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文鳥,是一種原產在澳大利亞的美麗鳥類,它有五顏六色的羽毛,尾有兩個長長的分叉,就像燕子一樣,它屬於文鳥科,就像我們常見的珍珠鳥一樣的那個科屬的,體形界於黃雀與麻雀之間。
七彩文鳥體長11~14釐米,介於黃雀與麻雀之間。羽色極為豔麗,鳥體有黃、紅、藍、紫、黑、綠及過渡色之分。常見的有紅頭、黑頭、黃頭等。
雄鳥羽色較鮮豔,胸部紫色較濃,身體較長;雌鳥羽色暗淡,胸部色淺,尾稍短。雛鳥不易分出雌雄。
成群活動,營巢於灌叢上或樹洞中,以羽毛、軟草及樹皮等築巢,呈壺狀。喜幹不喜溼,喜高溫,在高溫環境中仍能保持安靜,甚至不影響產蛋。
野生七彩文鳥棲息於開闊的森林、草地邊緣和村落、農田附近。以植物種子、嫩芽、果實和昆蟲等為食。
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北部和西部,現已成為人工飼養的觀賞鳥,遍及世界各地。中國大陸上的品種主要有綠身粉胸黃頭型和綠身粉胸紅頭型或者黑頭型。
澳大利亞麥考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七彩文鳥在挑選配偶時常會選擇與自己頭部顏色相配的異性,並且,七彩文鳥"相親"的過程中,只用右眼觀察異性,並用與右眼相連的大腦左側處理相關信息,這是首次在動物世界中發現這種現象。
研究人員們為了證實這個猜測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讓七彩文鳥在三種情況下「相親」,分別是正常情況、蒙住左眼、蒙住右眼,結果顯示,前兩種情況它都可以用右眼來觀察,並作出正確的選擇;但在右眼被蒙住時,它表現出了困惑,無從選擇。可見,七彩文鳥在「相親」時,右眼是有特殊作用的。
當七彩文鳥的右眼被遮住時,它們對雌性特定色彩的偏好就喪失了。七彩文鳥的右眼接收信息會匯入左腦,而研究人員蒙蔽了雄性的右眼後它就找不著之前「一見鍾情」的感覺,似乎可以說明這是受其左腦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