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 年齡最小卻是大姐大 出了名的硬角色

2020-12-0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近日,#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衝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火爆全網。她叫周承鈺,「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三小時後,圓滿完成任務的她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作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兩年前,她才剛從學校畢業來到文昌。

科大強我體魄

出生於1996年的周承鈺,身高1米58,因為長得嬌小,剛去文昌時經常被護著,直到一次長跑測試,她一騎絕塵,跑贏了一半以上的男同胞,才被人知曉,她在學校裡就是運動高手,是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的主力選手,在十人參賽只收一名女隊員的高難度綜合素質挑戰賽中,她脫穎而出。「女漢子」「肯吃苦」「有毅力」是她的鮮明標籤。周承鈺說,讀書時她也想偷懶,可是:「我們老師抓得嚴、要求高,陪著我們練,不讓我掉隊。」 被她「吐槽」嚴格的老師馬梁,在這次「嫦五」發射成功後,高興地給她發消息:「你是我的學生,我很驕傲!」

身體素質出色,只是周承鈺給文昌帶來的一點小驚喜,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在此前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測試任務中,周承鈺被定崗在位於臍帶塔15層的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通往15層的路,是傾角接近90°的180多級鋼鐵臺階,很多地方難以直立行走,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用「天梯」來形容這段路並不為過。普通人單跑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她要一天來回四趟,15層的工作空間狹窄到只能容納3個人,充滿高壓氣體流動的嘈雜聲,且沒有空調。這種工作環境,連一些男同志都不敢輕易嘗試,周承鈺卻在這裡埋頭幹了整整60天,成功把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這個「邊緣崗位」打造成「黨員先鋒崗」, 順利完成長徵五號火箭的復飛之戰。此役後,她能啃硬骨頭的名聲響亮起來。

科大賦我知識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動力系統的隊伍裡,周承鈺是到目前為止換崗最為頻繁的一個。過去兩年,她一共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每次定崗都不一樣,而每一次換崗都需要極大勇氣,因為不同崗位對知識能力的要求差別巨大。

但在周承鈺看來,無論是爬15層,還是頻繁換崗,這些高難度挑戰都在她的可承受範圍之內。在科大學的那些知識,相比換崗要了解的內容,前者艱澀高深得多,碰上要求嚴苛的教授,上課隨機點名提問,答不出來就扣平時成績的壓力一點不比現在小。期末考試時若碰上5天連考7場的「高強度」,那更是要通宵達旦複習,自習室裡深夜人滿為患的場景,長沙夏天嗡嗡嗡的毒蚊子,都是周承鈺的苦讀記憶。她做畢業設計時,孫明波教授曾給她定下的題目,她一看就覺得「好難,我能做出來嗎」?後來發現,教研室師兄師姐的課題都是緊跟前沿的新興研究,難度更高,孫教授給她的題目已經「很寬容」了。「經歷過更難的學習,就不覺得現在難。」

科大勵我傳承

在本次「嫦娥五號」任務中,周承鈺擔任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 一不小心就會踩「雷」。周承鈺是該系統團隊中唯一一個女性,作為指揮員,她承受的壓力非常之大。

做指揮員不容易,這一點她在「師父」張維星身上早已明白。同門學長張維星比她早三年來文昌,在上半年的「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中,他是連接器系統的指揮員。小到一個閥門的原理,大到整個連接器系統的工作流程,都是張維星口傳身授,一點點教給「繼任者」周承鈺的。在文昌,「老帶新」的傳統延續得很好,「這裡有很多我們的校友,他們常能在工作的關鍵時刻給我一些很有用的建議。」作為「小師妹」的周承鈺,無比感謝大家的幫助。

兩年前,剛走出校門的周承鈺被分到測發站工作時,迷茫得不知道自己能幹啥,望著廣闊而荒涼的發射場,思念那座鬱鬱蔥蔥的校園。但記起畢業前那些被邀請來分享經驗的優秀校友的鼓勵,她咬咬牙,心想:「他們能做得好,我也能。」如今,她成為了整個發射場的首位女指揮,渾身都充滿著蓬勃的朝氣,一心要在這裡幹出一番事業來。兩年時間能改變很多,現在的周承鈺更堅定了,她慶幸自己高考時選擇了科大,如果不是這樣,她很可能不會來到文昌,來了也未必能堅持,也不會發現自己如此喜愛航天:「這是我的幸運。」她希望自己能用好這份運氣,繼續在這片熱土上堅持她所熱愛的事業。

近日,#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衝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火爆全網。她叫周承鈺,「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三小時後,圓滿完成任務的她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作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兩年前,她才剛從學校畢業來到文昌。

科大強我體魄

出生於1996年的周承鈺,身高1米58,因為長得嬌小,剛去文昌時經常被護著,直到一次長跑測試,她一騎絕塵,跑贏了一半以上的男同胞,才被人知曉,她在學校裡就是運動高手,是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的主力選手,在十人參賽只收一名女隊員的高難度綜合素質挑戰賽中,她脫穎而出。「女漢子」「肯吃苦」「有毅力」是她的鮮明標籤。周承鈺說,讀書時她也想偷懶,可是:「我們老師抓得嚴、要求高,陪著我們練,不讓我掉隊。」 被她「吐槽」嚴格的老師馬梁,在這次「嫦五」發射成功後,高興地給她發消息:「你是我的學生,我很驕傲!」

