考試報名時就要求確認導師,畢竟要求考博過線後不得變更導師。這也就經常出現幾個學生選擇一個導師的競爭,其他人更多的成了陪襯。

之前,曾有學生爆料,少量博導不厚道,告知多個學生報考。最終擇優錄取一個,而耽擱了其他學生。不是為導師辯解,在時間錯開的前提下,同樣有不少學生報考幾個學校,甚至聯繫幾個導師。只能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很難。

有導師願意接受,且能順利畢業,通過意向學校的博士招生初試、複試,是可以直接讀博的。而且,足夠的科研經費等核算出來的博士招生指標,導師自身在博士招生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權,他的選擇在複試中是主要因素,直接影響成績排名。

那麼,如何提升自己考博成功的可能呢?

1.碩士階段未發表科研論文的可能性不少。比如,實驗室平臺不足、導師科研經費不足等客觀因素,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懶散、拖延症,缺乏對科研的熱愛和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入了博士的門不好出,慎重選擇。

2.找到往年的真題,認真備考。比如報考中科院體系讀博,英語的要求不低,而且分數拉開差距的關鍵。而且,他們的招生計劃不多,研究員人均一個博士指標,提早聯繫是關鍵,並非一定是大牛導師。

3.找自己的導師或其他校內導師推薦等。往往一些熟悉導師的推薦,比自己大海撈針般地發郵件效果更為明顯。比如,我的不少碩士學弟當時就在導師推薦下去他的母校浙大讀博。

見到聊到這裡,其他讀博的文章我發過不少,都可以翻著看看啊。

還有機會考博的同學要珍惜,日後"申請-考核制"是讀博的主流選拔趨勢。不管是門路、科研潛力,還是本科院校的層次,都不會存在絕對"公平"。換句話說,"高考"後錄取的大學將更為關鍵,之前通過讀研、讀博提升自己更難。

讀研期間的你,發表了幾篇什麼層次的論文呢?

