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僅「後記」差異較大

2020-12-04 澎湃新聞

1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了「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

1月25日,山東大學方面表示將徹查此事,並將儘快啟動對以往授予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自查自糾工作。

然而,疑似抄襲事件絕非孤例。

近日,澎湃新聞發現,又有兩篇碩士論文陷入通篇高度相似的尷尬處境。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找到了這兩篇金融學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東北師範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張強的論文《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效應研究》(以下簡稱「張強論文」)和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畢業生楊帆的論文《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效應研究》(以下簡稱「楊帆論文」)。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題目完全相同的論文均完成於2009年,而時間上前後不過半年之隔。

張強論文的完成時間早於楊帆論文。

張強的學位論文完成於2009年5月1日,而楊帆的學位論文則完成於2009年12月1日。

澎湃新聞記者對比發現,兩篇論文相同的地方不僅僅是題目、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高度相似的地方遍布全文。

中英文摘要、關鍵詞近乎完全一致

澎湃新聞記者對比發現,除了中英文摘要、關鍵詞等部分個別用詞有所不同,兩篇同題論文全篇均高度相似,而兩篇論文文末列出的40處中英文參考文獻竟一字不差。

事實上,兩篇最大的差別只是劃分段落上有所出入。

摘要部分,兩文均以「在貨幣政策中,國內外央行的主要目標……」開篇,介紹了自己論文的背景及研究方法,將研究目標定在「貨幣供應量對股指的影響問題上」,並著重指出了在研究中引進的一個概念,即「周期概念」。最後簡述五點政策建議。

張強論文摘要

楊帆論文摘要

澎湃新聞記者對比發現,除了一處用詞上不同,張強論文與楊帆論文的摘要沒有任何文字方面的區別。張強在摘要的首句用到的「一般」這個詞語,楊帆相應地使用了「通常」這一詞語。

中文關鍵詞部分,張強論文依次是「貨幣政策、利率、貨幣供應量、股票市場」,楊帆論文也是如此。兩篇論文的英文摘要完全一致,英文關鍵詞同樣如此。

張強論文關鍵詞

楊帆論文關鍵詞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兩篇同題論文在後記部分表現出了顯著差異。

正文部分高度雷同,最大差異是分段不同

從張強論文與楊帆論文的目錄可以看出,兩篇論文具有完全一樣的結構和基本一致的目錄。

兩篇論文主體部分均分為五個部分,除了個別用詞上的差別(如第一部分題目,張強稱為緒論,楊帆稱為前言),這五個部分題目堪稱完全一致。具體到各章小節,除了劃分完全一致,絕大多數小節標題也並無二致。

張強論文目錄

楊帆論文目錄

張強論文分為五章,標題分別是「緒論」、「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傳導現狀研究」、「貨幣供應量變動對股票市場效應的實證分析」、「利率調整對股票市場的效應分析」、「結論與政策建議」。

楊帆論文分為五章,標題分別是「前言」、「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傳導現狀研究」、「貨幣供應量變動對股票市場影響的實證分析」、「利率調整對股票市場的效應分析」、「結論與政策建議」。

進入正文部分,兩篇論文仍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張強論文第一章

楊帆論文第一章

以第一章為例,兩篇論文皆以「貨幣政策作為金融調控的手段之一」開篇,介紹了自己論文的目的以及理論和應用兩方面的意義,都指出了自己論文的創新價值。不同之處在於,張強論文在綜述國內學者部分研究時,「額外」配有一張表格,而楊帆的論文則沒有這一表格。

張強論文第二章

楊帆論文第二章

以第二章為例,兩篇論文皆以「在我國,貨幣政策通常是指狹義貨幣政策」開篇,對於我國貨幣政策的概念和工具進行了介紹,並分析得出我國貨幣政策對股市傳導的現狀。在這一章中,張強論文附上了五張表格,楊帆論文則附上了四張表格,內容和張強的後四張表格完全一致,僅排版上略有差異。

張強論文第三章

楊帆論文第三章

以第三章為例,兩篇論文皆以「在我國,貨幣政策制定和……」開篇,用相同的數據進行了相同的回歸分析,得出了相同的三條基本結論和相同的三條結果解釋。

張強論文第四章

楊帆論文第四章

以第四章為例,兩篇論文皆以「利率是資金的價格」開篇。本章中,在分析利率政策股市傳導受阻的原因的第四節,兩篇論文都是「我國股票市場規模缺乏有效傳導利率政策的市場基礎」、「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市場之間的一體化程度較低」、「我國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尚不明顯」、「我國股票市場存在明顯的制度缺陷」四個方面展開討論。

