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兩大學新規定防抄襲 研究生口試前先比對論文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為加強學術倫理,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新增規定,2019學年度起,研究生參加口試前,必須先完成論文相似度比對,供學位考試委員參考。

為提升高等教育學術倫理的職能,臺灣教育部門自2014年成立「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持續推動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課程;教育部門2018年11月修正「學位授予法」,增列學術倫理相關規定,主管機關如發現學校處理不當,應通知學校限期改正,屆時未改正者,教育部門得予糾正。

臺灣清華大學新增規定,2019學年度起,要求研究生學位考試(以口試為原則)前必須先進行論文比對。

該學教務長戴念華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教育部門對於學術倫理的要求,包括不能抄襲、作假等,因此學校教務會議也修正研究生學位考試相關規定,自2019學年度起,碩士和博士生在學位考試前,應檢具「論文相似度比對報告」,以供學位考試的考試委員時參考。

戴念華舉理工科為例,同一個實驗室的研究論文,有些部分會一脈相傳,雖然研究結果通常各有不同,研究目的和背景卻可能有很多相似,但研究生在參考學長姐論文時,應加以轉化後,再用自己的話去介紹論文的背景,而不是直接複製貼上。

為避免抄襲,戴念華表示,學校已向廠商購買相關軟體,可供學生進行論文相似度比對,標準則由各系所自定義,國際期刊也有類似規定,且相似度不得高於15%;新規定適用對象為2019學年度起入學的新生,前兩年是倡導期,之後會嚴格要求未達系所論文相似度標準的研究生,不得參加學位考試。

臺灣交通大學同樣修正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授予作業規章,新增「論文原創性比對」規定,2019學年度起,舉行學位考試的碩士生及博士生,口試前應完成論文原創性比對,供學位考試委員參考,相關規定公告在教務處網站。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表示,根據2018年11月修正的「學位授予法」規定,論文如有造假、變造、抄襲、由他人代寫或其他舞弊,學位應予撤銷,對於學校訂定學術自律相關規範,教育部門予以尊重。

