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片《末日崩塌》地震拍得有科學依據嗎?

2021-01-13 騰訊娛樂

騰訊娛樂專稿(文/紅袖添飯 策劃/蕭頎)


上周五,「巨石」強森領銜的《末日崩塌》亮相北美,首周末三天即吸金5459萬美元,以大幅超出業界預期的優異表現問鼎周末票房冠軍。這也充分證明,災難片——只要拍得給力——依然大有市場。緊隨北美的開門紅,影片也於昨日登陸內地銀幕。


作為一部災難巨製,《末日崩塌》在轟炸觀眾眼球的同時,其中也蘊含著不少似科學又非科學的橋段。為了更好地欣賞影片,或者更確切地說,為了在小夥伴面前能專業地指摘一番,以下姿勢你不可不漲。



▲恐怕我們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好萊塢」的標誌被摧毀了



▲現實中的聖安地列斯斷層


《末日崩塌》片名的真實含義:

加州腳下的一枚「定時炸彈」


對於大多數國內觀眾而言,乍一看到《末日崩塌》的英文片名「San Andreas」,想必都有點摸不著頭腦:這個「聖安地列斯」到底是啥?聽起來像是個名字,實際上,它既不是片中角色的名字,也不是某個時間或物件的代稱。


作為美國加州人民,特別是從小在該州接受教育的學生而言,聖安地列斯這個名字可謂如雷貫耳:作為一個地質名詞,它指的就是縱貫整個加州、綿延約1300公裡的地質斷層。簡言之,聖安地列斯斷層,是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之間相對運動而形成的地質構造。確切地說,當太平洋板塊緩慢向西北方向移動,而北美板塊向東南方向緩移,作為兩大板塊交界線中的一段,聖安地列斯斷層一直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最直觀的反應,就是成為了地震多發地帶。(關於「大陸漂移假說」與「板塊構造學說」等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去翻翻中學地理課本上地球地質構造的章節。)


伴隨地震多發的特性,又有了所謂「地震周期」的假設。該假設認為,像聖安地列斯這樣的斷層,每年相對滑動5釐米,200年便錯開大約十米。在該過程中,蓄積的壓力一旦爆發,就很可能出現芮氏7.5級以上的大地震。位於聖安地列斯斷層南端的南加州地區,已有兩三百年沒有發生過大地震,意味著斷層蓄積的壓力已足夠大,一旦釋放,所引發的地震將是毀滅性的。


根據一些地震研究數據,未來30年南加州發生芮氏6.7級(含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9%;發生芮氏7.0級(含以上)地震的概率為94%,芮氏7.5級(含以上)的概率為46%,即便是芮氏8.0級(含以上)的超級大地震,發生概率也有4%。真有點「不是不爆,時候未到」的意味;而《末日崩塌》的劇情,正是對聖安地列斯這枚「定時炸彈」的娛樂化呈現。



▲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過後的廢墟


加州地震多發?阿拉斯加笑而不語


身處地震多髮帶,加州可以算得上小震不斷,大震更不缺。以破壞力而論,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芮氏規模7.8級,是該州有記載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由於地震發生在清晨,絕大部分居民都還在睡夢中,故而傷亡慘重。據保守估計,遇難者超過3000人,地震還造成30萬人無家可歸。不過,單以震級論,1906年的那一次並非加州歷史最強——1857年1月9日發生在Fort Tejon的地震,芮氏規模達到了7.9。只不過因為震中遠離人口密集區,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要遠遠小於前者。


其實除了加州,整個美國西海岸,都屬於地震多發區域。最北面的阿拉斯加,就比加州更受地震的「眷戀」。美國歷史上震級最高的地震,多半發生在阿拉斯加。最廣為人知且強度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964年3月27日,芮氏規模達到了9.2。儘管阿拉斯加人煙稀少,那次地震仍造成130餘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億美元(根據匯率,相當於2013年的23億美元)。事實上,在全美地震十強榜上,阿拉斯加一州獨佔其九。



▲這個如同無底洞的恐怖裂縫,只不過是影片編導的臆想


說到地震威力,《末日崩塌》拍得靠譜嗎?


作為破壞力最強的自然災害之一,地震給人類造成了感官與內心的多重震撼,這種災難素材好萊塢當然不會放過。不過,重視視聽娛樂效果的爆米花大片,並非完全追求真實的科教紀錄片片,或多或少有些渲染再加工。那麼《末日崩塌》對於地震的描繪,哪些屬於科學範疇,哪些又是虛構誇張呢?