身體素質出色,只是周承鈺給文昌帶來的一點小驚喜,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在此前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測試任務中,周承鈺被定崗在位於臍帶塔15層的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通往15層的路,是傾角接近90°的180多級鋼鐵臺階,很多地方難以直立行走,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用「天梯」來形容這段路並不為過。普通人單跑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她要一天來回四趟,15層的工作空間狹窄到只能容納3個人,充滿高壓氣體流動的嘈雜聲,且沒有空調。這種工作環境,連一些男同志都不敢輕易嘗試,周承鈺卻在這裡埋頭幹了整整60天,成功把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這個「邊緣崗位」打造成「黨員先鋒崗」, 順利完成長徵五號火箭的復飛之戰。此役後,她能啃硬骨頭的名聲響亮起來。

科大賦我知識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動力系統的隊伍裡,周承鈺是到目前為止換崗最為頻繁的一個。過去兩年,她一共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每次定崗都不一樣,而每一次換崗都需要極大勇氣,因為不同崗位對知識能力的要求差別巨大。

但在周承鈺看來,無論是爬15層,還是頻繁換崗,這些高難度挑戰都在她的可承受範圍之內。在科大學的那些知識,相比換崗要了解的內容,前者艱澀高深得多,碰上要求嚴苛的教授,上課隨機點名提問,答不出來就扣平時成績的壓力一點不比現在小。期末考試時若碰上5天連考7場的「高強度」,那更是要通宵達旦複習,自習室裡深夜人滿為患的場景,長沙夏天嗡嗡嗡的毒蚊子,都是周承鈺的苦讀記憶。她做畢業設計時,孫明波教授曾給她定下的題目,她一看就覺得「好難,我能做出來嗎」?後來發現,教研室師兄師姐的課題都是緊跟前沿的新興研究,難度更高,孫教授給她的題目已經「很寬容」了。「經歷過更難的學習,就不覺得現在難。」

科大勵我傳承

在本次「嫦娥五號」任務中,周承鈺擔任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 一不小心就會踩「雷」。周承鈺是該系統團隊中唯一一個女性,作為指揮員,她承受的壓力非常之大。

做指揮員不容易,這一點她在「師父」張維星身上早已明白。同門學長張維星比她早三年來文昌,在上半年的「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中,他是連接器系統的指揮員。小到一個閥門的原理,大到整個連接器系統的工作流程,都是張維星口傳身授,一點點教給「繼任者」周承鈺的。在文昌,「老帶新」的傳統延續得很好,「這裡有很多我們的校友,他們常能在工作的關鍵時刻給我一些很有用的建議。」作為「小師妹」的周承鈺,無比感謝大家的幫助。

兩年前,剛走出校門的周承鈺被分到測發站工作時,迷茫得不知道自己能幹啥,望著廣闊而荒涼的發射場,思念那座鬱鬱蔥蔥的校園。但記起畢業前那些被邀請來分享經驗的優秀校友的鼓勵,她咬咬牙,心想:「他們能做得好,我也能。」如今,她成為了整個發射場的首位女指揮,渾身都充滿著蓬勃的朝氣,一心要在這裡幹出一番事業來。兩年時間能改變很多,現在的周承鈺更堅定了,她慶幸自己高考時選擇了科大,如果不是這樣,她很可能不會來到文昌,來了也未必能堅持,也不會發現自己如此喜愛航天:「這是我的幸運。」她希望自己能用好這份運氣,繼續在這片熱土上堅持她所熱愛的事業。

