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災難電影與其他類型電影相比都難以受到大部分人的關注,的確恐怖的場景和虐心的情節是它備受冷落的原因之一,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俗套的劇情與刻意煽情的情節才是它難以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看到開頭就能差不多推測出劇情和結局的電影的確很難讓人接受。而最近幾年災難片的局面有所改觀,電影《釜山行》與《全球風暴》上映後,人們對於災難片的偏見終於另眼相待了。
最近看過《釜山行》後,我又去搜了搜高分的災難電影,一部拍攝於2012年的災難電影成功吸引了我,電影的名字叫做《海嘯奇蹟》,看過之後感觸頗多。先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與大多數災難電影不同的是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其取材於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發生的一樁真實事件。電影講述了亨利帶著妻子瑪利亞與三個兒子去泰國度假過聖誕節,可不幸的是他們遭遇了海嘯,一家人被海嘯衝散了,所幸一家人都活了下來,之後一家人便開始了尋找彼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很多的人間冷暖,最終在一家醫院他們相遇了,深受重傷的瑪利亞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療,最終他們成功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在一家人互相尋找彼此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令人感動的事情。當海嘯毫無徵兆而至後,一家被衝散了,瑪利亞率找到了自己的大兒子,可此時的瑪利亞已經深受重傷,大兒子攙扶著她向沒被水淹的地方走去,此時瑪利亞聽到孩子的哭聲,她叫大兒子去查看,可大兒子覺得他們自顧不暇並不想去「多管閒事」,在瑪利亞的堅持下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個2、3歲大的孩子,他們將他救起並在最後幫他找到了親人。看到這裡我感觸很深,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瑪利亞用自己的行動讓兒子學會了助人為樂,在後來她接受治療時依然讓大兒子去為陌生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相信不少父母看了都要自慚形穢的。
還有一處場景也讓我感觸頗深,當瑪利亞病入膏肓最需要人們來救援的時候,來的並不是那些搜救人員而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他們很熱心的將瑪利亞母子接到了村莊,發現瑪利亞傷情嚴重更是用村莊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三輪車將她送去醫院。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部落裡的人衣衫襤褸,房子破敗,與瑪利亞這樣的遊客充滿著差距,但就是這些看上去很貧窮的人,在瑪利亞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感覺他們僅僅是物質上貧窮,在精神上他們真的很富有。
電影中在災難來臨後,社會各界人士都沒有因災難而選擇逃避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救援人員依然24小時的搜救傷員與倖存者;應急醫院中,醫生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儘可能的挽救傷員的性命;後方的統計人員努力地核實著倖存人員名單等等。災難發生後正是他們的付出讓人不免覺得災難無情人有情。
當然電影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太令人滿意的場景,亨利將辛辛苦苦尋來的二兒子和小兒子託付給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奶奶,可最後老奶奶卻將兩個孩子送去了一處救助營,雖然她的做法讓人覺得有點不負責,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那麼大的年紀帶著兩個孩子也不太方便,也正是她的這種做法讓電影更接近於現實,畢竟現實中很多事也不能都盡如人意。電影最後一家人被轉移到菲律賓,但這次飛機降落時的震動一家人都不再害怕了,或許經歷了這些他們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看了這部電影心裡五味雜陳,家人之間的親情,陌生人的援助之手以及身後為我們默默奉獻的人們都讓我感動,真是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