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院士先後逝世

2020-09-27 新京報

9月26日,官方發布兩份訃告,張新時、戴元本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後逝世。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26日訃告稱: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生態學家、無黨派人士優秀代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時因病醫治無效,於當地時間2020年9月24日14點10分在美國西雅圖逝世,享年86歲。

張新時(資料圖)

張新時院士1934年6月30日出生於河南開封,1955年畢業於北京林學院森林系,198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生態系統學系獲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張新時院士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中國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等,曾獲1988年和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訃告,張新時院士是我國植物生態學領域的引領者之一,長期從事植被地理研究。他創建了數量植被生態學、全球變化生態學、草地生態學等基礎理論和範式,以及1:100萬植被圖和數位化1:100萬植被圖。張新時院士是中國數量植被生態學和國際信息生態學的創始人,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植被數量生態學實驗室,選拔和培養了一批傑出的學術帶頭人,創建了IGBP認可的全球15條全球變化陸地樣帶中的兩條(中國東北樣帶和中國東部南北樣帶),實現了中國全球變化樣帶研究從無到有、由國內走向國際的重大跨越,為我國生態學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大貢獻。

張新時院士遺體告別將於當地時間2020年10月3日上午9:00在西雅圖舉行。

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26日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粒子物理學家,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戴元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2歲。

戴元本(資料圖)

戴元本,1928年7月15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籍貫湖南常德。1952年10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在南京工學院先後任助教、講師。1958年4月至1961年9月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攻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78年11月到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戴元本主要從事量子場論和粒子物理理論的研究,並在奇異位勢和非定域位勢的瑞奇極點理論、層子模型研究、非交換群規範場論中費密子的電磁形狀因子的高能漸近行為和重強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成果有「奇異位勢散射振幅的雷其行為」「強相互作用粒子的結構模型」「非Abel規範理論中形狀因子高能行為的六階計算」、《相互作用的規範理論》專著等。曾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能物理學會理事長。曾獲得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據報導,戴元本一生勤奮,耄耋之年時仍堅持科研學習、堅持研讀論文,在70歲之後還撰寫發表了三十餘篇學術論文,甚至在80歲時還在世界一流期刊發表專業論文。他的學生感慨:「戴先生淡泊名利的胸懷,樂觀曠達的性格,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科學的執著的追求精神,值得我們一輩子學習。」

相關焦點

  • 四天內兩位院士辭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3位院士
    四天內,共和國痛別兩位院士。據光明日報法人微博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守仁,因病於2020年7月24日在武漢逝世。消息稱,鄭守仁,1940年1月生於安徽潁上,1963年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水工專業。長江水利委員會原總工程師;1994年至2017年任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兼三峽工程設計代表局局長。
  • 胡亞美院士逝世
    原標題:胡亞美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3日17時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胡亞美1924年4月27日出生於北平。
  • 于敏院士逝世
    原標題:于敏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武器事業重要奠基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于敏同志,於2019年1月16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于敏同志1926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北寧河。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先後在原子能研究所、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
  • 兩天內共和國痛失兩位兩院院士 今年已有6位兩院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因病於2020年2月15日在武漢去世。2009年,段正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生們都叫他「機械狂人」,因為他認準的事從不放棄。他曾告訴學生們,做科學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來一個「脈衝」,自己就要「震蕩」。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院士近十年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863、國際合作等項目10多項,總經費約1300萬元。基礎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410餘篇,其中370篇發表在國際SCI源刊;主編專著3部;獲準專利62項;獲省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獲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獎。
  • 鄭守仁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守仁,因病於2020年7月24日在武漢逝世。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先後負責烏江渡、他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等17項省部級以上獎勵,然後將各種獎金、稿費、講課費等80多萬元,捐獻於公益事業。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院士近十年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863、國際合作等項目10多項,總經費約1300萬元。基礎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410餘篇,其中370篇發表在國際SCI源刊;主編專著3部;獲準專利62項;獲省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獲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獎。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月4位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2月5位院士逝世:>4月1位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5月兩位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乾二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6月兩位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陳肇元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我們今年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張俐娜院士近十年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863、國際合作等項目10多項,總經費約1300萬元。基礎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410餘篇,其中370篇發表在國際SCI源刊;主編專著3部;獲準專利62項;獲省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獲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獎。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 百歲院士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又一位「兩院院士」與共和國作別。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兩位大師逝世
    又有2位大師離世……物理化學家劉若莊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元壽逝世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京劇界德高望重、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北京京劇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 曹楚南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杭州8月28日電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原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出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先後在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現已合併入金屬研究所)工作,1994年調至浙江大學化學系任教。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楚南長期從事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多次領導和參與國防科研工作。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大師遠行,長歌未盡。據「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逝世。
  • 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陳定昌院士逝世,大師遠去,榮光永存
    進入9月,又一位「兩院院士」與共和國作別。據光明日報報導,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員陳定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陳定昌,1937年1月生於上海,籍貫江蘇鎮江,196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後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二院科技委顧問,歷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二院院長、二院科技委主任,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定昌長期從事高精度無人飛行器技術、高精度探測與制導技術和仿真技術研究工作,先後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取得了多項國家重大工程技術成果。
  • 侯鋒院士逝世 享年93歲
    光明日報天津11月8日電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侯鋒同志,於2020年11月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侯鋒,1928年2月3日出生於山東平度,1950年至1954年就讀於北京農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先後在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天津市黃瓜研究所,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工作。
  • 被譽為「黃瓜王」的院士候峰去世 2020年我國已送別34位院士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蔬菜育種專家侯鋒,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侯鋒...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蔬菜育種專家侯鋒,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
    光明追思【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張乾二,於2020年 5 月 3 日逝世,享年 93歲。張乾二,1928年8月15日生於福建惠安。1947年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1954年從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1987年至1992年兼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張乾二早年參與了水溶液中培養晶體、研製粉末衍射儀的照相機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場理論研究方面獲得突破;20世紀90年代帶領課題組開展價鍵理論計算程序化的攻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