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俄角逐第6代智能戰機 俄電鰩似飛鏢(圖)

2020-12-06 環球網

俄米格公司推出的「電鰩」無人攻擊機。

新聞背景

據俄新網3月20日報導,多名俄專家認為,俄軍應像西方國家那樣放棄T-50等第5代戰機的研發,集中人力和物力研發第6代無人駕駛戰機。與此同時,日本也推出了其第6代戰機的技術標準。美國則正在研發第6代戰機,拉開戰機技術代差。

俄羅斯:強調戰機會「思考」

俄國家安全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阿納託裡·崔加諾克表示,目前培訓飛行員的費用過於昂貴,下一代戰機必將是無人駕駛的。俄羅斯「航空港」雜誌主編帕捷列耶夫也表示,無人戰機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對飛機速度、體積和重量等的限制。現在,法國已放棄第5代戰機,轉向第6代無人戰機的研發。美國也停產世界最為昂貴的F-22戰機。在這種形勢下,俄羅斯繼續試飛與F-22相似的T-50第5代戰機,顯然已不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

據報導,俄羅斯航空巨頭米格公司最近展示了其第6代戰機——「電鰩」噴氣式隱形無人戰機。據稱,這種戰機具備高速、隱形和無人駕駛等特性。從照片上看,「電鰩」就像一架「縮小版的B—2轟炸機」,外形酷似飛鏢。目前,樣機僅重10噸,載彈量2噸,航程4000公裡。米格公司向俄空軍保證,如果軍方有興趣選購,未來「電鰩」的個頭和性能「絕不是這個級別」。

「電鰩」使用了先進的隱身技術,其隱形性能「超過美軍F-117隱形戰機」,能悄然突破敵方的防空系統,對重要目標實施攻擊:其發動機採用扁平噴嘴,減少了熱輻射量,也可規避敵方的紅外線探測設備;發動機進氣道被飛機的前翼遮蓋,避免被雷達搜集到輻射波;控制板接合部、起落架艙門和機艙門處在幾條平行的線上,大大降低了雷達反射面;沒有水平和垂直尾翼,所有武器都「藏」於機身內的兩個彈艙……

「電鰩」的主要用途是:突破敵方嚴密的防空系統,發射彈艙內的精確制飛彈藥,擊毀預先偵察到的地面固定目標,也可擊毀移動目標和海上目標。它的兩個彈藥艙,可各放一枚空對地飛彈或反輻射飛彈,或一枚250公斤-500公斤的制導炸彈。未來「電鰩」既可單獨行動,也可與有人駕駛戰機進行編隊行動;既能執行危險的防空壓制任務,又能有效打擊坦克、軍艦或機動飛彈發射裝置,甚至還可長途跋涉,偷襲美軍設在阿拉斯加的F—22戰機基地。

俄軍事學者赫拉姆齊欣認為,「電鰩」的出現正當其時。事實上,近20年來全球爆發的武裝衝突都證明,各軍事強國的防空系統越來越先進,為此,研製重型噴氣式隱形無人戰機迫在眉睫。

專家點評:

在美、日、法等國大力發展第6代戰機的情況下,俄羅斯不甘落後。因為,面對北約東擴和美國的反導包圍,俄羅斯只有大力發展「殺手鐧」武器,才能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相抗衡,確保俄羅斯世界大國地位。尤其是奪取制空權是打贏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地面戰與海戰的前提。

日本「i3」第6代戰機的各項指標將遠遠高於目前由三菱重工主導研製的ATD-X「心神」高機動隱形戰機驗證機。

日本:依靠光傳操縱系統

據日本《軍事研究》最新一期報導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正在研製具有「i3」(信息化、智能化和敏捷性)技術的第6代戰機。

報導稱,日本研製的第6代隱形戰機將採用「雲射擊」及先進座艙技術。這一設想類似於「雲計算」,利用先進數據鏈系統,將己方機群形成「雲」,通過共享信息等方式,作為群體發動最有效率的攻擊。例如,在多架戰機編隊接敵時,如果A機未能發現近處敵機而B機發現,後者可將對方情況傳遞給A機,且地面雷達和海上軍艦也可將數據匯入這一體系。這可以使戰機的攻擊範圍產生飛躍性的擴大,並增加先發制人的機會,減少彈藥消耗。

