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能拆線出院了,張先生卻還沒能從自己「以後只能蹲著上廁所」這個消息中緩過神來。由於陰莖癌反覆發作,他最終只能進行陰莖的全部切除,而導致這一切的,卻和他從小就存在的包莖脫不了干係。
陰莖癌反覆發作
張先生今年55歲,浙江麗水人。9年前,46歲的他在洗澡的時候,突然摸到自己的龜頭上長了個小腫塊。由於腫塊不痛不癢的,所以張先生也就沒太在意,沒想到腫塊遲遲沒有消退還有了增大的趨勢,於是,趕緊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
「當時張先生龜頭上的腫塊大小已經有1釐米多,做了病理切片後發現,他是得了高分化鱗癌,也就是說,張先生得了陰莖癌。」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潘慧仙說,「考慮到張先生年紀比較輕,加上腫塊的惡性程度還不是很重,所以我們保留了他的龜頭,進行了局部腫塊切除。」
手術後,張先生很快便出院了,「切了腫塊,就是龜頭處有些凹陷,外觀有點影響,其他排尿什麼的沒有影響」。
自那以後,張先生格外關注自己的陰莖。2012年,他又在冠狀溝處摸到了一個腫塊。他很害怕,一直不敢到醫院看,直到腫塊長到近2釐米,才到市三醫院就診。
「我們考慮張先生這是陰莖癌復發,最後進行了陰莖部分切除。他的龜頭完全切除了,總體比原來少了4釐米。」潘慧仙說,「切除後,會影響到張先生的性功能,但是他還是可以正常站立排尿的。」
網絡圖
包皮垢長期刺激容易導致陰莖癌
好不容易從陰莖短了一截的陰影中走出來,張先生的陰莖癌卻又復發了。他說:「3個多月前,我摸到有個蠶豆大小的硬塊,便趕緊到了醫院檢查。」
潘慧仙表示,這次張先生復發的腫塊位於原先切除的切口處,質地堅硬,加上邊界不清,和尿道貼近,考慮陰莖癌術後復發。「由於張先生已經做過部分切除,這次如果再做部分切除,最後也就只剩下1釐米左右長度,根本無法站立排尿,所以需要進行全切,在肛門和陰囊之間行尿道外口重建,但是睪丸還是進行保留的。」
一聽到自己的陰莖需要被全部切除,以後還不能站立排尿,張先生有些難以接受。要命還是要男性尊嚴?6天前,張先生終於下定決心進行手術。
「手術很成功,術後病理提示高分化鱗癌,切緣陰性,也就是說,切緣沒有腫瘤細胞,淋巴結活檢也是陰性。」潘慧仙說,「張先生明天就可以準備拆線出院了。」
那麼,為什麼張先生會得陰莖癌呢?潘慧仙表示,這主要還是和他的包莖有關。
她解釋,包皮過長,特別是包莖,會導致包皮垢的產生,而包皮垢長期的刺激,容易導致陰莖癌的發生。除此之外,陰莖癌相關病因還包括患有陰莖苔蘚樣病變、尖銳溼疣等。
「如果存在包莖,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一般建議7-8歲進行手術,過晚可能會影響到發育;如果存在反覆感染、反覆龜頭炎的情況,建議4周歲以後就進行手術。」潘慧仙提醒,「男性要注意陰莖的清潔,每天進行清洗,尤其是包皮過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