相關焦點

  • 專碩學碩的區別你弄明白了嗎?聽聽學長學姐怎麼說
    想好了嗎?兩者的區別你真的知道嗎?  不知道也沒關係,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學碩大部分是3年,畢業要求發至少一篇被認可的論文;專碩大部分是2年,第一年學習,第二年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畢業了。  但總體上學碩比專碩要求要高。
  • 社科院技術經濟及管理考博參考書、難度解析【考博必知】
    > 馬老師解析 1.技術創新與產業經濟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為:李平; 2.區域經濟學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為:李青; 3.產業技術經濟評價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為:李文軍; 4.數字經濟與創新發展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為
  • 碩士生導師教你如何寫好畢業論文
    在我們忙著見證歷史的時候,春天翩然而至,伴隨春天而來的又是一個畢業季,同學們,你們的畢業論文改完了嗎?你們的論文查重過了嗎?你們的答辯準備好了嗎?今天咱們來說說畢業論文寫作方面的事。作為老師,多年指導畢業論文,感慨頗多!畢業論文年年指導,同學們該犯的錯誤一樣不少,論文指導的過程真是一言難盡:學生費勁,老師崩潰。
  • 我的中科院考博經驗談
    第二,很多人認為非要導師給一個非常肯定的答覆,比如「上線肯定就收」之類的才會報考。這在我這樣的過來人看來覺得是有些荒唐的,當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自己當時和很多考博的同學也都有過類似的看法。個人覺得有些讀書人比較迂腐,好像同時聯繫多個導師是腳踏兩條船,是RP問題。其實這有什麼呢?聯繫導師又不是談戀愛,聯繫只是試探性地接觸,你只是在諮詢導師,而不是說非要以身相許。但是如果發郵件給導師確認報考了那就一定要報名,這時才涉及到誠信問題。
  • 乾貨|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考博經驗分享
    自己從正式備戰考博到正式參加考博歷時大約 8 個月,8 個月的艱苦付出,8 個月的悉心準備,我終於考上了某 985 高校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的醫學博士,實現了由碩士身份到博士身份的轉變。2019 考博已經告一段落,2020 考博已在路上,我想把自己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考博經驗分享給各位 2020 奮鬥在考博路上的小夥伴,希望自己的經驗對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 吹捧導師師娘論文爆火後,知情人稱導師曾非常生氣,沒人理睬作者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記者 |廖如雲 實習生 譚思慧日前,一篇7年前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社會熱議,作者徐中民在寫作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過程中,闡述論證「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為什麼導師和學生搶論文第一作者署名,第一作者有多重要?
    在本科期間對學術論文沒有很大的了解,可是當讀了研以後,才知道只有在一定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後才能畢業,而且獎學金等都需要一定的論文數量才能申請。如果學生寫了一篇SCI,那麼學生和老師之間都會爭搶論文的第一作者署名,那論的第一作者署名究竟有多重要,一起來看看吧!
  • 揭秘:學位論文盲審,評審老師如何評?是否會故意不讓過?
    今天(3.25日),小西在平臺就有看到學生留言。截圖是她自己未被抽中盲審,開心得要死。受疫情影響,這批碩士生隔離在家,比去年的學生更擔心自己能否正常畢業。事實上,大家比較擔心是不知曉收到論文的老師如何評審,是否會故意不讓過。
  •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引共鳴 考生揭露考研黑幕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引共鳴 考生揭露考研黑幕 2004年07月19日10:11:50 新華網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7月17日電「我很同情甘德懷的遭遇,我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昨天,本報B1版刊登的河海大學講師報考北大博士落榜一文引起不少讀者的共鳴,他們紛紛打進本報熱線,表達自己的看法。
  • 被導師放棄的研究生,該怎麼完成畢業論文?
    一、自己確定論文方向大多數研究生的論文方向,都是導師幫忙確定的,一般導師研究什麼,手下的學生也跟著研究。如果你的導師是「佛系」,現階段啥都不研究,那你該怎樣確定論文方向呢?但是,對自己的導師也不可輕視。雖然他沒指導我,但是他有一票否決權。我當時寫論文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有什麼進展或困難,都會給他發郵件。雖然也沒什麼用,但是至少表示了我是很尊重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
  • 浙江萬裡學院「四朵金花」考博記
    做實驗、看文獻的生活讓她覺得充實而有意義。「我屬於跨專業錄取,有些博士課程之前從未接觸過,現在我會在課餘時間多看一些高分子、材料專業的書籍,讓自己儘快適應博士階段的學習生活。」  付佳佳大學本科學的是環境科學,碩士學的是生物工程專業,之前在浙江萬裡學院學習了6年半時間。2018年12月29日,她遞交了博士申請資料,經複試,今年3月13日收到了擬錄取通知。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考博經驗貼
    另外,我還是跨專業考博,學科跨度非常大,由新聞傳播學跨考政治學,最終也是成功上岸,成績也還不錯,專業前列。我覺得我的這個經歷還是比較特殊,所以我希望把我這個整個的這個過程以及我的一些感受一些複習的方法和技巧告訴大家,然後也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早日上岸。我整個報考這個過程其實比較倉促,我決定考博非常晚,就是在去年12月份的時候才決定就是要考,那個時候報名平臺距離關閉也沒剩幾天了。
  • 復旦大學新規:碩士生不發表文章也能畢業
    「這個寒假,我可以從容地看導師給我指定的文獻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1級碩士生付兵對記者這樣說道。   「收版面費已成部分刊物生存之道,這樣的垃圾文章不如不寫、不如不發!」   付兵是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碩士一年級學生,幾乎是從研究生入學的那一天起,他就知道「碩士生在讀期間一定要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才能畢業」的規定。「以前就聽學長們談到過這個規定,發文章成了讀研期間必須完成的任務,有些學長對此還是很反感的。
  •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原標題:   近日,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微博名稱為「用戶3654445124」的網友發布消息,稱其曾用作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書,被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碩士論文剽竊
  • 中科院考博難不難?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中科院是全國做科研最好的地方,去中科院讀博成了很多人夢想的地方,那中科院博士好考嗎?中科院考博難嗎?考博英語怎麼複習?考博流程是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在網上找不到答案。小編參加了今年3月的中科院博士考試,有幸已經錄取,就此分享中科院考博的相關問題,都是乾貨,大家參考喲~確定了中科院考博,首先最重要的是聯繫導師!!!
  • 一個導師的訴說:為何我會給盲審的學位論文「修改後再送審」?
    作為論文評閱專家,小西2019年校內、校外同樣評審過不少碩士學位論文。結果是校內、校外各給了一本"盲審"論文"修改後再審"(學生口中的"C")。也許,這個問答會有不少在讀的碩士生看到,小西換個角度來分享下論文評審為何會給"C",給出一些啟發。
  • 雙非院校讀研,有幸發了二區SCI論文,不讀博如何利用論文優勢?
    小西上午看到一個碩士生留下的疑惑:在雙非學校讀研期間有幸發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如果不準備去讀博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利用論文的優勢?不清楚這位學生所在的具體學科或研究方向是什麼,也沒有說清楚是中科院sci分區(指定閾值劃分)或是JCR分區(Q4均分)?
  • 雅思、託福、GRE、英文論文、六級500+,再談考博中的英語困境!
    在我們與考博學子的接觸中,我們發現不少考上無緣博士的攔路虎是英語,而且其往往還抱怨為啥不給自己其他出路。在不少本科已經畢業5年以上的考生眼中,當前各大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英語要求,簡直就是一個無情殺手,扼殺了無數學子的考博之夢。他們不禁反問,為啥這些學校要看重這個,我的英語也不差好嗎?我也很努力學習外語好嗎?
  • 應加大對寫手和買家的打擊力度,由兩碩士生購買同一論文所想到的
    關於這種事情的發生,曼君並不覺得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想對涉事學校的學位管理發表看法,只希望國家能夠對一些代寫代發機構進行治理。近年來,隨著職稱評定和研究生畢業的需要,社會上誕生了一種專門幫別人寫論文而掙錢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