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再出神作,HBO這個開年大劇,有點了不起

2020-12-03 娛柒公子

很難想像《閃靈》和《肖申克的救贖》以及《綠裡奇蹟》是出自同一位作家的手筆,多年後回看這些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其中的"人性"、"毀滅"和"希望"、"重生"依舊能打動每一個人——史蒂芬·金,一位善於用巧妙的故事結構和玄幻的情節依託,將獨立個體的自我掙扎和與外界產生的聯繫表達出一種具有古典悲劇特有震懾力的恐怖小說作家。

通過觀察那些史蒂芬·金的改編劇本可以發現,但凡是原封不動照搬的作品,基本都口碑平平。反倒是那些只提取關鍵部分,其餘情節大刀闊斧修改的影視作品會獲得佼佼的成績。比如今天要說的這部HBO開年大劇《局外人》,就是在原著基礎上做了很多刪減和修改,只提取出關鍵性信息和故事走向,便在IMDb上輕鬆獲得8.4的高分。

那麼《局外人》的核心關鍵詞是什麼呢?超自然能力者對人類的扭曲改變,藉由人類的外殼傷害他人,吞噬肉體後還要吸附受害者親人的悲傷。離奇案件+心理扭曲+靈異事件,這幾乎囊括了史蒂芬·金所擅長和迷戀的所有敘事模板。但在《The Outsider》這顯而易見的標題之中,呼之欲出的是整部作品的立意:

作為一個"局外人",你,合格嗎?

故事背景構建在一個虛擬的城市之中,警探拉爾夫因為掌握了一些看似確鑿的證據,加上案件本身喚起了拉爾夫作為父親的陳年傷痛,於是他選擇在眾目睽睽之下逮捕了原本在小鎮中極受歡迎和尊敬的教師兼棒球教練泰瑞 ,並攜手地方檢察官聯名指控泰瑞涉嫌強暴、分屍一名11歲男童。離奇的是,一邊是集合了唾液、血液提取出的DNA和大量的指紋等"鐵證"一般的存在,另外一邊則是同一時間出現在很遠地方的學術交流會上的現場錄像——一個人,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就在這撲朔迷離的線索引導下,拉爾夫和半路加盟的"最強大腦"霍莉在探索案件真相的時候居然發現這一切背後隱藏著一起又一起類似的案件,以及非自然的神秘力量。

就是在這樣一個層層剝繭抽絲的線性敘事基礎上,整部作品大量運用蒙太奇和自然光&人造光的明暗切換,將一個原本充滿神秘色彩的事件隱遁在人性的背後,成功地避免整個故事因為離奇的情節而喧賓奪主。接下來就從"局外人"的3種狀態入手,深入分析史蒂芬金這部作品的內核所在。

第一種局外人:拉爾夫的妻子,同類事件的受害人

"感同身受"得很到位,"共情"的優勢在故事推動上起到了了巨大的作用

電視劇開場不久,就通過人物之間的對白和警探拉爾夫的回憶向觀眾展現出這樣一個事實:他的孩子早夭,而且拉爾夫本人至今也沒有走出這傷痛。在現實生活中,通過新聞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母親的悲傷程度往往大於父親。就像《局外人》中,那個被殘害的11歲男童的母親在事發後不久,輪著棒子發洩一通後就突發心梗去世了,這是典型且巨大的悲從中來。而男童的哥哥在這之後就到法院門口舉槍襲擊嫌犯泰瑞,最後被拉爾夫爆頭身亡。在這一切發生後,男童的父親在家中自縊身亡。

這樣的"死亡順序"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輕重分配,似乎更符合常理也貼近生活。但是在《局外人》中,並沒有花很多的筆墨在孩子母親(警探妻子)身上,更多的是描寫父親的難以釋懷和"易燃易爆"。可這真地意味著孩子母親很fine很ok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只是對於警探的描寫通常都比較直觀,但對於孩子母親的悲傷,只消隻言片語便足以讓觀眾喘不過氣來——被巨大的壓抑和悲傷包裹,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回溯身為母親的這個人多年來承受的傷痛和折磨。

