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天涯論壇上,有一個熱度非常高的故事,叫做雙魚玉佩。這是在1981年的新疆羅布泊,發生地一件科學無法解釋的奇事。相傳——個製作為兩條首尾相連的魚的圓形玉佩。他們用一條魚放在玉佩面前,立刻出現了另一條相同的魚。科學家又在魚身上做了個標記,但複製出來的魚身上的標記方向相反。
今天,小編就借這個話題,給各位看官介紹這樣一部電影——《雙魚隕石》。
北京的一個養生館老闆王唯正在做著生意,突然,一個大媽來訪,告訴自己,一個自稱是自己父親的男人出現了。當這個男人被大媽領到王唯面前時,王唯驚呆了,這個人自稱是自己父親的男人,與自己父親容貌相似,而且,對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一清二楚。關鍵在於,自己的父親二十年前,就因為參加一次科考,最後死在了那裡。如今,這個人卻拿出了自己的證件和家庭照證明。並在眾人面前講述了自己,參加科考時候的故事。這段故事非常的離奇。最離奇的就是,在這個故事裡頭,有一顆可以複製人的隕石。
通過這顆可以複製人的隕石,向人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人性。
人性一:為了科學,勇於獻身。
楊教授是一名科學家,對於科學有一種無法形容的痴迷。在發現了這顆雙魚隕石的時候,就被這顆隕石迷住了。曾經為了保護這顆隕石不被科考隊的投資人佔有,已經死過一回。當面對自己的複製品時,楊教授首先想到的是解刨。當第二次出現自己的複製品時,楊教授與自己的複製品,表達地都是對科學的痴迷。
人性二:貪婪和自保。
科考隊的陳甘泉身上有兩種人性——貪婪和自保。
陳甘泉組織科考隊,並不是對科學的痴迷,相反,他是追求的個人利潤。當陳甘泉發現了這顆隕石之後,陳甘泉最先想到了是馬上擁有這顆隕石。為此,還失手殺死了楊教授。當陳甘泉觸碰到了這顆隕石之後,陳甘泉的複製體就出現了。即便在當時,楊教授沒有解答,複製體不能共存的時候,陳甘泉的這些複製體馬上開始了自相殘殺。
最可悲的就是,在爭奪中,陳甘泉吞食了隕石的一塊碎片,使得陳甘泉不斷地複製著自己。也在不斷殘殺著自己。最終,陳甘泉沒有走出沙漠。
同樣具有自保人性的還有科考隊的隊員趙青。當趙青知道了隕石的秘密——一旦接觸了隕石,那麼,就等於開啟了一道平行空間的門。另外一個空間的自己,將會從另外一個空間裡頭來到自己的面前。只有殺死對方,才能活命。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兩個趙青都希望王德志能夠站在自己這一邊。但是,悲劇的是,兩個趙青都死在了沙漠之中。
人性三:為了一個信念,不斷地犧牲自己。
王德志的信念就是,想見到自己的兒子。王德志參加科考隊的原因就是,為自己的兒子多掙些生活費。當王德志感到自己面臨無法擺脫的困境時,隕石的複製功能,就成為了王德志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徑。為了得到源源不斷的水和乾糧。王德志不斷地複製著自己,也在不斷地自殺。
正是由於這種為了見兒子的信念,讓王德志終於走出了沙漠,見到了自己的兒子。可是,對於這段離奇的故事,所有的聽眾、包括王德志的兒子,都不願意相信。直到,王德志的又一個複製體自殺之後,王唯又遇到了一個王德志的複製體。才完全相信了父親的話。
這部科幻電影向人們展示了人身上,不同的人性!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