張強論文第五章

楊帆論文第五章

以第五章為例,兩篇論文皆是以「通過分析我們發現,貨幣供應量對股……」開篇,給出了一模一樣的五條結論和政策建議。

張強論文第六章

楊帆論文第六章

澎湃新聞記者對比發現,兩篇論文不僅是內容一致到甚至難以找到不同之處。

事實上,在正文部分,楊帆論文僅僅比張強論文少了兩張表格,其餘的差異僅在於一些段落的劃分有所不同。

張強論文參考文獻

楊帆論文參考文獻

楊帆論文後記:讀碩士研究生的是我,別人卻為此付出很多

雖然張強論文與楊帆論文在題目、摘要、關鍵詞和正文部分「難分彼此」,但兩篇論文終於還是在「後記」有了差別。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張強論文沒有通常學位論文禮節性的 「致謝」部分,而是將對導師、母校的感激置於「後記」之中。

張強在後記中簡單回憶了論文撰寫之初時受到的幫助,導師戚欣給予的關懷,並有多處謙遜之詞,如表示自己「文義淺薄」、「自恨才疏學淺」、「難有作為」。

楊帆論文不但有「後記」,同時還有「致謝」部分。

「終於定稿了,心裡微微鬆了一口氣。」在後記部分,楊帆說明自己遇到了不少困難,終於還是順利完成,但是「完成的感覺其實並不一定好,卻是說不出的糾結」。

隨後,楊帆又這樣寫道,「論文的作者是我,其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卻不多;讀碩士研究生的是我,別人卻為此付出了很多」,末尾添上了一個省略號。

在「糾結」之後,楊帆又表明了自己的決心。「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來面對今後漫長的人生路。」

在「致謝」部分,楊帆則常規性地感謝了同學、師長和家人的關懷。最後,他祝「西南財大桃李天下,祝金融學院蒸蒸日上」。

楊帆導師: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水平看得出學生抄襲

1月27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上了東北師範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張強。

張強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自己的碩士學位論文絕對是原創的,也從沒有給人借鑑過,至於為什麼有別人的論文與自己的論文高度相似,自己完全不知情。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在張強論文中英文摘要部分之後,可以找到一則《獨創性聲明》。聲明最後有張強的親筆籤名和2009年5月21日的日期。

由於完成時間上較張強論文晚半年時間,完成於2009年12月的楊帆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

澎湃新聞記者從西南財經大學官網獲悉,楊帆論文的指導老師陳永生系該校金融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證券投資分析」,同時還擔任西南財經大學資本市場與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1月28日下午,陳永生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自己並不知道楊帆論文涉嫌抄襲的事情,並且金融學院多年前也沒有啟用「查重」系統。

「老師不可能保證看得出來論文抄襲,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這個水平,因為論文太多了。」陳永生強調。

澎湃新聞記者從西南財經大學官網獲悉,西南財經大學已於2010年頒布實施《西南財經大學關於啟用「學術不端行為文獻檢測系統」的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暫行辦法透露,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建設的意見》的要求,為進一步加強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管理工作,防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學校於2010年下半年啟用「學術不端行為文獻檢測系統」,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檢測。特制定本辦法。

按照這個暫行辦法,答辯前,博士與碩士學位論文必須經過「查重」檢測,即以專業軟體檢測文章與既有論文的相似度,以杜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記者發現,在檢測結果的處理及認定上,上述暫行辦法提到,碩士論文檢測文字複製率大於15%,視為未通過檢測。

至於未通過檢測的論文,上述暫行辦法規定,學院不可安排論文評閱工作。研究生需對論文進行修改(論文修改時間不少於一周),並經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通過後,方可申請再次檢測。若三次檢測文字複製率均大於15%,需對論文進行半年以上的修改工作,方可再次提出檢測申請。

澎湃新聞記者通過萬方資料庫、PaperPass等多個論文檢測查重系統比對的結果是,張強論文與楊帆論文總文字重合比顯著超過西南財大官方規定的15%。

1月27日下午,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2009年時雖然學校尚未出臺明文規定,但同樣會對碩士、博士論文採用「查重」檢測。這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並不清楚2009年畢業的碩士生論文是否存在問題,「要是檢測出問題肯定不會讓這個學生畢業,不會讓他拿到學位的」。