地震強度


按照美國地震調查局的記錄,史上震級最強的地震,是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芮氏9.5級強震。也許是為了有藉口製造更高的視聽震撼,《末日崩塌》裡將終極大地震的強度設定為了芮氏9.6級。不過,按照科學家們的演算,這種強度不太可能在聖安地列斯斷層附近出現。根據目前最詳盡的電腦模型推導,聖安地列斯斷層可能引發芮氏8.3級的大地震,但出現更高震級強震的概率,就很小了。


地表裂口


《末日崩塌》的預告與正片中,都有一個頗為震撼的鏡頭:強震造成地面出現了一道寬逾十米、深不見底的鴻溝,給英雄救女增添了不少麻煩。然而,當地震學家看到這樣的鏡頭,就會忍不住笑出聲,因為這只不過是臆想。雖然地震的確會造成地面裂紋,但最多只是能伸進一隻手臂的那種寬度,像片中描繪的「天塹」,現實中的地震不可能出現;而在聖安地列斯斷層地帶,更加不可能發生——與一般板塊上下交錯形成的斷層不同,聖安地列斯是水平滑行斷層。也就是說,如果斷層連邊真的斷開,那就消除了摩擦,而沒了摩擦,地震也就不會發生了。



▲片中金門大橋第N次遭殃,不過現實裡它可不會被海嘯虐喔


海嘯高度


好萊塢電影裡的海嘯,浪高動輒幾十上百米,都是排山倒海氣勢如虹。現實中,由地震引發的海嘯,的確不乏高度驚人的,比如2004年印度洋海嘯,引發最高約15米的海浪;而1964年的阿拉斯加大地震,激發的巨浪更是高達60多米。然而,這些與《末日崩塌》裡那場由9.6級強震引發,高度堪比摩天大樓的海嘯相比,都失色不少。但這可逃不過科學家的法眼,還是那句話,像聖安地列斯這種水平滑行斷層,根本沒法引起海嘯。看來為了多湊一個視覺效果,好萊塢寧可張冠李戴,也是蠻拼的。


崩塌效果


影片中最壯觀的視覺效果,當屬地震發生時,摩天大樓紛紛崩裂坍塌的奇觀。但是,加州的高樓們,真的那麼不堪一擊麼?無論是地震學家,還是建築工程師,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事實是,加州的高層建築,基本都做足了防震處理;即使保不準在9.6級的強震下倒塌,但也絕不會像片中描繪的那般「分崩離析」。


東西通感


在描繪預計中超級地震的強度時,片中的權威地震學家特別強調,美國東海岸的居民,都能感受到來自舊金山的震感。可事實上,就算西海岸地震強度能達到9.6級,紐約華爾街的精英們,也不會有任何感受。因為傳播如此遠距離的震感,只有極端靈敏的儀器才能監測到,普通人根本無法感知。比如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到鄰近的內華達西部以及俄勒岡南部,就幾乎感覺不到了。



▲胡佛大壩造成的連震有一定科學依據,但同樣存在藝術加工


連鎖地震


《末日崩塌》裡描繪聖安地列斯斷層的大動靜,都是內華達州胡佛大壩附近的地震引發的。理論上講,一個地區的地震,引發其他地區的連震,是有一定道理的。歷史上,1992年發生於加州東部地區芮氏7.3級的地震,很可能就引發了一天後發生在拉斯維加斯北部芮氏5.7級的連震。不過,像片中發生在內華達州的低震級地震,居然能引發聖安地列斷層更高震級的地震,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地震預測


根據《末日崩塌》的情節,加州理工大學的地震學家們,似乎攻克了地震學的第一難題:地震預測。然而在現實中,經過上百年的努力,全世界的科學家們,對未來地震在何時何地發生,還是一籌莫展。哪怕最先進強大的計算機模型,也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科學家們也檢驗了所有民間所謂的「地震徵兆」,比如動物遷徙、氣候變化等,但沒有找到一個能形成系統而穩定的解釋。目前地震學家所能做到的極限,就是當地震發生後,儘快拉響警報,為民眾爭取幾秒鐘的逃生時間。在這方面,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便是日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視頻:《末日崩塌》IMAX版預告 全城毀滅鏡頭曝光,時長約02分23秒,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末日崩塌》發布會 巨石強森秀唐裝唱甜蜜蜜。