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認為,戰機的主戰武器空對空飛彈已接近發展極限,很難在大氣層內實現10馬赫以上速度,同時其外形不利於戰機隱形,而攜帶於機身內彈艙的方式又將限制戰機載彈數量。因此,他們大膽提出了雷射武器等定向能武器實用化的方案,並有所進展。

據悉,日本第6代戰機還將採取光傳操縱。目前,第4代、第5代戰機通過電纜控制飛機。而光傳操縱系統用光纖,消除了操縱信號受到電磁幹擾的可能性,並大為減輕操縱系統的重量。對於今後的戰機而言,光傳操縱系統可謂是能夠決定生死的技術。目前,日本已在P-1巡邏機上成功使用了光傳操縱系統。

隱形性能也是日本第6代戰機的主要特徵之一。日本注重使用發達的民用技術和先進材料。例如,製造液晶電視所用的透明電磁薄膜材料對可見光是透明的,但具有可以遮斷電磁波的特性,能用於製造隱形戰機的座艙蓋。

日本防衛省認為,第6代戰機的對手也是隱形戰機,所以必須擁有大功率雷達,以加強探知對方的能力。目前,日本正在研究氮化鎵材料的雷達用功率放大器,這種材料可以使雷達天線的體積在同等功率下大幅縮小。

此外,日本防衛省要求戰機能夠與未來其他的作戰飛機協同行動,例如在前方擔任戰鬥任務的自主型無人機、搭載具備反隱形能力大型雷達的預警機、搭載高功率化學雷射器的戰機等。他們通過多重加密的高速數據鏈相聯繫。如此一來,戰機本身即使不搭載大型雷達,也可以通過無人機和預警機獲取信息並攻擊敵人,從而減少了戰機的風險。

專家點評:

日本試圖為處於剛起跑狀態的世界第6代戰機確立技術標準。任何一個大型武器裝備,都會有一個國際通行的劃代標準,誰確立這個通行的標準,就意味著誰處於該領域技術的領跑狀態。以前的3代戰機與4代戰機,通行的世界標準都是美國人確立的,日本這次提出「日標6代機」,暴露出日本正在為其未來勾畫一個更大的藍圖:不願只做日美軍事同盟的一個小夥伴,而是希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美軍6代戰機的一款設計方案。

美國:速度高於5馬赫

據路透社網站報導,美空軍裝備司令部(AFMC)日前發布了一份信息徵詢通告,要求工業界提供「下一代戰術飛機系統」的形態構想及能力/技術需求信息。按照預想,美空軍第6代戰機將於2030年左右形成初始戰鬥力。

美空軍在通告中提出,第6代戰機必須能夠與具有空中電子攻擊能力、先進綜合防空系統、無源探測設備、綜合自防禦設備、定向能武器和網絡電磁攻擊能力的對手作戰,並可以在2030年-2050年間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環境中作戰。其主要任務是遂行進攻性和防禦性的對空作戰,同時希望該機能夠承擔飛彈防禦、空中遮斷和近距空中支援等任務,且應當具有比現役戰機更遠的航程和更長的滯空時間,以及更好的生存力、態勢感知、武器效能和人工智慧。

美聯社報導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業務開發的副總裁鮑勃·韋斯說,公司「臭鼬工廠」已經在開發第6代戰機的特定技術,其性能包括以高於5馬赫(相當於5倍音速)的速度進行極超音速飛行、多光譜隱形系統和傳感器融合系統。同時,波音公司「鬼怪」式工廠也在開發第6代戰機,已設計出「第6代F/A-XX無人戰機」概念圖,其採用翼身融合結構,從駕駛艙到鼻錐為常規戰機外形,但機尾部分取消了垂尾,與B-2隱身轟炸機酷似,有無人和有人駕駛兩種方案。