最明顯的一場戲莫過於警探夫婦二人被泰瑞妻子邀請到家中,理由是自己的孩子經常會看到一個"人",那個"人"點名要孩子傳話給警探拉爾夫。在詢問過後的第二天,警探妻子再度拜訪並關心孩子昨晚睡得好不好,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兩位受傷的女人坐在客廳中進行了簡短的對話。

泰瑞妻子: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警探妻子:幾乎不可能。

impossible這樣一個簡短有力的單詞,將警探妻子多年來的隱忍清晰有力地刻畫出來。加上對話結束後二人長時間的沉默空白,仿佛那種壓抑氣氛已透過屏幕向觀眾撲面而來。也是因為這樣的"感同身受"瞬間拉近了原本勢如水火的兩個家庭,讓故事的進展更加順利平滑,將更多的重心聚焦在探尋真相之上。

由此不難看出,警探妻子這種"感同身受"是切切實實地用有效的方法去溝通,也是和泰瑞妻子同為妻子、母親的一種身份優勢——簡單的自我表達在這種時候強過拉爾夫那種喋喋不休的辯解。對於每個受傷的家庭而言,所有家庭成員以外的人都是"局外人",這時候的"感同身受"更多需要的是共情的力量,而不是及其自我的傾訴。抱團取暖,是人類的本能。

第二種局外人:警探拉爾夫,無法走出傷痛的父親

過分的"感同身受"讓"移情"的劣勢逐漸顯現

同樣失去愛子,警探拉爾夫的一舉一動就充分反應出"過度的感同身受"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其實在部分"證據"浮出水面的時候,他去逮捕犯罪嫌疑人本是情理之中且符合章程的事,但大張旗鼓地當著賽場上幾乎半個小鎮的居民面去逮捕,這樣的決定100%是出自自己的私心和"移情"——這起案件的受害者和拉爾夫的孩子歲數相當,所以在面對很可能是兇手的泰瑞時,拉爾夫的"感同身受"讓他失去了所有的理智。

公開給泰瑞戴上手銬,這讓全小鎮的人都以為自己知道了真相。在泰瑞進警察局後,整個小鎮中的輿論呈幾何倍數增長的態勢去發酵和惡化。這一切並沒有隨著泰瑞的死亡而結束,反倒是發展到孩子在學校待不下去,妻子出去吃個飯也要被人指著鼻子罵的程度。相較於失去愛人失去父親的傷痛,今後的每一天要怎麼過,小鎮中的每一步路要怎麼走,這才是泰瑞一家人需要且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而這一切的負面後果,甚至連泰瑞的死亡,都是警探拉爾夫的"過度感同身受"直接或間接造成的。

所以回到整部作品的名字來看,對於一個案件來說,執法者是最該摒棄個人情感的一個"局外人",但拉爾夫卻在一開始就摻雜過多的私人感受並頗有"公報私仇"的嫌疑,直到最後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後果。除卻劇情推動等上帝視角的觀點來看,將這樣的關係和人物代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後會發現:"感同身受"就像一把雙刃劍,可以切掉陰暗面的毒瘤,也可以留下治不好的傷疤。

第三種局外人:毫無立場的看客們V.S.非自然存在的"睡仙"

冷漠的非人類,居然是最合格的「局外人」

在前文的劇情梳理中,提到過小鎮居民對於整件事採取的態度和做法。而這種"局外人"原本是最沒有資格對事情置喙的人,卻發出了整件事中最大、最多也是最惡毒的聲音。結合現實中的"網絡執法"和"鍵盤俠",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指指點點之前,到底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具備"資格"?