相關焦點

  • 《末日崩塌》:災難片外衣下的家庭回歸
    自從《2012》以後,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點像樣的災難片兒了。    相比《2012》,由道恩·強森主演的《末日崩塌》,還要差很多功夫。場面是有了,洛杉磯和舊金山整個城市都淪陷在大地震當中,摩天大廈一片一片地倒塌,在大自然的破壞力面前,人類逃無可逃。差在哪裡呢?差在一些細節、劇情的打磨和完美。看完片子,我們也沒鬧明白,這場持續的大地震是怎麼來的?
  • 《末日崩塌》導演解密幕後:地震場面是實拍
    《末日崩塌》海報。  搜狐娛樂訊 (森月/文 李新/視頻)6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末日崩塌》是一部以加州大地震為背景的災難電影,電影中虛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級地震群,將整個加利福尼亞州拆成碎片,場景逼真震撼。
  • 《末日崩塌》,災難面前,我們怎麼做?
    《末日崩塌》作為一部災難大片,感覺還是中規中矩的,談不上審美,但看著也不疲勞,沒有大的硬傷,對於片中的地震和海嘯,畢竟是虛構的夢幻,不必拿紀錄片甚至新聞報導的標準,來衡量其真實性和準確度。    如果說有點問題的話,出在片名上。
  • 網友評《末日崩塌》:好萊塢編劇量產災難片 女主魔鬼身材搶鏡
    隨著一場超級地震毫無預兆的來襲,整個城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高樓大廈相繼倒塌,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市民。更要命的是,如此強烈的地震,「摧枯拉朽」般粉碎了堅實的大壩,洪水如猛獸一般湧向已經水深火熱的城市,「天崩地陷」的景象猶如「末日」來臨……
  • 盤點8部高分災難片:《唐山大地震》最經典,《末日崩塌》 特效佳
    影片中搬屍人的角色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一部災難電影中總要有一個符號將生死連接,此時的搬屍人便是那個符號。 NO.4《末日崩塌》
  • 真實災難故事改編《末日崩塌》,對人類破壞環境具有警示意義!
    但現代社會也證明,能夠使人類逃脫大自然災難的不是向上帝懺悔,而是科學技術、科學記錄的經驗方法。於是電影《末日崩塌》就是秉承了這樣的意志而拍攝的,沒有上帝對諾亞家庭發出的災難預告,只有地震科學家對民眾發出的地震預警。雖然影片中,主角一家人除了情節需要賦予他們的外掛之外,之所以能夠在這次的大災難面前成功逃生,主要還是要得益於「科學方法」。
  • 《末日崩塌》發中國專享預告片 大場面災難場景曝光 山崩地裂震撼...
    時光網訊 不知是不是太過了解中國觀眾喜愛「大場面」的口味,華納影業的災難巨製《末日崩塌》今日發布了一款中國獨享預告,曝光了許多之前從未展示過的災難片段,天崩地裂、山呼海嘯的場面,讓人大呼過癮。
  • 《末日崩塌》票房破4億 地震災難場景視效逼真
    《末日崩塌》海報  搜狐娛樂訊 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的2015年度災難巨製《末日崩塌》,一經上映便收穫超高評價,票房至今已破4億。重磅災難片《末日崩塌》由布拉德-佩頓執導,「巨石」道恩-強森、卡拉-古吉諾、亞歷珊德拉-達達裡奧、雨果-瓊斯頓博特、保羅-吉亞馬蒂以及艾恩-格拉法德等眾多外貌實力兼具的演員主演,該片已於6月2日強勢登陸全國各大院線,以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震撼上映。
  • 《末日崩塌》為什麼又在加州? 讓好萊塢陷入末日
    原標題:讓好萊塢陷入末日天災 由巨石強森主演的災難片《末日崩塌》,自6月2日上映後一直佔據大盤一半以上的排片,引領票房排行榜。這部反映美國加州遭遇大地震的災難片讓人感覺似曾相識,實際上,之前的《後天》、《2012》等災難片都是讓災難從加州開始,尤其是《2012》,導演艾默裡奇本來準備讓紐約先地震,結果好萊塢電影人集體建議,讓災難從好萊塢所在的加州開始。事實上回顧災難片的80年歷史,美國加州是最多被毀滅的地方,《紐約時報》的說法是,「讓加州的富人先被毀滅,這樣世界其他地方就會覺得好過一點」。
  • 《末日崩塌》曝製作花絮
    時光網訊 2015年度災難電影《末日崩塌》上映3天票房破億,至今已入帳3億。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支長達4分鐘的製作花絮,道恩·強森攜眾主創一起講述幕後艱辛,全面還原「末日」重塑場景。  此次《末日崩塌》共啟用了1400多個視覺特效,逼真地再現了道路塌陷、橋梁斷裂、城市火災、建築爆炸,以及一路如多米諾骨牌一般造成大樓連續崩塌傾覆的地震場景和災難破獲營造出的「末日之感」。為完成影片開頭一輛汽車掛在懸崖外邊的場景,強森被吊在直升飛機外150英尺的地方進行速降拍攝。