對於檢測程序是否存在漏洞的問題,上述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不了解檢測程序的具體流程和原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西南財經大學一碩士論文涉抄襲 僅後記差異大
    1月24日,記者報導了「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1月25日,山東大學方面表示將徹查此事,並將儘快啟動對以往授予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自查自糾工作。然而,疑似抄襲事件絕非孤例。近日,記者發現,又有兩篇碩士論文陷入通篇高度相似的尷尬處境。
  • 西南財大一畢業生3個月內發表論文5篇,2篇涉嫌全文抄襲
    西南財經大學再曝學術不端行為,該校經濟學院一畢業生在2009年5月至7月期間發表的5篇期刊論文中,有兩篇涉嫌全文抄襲。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接獲舉報,上述畢業生馬龍在2009年6月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涉嫌抄襲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一副教授2003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上述兩篇論文。
  • 西南財經大學嚴肅處理論文抄襲:撤銷涉事畢業生學士學位
    西南財經大學出重拳,嚴肅處理論文抄襲事件。12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西南財經大學獲悉,因在校期間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西南財經大學學位委員會決定撤銷該校經濟學院2006級本科生馬龍的經濟學學士學位。
  • 博士論文被曝抄襲後,湖南大學董嵐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
    在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之後,在湖南大學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董嵐又被指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一文涉嫌抄襲他人論文,複製比率為42.6%。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繼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曾在湘潭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黎石秋又被舉報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複製比例高達75.4%。針對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澎湃新聞記者致電湘潭大學黨委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剛剛放假,如有回應,宣傳部門會和記者對接。
  • 天津大學一名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天津大學一篇碩士學位論文與天津工業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存在大面積雷同的情況。這兩篇論文分別是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2屆碩士畢業生李慶昆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圖像處理技術纖維離線自動識別系統軟體的設計》(以下簡稱「李慶昆論文」)與天津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2007屆碩士畢業生劉琳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圖像處理技術纖維自動識別系統軟體的設計》(以下簡稱「劉琳論文」)。
  • 天津大學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校方:已成立調查組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天津大學一篇碩士學位論文與天津工業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存在大面積雷同的情況。比對後發現,這兩篇論文從標題、摘要、關鍵詞到正文的結構和內容都高度相似,多個段落幾乎一字不差。4月10日,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就澎湃新聞記者的詢問表示,他們此前並未接到關於李慶昆論文涉嫌抄襲的正式舉報。
  • 研究生論文無敵抄襲:一字不差!
    近日,「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個別學術不端行為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該事件餘溫尚存,1月29日,又有兩篇論文陷入了疑似大面積抄襲的尷尬境地,其中一篇時間為後的碩士論文作品,聲稱「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卻被曝從標題到參考文獻清單幾乎一字不差,而被指涉嫌抄襲者,是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一位研究生。
  •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 近日澎湃新聞接連報導山東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涉嫌抄襲,這一消息引起了學術圈相關人士的注意和反思。
  • 陝師大一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論文題目都一樣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日前接到網友反映稱,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田曉飛2017年5月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我國高校專業結構優化研究——基於生態學的視角》,涉嫌大面積抄襲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譚鵬2016年5月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高校專業結構優化研究
  • 名校再現學術不端:廈大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西政學生論文
    4月2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報導了西南政法大學2006屆碩士畢業生馬雲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廈門大學2005屆碩士畢業生鄭相珩學位論文一事。隨後澎湃新聞記者再度接獲爆料,上述兩所名校又有兩篇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不過這次與此前報導的情況正相反。
  • 湖南大學博士被曝論文抄襲後,碩士論文也有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在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之後,在湖南大學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董嵐又被指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一文涉嫌抄襲他人論文,複製比率為42.6%。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北京交通大學一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校方:正核查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網友反映稱,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劉光耀2008年7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顏勤2007年5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澎湃新聞比對發現網友反映屬實。
  • 安徽大學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大面積抄襲 難找不同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曾報導了山東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的多起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日前,澎湃新聞記者再度接獲爆料,一篇安徽大學歷史系一名2007屆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與另一篇曲阜師範大學2006屆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內容高度雷同,從題目到參考文獻幾乎完全一致。
  • 畢業12年,北京交大一碩士學位論文被發現大面積抄襲,校方回應
    >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顏勤2007年5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9月24日下午,澎湃新聞致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已收到相關信息正在核查,屆時會給記者回復。我們注意到,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劉光耀2008年7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地下互通立交隧道上下層主隧道施工方案優化研究》,導師為劉保國。
  • 河北大學一碩士論文被舉報涉嫌抄襲,校方回應: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據河北大學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河北大學石曉庚碩士論文被舉報涉嫌抄襲」一事,河北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21日晚發布情況通報。7月20日,我校收到關於經濟學院教師石某某2005年碩士畢業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的舉報。
  •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鵬 田慧 2018-04-10 19:01
  • 西安電子科大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學院:已啟動審查程序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稱,一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另一篇5年前的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針對雷磊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吳巍論文一事,7月20日上午,澎湃新聞與雷磊的論文導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劉西洋教授取得聯繫,他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會立即向學院反映涉嫌抄襲一事。隨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辦公室回應澎湃新聞稱,已啟動了領導小組聯合學校學位委員會按照正常流程審查涉嫌抄襲論文,目前審查程序已經進入專家鑑定階段,預計在一周之內出鑑定結果。
  • 抄襲泛濫成災,碩士畢業論文可以取消
    被曝抄襲的論文只是冰山一角,「查重」機制也難掃雷翻開這些涉嫌抄襲的論文,真是花樣百出:有的結構類似,有的立意相同,有的除了致謝外,其他部分幾乎全部照搬,有的則明目張胆,後記也一併抄去,唯一的區別就是最後感謝的導師名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