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捲年代:我們鑽過被窩是小事情,柯達的破產才是大事件

2020-12-04 老非2020

數碼時代的年輕人,用手機都能拍照了,十有八九沒有碰過膠捲。

或許只有玩過膠捲攝影的人,看到這個標題才會會心一笑。

他們知道:這個鑽被窩,並非情色頻道。

1,

玩膠捲的人為什麼會鑽被窩?

兩個原因啊!

其一,膠捲裡面的底片,是個感光的玩意。

其二,為了省錢。

雖然膠捲的張數有很多種設置,但人們最慣常使用的,是36張底片的那種。

但有些掛底片手法比較嫻熟的人,可以擠出1到2張底片出來。

怎麼擠?

就是掛底片的時候做到剛剛好——既能掛上,又僅僅是扯出來最短的底片距離。

對於手法不嫻熟的人來說,這時候就好玩了——又想擠出來一兩張底片,掛好之後又擔心是否掛住了?

實在不放心,家裡面又沒有暗房的話,就只能鑽被窩。

在被窩裡打開相機的底片倉,用手摸一摸底片是否掛瓷實了。

現在的暗房變成了體驗項目

2,

膠片攝影年代,攝影師最怕什麼?

大概是怕兩件事。

其一,拍攝到一半,攝影階段結束了;這個時候還不能衝印底片,因為還有一部分底片沒有完成拍攝呢。

這個時候最怕自己忘了,下次拍攝的時候順手就把底片倉給打開了。

現在的數位相機當然沒有這個問題,可以把照片隨時拷貝出來。

其二,拍攝結束還沒去衝印的膠捲,一不小心放在了熊孩子可以夠著的地方。

反正老非我有過這樣的慘痛經歷。

當年是拍攝了一組故宮,取出膠捲之後隨手放在了書架上。

結果這個「小圓筒」就被來家裡玩的小侄兒發現了,簡單研究之後,他發現這個「小圓筒」不但漏著一撅撅尾巴,還十分好玩,因為扯之不盡。

結果小侄兒就發揮了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高昂鬥志,一直把「尾巴」扯到不能再扯的地步。

回到家裡的老非一聲慘叫,顧不上叔侄情深,衝小侄兒就是一通吼罵。

吼完之後又給小侄兒道歉——唉,還是怪自己沒有料敵在前,提前把膠捲給藏好。

3,

說到膠捲,人們都知道當年感光界當之無愧的霸主——柯達。

巔峰時期的柯達,在膠捲時代,曾一度佔據著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在1964年,柯達研發的自動相機上市,當年就銷售了750萬架,創造了照相機銷售的世界紀錄。

然而,如此輝煌的一代霸主,最終卻走向了破產。

有人說:柯達是被數位技術打敗了。

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因為你可能還不知道——全球第一臺數位相機的發明者,就是柯達公司!

那麼,柯達公司為什麼會破產呢?

因為它不是可口可樂公司,卻把自己當成了可口可樂公司。

4,

關於品牌,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是:假如有一天一場大火把可口可樂公司燒掉了,只要它的配方還在,很快就會重建一個可口可樂公司。

或許確實如此——99.61%的水、碳酸、糖漿,加上0.39%的配方,這就是可口可樂。

但是,同樣的話卻並不能套在柯達公司的身上。

雖然是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的發明者,但當時還如日中天的柯達,並沒有發力去發展數位技術與業務,更沒有先跑一步的智慧。原因居然是柯達的決策者們,擔心自己的膠捲銷量會受到影響!

就這樣,柯達公司在固步自封的節奏中迎來了2000年。從這一年開始,全球數碼市場連續高速增長,而全球彩色膠捲的需求開始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下滑。

等到柯達醒悟過來,開始發展數位化技術時,本來可以是領跑者的柯達這才發現,自己早已被無情地甩在了身後——2002年,柯達的數位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競爭對手富士已達到60%。

龐然大物的柯達已經喪失了佔領「數碼影像」的先機。

富士的轉型雖然並不算成功,但起碼是在主動轉型。

而柯達,完全是在被動轉型。

結果轉不過來了,就死了。

結語:

這是攝影者的小故事。

但卻是柯達、富士、艾克斯、樂凱的大事件。

世間並沒有絕對的常青樹。

創新和變化雖不能完全確保企業永立潮頭,但卻是企業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前提。

固步自封的企業,即便曾經雄霸一方,傲視一個時代,但仍有可能丟失未來。

#攝影##故事#

關注@老非2020,分享旅行。

文字原創;配圖來自網絡。

未經本人允許拒絕任何轉載!