據悉,F/A-XX設想如果採用亞音速巡航方式,續航時間將高達50小時,其作戰半徑將會達到史無前例的上萬公裡;而如果採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戰半徑則超過1600公裡,並對更多雷達具有隱身性。

還有分析指出,美第6代戰機可能會配備定向能武器——高能微波及雷射武器,可防禦來襲飛彈,亦可攜帶各類飛彈充當攻擊武器平臺。其所備彈藥可能屬於「可調控」式武器,可對空中或地面目標起到從損傷至摧毀的不同程度的破壞。

不過,美空軍司令部官員指出,第6代戰機的經濟性將受到高度重視,高達5億美元一架的戰機是美軍方所不能承受的。分析人士指出,從美空軍設想2030年研製出第6代戰機的時間來看,它與美國提出的下一代轟炸機(空天轟炸機)面世的時間不謀而合。由此可見,美國不斷推出更新技術的空中優勢戰機和空天戰機,意味著正在把其空軍發展成「空天一體」的新型空軍,繼續獨霸未來絕對空中優勢。

專家點評:

技術決定戰術。長期以來,美國堅信先進武器裝備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從而十分注重先進軍事技術的研發,研製出一系列科幻般的高技術武器,也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為其稱霸世界、充當世界警察提供了「堅強」的後盾。在各國都在大力開發第5代戰機的情況下,為了保持與其他國家的軍事技術代差,美國加快研發第6代戰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相關焦點

