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博士被曝論文抄襲後,碩士論文也有問題

2020-11-28 環球網

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

在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之後,在湖南大學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董嵐又被指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一文涉嫌抄襲他人論文,複製比率為42.6%。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上下載了董嵐2004年4月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以及董嵐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篇幅較大的2篇文章,分別為馮嗣全發表於《雲南財貿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上的《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以及記者劉彩娜2001年10月29日發表於《中華工商時報》上的《揭秘:通往黑洞之路》。

經過完整比對,澎湃新聞記者發現董嵐碩士學位論文大面積複製粘貼了《揭秘 :通往黑洞之路》與《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2篇文章。

而就在不久前的7月4日,澎湃新聞報導了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董嵐2007年10月發表的博士學位論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財政法問題研究》涉嫌大篇幅抄襲他人論文一事。查詢《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財政法問題研究》《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兩篇論文,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兩篇論文的指導教師均為劉定華教授。

7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致電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學生表示老師們正在開會。澎湃新聞記者過後再次撥打該校黨委宣傳部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澎湃新聞記者簡訊聯繫了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屈茂輝,截至發稿時還未得到回覆。

據紅星新聞報導,董嵐現為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澎湃新聞記者多次撥打董嵐電話,均提示「正在通話中」,發送簡訊也未有回覆。

大面積複製粘貼媒體報導內容

澎湃新聞經過完整比對發現,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大面積複製粘貼了記者劉彩娜2001年10月29日發表於《中華工商時報》上的文章《揭秘:通往黑洞之路》。

如劉彩娜在文章《揭秘:通往黑洞之路》中「對企業的誘惑」一節第一段中寫道:

票據之所以得到「黑手」的青睞, 首先在於用票據從銀行套錢的成本很低。相對於貸款來說, 票據具有融資成本低、周轉快、風險小等特點。在現在銀行普遍惜貸的情況下, 票據無疑成了企業融資的上佳之選。特別是對一些很難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來說, 在了解票據的奧妙之後, 票據融資幾乎成了他們的首選。在我國, 票據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銀行承兌匯票, 這種票據的特點是銀行承擔首要付款責任, 因此更易於流通, 資金也更有保障。

董嵐在其碩士學位論文的1.3小節「發展票據市場與企業融資的需要分不開」中寫道:

票據發行融資對企業的誘惑,首先在於用票據從銀行套錢的成本很低。相對於貸款來說,票據具有融資成本低、周轉快、風險小等特點……在現在銀行普遍惜貸的情況下,票據無疑成了企業融資的上佳之選。特別是對一些很難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來說,在了解票據的奧妙之後,票據融資幾乎成了他們的首選。在我國,票據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銀行承兌匯票,這種票據的特點是銀行承擔首要付款責任,因此更易於流通,資金也更有保障。

可以看出,上述兩段文字幾乎完全一樣。

《揭秘:通往黑洞之路》全文約4300餘字,董嵐碩士學位論文中有近1500字完整複製粘貼了《揭秘:通往黑洞之路》一文中的內容。

複製粘貼4大段

僅在最後一段段末處標註引用文獻

馮嗣全撰寫的《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一文發表於《雲南財貿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上,比董嵐2004年4月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早6年。

澎湃新聞記者完整比對後發現,董嵐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大面積複製粘貼了《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一文中的內容。

董嵐碩士學位論文中1.2小節「發展票據市場與貨幣市場的基礎性地位分不開」一節中共有5段內容,前4段大面積複製了馮嗣發撰寫的《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一文第一節「貨幣市場的基礎性地位」中的內容。

例如,董嵐在碩士學位論文1.2小節的第四段寫道:

最後,貨幣市場是金融市場體系的基礎,這主要體現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關係上。從歷史的角度看,短期放款先於長期放款,短期資金市場的發展先於長期資金市場;從資金關係看,貨幣市場為資本市場的正常運作提供資金支持;從信用制度發展過程看,信用制度的發展過程是由商業信用—銀行信用—貨幣市場信用—資本市場信用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分層次遞進過程;從期限結構看,長期證券與短期證券之間存在替代關係。近來有種觀點認為,除股票外,凡在二級市場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都可納入貨幣市場的範圍。這更進一步說明了貨幣市場在金融市場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

