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優秀的跤運動員,都有一兩招過硬的本演,一股都管這種過硬的本領叫做「絕招」那麼,絕招的特點是什麼呢?一個運動員又怎麼才能練就一兩手真正稱絕的絕招來呢?
絕招不絕。所謂絕招,並不是這一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所無敵。事實上,這樣的技術是不存在的。正因為加此,摔跤比賽的爭奪才顯得千姿百態,變化無窮有人會同,在中國式摔中,勻、別、切、入拿、力道、踢、蹉、擲、披、揣等等,究意哪一招絕。可以這樣說,哪一招絕,哪招也不絕。在摔中沒有固定的進攻技術動作。因為每個運動員對每個動作掌握的程度不同,而某個運動員對某個運動掌據的熟練與不熟練,是根據教練員對某個動作的講解及調練手段,運動員對某個動作的喜愛及運動員的身體來決定的。因此,某一個進攻技術動作可能成為這個運動員的拿手絕招,另一個進攻技術動作就可能成為那個運動員的拿手絕招。這就是絕招的相對性之一。因此,教練員(老師)的拿手絕招就不要不加選擇地、強行地向運動和學生傳授,因為這往往不會收到好的效果。這就叫絕招不易傳。要想以某一個動作做為全隊的拿手絕招,藉以形成某一風格,一色的色的「揣...都是不現實的。
某一運動員的絕招,不一定在所有對手身上都能起到致勝的作用。平常說的有得吃,有的就不吃,就是這個意思。對方對你的絕招有適應能力,你的絕招對其人就不絕;對方對你的絕招沒有適應能力,你的絕招對其人就可以稱其為絕。前一種情況,絕招就不起作用了。為了取勝對手,只能改變戰術及進攻的技術動作。往往有這種情況,某一進攻技術動作,在本隊隊員中就不易起到致勝作用。這就是平時說的「熟手跤」中對摔的情況。對不常在一起摔的異隊隊員,就能起到很好的致勝的作用,這就是平時說的「生手跤中對摔的情況。因此,切莫因為你的絕招在熟手中不起作用,而在生手跤甲就不敢發揮。這往往會埋沒自已的特長。這也是絕招的相對性。再有,一個運動員的絕招在某一時期起作用,在一定時期以後就不起作用了。這也是絕招的相對性。這是因為在練習、比賽的實踐中,對手逐漸適應了這個動作,形成了有效的防守和反攻的能力。這時絕招也就不絕了。平時說某某的絕招「被堵回去了」就是這個意思。為了不使「堵回去」,就要適當地安排配合練習,如不反抗、一定程度的反抗等有條件的實踐。並且教練員要及時糾正運動員絕招中的動作缺點和嚴重錯誤。這樣可以使練就的絕招得到鞏還有,以同一個進攻技術動作為絕據的運動員,在使用這個動作的時候也不是千篇一律、一個模式個程序,總會有所差別的。這也是絕招的相對性例如同樣都以「踢」當做絕招的運動員,使用的過程中,在手法上、步法上、誘導技術上都是不盡相同的,或多或少都有差別。因此,在學習和教授技術的時候,對優秀運動員的絕招的引入過程,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特點。不然是學不到手的。
絕在變之中。一個運動員的絕招要永遠稱絕,就不要使其凝固不變。只有在訓練中、比賽中不斷發展自己的絕招,這樣絕招才能保持生命力。隨著比賽和運動員身體條件的變化,使自己的絕招動作不斷地變化。某一部分力量的增長,柔韌性的增長,都可以把動作向能發揮優勢的方向上變化。如上肢力量加強幅度大的時候,就可以把動作變得充分利用上肢力量。腰部力量好,就可以把動作改變成發揮腰部力量的類型。同一個動作依據這些變化的特點而改變。為了使絕招百發百中,要不斷完善其絕招,使對手防不勝防。無論如何也得使上絕招,使上絕招就要發揮作用,非摔倒不可。為了達到史上絕招的目的,就要在誘導技術上完善化。儘管對手全力防這一招,從手法上,假動作上也要追使對手就範。為了使絕招效果明顯,就得在對手的不同反抗方向上都能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同時在一招逃脫之後,使對手遭到新的進攻。這就是在絕招之後的補充技術。如以「別子」為絕招的時候,對手向前搶胯的時候,就可以用「擠」去摔對手等等。總之就是在絕招的周圍有一整套措施應付對手的防守與反攻。
絕招的掌握。我們中國式的摔跤進攻技術動作,有幾十個,如果把它們組合起來,配合使用,再以不同手法、不同步法配合不同進攻技術動作,那就更多了。正如摔跤界常說的「大絆子三十六,小絆子賽牛毛,」以形容進攻技術之多。但是一個運動員在有限的運動年代裡,同時又受到訓練條件、身體條件的限制,不可能純熟掌握這麼多的絕招技術,只能,也必須掌握一兩手絕招,依靠這絕招技術做為取勝的主要手段。既然絕招在中國式摔跤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掌握一兩手絕招呢?作為一個運動員來說,對某個進攻技術動作的喜愛是條件之一。如勾、別、切、入等等許多進攻技術動作,你喜歡哪一個,連起來就有主動性、積極性。然而,更重要的還是身體條件,只有身體條件適合某一進攻技術動作的發揮,練習起來就更容易形成絕招。在選擇某一進攻技術動作做為某一運動員的絕招動作時,教練員要善於觀察運動員在練習和比賽的過程中,某個技術動作做為他的絕招有可能性,初步確定之後,就可以誘導、培養以及加強這個技術和輔助練習等等。然後檢查效果,一旦有效便可能進一步強化,使之形成絕招。運動員的絕招還應選擇一些所謂大動作,如勾、別、入、抱、揣、踢及抱腿等大進大鑽的進攻技術動作。因為在遇到對手的時候,這些進攻動作是容易取勝對手的。當然,不排除其它動作做為絕招的可能性。有許多優秀的中國式摔跤名手,他們的絕招也不是平時所說的所謂大動作。再就是根據絕招的特點,在訓練和比賽中不斷強化絕招。不斷地變化、完善,使之永遠富有強大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