只因為看見警察帶走了泰瑞,在證據公開和法院判決下來之前,小鎮居民就認定了兇手並開始有意無意的"誅心";在泰瑞被槍殺後,按理說在這些"局外人"的認知裡,罪犯已經得到了"罪有應得"的懲罰,可他們還是會在看見泰瑞妻子去餐廳吃飯後冷嘲熱諷,甚至小小的孩子也會在學校對泰瑞的孩子百般擠兌、凌辱;甚至在孩子母親不得已請家庭教師的過程中,還有人試圖渾水摸魚只為得到所謂"第一手資料"。

11歲男孩和泰瑞同樣都是"離開",可你會發現原本毫無立場可言的看客們自動加入到"執法者隊伍"中去,充當假扮著正義的化身。同樣是一條生命,前者及其家人得到的是憐憫,後者及其家人得到的則是屈辱。所以在真相未明之前,小鎮居民作為"局外人"的驅動力不是人性中光輝的一面,而恰恰相反,驅使他們做出錯誤判斷和行為的心理細究起來,似乎十分陰暗。

可反觀那位作惡多端的"睡仙",它就像《哈利波特》中的攝魂怪一樣——沒有感受,何來感同身受?所以它的舉動全然不是為了激怒誰或報復誰,而是出於一種單純的本能。在整部作品中,它時常以模糊的身影套著帽衫的形象出現在各個案發現場的角落和邊緣。沒有笑容,也沒有眼淚,有的只是蔓延在空氣中被它當作"食物"的悲傷。

所以從這個對比的角度看會發現,作為一個"局外人",小鎮居民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不如毫無人性可言的"睡仙"合格。這是不是史蒂芬·金的一種諷刺創作手法?也許能從這樣的對比差距中找到問題關鍵之所在,才是作者希望大家接收到的訊息。

《局外人》的成功體現在導演巧妙地將一部"超自然劇"拍成了現實犯罪題材,而"巧妙"的核心就在於,這樣的處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通過劇中人物向觀眾傳遞出"我們處在同樣的現實世界"這一關鍵性訊息。也就是說,從看到《局外人》的第一秒開始,每位觀眾都在"局外人"和"戲中人"的身份中搖擺切換。

隨著故事的推進,一個現實主義的故事盡頭確實超現實主義的結局,觀眾也隨著故事性質的改變悄然地定格在"局外人"這一身份上。直到最後一刻,回頭問問自己:

作為一個局外人,你,合格嗎?

