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有這個必要嗎?

2020-12-04 透過心眼觀社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告訴記者。(6月21日《科技日報》)

雖然大學普遍要求博士生必須在C刊、SCI期刊等不同級別學術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和撰寫一篇博士畢業論文才能畢業,但對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和撰寫的畢業論文,究竟是用英語撰寫,還是中文撰寫,並不做要求。換言之,只要博士生發表的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達到了大學要求,即便是全英文撰寫的學術論文,並不影響博士生畢業。而且,不少專業博士生撰寫畢業論文需要查閱、引用大量的英文文獻,用全英文寫博士畢業論文更方便一些。

中科大對光學工程學科博士生,除了按以前規定要求發表學術論文和博士畢業論文之外,額外立了一個新規定,明確要求博士生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或中文論文才能畢業。這個新規定看上去有點多此一舉,是在為難、刁難博士生,畢竟光學工程學科的博士生基本上是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學術期刊,需要用全英文撰寫學術論文,用不到中文。但從目前理工科大學生國語素養現狀來說,中科大對光學工程學科乃至整個理工科博士生要求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這實際上必要的加負,並非多此一舉。

雖然從小學到高中,語文都是所謂的主課,中考、高考分值比較高。但由於在中考、高考中,語文科目的分差拉不到,導致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科不是很重視。在語文作業寫作上,在應試導向下,普遍寫「假大空」的套路作文。而且,進入大學階段之後,理工科專業基本上不開設語文課和寫作課,平時又很少進行中文寫作訓練。這直接導致很多理工科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的語文素養、中文寫作水平和中文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不斷下滑,理工科大學生撰寫的中文文章普遍存在語句不順、標點符號使用錯誤、錯別字連篇等現象,令人擔憂。

相反,由於英語成績是中考、高考的拉分科目,特別是在考研中直接「一票否決」,而且至今仍然有不少大學將英語四六級與本科生學位證掛鈎甚至與大學畢業證掛鈎。另外,理工科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更多、更習慣在國外、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這造成理工科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普遍比較重視英語學習和英文寫作。

