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各大高校的研究生複試工作基本結束,又一批莘莘學子即將進入研究生階段。導師,將是你研究生階段的重要角色。
前有逼迫學生叫「爸爸」、致使學生跳樓的武漢理工導師王某,後有「爆粗口」、辱罵學生蠢貨的上海交大博導。
這些新聞,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大部分導師,都是地主婆式地壓榨學生。
但是,除了這種導師,還有一種佛系導師,實行「三不」放養政策——不管不問不理,不會給你布置任何作業或任務,不會給你任何科研上的指導。如果你主動找他,他只會用場面話打發你。
總之,一句話,身為他的學生,愛幹嘛幹嘛,他沒工夫搭理你。如果你遇到了佛系導師,反而沒人保佑你,只能自求多福。
這種導師,一般都是年紀較大,該得的地位、榮譽已經得了,沒什麼上進心了,自然也沒什麼科研任務,每天就講講課,靜等退休。
導師手上沒有課題,學生自然就清閒。但是同樣的,學生也搞不出任何科研成果,甚至快畢業了,都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畢業論文也不知道該寫什麼,甚至會直接「掛掉」。
我當年讀研時就遇到了這種佛系導師。我不找他,他從來不會找我,找到他,他也沒什麼事安排我做。
在其他同學被導師追著屁股後面要數據時,我非常清閒,無所事事,每天就上上課,別人在圖書館查文獻找期刊,我在一邊追韓劇看雜誌。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到了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我遲遲找不到選題方向,就傻眼了。
怎麼辦?找了自己導師幾次,導師除了會說場面話,別的什麼都不管,好像我畢不畢業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遇到了這種佛系「三不管」導師,怎麼自救呢?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一、自己確定論文方向
大多數研究生的論文方向,都是導師幫忙確定的,一般導師研究什麼,手下的學生也跟著研究。
如果你的導師是「佛系」,現階段啥都不研究,那你該怎樣確定論文方向呢?
選擇本專業的權威期刊,多讀多研究,你自然會知道什麼課題比較熱門,你對什麼比較感興趣,從中再篩選,記住一個原則:熱門又不爛大街。
當然,你要選擇一個比較熱門的領域,資料和數據會比較充分,更容易進行下一步的研究;但是也不能爛大街,其他人都研究的差不多了,研究透了,你也搞不出什麼新意了。
比如,我的專業是國際貿易,當時,「反傾銷」是個大熱課題,相關的文章非常充分,很難出新意,已經爛大街了。但是,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稀土案,是個熱點,但由於出來的比較晚,相關研究還沒做透,還有很大的空間,又可以和「反傾銷」相結合,借鑑「反傾銷」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二、遇到困難找誰請教
確定了論文方向,只是第一步。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你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自己的導師不給力,該找誰請教呢?
誰在研究這個領域就找誰,即使不是自己的導師。
沒有哪個老師會拒絕好學的學生,態度謙卑些,把自己的實際困境告訴你要求助的導師,他會幫助你的。
在請教之前,一定要自己做好充足準備。你必須是對已有的資源和知識掌握的差不多了,尋求更深入的研究,才去找相關老師,這樣你提出的問題才會比較深入。
如果你是一問三不知,就貿貿然地去請教,不被趕出來才怪。
但是,對自己的導師也不可輕視。雖然他沒指導我,但是他有一票否決權。
我當時寫論文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有什麼進展或困難,都會給他發郵件。雖然也沒什麼用,但是至少表示了我是很尊重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
三、如何避免遇到佛系導師
前面那些,都是在已經遇到佛系導師的前提下,怎麼做才能順利畢業。那麼,怎樣避免遇到佛系導師,從源頭上避免這些苦惱呢?
去學校官網查導師的資料。學校的官網上,一般都會有導師的詳細簡歷,包括他的年齡、所獲榮譽、研究方向、代表文獻等。
堅持一個原則,「三不選」,太過出名的不選,行政職務過多的不選,過於低調的也不選。
太過出名
比如你們學校有個某領域內的大牛科學家,確實是學術造詣高,社會影響力大。但同時,他也太忙了,忙到沒時間管手下的研究生;已經功成名就,你一個小小碩士生的成果,他不會放在心上。
行政職務過多
比如某個導師是校長或黨委書記,每天的行政工作都做不完,怎麼會有時間管你這個小小的研究生看沒看文獻、刷沒刷數據呢?
過於低調
要不就是年紀大了,等著退休抱孫子了,人家每天樂得保溫杯裡泡枸杞;要不就是年紀太輕,自己還出不來成果,又怎麼有能力去指導別人呢?
總之,首先要避免選到不靠譜導師,即使運氣不好,選了一個不是特別適合自己的導師,也不要放棄。記住,你已經是個研究生了,有成熟的思考和動手能力,自助者天助。只要你自己不放棄,就不會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