相關焦點

  • HBO這劇一出,吊打所有限定爆款
    2020年,拿得出手的作品屈指可數。喜劇類幾乎絕產,劇情類戰鬥力約等於零。限定劇,似乎成了它唯一翻身的機會。縱觀最近這幾年,它幾乎每年都會出一部限定爆款。17年的《大小謊言》,18年的《利器》,19年的《車諾比》,每部都堪稱經典。
  • 《三體》電影還沒出,卻被這個致敬短片給震撼了!
    同人神作!
  • 恐怖大師史蒂芬金代表作,再度被改編,隱喻2020!
    作為當前美國乃至世界恐怖小說作家健在者裡的佼佼者,史蒂芬金大爺,依舊是穩坐高山之巔的那個佼佼者。雖然這幾年超級英雄題材搶佔了不少市場份額,但金大爺的傳統恐怖題材還是保持著高昂的觀眾期待值。比如,2019年《小丑回魂2》和《睡夢醫生》,雖然整體感覺品質一般,但是觀眾口碑和受歡迎程度,還是保持住了的。
  • HBO年度神劇《異星災變》會否高開低走?
    「眼尖的朋友或許早就發現了這個名字—「雷德利·斯科特」。熱愛歐美科幻片的朋友們對這個名字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年過80的老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過《銀翼殺手》《火星救援》《異形》《末路狂花》、《銀翼殺手》、《黑鷹墜落》、《 普羅米修斯 》、等等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很多觀眾看完第一集就驚呼:滿滿的《普羅米修斯》的既視感。對,還是這個味~!
  • 《三體》的背後,是騰訊與網飛的「碰撞」,誰能把神作變神劇?
    稱《三體》為科幻神作,真的一點也不為過,毫不誇張地說,它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而《三體》這麼牛,自然就有很多導演、影視平臺想把它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或者動漫,因為哪怕只要能有一半的還原度,這也是一部科幻巨製啊!這不,確實有不上已經提上日程的翻拍,這其中最受期待的兩部,就是騰訊與網飛(美國的一家會員訂閱制的流媒體播放平臺),這兩大平臺的翻拍。
  • 科幻神劇集體回歸!意外的是,《西部世界》第二季竟然只排第三!
    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衝到了9.4,比第一季的8.8分高出很多。神作無疑。實際上,除了《西部世界》第二季,這個春節檔,有不少科幻劇回歸。其中一部的豆瓣評分,甚至比《西部世界》第二季還高!只能說,這個春天屬於科幻迷。來吧,看看都是那幾部。
  • 史蒂芬金版《彗星來的那一夜》?堪稱年度最佳燒腦恐怖片
    而這也不是文藝公路片,這是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恐怖片《高草叢中》。這片綠油油的草叢有股神秘的力量,會改變時間、空間、方向,走進來就很難出去!女人打了求救電話,但沒有信號,然後她發現,和她的哥哥走散了。
  • 1980年到2011年,用7部神劇懷念TVB的黃金年代
    在香港電影最為輝煌的時候,TVB的電視劇同樣是屢出神作。港片沒落的時候,TVB到了2010年代仍然能炮製出品質驚人的作品。只可惜到了2020年代,談到TVB,回顧要比展望更精彩。《射鵰英雄傳》首播:1983年5月豆瓣評分:9.1任憑後人再怎麼翻拍,83版《射鵰》這座大山始都終難以逾越。50後的杜琪峯,程小東分別在自己的崗位施展出才華,翁美玲塑造出無可媲美的黃蓉,純淨浪漫的愛情無縫對接到了曲折跌宕的劇情。再加上一首豪邁壯闊的主題曲,簡陋的視效瑕不遮瑜。
  • 2020開年六部大劇,已有兩部撲街三部口碑下滑,唯這部能持續升溫
    可喜的是2020開年即迎來了題材多樣的大劇,有都市愛情喜劇《愛情公寓5》,有偵探破案題材劇《唐人街探案》,有宮廷劇《金枝玉葉》,有古裝玄幻劇《將夜2》,更有正能量主旋律劇《破局1950》《新世界》。這六部備受期待的開年大劇,實際表現如何呢?
  • 2020年竟還有不磨皮的劇,就是林更新的抬頭紋有點搶鏡
    劇名聽起來是一部愛情片,實際有點懸疑成分。19日開播一口氣放出了六集,看完兩集有點想對這位導演抱個拳,真是big膽!從第一集就以男女主雙視角拍攝,而且是倒敘,重複鏡頭運用有點多,但這些反覆利用的片段又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反轉,整體觀感就難免有一種零碎拼奏感,導致故事連貫性略差。
  • NASA再出神作 曝最清晰地球夜景衛星照片
