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導,在全球局勢緊張的關鍵時刻中巴達成一重要合作,中國製造的巴基斯坦首條地鐵正式落地通車了。該地鐵項目在建造之初就飽受巴方人民期待,因為在沒有地鐵之前他們的出行很不方便。在通車之後,很多人紛紛前往打卡中國地鐵,發現這條地鐵不管是便捷性,還是舒適程度都無可挑剔。也正是這樣,不少人感嘆道,中巴這樣的關係才是真朋友,因為這條地鐵,雙方關係再次升溫,中巴友誼長存。
中巴達成重要合作
這條地鐵建在巴方的第二大城市拉合爾,運營歷程達到27公裡,一共26個站臺。在建成通車之後,打卡這條地鐵就成了當地居民最熱衷的事情之一,很多人排隊進入地鐵就為了看一看它到底長什麼樣子。在中國援建地鐵之前,巴方的公共運輸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很多人沒有見過地鐵,因此這種熱情也在預料之中。一時間巴方社交媒體上全都是圍繞這條地鐵的討論,大家紛紛曬出了自己和地鐵的合影。
這條地鐵的建設帶著鮮明的中國風格,和我國的地鐵站非常相似,只不過在裝飾上融入了地方特色,在列車的車廂內,大家能看到巴方的國花和國旗。在橙線項目中,我國不但承擔了製造任務,後續的維修更新,以及地鐵服務人員的培訓也由我國完成,可以說我國這次不但輸出了中國製造,還進一步讓外國接受了中國標準,邁出了我國地鐵事業國際化的第一步。
有巴方人民評論此事道,中巴兩國才是真朋友,巴基斯坦在這次合作中受益良多。這條地鐵的建設也有巴方人員的參與,作為基礎設施較為落後的一方,他們在合作中看見了一流的地鐵建設技術和執行標準,對該國未來發展自己的基建設施大有好處。此外地鐵運營之後還為當地人創造了近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地鐵運營和服務人員全都是巴基斯坦人。巴方人民在體驗過地鐵速度之後就喜歡上了它的舒適和便捷,對它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
從巴方人民對我國企業的衷心感謝就能看出,這條地鐵也拉近了兩國人民之間的距離,讓雙方關係再次升溫。我國有句俗語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巴方現在也在遵循這一規則,通過完善交通設施來拉動附近經濟的發展,橙線地鐵就是這一計劃的第一步。外界預測,地鐵開通之後,沿線的商業中心也會享受到它帶來的好處。同時其他城市已經有人迫不及待地詢問,中方會不會開展其他的鐵路項目了。
中巴之間友誼長存
地鐵項目是中巴友誼長存的見證,兩國在其他方面也有緊密的合作,比如抗擊新冠疫情。新冠爆發之時,我國有些措手不及,口罩庫存跟不上消耗,巴方幾乎拿出了國內所有能調動的庫存支援我國。雖然總數不能和其他大國相比,但這已經是相對貧窮的巴基斯坦能做到的全部了。巴方的舉動讓我國人民非常感動,很好地詮釋了禮輕情意重這個詞。
在我國疫情得到緩解之後,巴方的新冠疫情爆發了,我國也及時地給予了巴方幫助,不但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口罩,呼吸機等物資,還派去了醫療小分隊,向他們傳授我國抗疫的成功經驗。巴方在落實封鎖,追蹤等策略之後,疫情狀況趨緩,經濟也有了重新復甦的可能。總而言之,兩國合作基於互利共贏的基礎,未來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