相關焦點

  • 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生被控抄襲論文 判刑9個月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生董彥良被控抄襲同所博士生陳麒安的論文著作,四度在期刊、研討會上發表,陳怒告董違反「著作權法」。臺北法院判處執行九月,可易科罰金,每日一千元(新臺幣),全案可上訴。
  • 李眉蓁論文抄襲風暴後,國民黨點名綠營多名大咖學術倫理爭議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指出,蔡英文的教授升等公文與論文被列為「保密到2039年,」,而且論文原稿被挑出444個英文拼字錯誤以及10大錯誤;陳菊碩士論文的3位口試委員則都是親綠背景的自己人,而且論文結論稱「要改善外勞人權」,結果卻在「勞委會主委」任內爆發「泰勞暴動」,成為臺灣「人權史」上最大醜聞。
  • 山東大學承認一名碩士論文抄襲 或撤銷其學位
    視覺中國 資料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後,山東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2016年1月25日,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向澎湃新聞回應,經調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秘檔案學系檔案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陳振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確為抄襲,其他相關調查仍在繼續。
  • 臺灣大學準校長被曝抄襲碩士生論文 遭"綠委"檢舉
    摘要:接獲爆料的「綠委」張廖萬堅直指,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合作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抄襲臺灣暨南大學碩士班一名學生的學位論文,對此,張廖萬堅已向臺灣教育部門檢舉,要求必須徹查。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25日電 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還未就任就風波不斷。
  • 臺灣大學準校長被曝抄襲碩士生論文 遭「綠委」檢舉
    海外網1月25日電 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還未就任就風波不斷。接獲爆料的「綠委」張廖萬堅直指,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合作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抄襲臺灣暨南大學碩士班一名學生的學位論文。對此,張廖萬堅已向臺灣教育部門檢舉,要求必須徹查。
  • 論文檢測存在盲區 研究生論文疑抄襲網文—新聞—科學網
    ,趙寅達表示已經知錯   9月7日晚,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河北大學一研究生發表的論文涉嫌抄襲網絡文章。疑似被抄襲文章於2014年發表於百度貼吧,原作者在9月3日晚在貼吧貼出論文,稱自己文章被「復刻」。9月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了研究生所在學校,其導師稱對於學生不會護短。
  • 人民大學回應碩士學位論文抄襲事件:如查實學術不端將嚴處
    5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就該校勞動人事學院一碩士涉嫌全文抄襲他人碩士學位論文一事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學校對學術不端行為態度明確,已經啟動審查和認定工作,如認定確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 北京交通大學一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校方:正核查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網友反映稱,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劉光耀2008年7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顏勤2007年5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澎湃新聞比對發現網友反映屬實。
  • 大數據時代讓造假無處可藏,復旦大學研究生抄襲華科研究生論文
    ,而且更為惡劣的是,兩篇碩士論文從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幾乎一模一樣。由於兩名碩士研究生畢業答辯時間相差一年,基本判定為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抄襲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論文!,但是有言論說這名抄襲論文的復旦大學畢業生並不是本校的學子,屬於在北京學習的在職研究生,這和2018年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土木工程2008屆碩士畢業生李瑞鋒抄襲內蒙古農業大學武欣慧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普通混凝土強度預測的研究》有相似之處,由於天津大學和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兩篇碩士論文從目錄到正文內容都高度雷同,74條參考文獻從書名、出版時間到引用的頁碼都毫無差別。
  • 李眉蓁論文抄襲為何延燒?網分析曝「真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近日爆發碩士論文爭議,雖已向學校老師道歉,但因論文抄襲部分解釋不清,爭議仍持續延燒。有網友分析,李眉蓁讀的研究所是在職專班,可能因工作繁忙較難全職寫論文,所以有找人代筆,而李也未仔細讀,才導致現今的狀況。
  •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李仕春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多篇他人論文
    該論文顯示,李仕春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民事訴訟法學。其2002年5月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民事保全程序研究》 共有十二章。除此之外,有網友指出李仕春的博士學位論文還抄襲了程宗璋《簡論對物訴訟——兼與我國海事訴前保全制度相比較》一文。但經澎湃新聞記者比對發現,程宗璋這篇論文涉嫌全文抄襲張鴻午的論文《簡論對物訴訟》。澎湃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了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質量監督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一定會認真對待李仕春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這一問題。
  • 陝師大一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論文題目都一樣
    澎湃新聞從中國知網上下載了上述兩篇論文,經比對發現,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田曉飛涉嫌大面積抄襲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譚鵬的碩士學位論文。譚鵬的碩士學位論文完成比田曉飛早一年。 5月7日下午,澎湃新聞就此事致電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核實後會回復記者。
  • 博士論文被曝抄襲後,湖南大學董嵐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
    在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之後,在湖南大學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董嵐又被指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一文涉嫌抄襲他人論文,複製比率為42.6%。
  • 湖南大學論文抄襲是怎麼回事?湖南大學正調查涉事研究生
    近日來關於湖南大學論文抄襲的事件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據了解事情的起因是雲南財經大學一名教師在網上舉報,在2019年3月21日完成博士論文後,經查重發現與湖南大學劉夢潔同學2018年4月的碩士論文累計重複15626字。
  •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李必紅論文封面李必紅論文完成於2006年2月,孫勇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08年1月。從時間上看,孫勇論文比李必紅論文完成時間晚了近兩年。澎湃新聞比對兩篇論文後發現,兩篇論文的研究對象都是真空吸塵車氣路系統。
  • 研究生論文無敵抄襲:一字不差!
    近日,「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個別學術不端行為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該事件餘溫尚存,1月29日,又有兩篇論文陷入了疑似大面積抄襲的尷尬境地,其中一篇時間為後的碩士論文作品,聲稱「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卻被曝從標題到參考文獻清單幾乎一字不差,而被指涉嫌抄襲者,是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一位研究生。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繼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曾在湘潭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黎石秋又被舉報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複製比例高達75.4%。經比對發現,黎石秋碩士學位論文大面積複製粘貼了《比較廣告法律規制的多維探討》和《論比較廣告的法律規制》兩篇論文中的內容。此外,其早年發表的《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並行不悖》、《安全不應是「亡羊補牢」》 、《樹立科學的安全觀》等多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
  • 研究生屢次抄襲論文被開除 法院認定學校違法
    讀書的時候我們知道,寫論文是大學生涯比較重要的一項考核標準,而論文肯定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翻閱資料,組合論點,撰寫論文表達自我的觀點,如果抄襲,無疑是個不正確的做法。但如果有學生因為撰寫論文抄襲被發現後,再老師要求重寫後,再次撰寫論文抄襲被發現,最終學校做了開除學籍的處分,你認為這做的過分嗎?學校有權對其做開除學籍處理嗎?有人會認為抄襲雖然過分,但開除學籍處罰太重,但也有人認為屢次抄襲,違背學校規定,作為學校有權處理,我們且看法律上會對此如何判定。
  •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然而被爆出的案例似乎也只是學術論文抄襲亂象的冰山一角。日前,某高校近代史專業一碩士生在搜索相關學術論文時發現,臺灣玄奘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西北大學一博士論文。mode=basic)的檢索,記者分別下載了《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演變及其向中國的傳播》和《古代印度觀音信仰之探討》兩篇歷史學學位論文。《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演變及其向中國的傳播》是西北大學的一篇博士論文,作者李利安,現為西北大學教授,論文完成於2003年;《古代印度觀音信仰之探討》是臺灣玄奘大學的一篇碩士論文,作者邱光輝,該文完成於2007年。
  • 湖南大學研究生被指剽竊,疑似借導師之便抄襲有保密規定的申請書
    湖南大學研究生被指剽竊,疑似借導師之便抄襲有保密規定的申請書 作者:那子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