馮嗣全在其論文中「貨幣市場的基礎性地位」一節中的最後一段寫道:

貨幣市場是金融市場體系的基礎,體現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關係上。(1)從歷史的角度看,短期放款先於長期放款,短期資金市場的發展先於長期資金市場。(2)從資金關係看,貨幣市場為資本市場的正常運作提供資金支持。(3)從期限結構看,長期證券與短期證券之間存在替代關係。近來有種觀點認為,除股票外,凡在二級市場轉讓流通的有價證券都可納入貨幣市場的範圍。這更進一步說明了貨幣市場在金融市場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

上述兩段相比,董嵐的論文中多了一句話「從信用制度發展過程看,信用制度的發展過程是由商業信用—銀行信用—貨幣市場信用—資本市場信用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分層次遞進過程」。除此之外,其餘內容幾乎完全一致。

董嵐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幾乎完整複製了馮嗣全文章中的四大段內容,卻只在1.2小節的第四段段末處標註了引用文獻為馮嗣全撰寫的《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

相關焦點

  •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70後」女廳官董嵐履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即被曝出博士論文抄襲一事。7月1日,湖南大學已就此事件展開調查。
  • 博士論文被曝抄襲後,湖南大學董嵐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
    在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之後,在湖南大學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董嵐又被指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一文涉嫌抄襲他人論文,複製比率為42.6%。
  • 湖南益陽市委副書記再被曝碩士論文抄襲 複製比75.4%
    ↑黎石秋博士論文涉嫌抄襲據紅星新聞此前報導,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董嵐的博士論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財政法問題研究》被指抄襲,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複製比為44.7%,13餘萬字內容重複字數6萬餘字。經對比,董嵐博士論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財政法問題研究》與黎石秋博士論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法律問題研究》多處相似或相同。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繼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曾在湘潭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黎石秋又被舉報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複製比例高達75.4%。此前的7月上旬,有網友通過微博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基礎理論方向的博士生黎石秋和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董嵐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對此,湖南大學於7月3日回應,針對網絡有關我校畢業生董某、黎某博士學位論文的質疑,我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正在開展調查核實。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被舉報的湖南大學法學院博士生黎石秋和湘潭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黎石秋為同一人。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碩士學位論文被曝剽竊老師國自然申請書 湖南大學回應了!
    來源 | 募格學術編輯 | 學術君導讀3月27日,微博用戶@科研狗的基金夢發微博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自己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使得自己2019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的送審和查重受到影響,希望湖南大學給出具體回復,3月28日,@湖南大學發微博回復稱對此事高度重視,將展開核查工作。
  • 湖南大學論文抄襲是怎麼回事?湖南大學正調查涉事研究生
    近日來關於湖南大學論文抄襲的事件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據了解事情的起因是雲南財經大學一名教師在網上舉報,在2019年3月21日完成博士論文後,經查重發現與湖南大學劉夢潔同學2018年4月的碩士論文累計重複15626字。
  • 碩士博士論文屢屢被爆抄襲,為何沒有本科專科論文
    大學畢業設計是大學的最後一次檢驗,也是對你四年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考試。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基本的專業理論和技能,這是畢業論文的最主要目的。大學一般規定在校期間要完成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習,每門課程在最後都會進行考試。主要對學生每門課的知識進行考察。
  • 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論文涉學術不端 被撤碩士學位