  • 解放軍教練10備戰航空飛鏢新一波精彩畫面 中俄戰機已展開激烈角逐
    7月30日起,航空飛鏢大賽在吉林省長春市、四平市、雙遼市、太平川靶場拉開大幕,中俄戰機已展開激烈角逐。賽前,我國組織了多型戰機參加航空飛鏢大賽,其中教練10是才剛服役不久的新機型。現在我們來看看新一波的教練10積極備戰航空飛鏢大賽時的精彩畫面。
  • 六代戰機新概念 隱形飛機行將過時?
    因此,在F-22、F-35、殲-20等五代戰機(舊稱四代機)裝備部隊後,世界各國又把後續目標放在第六代戰機上。據媒體披露,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已經啟動了研製六代機項目,就連歐洲的英、法、德及日本等國家也紛紛提出六代機的構想。從實際情況來看,未來真正有實力投入六代機研發的,也只有中、美、俄這三個航空大國。
  • 最新戰機赴敘 俄為何「殺雞用牛刀」?
    報導說,據「非官方消息」,俄遠東城市阿穆爾河畔共青城的加加林飛機製造廠去年10月至11月向俄空天部隊交付4架蘇—35S戰機。俄空天部隊是去年夏天組建完畢的新軍種,由原先的空軍、空天防禦部隊和反導部隊合併組成。
  • 中美俄最快戰機時速:美4100公裡,俄3980公裡,我國是多少呢?
    於是先進戰機就成為了世界各國都想要擁有的先進武器裝備。二戰之後世界各國的軍事實力有了一次大洗牌,一些原本的軍事強國逐漸沒落,新興國家開始崛起。如今中美俄穩坐著世界軍事實力前三甲,這三個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都活躍在世界中心,甚至世界格局隱隱有圍繞中美俄三國展開的趨勢。因此中美俄的各種武器都會被拿來對比,戰機也不例外。
  • 俄戰機要在中國造——中國已經具備了製造世界先進戰機的能力
    每次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柯內舍夫都遭遇「蘇」式戰機比起美國的「F」系列戰機誰更先進的問題。他的回答總是充滿著自信:「請中國朋友放心,我們生產的戰鬥機絕不會比美國的差。」    事實上,這一回答是有針對性的,因為柯內舍夫知道,中國的軍用飛機製造業是在仿製俄(蘇)式戰機和學習、利用俄(蘇)式戰機的設計思想、生產技術中發展起來的。
  • 中美俄最快戰機的時速:美4100公裡,俄羅斯3980公裡,中國如何?
    戰機作為空軍不可缺少的武器裝備自然也成為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想研製出最先進的戰鬥機。 在評判戰機的時候,機動性無疑是一個繞不開的標準,畢竟優秀的機動性就意味著戰機能夠快速對己方目標進行支援,在戰場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也能夠第一時間從場上撤退。
  • 中美俄戰機時速對比:美4062公裡,俄3494公裡,中國多少
    這17架飛機分成6個梯隊,各分隊保持規定的高度、速度和時間間隔,以嚴整的隊形,依次進入航線。 受閱的第1、2、3分隊9架P-51戰鬥機通過天安門上空後,在指揮官的指令下加大速度,在復興門上空轉彎,一路行進,到達指定地點之後再依次轉向建國門,此時正好與第6分隊的教練機相銜接
  • 「航空飛鏢-2017」國際軍事比賽 正式進入第二、三階段
    中國空軍直-10K戰機進行火箭攻擊楊盼攝央廣網吉林8月9日消息(田旭輝 張明 記者王苗)戰機轟鳴聲在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太平川鎮上空響起,「航空飛鏢-2017」國際軍事比賽,今天正式進入第二、三階段,今日比賽主要進行第二階段「按航線飛行、進行目標空中偵察、飛行技巧」和第三階段「對地面目標的戰鬥使用
  • 國際軍事比賽「航空飛鏢」開幕 中國各型戰機登場 比拼好成績
    8月6日,國際軍事比賽「航空飛鏢」項目在俄羅斯杜布羅維奇航空兵訓練場正式開賽。轟-6K機頭部分為全新設計,恐怕就算是圖波列夫本人復活,也不敢認這架轟炸機是從圖-16改進而來的。地勤人員引導轟-6K進入跑道。正在起飛的轟-6K。
  • 中國空軍獻技「航空飛鏢」賽場
    伊爾-76戰機進行重裝空投。殲轟-7A飛行員正在進行目視偵察。殲-10A戰機飛行員打開艙蓋,一道彩虹探進了座艙。機務戰士為轟-6K戰機掛彈。殲轟-7A戰機進行單機特技飛行。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南方196公裡的梁贊市,始建於1095年,是浪漫詩人葉賽寧的故鄉,俄羅斯遠程航空兵嘉垓列沃機場坐落於此。7月底至8月上旬,「航空飛鏢-2018」國際軍事比賽在這裡舉辦,來自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空軍戰機在此匯聚。
  • 美軍真正黑科技戰機,最快6.72馬赫飛行速度,令俄望塵莫及