  • 《末日崩塌》的9大真相和14大謊言_遊俠網 Ali213...
    災難片以過火的毀滅場面和傳奇的英雄人物著稱,但是這樣的電影很少考慮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情況如何。《末日崩塌》是一個罕見的例外:它對於現實科學的呈現和理解,比絕大部分災難片都要好。
  • 推薦五部不可不看的末日災難片,絕對震撼你的眼球
    NO.1 《2012》提到末日題材的災難片,絕對不能不提的就是這部上映於2009年11月的電影《2012》,又名《2012世界末日》,某瓣評分7.9,好於87%的災難片。NO.2 《末日崩塌》由著名演員巨石強森主演的末日電影《末日崩塌》,上映於2015年6月,影片講述了前美國大兵雷蒙德·蓋恩斯(道恩·強森 Dwayne Johnson 飾)在結束硝煙戰火的生涯後,而今成為洛杉磯消防局的直升機救援人員。雖然工作中全力以赴,受人敬仰,值得信賴,這些卻都無法挽回他失敗的婚姻。
  • 《末日崩塌》情節沒新意 特效質量不錯但太單調
    ,就有更多的好萊塢電影來中國開拓疆域,最近上映的《明日世界》也好,《末日崩塌》也罷,似乎都在踐行著這個定律。  《末日崩塌》講的是天災,一場史無前例的連環地震將要摧毀美國西海岸地區,而舊金山這個倒黴催了的城市,又被天翻地覆的毀了一遍。當然了,美國的大城市幾乎都被美國人自己給玩得壞壞的,各種災難片層出不窮,美國人也的確是愛杞人憂天。
  • 人類在災難面前是脆弱渺小的,災難需要警示推薦一些好看的災難片
    5、《末日崩塌》《末日崩塌》講述了一場大地震從洛杉磯一直延伸至舊金山,雷·蓋恩斯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他必須駕駛飛機往返於洛杉磯和舊金山,努力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該片由布拉德·佩頓執導,道恩·強森、卡拉·古奇諾、亞歷珊德拉·達達裡奧、艾恩·格拉法德、阿琪·潘雅碧、保羅·吉亞瑪提等聯袂出演。
  • 《末日崩塌》影評,在真正的災難面前我們能否展現自己的人性
    《末日崩塌》講的是一部關於地震災難的電影,電影圍繞著強森與他妻子在地震來臨時所面臨的一切災難與挑戰為主。當地震來臨時,強森飾演的飛行員收到妻子的求救他馬上去就他妻子,開著飛機,有人覺得這公家的飛機怎麼變成了私用。費勁力氣救出了自己的妻子以後又接收到了自己女兒的求救,被困在了一個車庫。
  • 814年以來超過20次記錄,四川頻發地震,是否會上演 末日崩塌
    6月17號晚上10:55,發生在四川宜賓長寧縣的地震,達到了6級。有歷史記載以來,四川一共發生了不下20次大地震。除了火山或者是塌方、爆炸引起的地震以外,由地質引起的地震叫地質地震,有兩種:一種是板塊內部地震,一種是板塊邊緣地震。
  • 《末日崩塌》電影影評
    對於災難片有種情有獨鐘的興趣,總覺得看災難片是一場對心靈的洗禮,有時戰爭片也會帶來同樣的感受:都會讓我反思人性,珍惜當下,感恩擁有。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忘了自己擁有的美好:和平、陽光、美景、家人,以及我們能走能看能感受的四肢和五官……我們對這些太習以為常。
  • 推薦幾部震撼經典氣象災難片,場面宏大,感受災難來臨人的無助
    特別提醒一下,推薦的是氣象災難片。所以什麼鐵達尼號沒有放進去,感覺場面不夠大。首推第一部:後天《後天》是我在學校時期看的第一部災難片,至今印象深刻。當時還寫了看後感,哈哈。全球因溫室效應引發第二次冰河紀,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
  • 末日崩塌影評:有那麼點老,又有那麼點新
    《末日崩塌》是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在2015年發行的一部災難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美國洛杉磯及其舊金山發生了嚴重的地震,巨石強演的角色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他必須駕駛飛機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
  • 中國人最喜歡的8部災難片:《唐山大地震》排第二,第一名全知道
    八、《後天》 8300萬——「災難片巨匠」羅蘭·艾默裡奇2014年導演的作品,這也是其最好的災難片之一,豆瓣評分甚至超過了他導演的《獨立日》。影片故事是關於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一場世紀災難,跟《獨立日》一樣,本片的很多大場面有點違背物理常識,但拍得氣勢恢宏,水淹自由女神像的片段,在電影院看,令人極度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