    NASA再出神作,公布迄今為止最清晰地球夜景衛星照片。據國外媒體的報導,此次拍攝使用的是2011年發射升空的芬蘭NPP衛星。該衛星使用特殊的傳感器,可對弱光進行放大處理,並對強光加以控制,使其能夠提供可視光和近紅外線圖像,並且可將觀測到的數據合成為圖像。本次公布的地球夜景照片清晰呈現出了從都市街燈到海上船隻燈光的圖像。
  • 史蒂芬金 x HBO《局外人》:偵破超自然連環謀殺案
    HBO最近就推出了一部這樣的懸疑奇幻劇《局外人》(The Outsider),改編自「好萊塢恐怖之王」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它把這種介於現實與奇幻之間的清奇風格拍了出來。 其實這不僅不是敷衍,而且正是《局外人》的特別之處——它既不是純推理劇,也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奇幻劇。 《局外人》拒絕被歸入常規類型,它是用現實主義的風格講述奇幻故事。
  • 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英美劇
    2016年的大門馬上就要開起了,在新的一年裡,又有什麼好劇在等著我們呢?本期牆美精選了十部好劇,向各位小夥伴們重磅推薦,這裡面有高逼格的名著改編,有眼花繚亂的魔幻想像,也有嚴肅認真的現實主義作品,還等什麼,待到2016年的帷幕拉起,一起欣賞佳作吧!
  • 2018年網絡小說十大神作 2018年網絡小說排行榜
    如今,有多少熱門大劇,都是改編自網絡文學的呢?甄嬛傳、誅仙青雲志、琅琊榜等已播惹劇,以及即將開拍的全職高手、大主宰等,網絡文學,顯然成了影視劇中的香餑餑。 那麼,時至2018年,有哪些正在熱更的網絡神作呢?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 耳根的一念永恆已經完結,我們不計入其中。
  • 豆瓣9.4,神作《秘密森林》第二季開播,五星預定!
    ——《秘密森林2》文丨舊故麻袋∨八月的基調是歡樂的,因為迎來了兩部我最期待的續作——《半澤直樹2》和《秘密森林2》,一部是日劇神作,一部是韓劇神作2017年,《秘密森林》橫空出世,一經播出就好評無數,被不少網友奉為「神作」。這部反貪內核的韓劇當年被中國網友戲稱為「韓劇版《人民的名義》」,一聽就很主旋律,別急著定性,它可不是單純的給展示如何抓貪、反貪,而是通過不同的案件將貪腐的調查緊密聯繫起來,劇情跌宕起伏、反轉高能。
  • 2020開年18部新日劇盤點:穩定發揮?無功無過?果斷棄劇?
    新劇中,懸疑劇和醫療劇扎堆回歸,還有幾個日劇特有的誇張漫改風,顛覆三觀狗血風的浪漫劇,搞笑劇。同期播出,同題材對比就很明顯。熟面孔,老戲骨非常多,大家開年都在很努力的營業中,當然追劇感受本就是主觀喜好的表達。我對日劇的研究確實不全面,大河劇,晨間劇這種超過12集的我很少有耐心追完。
  • 2018年年初被吹爆的一部「神作」,為何最後的結果卻是讓人失望?
    不知不覺18年也已經進入了尾聲,今年出品的動漫作品中也有非常多優秀的存在,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今年年初被吹爆了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的預告一出就有很多人大呼神作,什麼「人類聖經」「霸權」諸如此類的稱呼也是一抓一大把,甚至是很多人直接就換了老婆,其實說到剛才的稱呼,大家也肯定已經猜到了這部作品的名字——《紫羅蘭永恆花園》但是隨著這部番劇結束,它的好評率卻越來越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作品的一些值得讓人吹爆和讓人失望的點吧。
  • 《西部世界》後,HBO終於祭出了「大殺器」!
    ——《異星災變》文丨舊故麻袋∨與往年相比,今年看美劇的頻率明顯下降了,反倒更喜歡去打開一些國產劇,雖然國產劇還是一如既往的坑,但質量的確比往年要稍微高些。當然,美劇看得少並不是因為覺得美劇不好看,只是在時間分配上有取捨,遇到好作品,還是會馬不停蹄地去追。
  • 一部讓史蒂芬金大哭的自傳電影,以尋屍啟程、以成長結束
    《屍體》是美國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和《肖申克的救贖》等三部作品一起被收錄進小說集《四季奇譚》,上市即奪得年度暢銷書冠軍。1985年《屍體》被改編成電影《伴我同行》,該影片獲得了1987年奧斯卡、金球獎等多項提名,豆瓣評分8.9。
  • HBO出品,這部大製作美劇,終於開播了
    今天推薦一部大製作奇幻類美劇—— 《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二季 His Dark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