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我校斯康教授帶領團隊緊急研發口罩伴侶等光觸媒消毒抑菌系列產品,利用「光觸媒」的黑科技原理,讓口罩使用壽命大大增加。此外,該產品在殺滅細菌病毒的同時,作用時間長,自身安全無毒。
斯康是我校工學院教授,也是浙江安吉雲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光催化材料是斯教授深耕的領域,他的團隊致力於高新納米光催化技術在生物化學汙染防治領域的研究與推廣應用。目前,公司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產品在京津冀地區、長三角、河南等多地廣泛應用,受到央視、新華社等媒體多次報導。通過地校合作平臺,斯教授進一步學以致用,堅持公司內部研發與產學研合作相結合。公司一方面積極引進各類專業人才組建研發團隊,另一方面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積極開展合作研究,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速度。
△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專題報導
△斯康榮獲國家特聘專家證書
光觸媒系列產品對多種常見病菌抗菌率高達99.999%
「光觸媒」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以納米級二氧化鈦為代表、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導體材料的總稱。光觸媒在1967年由日本人發明,日本的光觸媒技術也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紫外光及可見光的作用下,光觸媒會發揮自身強烈的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殺滅多種細菌和甲醛,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當年SARS疫情爆發後,國家專項課題研究過光觸媒對SARS冠狀病毒的殺滅抑制作用,當時中科院和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日本光觸媒技術企業的課題報告顯示:光觸媒網膜抑毒率達到99.99%。
△普通口罩和抗菌口罩細菌培養對比
斯教授的團隊對光觸媒抑菌劑系列產品的殺毒抑菌效果進行了多次有效性、安全性、持久性試驗,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出具試驗報告。此前,團隊將實驗用的一次性口罩內外噴塗抑菌劑後,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科候診室使用半小時,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口罩內外層的細菌後培養48H,對比樣品不做抗菌處理,拆封后直接使用。實驗結果顯示,未經抗菌處理的口罩表面沾滿細菌,而噴塗抑菌劑的口罩表面上的細菌被殺滅分解。
△在紫外線燈照射下,對SARS冠狀病毒的抑制率達100%,在沒有紫外線燈的照射下,對SARS冠狀病毒的抑制率達99.99%
目前,該產品技術也在國際上得到了認可。在香港標準與測試中心(STC)的抗菌性能鑑定中:對多種常見病菌抗菌率高達99.999%,符合美國USP(美國藥典)要求。在英國Intertek認證機構的抗菌紡織品性能鑑定中:經過10次洗滌,抗菌值依然達到99.99%,遠超日本JIS L1902紡織品標準。
研發因疫情緊急啟動研發
口罩壽命可延長六倍
作為新材料研發團隊,斯康教授和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物和化學汙染物防治。光觸媒消毒抑菌劑的研發實際上已經持續了六七年。斯康教授指出,口罩伴侶等抑菌產品之所以這麼快就能研發出來,源於團隊多年積累的經驗。
「一次性普通外科口罩使用的壽命約為4小時,如果保證口罩不破損、不洩露,使用該產品處理後,口罩的壽命可延長24個小時。」斯教授指出,使用抑菌劑可以使口罩的壽命延長6倍,對於很多買不到口罩或口罩緊缺的人來說,他們在心理上也不會有太大負擔了。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
除了大量生物化學汙染防治實際案例的積累,斯教授的團隊主要還針對有機物汙染(甲醛)、微生物汙染(流行性感冒、黴菌異味、學生眼部疾病、手足口病)研發相應產品。「這種產品能夠降低空氣中甲醛、微生物、病毒等有害化學物質的數量,大大提高空氣品質。」據了解,斯教授團隊推出的生物化學汙染降解製劑在浙江的許多高校、中小學和幼兒園都得到了應用,效果很好。
光化媒抑菌劑批量化生產並投入一線使用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光化媒消毒抑菌劑已經批量化生產投入市場使用,許多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都用上了這種產品,並對其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此之前,斯教授就陸續通過湖州市和安吉縣衛健委向一線醫務、卡口蹲點、復工招聘等工作人員免費提供了價值10多萬元的抑毒抑菌劑系列產品。此外,他還通過海外的朋友,從英國倫敦籌集到一批緊缺的歐盟產醫用級FFP2(N95)和等級更高的FFP3口罩,供湖州的一線醫務人員使用。
△抑菌劑產品簡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公共衛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公眾場所及設施越來越乾淨。斯教授指出,如何通過科學的手段接觸看不見的汙染是下一步的關鍵所在。「光觸媒材料在西方發達國家具有超過三十年的應用,我們國家未來也會大量採用一些新材料來降解這些看不見的汙染,使呼吸到的有害物質降到最低。」對於光觸媒消毒抑菌產品的應用前景,斯教授自信地說道,「當其他病毒、細菌來侵擾我們的時候,光觸媒的大範圍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發生的機率,疫情規模會得到很好的控制」。
編輯 | 王芷怡
文字 | 金君雅
審核 | 龔思、顏滌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