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國人的傳統裡對黃金似乎有情節,丈母娘要求的幾件套通常都要是黃金,更貴的鑽石反倒看不上;除裡玉以外金飾也是經常被用來當作傳家之寶的;甚至連中國大媽都喜歡來抄底黃金。
今年的黃金價格,坐了一趟過山車。在全球疫情形勢緊張的時候,黃金一點也沒起到避險的作用,跟著資本市場,一古老就跌下去了。市場的解讀是,市場需要流動性,用手裡的黃金頭寸來兌現。顯然也還是蠻有道理的,在美聯儲的一次次防水後,手裡有錢黃金就止跌了,比別的資產價格更快回到了下跌前的位置。現在的黃金價格,已經回到了1600美元每盎司,人民幣計價大概是360多1克。比前陣子的低於1400美元,已經漲了20%多了。
那麼,現在的價格,是不是買黃金首飾的好時機呢?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黃金未來的價格走勢
黃金是比較特殊的投資品種,它本身沒有收益,不像債券有固定的利息, 也不像現金放在銀行裡也有利息,它的投資收益完全來自於價格的上漲。當下的價格已經是近期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了,要說還有極大的上漲空間,還真不好說。前一次的高點,是2011年的1890美元每盎司,沒有突破2000美元,對應的是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的蕭條周期。那如果以這個點位作為參照,現在的價格到2000美元,還剩20%多一點的空間。能不能突破,可能會取決於美元指數和通貨膨脹等信息。
不過,最近也還看到一組數據,提到實物黃金可能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是因為在市場中交易的跟黃金有關的產品,除了期貨以外,還有一些銀行紙黃金產品,那賣出紙黃金頭寸的操作,最後可能會需要實物黃金來平倉,這會讓市場對實物黃金的需求增加。那一旦出現了搶購,價格勢必會有大的波動。因為,黃金頭寸是調節流動性的工具,資本市場短期內的劇烈波動,也會傳導到黃金影響期貨價格變化,會跟著有大幅波動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吧。
購買黃金飾品不是投資
我自己對黃金飾品沒有情節,也不太喜歡這種金光山閃閃的東西。倒是很喜歡《指環王》裡的那個指環,不過那跟投資保值是沒啥關係的。也因此,就我的理解,買黃金飾品是一種剛性需求,否則更應該直接去買黃金。那不是投資需要的剛需,其實不用太在意價格的變化。在黃金首飾的報價裡,有一部分是材料成本,會跟著市場價格有一些調整,但絕對不是完全跟著期貨黃金價格變。而另一部分是設計費、損耗之類的,這個更是比較固定,跟黃金價格完全沒關係。所以,只要絕對價格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只要不是黃金價格已經創了歷史新高,那就可以買。而且,如果是有情節,喜歡收藏,那看著價格很便宜了,再多買一點就行。這沒必要對價格那麼敏感。
從投資的角度考慮,黃金因為同時具有貨幣和商品的屬性,被認為是有避險作用的投資品種。但真要看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黃金的投資收益還真不是那麼高。黃金與其它資產的相關性比較低,更重要的作用是放在資產組合中,作為應對比較極端的情況時的選擇。而購買黃金飾品並不是投資目的,就和買一件貴一點衣服一樣,要看的不完全是性價比,而是心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