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

挖礦是消耗計算資源來處理交易,確保網絡安全以及保持網絡中每個人的信息同步的過程。
它可以理解為是比特幣的數據中心,區別在於其完全去中心化的設計,礦工在世界各國進行操作,沒有人可以對網絡具有控制權。這個過程因為同淘金類似而被稱為「挖礦」,因為它也是一種用於發行新比特幣的臨時機制。
然而,與淘金不同的是,比特幣挖礦對那些確保安全支付網絡運行的服務提供獎勵。
比特幣的挖礦的原理是什麼?

任何人均可以在專門的硬體上運行軟體而成為比特幣礦工。挖礦軟體通過P2P網絡監聽交易廣播,執行恰當的任務以處理並確認這些交易。比特幣礦工完成這些工作能賺取用戶支付的用於加速交易處理的交易手續費以及按固定公式增發的比特幣。
新的交易需要被包含在一個具有數學工作量證明的區塊中才能被確認。這種證明很難生成因為它只能通過每秒嘗試數十億次的計算來產生。礦工們需要在他們的區塊被接受並拿到獎勵前運行這些計算。隨著更多的人開始挖礦,尋找有效區塊的難度就會由網絡自動增加以確保找到區塊的平均時間保持在10分鐘。
因此,挖礦的競爭非常激烈,沒有一個個體礦工能夠控制塊鏈裡所包含的內容。
挖礦案例:西安老闆痴迷比特幣投入數十萬
6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南稍門附近一處寫字樓內見到比特幣玩家雷英傑。雷先生是一家企業的老總,打開電腦、登錄帳戶,一見面他就給華商報記者展示比特幣網站上最新行情。
雷先生說,2012年他聽說比特幣,當時完全搞不懂,也沒渠道了解。查詢發現很複雜,研究一年多,總算基本搞懂原理。得知比特幣跟股票類似,但玩法完全不同,最早時很多資料都是英文,他就就自己查字典翻譯。2013年,比特幣交易平臺OKCoin建立,火幣網等一些中文網站2014年陸續建立後,才可查詢K線圖和行情。
當時,雷先生迫切想獲得比特幣,就主動加入一些北上廣的比特幣相關QQ群,有空就研究。偶然聽網友說可以買礦機參與虛擬挖礦,可是他託在國外的朋友都買不到礦機,直到2014年他才從廣州買到礦機,「空運過來,我給送到機場,那叫一個火,十幾臺礦機剛拿到西安就被訂光了。」
為了挖礦,雷先生在西安租了一個庫房存礦機。礦機對電量要求高,每天電費要花不少錢,礦機一開嗡嗡嗡響,通過買入和挖礦他先後獲得100多個幣,投入二二十萬。後來比特幣價格下跌甚至閃崩,加上他要買房,便將幣和礦機分批次賣出。
近期一個比特幣突破10萬元人民幣,如果當時以1000元的單價買入100個幣拿到現在,能賣近1000萬元,在西安能買一套大房子,不過他表示不後悔,「我這還剩有點比特幣,就當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