在這種狀況下,中科大額外要求光學工程學科博士生發表一篇中文文章,這無疑是糾正過去大學不重視理工科大學生中文現象錯誤,值得其他大學、理工學科借鑑。同時,大學有必要對理工科大學生開設語文課或中文寫作課,遏制中文寫作水平不斷下滑現象。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
    事件起因:2019年6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韓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學的博士開始,必須發表1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是媒體、雜誌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號發文,之前在百家有關注幾個中科大的在讀博士生,非常優秀!
  • 你知道讀博士到底有多大壓力麼 中科大博士失聯 6年未發論文
    就在前幾天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了中科大博士生失聯死亡:6年未發一篇論文 常打遊戲 中科大失聯博士6年未發論文#近日,失聯15天的中科大博士劉春楊的遺體被發現。劉春楊應該在2017年6月拿到博士學位,但他沒有達到博士畢業要求。
  • 中科大博士失聯15天後死亡後續:6年未發一篇論文 常打遊戲很頹廢
    1月31日凌晨,他從學校宿舍離開後失蹤,失聯15天的中科大博士劉春楊的遺體被發現。劉春楊應該在2017年6月拿到博士學位,但他沒有達到博士畢業要求。據紅星新聞報導,劉春楊「6年未發一篇文章」,他身邊的人也表示「最近一年,他過得比較頹廢」「白天睡覺,晚上玩玩遊戲」,對於劉春楊的死因,他的家人說,「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寫不出論文,沒法畢業,壓力太大。」
  • 去美國讀博士需要幾年才能畢業?
    美國讀博士需要幾年才能畢業你知道嗎?對於準備去美國博士留學的同學來說,博士讀幾年這個問題大家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這個問題。 美國博士讀幾年除了政策,也有人因為自己特別聰明,可以提前拿到學位。
  • 復旦大學新規:碩士生不發表文章也能畢業
    最近,他剛剛得到消息:學校從2011年入學的經濟學院、中文系、史地所三個院、系、所的研究生開始試點:碩士生無須再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文章(原為3篇)即可畢業,一改大多數高校多年來實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發文章才能畢業」的規定。   記者獲悉,近年來,關於「取消研究生必須發文章才能畢業規定」的呼聲一直很高。對此新規定,復旦相關師生反響熱烈,看法不一。
  • 交大博士:我想畢業時大哭一場,寫下這篇文章
    但生物學博士去企業的這個收入,跟其它很多專業的比起來,實在是太寒磣了。做實驗最辛苦,畢業難度名列前茅,畢業後收入在博士中幾乎墊底(可以跟文科博士抱團痛哭了),這就是生物學博士被稱為失足青年的原因。不過好歹月收入萬把塊,如果配偶收入也還可以,在上海是勉強可以生存下去了。就整個博士群體而言,在國內工作的待遇也還是偏低的。
  • 「SCI 文章兩篇,且對IF有要求」,浙大博士畢業論文真的很難嗎?
    浙江大學學生,因無法在任何一個全球性期刊上成功發布一篇論文,而拿不到畢業證,怎麼辦?這裡的「浙江大學學生」可不是指的普通本科學生,甚至也不是碩士研究生,而是專門指的那些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學對本校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苛刻」!
  • 真的有必要發一大堆meta分析或者純生信數據挖掘SCI嗎?
    記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有位博士在個人簡介寫上了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6篇,很多外行人看著46篇SCI這個數字會覺得這個學生很優秀,科研能力特別牛。但是懂行的人不會只看這個數字,還會看文章裡面有多少篇是論著,有多少篇是meta分析、綜述、comments、letter等等,期刊影響因子,被引用的次數,通過這些就可以看出真正是否有料。
  • 「少年班神童」莊小威,博士畢業才學生物卻與諾獎擦肩而過
    這個「大滿貫」的傳奇記錄,至今在科大還沒人能打破。 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後,莊小威便赴美開始博士生涯,那年她僅僅19歲。2003年,這位天才少女更是被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垂青,獲得50萬美元獎金。25歲的莊小威在博士畢業後,導師沈元壤就鼓勵表現不錯的她找教職。
  • 她25歲博士畢業,26歲擔任中科大副教授,卻自嘲:曾想退學!
    從我們的求學經歷來看,許多人在25歲時,通常剛從大學畢業,步入職場2-3年;而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卻有一位85後女生,已經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有句話這樣來形容中科大的退學狀況,那就是「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中科大」,足以說明這所高校教學嚴謹。
  • 中科院最年輕院士入職浙大,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
    01  師從勵建書院士,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  「畢業論文不需要,我畢業也沒有論文,  只要把我提的3個問題解決一個,就可以畢業了」    等到高中快畢業時,由於在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屢獲金獎,曾以滿分成績獲得浙江省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孫斌勇直接被保送到浙江大學數學系。  上大學時,數學專業中開設有涉及計算機編程的數據結構課程,孫斌勇寫了個程序,在計算機系的弟弟便把他寫的程序拿到系裡老師那兒去做測試。
  •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中科院最年輕院士入職浙大
    01.師從勵建書院士,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  「畢業論文不需要,我畢業也沒有論文,  只要把我提的3個問題解決一個,就可以畢業了」  一般編寫完的程序中會存在bug(程序設計中的漏洞、缺陷),需要不斷修改才能通過測試,而孫斌勇編寫的程序檢測中沒有發現錯誤,整個程序一遍順利通過。如此嚴密的數學邏輯和思維,連雙胞胎弟弟也由衷地感到驚訝和讚嘆。  大學期間,孫斌勇被選派參加了在香港大學組織的李群系列課程的系統學習,兩個學期時間,孫斌勇有機會跟國際上一流的數學家們進行學習。
  • 發SCI論文到底有多難,碩士博士畢業一般能有幾篇
    這兩天,一則關於某校男主送女主 SCI 論文的新聞頓時讓學術界無數博士盡折夭。有人感嘆自己這輩子都發表不出來那麼多論文。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則新聞的內容,塔主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一篇SCI對博士意味著什麼?所有在讀的博士都知道,SCI論文發表是一名博士畢業的硬性條件。
  • 科學網—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在中科大成立
    「中文語音技術應由中國人做到最好」
  •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師從勵建書院士,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上大學時,數學專業中開設有涉及計算機編程的數據結構課程,孫斌勇寫了個程序,在計算機系的弟弟便把他寫的程序拿到系裡老師那兒去做測試。一般編寫完的程序中會存在bug(程序設計中的漏洞、缺陷),需要不斷修改才能通過測試,而孫斌勇編寫的程序檢測中沒有發現錯誤,整個程序一遍順利通過。如此嚴密的數學邏輯和思維,連雙胞胎弟弟也由衷地感到驚訝和讚嘆。
  • 中科大畢業到斯坦福讀博士,他卻懸梁自盡?談家庭教育的四大誤區
    昨天我發表了《從中科大失聯博士劉春楊的生活細節談孩子兒時養育對人一生的影響》的文章,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讀博士就是自己在那裡悶頭研究,老師什麼也不管嗎?如果我說答案的確如此,你會感到驚訝嗎?博士是學生中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因為其是一個沒有明確的教育指標的學習過程,而理工科的學生。如果是本科生,只要攢夠了學分,通過考試再按要求寫出論文就可以畢業了。即便出現了單科的不合格,也是可以重修延期,但是有明確的目標更會得到來自學校和教授的指導與幫助。
  • 全球最強100名材料科學家:前6都是華人5人中科大畢業,很苦澀!
    楊培東榜單中的第二名是殷亞東,也是江蘇人,1992年從前黃高級中學考入中科大,本科畢業後在本校攻讀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前往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勞倫茲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工作,其後進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現為該校終身教授。材料學家殷亞東排名世界第二位,跟楊培東不同的,就是他還是中國國籍。他的研究領域是材料及界面化學,跨材料、物理、生物及工程等多個學科,專長及特色也是納米材料。
  • 中科大失聯博士的最後人生:6年未發一篇論文 常打遊戲
    劉春楊父母覺得不對勁,立馬報了警,「警方說要失蹤超過3個月才能立案調查,現在只能提供協助」。中科大及合肥警方提供的監控視頻顯示,31日凌晨4點30分,劉春楊離開宿舍,除了一把傘外,沒有攜帶行李。監控顯示1月31日凌晨4時36分,劉春楊獨自撐傘走出了中科大西門。
  • 中國科大少年班師兄妹5月齊發Science
    在當今凝聚態物理研究領域,有許多至關重要的議題,第二類外爾半金屬就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關鍵。第二類外爾半金屬被認為存在高能物理中所不存在的多種新型費米子,其能帶中的拓撲性質引發的獨特光學、電學和磁學特性與傳統材料截然不同。第二類外爾半金屬在凝聚態物理,尤其是量子力學和高溫超導領域前景遠大,是未來有可能引發新一輪材料革命的關鍵領域之一。
  • 一篇合格的畢業論文長成什麼樣?畢業論文怎樣寫
    ­  美滋滋的春節­  甜滋滋的情人節­  ↑↑↑↑­  都過去啦­  小學·中學·大學­  馬上就要開學了­  眼看開學了,你的論文還好嗎?­  情人節的時候有沒有求你的「另一半」給你的論文支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