相關焦點

  • 昔日膠捲大王變「藥神」?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膠捲相關企業...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7月30日報導 據央視財經報導,一度陷入破產危機的全球膠捲巨頭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受此消息提振,柯達公司股價已經連續多天飆升。 科技日報曾在報導中提到,數十年來,攝影人用膠捲記錄下生活中每一個精彩瞬間,從難忘的家庭回憶到改變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隨處都可以見到膠捲的身影。
  • 為什麼做膠捲的公司,都是「新冠藥神」?
    / 柯達製藥,跌跌撞撞 /柯達的歷史不必累述,柯達全名為伊斯曼柯達公司,1888年由喬治·伊斯曼創立,公司最先發明了膠捲技術,也最早發明了傻瓜相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公司最巔峰的時候,其在美國的膠片和相機市場的佔有率分別達到90%和85%;全年營業額達到160億美元,純利潤超過25億美元;全球僱員人數超過14萬5千,如今已經降到僅約5千人。▲柯達膠捲盒,圖/東方IC埋葬柯達的正是柯達自己發明的數位相機。
  • 柯達做藥,鹹魚翻身還是迴光返照?
    這並不是柯達的第一次昔日膠捲巨頭去做藥,這次跨界,步子邁得很大。但實際上,柯達還真曾重金投入過製藥業務,只不過,那段歷史並不是光鮮。早在 1988 年,柯達以救世主的身份,作價 51 億美元收購斯特林(Sterling)製藥公司。斯特林作為一家美國企業,主要經營診斷顯像劑、激素產品和心血管產品。
  • 柯達公司研究所地下室被曝藏有武器級核反應堆
    中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富賾)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曾經的「黃色巨人」柯達公司,用一張張照片為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今年1月,巨人倒下,負債68億美元的柯達申請破產保護,本月原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辦地柯達劇院也掛上了杜比的牌子。
  • 百年老店起死回生:柯達獲巨額貸款生產抗新冠藥原料 股價狂飆逾10倍
    後由於生產的第一部傻瓜型膠捲相機名為「柯達」(Kodak),遂改名。1888年,伊士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達盒式相機,喊出了最著名的那句口號,「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1891年,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藉助喬治·伊斯曼開發的軟膠捲,發明了首款電影攝影機。柯達公司藉此機會進入了電影膠片領域,並一直保持壟斷地位。
  • 居然是這個膠捲公司十多年前布下的局
    「我們從國外得知,有一些抗流感的藥物可能(對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有用。」加藤勝信說,「我們將盡全力。」日本寄希望的秘密武器,它的名字叫「アビガン」(Avigan,阿比剛),(化合物名Favipiravir,中文名「法匹拉韋」)。「法匹拉韋」是一款抗病毒很有療效的藥品。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法匹拉韋居然是一個我們熟知的品牌——富士膠片公司旗下的產品。
  • 過期膠捲拍攝指南 忘掉最佳使用期限拍就對了
    如果你曾經用膠片拍攝過,那麼你一定知道拍攝膠片要承擔一定未知因素帶來的風險。膠片在衝洗過程中可能會起霧,或是斷裂,拍攝時快門可能不準,或是沒能正確過片......沒有內置的液晶顯示屏,你無法知道你是否成功地拍到了照片。你將所有的信念託付給了你的相機、你的技術和你的膠片上。
  • 柯達被曝光擁有武器級核反應堆
    柯達,這個昔日的照相機巨頭幾經折騰後終告破產。 然而在6年前,柯達卻有發動核戰的能力。在美國紐約州羅契斯特市柯達總部的一處地下室中,柯達曾擁有一個裝載了3.5磅濃縮鈾(核彈級別)的核反應堆。為什麼柯達會藏有裝載武器級鈾的核反應堆呢?又是從哪裡獲得的置於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地下的許可?
  • 柯達推可攜式膠片掃描儀:膠片1秒變數碼照片
    日前,柯達公司宣布與Wenn Digital公司合作推出區塊鏈技術支持的照片所有權管理平臺KodakOne,以及該平臺內部使用的代幣「柯達幣」,隨後股價一度飆升130%。而現在,據外媒報導,柯達在本屆CES上還推出了一款新的可攜式膠片掃描儀,疑似為自家膠片復活計劃鋪路。
  • 千元級典範 柯達i1190饋紙式掃描儀評測(全文)_柯達 i1190_辦公...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柯達樂芮推出了新的饋紙式掃描儀i1190,作為柯達文檔影像解決方案中的一個重要成員。沒錯,這個柯達就是過去我們熟知的柯達膠捲和柯達衝印那個柯達。
  • 伊爾福推出復刻60年代膠片相機Sprite 35-II
    DoNews 12月3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英國膠捲製造商伊爾福推出了新款傻瓜式膠片相機Sprite 35-II,它採用了可換膠捲設計。據悉,Sprite 35-II是一款向上世紀60年代初Ilford Sprite 35相機致敬的產品,它復刻了後者操作模式。
  • > 柯達售後服務春節獻禮!升級新機過大年
    這聽上去有點「痴人說夢」的「好事」是柯達公司在前不久為用戶提供的一項售後服務方案,在2007年底首次推出之後讓很多朋友都感受到了實惠和溫暖。  由於深受用戶好評,所以從2008年1月25日到2月16日期間,這個升級方案將在新年來臨之際再次啟動,陪大家溫暖過春節!上回沒趕上的朋友們可要抓緊時間啦!升級一臺新相機,正好過年時用。
  • 總結2020年汽車圈大事件:3家國企破產、五菱被點名等等
    2020發生諸多難以忘懷的事情,而記憶最深的莫過於抗擊疫情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伴隨著這場偉大的勝利,我們的生活才回歸了常態。相比於國外的疫情情況,你會發現生在、長在中國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也正因此,茶哥今天才有閒情逸緻跟大家聊聊2020年車圈大事件。
  • 蛇躺沙發鑽被窩六旬婦驚聲尖叫 經驗證為無毒蛇
    蛇躺沙發鑽被窩六旬婦驚聲尖叫 經驗證為無毒蛇 2016-06-21 09:58:17   廣西新聞網訊(記者周群能 通訊員陸顯傑)一條1米多長的蛇爬進柳州市雅儒路一居民家中,先是盤踞在沙發上,隨後鑽進臥室的被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