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星墜落】我國又一位院士逝世,今年已經逝世了30位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我們今年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今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大師遠去,榮光永存。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百歲院士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又一位「兩院院士」與共和國作別。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今年已隕落35位巨星
組織院士開展戰略諮詢研究、為國家決策提供支撐服務是中國工程院的主要職能和中心工作之一,是建設國家工程科技思想庫的核心。兩院院士每2年增選一次。2019年,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8位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又一位「兩院院士」與共和國作別。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隕落35位巨星
組織院士開展戰略諮詢研究、為國家決策提供支撐服務是中國工程院的主要職能和中心工作之一,是建設國家工程科技思想庫的核心。兩院院士每2年增選一次。 2019年,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8位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
-
又一巨星隕落!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記者剛剛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至此,我國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一位「老石油人」王玉普院士逝世王玉普(1956.10-2020.12.8)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
-
又一巨星隕落!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記者剛剛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至此,我國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一位「老石油人」王玉普院士逝世王玉普(1956.10-2020.12.8)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遼寧新民人。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大師遠行,長歌未盡。據「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他還曾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站用CANDU-6型燃料棒束生產線,其生產工藝裝備和管理均達到國際水平。在新型特種材料研究開發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開拓了其應用研究的新領域,是特種材料在非核特殊領域研發應用的奠基人。李冠興幾十年如一日,紮根在他熱愛的核事業領域,為我國的核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 今年我國已痛失20位院士
童秉綱從教60餘年,是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22位博士生。在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要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20位兩院院士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0位兩院院士。
-
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今年我國已送別20位院士
童秉綱從教60餘年,是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22位博士生。在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要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20位兩院院士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0位兩院院士。
-
百歲專家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又一位「兩院院士」與共和國作別。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百歲專家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又一位「兩院院士」與共和國作別。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光明日報 圖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
-
百歲院士逝世!今年已痛失26位院士
2020年已痛失26位院士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記住他們的名字↓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今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
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2020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曹楚南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
-
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今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據央視新聞統計,張俐娜是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1月4位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2月5位院士逝世: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