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比特幣挖礦?
挖礦是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的一個過程,同時還保護著比特幣系報的安全,防止欺詐交易,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絡提供算力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l的機會。比特幣是一個點對點的支付系報,其核心是交易。就是你給我發一筆交易,我給你發一筆交易。這些交易得有人來幫我們記帳。就像支付寶公司會幫用戶記帳,我們在銀行轉帳會由銀行來記帳。那比特幣裡是由一個叫礦工的人來記帳的。
秒懂比特幣挖礦
1.我手上現在有一張面值100元的人民幣。(比特幣)
2.誰關注公眾號我就給誰。
3.但是需要在評論裡面猜出這張錢的編號才行。(挖礦,隨機填充數值求解)
自己想盡辦法猜,猜中得100元全款——個人挖礦
出錢召集一些人來一起猜——礦場
召集認識不認識的人一起來猜,通過猜測的次數,按比例分配這100元——礦池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類比例子,當然,你們關注並猜出了我兜裡100塊錢的編號,我保證給你。那麼,比特幣挖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區塊鏈」
比特幣的核心原理是「區塊鏈」,每一個區塊對應一個帳單,將所有的區塊連結起來就是區塊鏈,任何交易信息和轉帳記錄都記錄在區塊鏈中。要注意的是區塊鏈存在於整個網際網路中,所以任何比特幣持有者都不擔心比特幣遭受損失。
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網際網路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此代碼,誰找到此代碼,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挖礦。計算這個隨機代碼需要大量的GPU運算,於是礦工們採購海量顯卡用以更快速的獲得比特幣獲利,這也是近期顯卡缺貨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些數學題隨著現有比特幣的增加正變得越來越難。
每記一頁新增獎勵l變成之前的一半這個時用點呢,就叫比特幣減半,基本上4年左右會有一次。目前比特幣網絡已經進行過了兩次減半,第一次是在2012年11月底。
下一次減半預計大概在2020年5月份前後,以此類推,大概在2140年左右呢,比特幣系報將不在有新生成的比特幣產生。礦工的獎勵除了新增加的比特幣,還有每個區塊裡的交易手續,目前新增獎勵是大頭,未來比特幣系報的交易手續費才是礦工的主要收入,2100萬個比特幣全挖出來後,礦工將只靠比特幣手續來獲得收益。
挖礦算力的演進
2009年1月3號的時候,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最初全世界只有兩個礦工,除了中本聰之外,另一個叫哈爾芬尼,他是在密碼圈成名已久大牛,他也是第一筆比特幣轉帳的接收者,早期只有他和中本聰兩個人在測試比特幣網絡。
最初這兩個人靠普通電腦CPU10分鐘能挖50個比特幣。這個難度每生成2016個塊,也就是在比特幣這個帳本上記2016頁帳調整一次。反正不管多少人來猜,這個題的難度會始終保證大概10分鐘左右讓大家猜出來,其他規則不變,還是誰先猜出來,新增加的比特幣給誰。為啥挖礦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比特幣價格一直在漲!最初比特幣一文不值,只是極客之間的玩物,這個是後比特幣全網計算s能力l小於100MH/s(1億次/S)
2010年5月22日,一個哥們拿10000個比特幣買了25美元的披薩,折合一個比特幣0.0025美元,兩個月後到2010年7月一枚比特幣值5美分,翻了20倍,到11月份的時候比特幣價格變成了0.5美元,半年時用漲了200倍。
有人說那這樣比特幣不就會越來越多,最後完全沒有價值了嗎?中本聰當然也想到這個問題,這裡比特幣系統還有一個機制:那就是比特幣具有總量有限,前4年總額將產生10,500,000 BTC,每隔4年產出數額減半,在第4年至第8年會產生5,250,000 BTC,第8至12年則只有2,625,000 BTC,如此類推。到最後,總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為接近21,000,000 BTC。
通俗點說,比特幣好比是一座由總量為2100萬個金幣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們利用電腦的運算能力,根據現有的算法計算出一組符合特定規律的數字。
比特幣礦機及廠商
全網算力變成了多少呢?40GH/S,400億次!漲了400倍!為什麼漲了這麼多?因為2010年6月份開始,有人開始用顯卡挖礦了GPU,顯卡挖礦有什麼好處?一張顯卡頂幾十個CPU,一個板子上可以搞好幾塊顯卡,因為越來越多人知道挖礦有利可圖,個人挖礦就沒有優勢了,就有人發明了礦池這個概念,把大家的算力集中起來和別人競爭,贏了大家一起分收益。
後來陸續出了非常多的礦機廠商,有的是自己研發晶片加製造礦機。除阿瓦隆外,後來又出現了許多的礦機公司,比如,國內的神馬,螞蟻,龍礦等等。