相關焦點

  • 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網友:好優秀,是小時候想成為的人
    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穿漢服陪「嫦五」發射的崔藝晗,是航天技術「小專家」;投身航天事業多年的孫振蓮,將自己比為「航天前線的士兵」,曾在發射成功後淚流滿面…她們紮根海島戈壁,為航天事業無悔付出。
  • 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上熱搜 周承鈺照片個人資料介紹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一高光時刻獲得了全球的關注,但在發射現場,一抹靚影也同時吸 引了媒體記者的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周承鈺。
  • 「嫦娥」小姐姐,你們的青春很美
    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在「嫦娥奔月」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和嫦娥五號朝夕相伴,共同成長讓我們一起走進其中幾位航天小姐姐看看她們小身軀裡的大擔當「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強在發射現場一名95後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
  • 「大姐」不大,本事不小
    這位小姑娘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周承鈺 文昌航天發射場供圖「大姐」其實並不大。這個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出生於1996年,在單位將近80人的隊伍裡,她是最小的幾個人之一。敢攀天梯的「大姐」「大姐」能吃苦,也肯吃苦,是出了名的硬角色。在一次3公裡測試中,周承鈺以極強的耐力和速度超過了一多半男同事,大家徹底對她刮目相看。而在工作中,她更是以能啃硬骨頭著稱。
  • 指揮嫦娥五號升空的24歲女孩
    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第一位女指揮員:96年出生的貴州姑娘周承鈺。身為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她在文昌發射場的名號卻是「大姐」。出生於1996年的周承鈺,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網友:能力強,又好看
    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次任務中,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由於素質過硬,她被同事們稱為「大姐」。」,其實並不大——無論年齡還是個頭。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這位小姑娘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大姐」,其實並不大,出生於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58cm。這個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在單位將近80人的隊伍裡,她是最小的幾個人之一,無論年齡還是個頭。
  • 24歲女孩成海南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其實並不大,出生於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58cm。這個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在單位將近80人的隊伍裡,她是最小的幾個人之一,無論年齡還是個頭。」能吃苦,也肯吃苦,是出了名的硬角色。此役之後,「大姐」能啃硬骨頭的名聲更加響亮,她在單位真的成了響噹噹的「大姐大」。「大姐」也不是生來就是大姐,生活中,周承鈺愛睡懶覺、吃零食,也愛逛街買買買,90後年輕人的小愛好,在她身上一樣不少。但在工作上,她卻表現得異常堅韌,執行力強,敢於大膽嘗試,勇於突破自我,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愛玩的小女生。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周承鈺:這個貴陽女孩從小就想當科學家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張鴻傑) 11月26日,24歲的貴州女孩周承鈺上了微博熱搜,她就職於文昌發射場,是中國最年輕的火箭發射女指揮。有網友留言稱:她是真正的「火箭少女」!周承鈺(右二)和同事們 多彩貴州網記者了解到,周承鈺1996年出生於貴州貴陽,就讀於貴陽市清華中學,201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國防科技大學。
  • 周承鈺:24歲成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
    在發射現場,一位95後女指揮員引起媒體記者的注意,她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名為周承鈺,人們也叫她「大姐」。「大姐」,其實並不大——無論年齡還是個頭。出生於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米58。這個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在一個將近80人的隊伍裡,是最小的幾人之一。
  • 24歲女孩指揮火箭發射,我找到了她牛逼的關鍵
    年出生的周承鈺,在單位將近80人中,無論年齡還是個子,都是排在末尾的,但同事們都親切地叫她「大姐」。此次任務,周承鈺能脫穎而出,擔任指揮員,與她在日常工作中展現出的超強能力不無關係。挑戰越大,周承鈺肩上的責任就越大,她的幹勁就越大。她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因系統複雜、技術受限,經常會發生各種問題,很容易出錯。
  • 95後姑娘擔任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
    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發射現場,一名95後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這位小姑娘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徵太空,這次任務中,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這位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也成為了發射場上最年輕的女指揮。由於素質過硬,她被同事們稱為「大姐」,大家說:「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強 (我們的太空)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收官之戰,他是最年輕的指揮
    12月27日13時30分,剛吃完午飯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理工程師陳啟蒙就登上了去往發射場的班車,作為遙測指揮的他要提早到場,為晚上的發射任務做好準備。1996年,陳啟蒙出生在重慶,2018年6月大學畢業的他,在眾多單位中選擇了戈壁深處、離家千裡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就想幹航天,也沒想其他。」白白淨淨的陳啟蒙笑著說。
  • ...簡歷)指揮火箭發射,其負責的嫦娥五號連接器系統是什麼?
    最近一周,#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連續上了熱搜,這位24歲的姑娘是何出身,有什麼過人的簡歷?其負責的太空飛行器連接器系統是什麼?5rNednc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 平均年齡33歲!「不浪漫」的人,最浪漫的回應……
    數百個關鍵測控崗位上的負責人,大多為「80後」和「90後」,平均年齡僅33歲。時光倒回10年前,嫦娥二號順利抵達環月軌道直播現場,看著許多年輕人歡欣雀躍的身影,時年57歲的總設計師吳偉仁潸然淚下。在他們身後,時年82歲的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靜靜注視著這一切。82歲、57歲,再到今天的33歲。這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躍升。
  • 96後周承鈺(附 簡歷)指揮火箭發射,其負責的嫦娥五號連接器系統是...
    最近一周,#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連續上了熱搜,這位24歲的姑娘是何出身,有什麼過人的簡歷?其負責的太空飛行器連接器系統是什麼?kzhednc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自從朝鮮2012年3月16日宣布衛星發射計劃後,朝鮮的火箭發射地引來目光無數,2012年12月11日,朝鮮宣布即將發射光明星三號第二號,西海衛星發射場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下面隨小編一起盤點全世界著名的火箭發射地吧。
  • 平均年齡33歲!他們是託舉「嫦娥」的青春力量
    那一年,如今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年輕的指揮員周承鈺,還是一位未滿10歲的小女孩;如今運載「嫦娥」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支持系統型號主管孫振蓮,才剛剛踏進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作為今日嫦娥五號任務中堅力量的「80後」「90後」航天人,那時還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課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