    原標題:湖南大學研究生抄襲雲南財經教師論文被撤碩士學位3月27日,雲南財經大學一教師發帖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她的博士論文選題,該選題同時也是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月2日,湖南大學官微發布關於劉夢潔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調查及處理說明,稱決定撒銷涉事的劉夢潔碩士學位,給予其導師洪源警告處分,取消其導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說明稱,2019年3月21日,湖南大學成立專門工作組,對學校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認真開展調查。經查,劉夢潔的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現象,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 近日澎湃新聞接連報導山東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涉嫌抄襲,這一消息引起了學術圈相關人士的注意和反思。
  • 劉夢潔被撤銷學位導師洪源警告處分 湖南大學論文抄襲最新通報
    4月2日下午,湖南大學通報了關於該校學生劉夢潔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處理結果,決定撤銷劉夢潔碩士學位,給予其導師洪源警告處分,取消導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2019年3月,在完成博士論文寫作後,查重時發現自己的論文與湖南大學一名學生發表於2018年4月的碩士論文「腐敗對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累計重複了1萬5千餘字。
  • 「70後」女廳官被指碩博論文均抄襲 複製比趕超翟天臨
    來源:紅星新聞湖南「70後」女廳官董嵐履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即被曝出博士論文抄襲一事。7月1日,湖南大學已就此事件展開調查。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屈茂輝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稱,如構成學術不端,則零容忍,董嵐雖系在職官員,但校方不會區別對待。7天後,董嵐再被曝出,碩士論文亦為抄襲。
  • 又查實一碩士論文抄襲,細數上半年栽倒的論文「小偷」
    澎湃新聞近日報導,湖南大學已經認定該校16屆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生曹律的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存在抄襲,決定撤銷抄襲者的碩士學位,並停止該論文指導老師的三年研招資格。該事件要回到今年4月,當時媒體爆出該學生的學位論文和華東師大一13屆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存在抄襲的嫌疑。三個月後,湖大終於給出查實的調查結論,並做出相應的處罰。
  • 碩士論文大面積抄襲,靠什麼矇混過關
    作者 馮翊近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被曝出碩士論文大面積抄襲事件。該校學生陳振寫於2013年的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以下簡稱陳振論文),與安徽大學劉俊玲寫於2012年的《檔案開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高度雷同,摘要、關鍵詞、目錄近乎一致,正文部分也難以區分,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論文的致謝部分,差別只在導師的名字。目前山東大學已經承認陳振論文抄襲,陳振將被撤銷學位,而其導師可能會停止招生。
  • 論文抄襲:她的碩士、博士學位或將全被撤回!
    近日,洪真英碩士論文抄襲爭議終於有了最終結果。23日下午,洪真英曾經就讀的朝鮮大學公開表示:最終判定洪真英碩士學位論文為抄襲,正在辦理取消學位的相關手續。
  •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致謝都部分一樣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
  • 抄襲泛濫成災,碩士畢業論文可以取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被曝光的論文「抄襲痕跡」都非常明顯,而那些相對隱蔽的抄襲論文還乖乖躺在高校的檔案館裡,無人問津。與每年流水線生產的數量龐大的碩士論文相比,這些被偶然發現的抄襲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在雲南大學的論文抄襲事件中,該校經濟學院的老師聲稱所有的學位論文都會統一「查重」,學校查完之後,學科組老師還要再查,然後由學生導師督促學生進行修改,可結果這篇論文還是被曝出大面積抄襲。
  • 廈大一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新聞—科學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沈寅豪被扒期刊抄襲後,碩士論文也被曝造假
    直播吧10月20日訊 繼期刊論文被扒抄襲後,沈寅豪再次陷入碩士論文抄襲風波中。相關閱讀 【網友爆沈寅豪期刊論文抄襲】網友甚至投訴至沈寅豪任職的同濟大學(沈寅豪任同濟大學足球學院副院長),學校回應已經受理,將作出答覆。相關閱讀 【愈演愈烈!
  • 臺灣大學準校長被曝抄襲碩士生論文 遭"綠委"檢舉
    摘要:接獲爆料的「綠委」張廖萬堅直指,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合作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抄襲臺灣暨南大學碩士班一名學生的學位論文,對此,張廖萬堅已向臺灣教育部門檢舉,要求必須徹查。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25日電 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還未就任就風波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