其實CPU時代就已經有人用IDC機房裡掌握的計算機挖礦了,顯卡和FPGA時代也有人會買幾百張顯卡挖礦,只是現在這個規模挖礦時代,已經遠遠不是幾百張顯卡的規模了,動輒幾千臺礦機的機房,24小時專職維護人員,風冷水冷保溫措施等等,來保證礦場持續的運轉,所以目前比特幣挖礦已經進入了規模化礦場的時代。
目前最新的礦機是螞蟻的S9和神馬M3,16NM晶片,一臺礦機,已經低得上全網總算力已經突破了2000P,這是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比特幣網絡現在每秒可以做200萬萬億也就是200萬兆,或者說2*10^18次計算。
挖礦的基礎知識
1、普通挖礦
操作難度:困難、前期準備工作繁瑣
CPU挖礦 > GPU挖礦 > FPGA挖礦 > ASIC挖礦 > 大規模集群挖礦
背景資料:當然CPU挖礦的時代已經被GPU超越了,為什麼你想配電腦買不到正常價位的顯卡?因為都被平民級礦工囤走了,普通挖礦就是指購買物理設備自行安放進行挖礦,這樣的挖礦方式牽扯到(供電費,主板,顯卡,配件,噪音,散熱,佔地)或者你配置好礦機託管到天價機房裡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鐘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鐘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鐘比特幣網絡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
而要成功生成數據塊,就需要礦工需要找到那個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確的哈希值,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過程就是計算機隨機hash碰撞的過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幣
挖礦速度,專業的說法叫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幣越多,回報越高,簡單理解就是利用物理設備的"計算"能力得到數字貨幣,在提到數字錢包裡。
2、雲挖礦
操作難度:簡單
雲挖礦是指你在平臺付款購買雲對應的算力模式後坐享其成,由使用平臺幫你處理一切事物
背景資料:雲礦機是唯一一個提供低進入成本低,風險低,費用低的挖礦方式,有別於傳統的需要採購高配置的硬體並進行專業的維護的挖礦模型。由於挖礦的複雜性和外部因素依賴性(如開採困難,比特幣匯率,設備成本等),幾乎不可能預測個人的收益的多少,故云挖礦是一種成本低,風險低,費用低的挖礦方式,不想自己組礦機就可以在平臺購買挖礦算力,挖掘自己看好的加密貨幣。
了解過比特幣挖礦的玩家應該都知道現在螞蟻S9礦機,神馬M3礦機,阿瓦隆期貨礦機等都被黃牛炒到天價,而且發貨極慢,還要承擔期貨礦機到手時的不穩定因素和時間成本,最重要的是對於消費級的玩家來說這些噪音大很費電的機器無處安置也不可能託管到高額的機房裡更不可能放在家裡,所以萌生了一個新產業"雲挖礦"。
3、挖礦算力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礦工為了能挖到比特幣,不斷提高自己的挖礦設備的配置。實則是提高自己計算機計算哈希函數的速度,當然,速度越快,算的越快,越能更快地拿到比特幣獎勵。
當然,挖礦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在一段時間中,你需要和全世界的所有礦工公共同競爭一份獎勵。這裡有個概率給大家算一下:假設你的算力為 i ,全世界總的算力為 N 那麼你能挖到比特幣的概率就是:P = i / N
因此,你能有多大概率挖到比特幣,取決於你的算力佔全世界算力的比例。由此看來,挖礦還是很難的。
比特幣挖礦耗電究竟有多大
有人質疑,比特幣挖礦做這麼多無謂的運算太耗電,目前比特幣系報的市值已經突破100億美元了,按目前的幣價計算,每年新挖出的比特幣也在5億美元以上,維護這麼龐大市值的一個金融系報有一些花銷是正常的。我們現在銀行系報,也需要僱傭職員,紙幣印刷,安保等其他消耗。按主流算力的功耗,一個粗率的估算是,現在全球比特幣挖礦行業每小時的耗電量應該大於60萬度電。
為什麼先顯卡挖不不到比特幣了?
起初挖礦的人很少,沒什麼人爭奪記帳權。算力特別低的CPU就能通過計算獲得大量比特幣。後來,隨著比特幣價格一路高漲,挖礦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發現一塊顯卡的算力比一塊CPU的算力強數百倍,那些只用CPU挖礦的人,就再也挖不出來比特幣了。再後來,有了專用的ASIC礦機,目前一個螞蟻S9的ASIC礦機算力是14TH/S,好一點的顯卡,單張算力大約1G(粗略算了一下,在挖比特幣這件事上,一個S9的算力是一個普通顯卡礦機的幾千倍)。
這時候,用顯卡已經挖不出來比特幣了。
但是顯卡礦機仍然可以挖ETH、ZEC、BTN、BTG等。
比特幣挖礦的收益
挖礦到底賺不賺錢?影響挖礦收益的幾個因素:首先是幣價,幣價越高,挖礦越賺錢。其次是難度,難度上漲的越慢挖礦越賺錢。成本越低挖礦越賺錢,當然,這裡成本指的是算力購買成本和運營成本,包括人工,網費,建設費電費等等。這個成本越低越好。挖礦需要應對的風險就是幣價的暴跌,挖礦難度的暴漲,以及挖礦成本的上升。
東電科技 礦機銷售託管一條龍 神馬 螞蟻全新現貨 四川豐水0.22 詳情feifei1916g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