    戰機飛行速度的保持者,並不是裝備了各種先進技術的隱身五代機,同時也不是赫赫有名的黑鳥戰機,而是一款已經落幕的戰機X-15戰機。X-15戰機的誕生就是一個「奇蹟」,X-15戰機是一款上世紀50年代誕生的戰機,其飛行速度遠超美軍的F-22戰機,F-22戰機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55馬赫,黑鳥戰機的最大飛行速度,超過了3馬赫。
  • 「國際軍事比賽-2019」「航空飛鏢」項目閉幕
    「國際軍事比賽-2019」「航空飛鏢」項目閉幕來源:新華社作者:黃書波 李超責任編輯:喬楠楠2019-08-18 09:55 新華社俄羅斯梁贊8月17日電(記者黃書波 李超)「國際軍事比賽-2019」「航空飛鏢
  • "金飛鏢-2018"丨瞄準十字靶標:戰術的?思維的?
    2018年4月18日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到東北某靶場的水泡子上時,一切剛剛甦醒。 一個亮點闖入視野,呼嘯著向下俯衝。一枚桶裝水般粗的藍灰色炸彈,從武器掛架上投落,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幾秒鐘後,中靶、爆炸。大團黑雲翻卷著緩慢升起,兩隻大鳥受到驚嚇,掠過天空。
  • 「金飛鏢」的五年成長航跡
    透過縫隙,只見藍綠相間的靶區空情圖上,數架戰機的標識符,正沿不同航線向靶標攻擊區突進。一邊盯著航線,一邊測算諸元,飛行員王立和搭檔湯書杳的大腦在飛速運轉著。空軍「金飛鏢-2018」突防突擊競賽考核前夕,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們對航線再次進行規劃和修訂。
  • 超級海龜電鰩入住 煙臺鯨鯊館再迎新海洋居民(圖)
    電鰩超級海龜檸檬鯊探秘全球首家鯨鯊館:天幕電影讓人身臨其境(圖)煙臺海昌鯨鯊館今夏開放 首批"海洋居民"入住(組圖)煙臺建世界第一所鯨鯊館 首批815尾鯨鯊抵煙(圖)    水母網7月15日訊(YMG記者 劉軍)繼7月10日,首批815尾海洋動物入駐鯨鯊館後,超級海龜、電鰩等400多尾海洋生物13日再抵煙臺。
  • 俄吹上天的蘇57戰機遭美媒唱衰:中國殲20都要更先進
    俄羅斯近日將新型T-50隱形戰機正式賦予空軍編號蘇-57,並宣布將在2018年接受首批蘇-57戰鬥機。正在俄羅斯準備喜迎新裝備的時候,西方媒體開始集體唱衰蘇-57。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新型的蘇-57「隱形」戰機帶來的是巨大失望,甚至有評論認為,蘇-57遠稱不上第五代戰機,當今世界仍只有美中兩國具備研製五代機的能力。《商業內幕》16日以「俄新型蘇-57『隱形』戰機讓人失望」為題的報導稱,蘇-57於2010年首飛,但這些年來,蘇-57未能為俄空天軍展現一個有望實現的未來。
  • 俄羅斯戰機發動空襲,戰機投擲溫壓彈,親美武裝老巢被剷平
    二號強國打響新年首槍,戰機投擲溫壓彈,親美武裝老巢被剷平2011年到來後,作為二號軍事強國俄羅斯對敘利亞重建進展抱有期待,對此俄敘聯軍也加強了對敘利亞叛軍的打擊力度。1月11日據俄塔斯社消息,就在近日,俄羅斯和敘利亞的戰機打響新年首槍,多架空天軍戰機攜帶滿倉炸彈起飛,並在代爾祖爾等地區領空投擲了溫壓彈,當地親美武裝老巢直接被剷平。外界感慨,不愧是戰鬥民族,敘利亞政府重建之路越來越近了。上周,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軍事指揮中心向外界證實了一次空襲行動,此次空襲行動俄敘聯軍重創了親美武裝分子。
  • 各國第五代戰機速度對比!俄2馬赫,美2.25馬赫,中國多少呢?
    五代機的發展歷史從美國F-22首款戰機確定計劃看也有近40年的時間,而在整整40多年五代機發展過程中,也只有四款戰鬥機可稱為五代隱形戰鬥機,五代機研發難度較高,屬於現代科技結晶,現代航天技術的濃縮武器,是頂級軍工大國發展的重點機型,只有具備成熟且先進的航天技術,以及成熟的三代機自研實力才有能力研發出五代機
  • 航空飛鏢第三階段 中俄戰機火力全開對地攻擊畫面震撼
    8月10日,由中國空軍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航空飛鏢」項目在長春閉幕。在該項目的第三階段比賽中,中俄空軍多型戰機出動比拼,對地面模擬目標進行打擊,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精彩瞬間。圖為解放軍殲轟-7A「飛豹」戰鬥轟炸機,在比賽中對地面目標進行打擊。
  • 我國138顆衛星同時監控這裡:美軍將在這測試6倍音速極光戰機
    51區實際上是美國空軍秘密飛行器俄武器試驗中心。在1955年,這裡就試飛了美國當時最機密的U-2偵察機。我國衛星吉林一號首次拍攝到了51區的清晰圖片,看到了這裡那條長達7公裡的跑道,還有著名的X形跑道以及附屬設施。這是第51首次曝光在世界面前。吉林1號衛星實際上是4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