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學習物理的時候尤其上物理課的時候,總是覺得有趣好玩,但是一遇到考試所表現出來的就差強人意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我感覺很多的同學雖然學習了很長時間的物理,但是從根本上還是沒有掌握好學習物理的門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物理學習方法。所以我們在這裡提出學好物理的七大「絕招」,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同學們今後的物理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01絕招一:概念要理解,規律要熟練
概念和規律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在針對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達到概念理解、規律熟練這種程度。在學習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即要明確以下幾點:
1、每個概念和規律是怎樣引出來的?
2、定義、公式、單位或注意事項各是什麼?
3、其物理意義或適用條件是什麼?
4、與有關物理概念、規律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5、這些概念和規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6、適度訓練。
我們現在有的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被落下了,主要是以上幾個方面沒有明確,從而為今後的學習埋下了障礙。
02絕招二:制定目標、提升能力、有效訓練
學習的過程中要有目標,課下也要有目標,也就是不管課前課後都是要有目標的,而且我們要針對這個目標進行有效的評價,看看通過學習我們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沒有效果,然後要做有針對的訓練、評估,不達標的話要及時的查漏補缺。
結合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在閱讀能力上訓練,能獨立閱讀教材,找出主要內容,寫出讀書筆記,其次還要在語言表達能力上訓練,能用正確的物理術語描述物理概念及規律,能把一般的物理過程表達出來。再次要在觀察動手能力上訓練,能細緻觀察物理現象,歸納出物理規律,能獨立寫出實驗報告,處理實驗數據。這些看起來比較繁瑣,但是我們長此以往的堅持下來,自己的目標就會實現,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03絕招三:獨立自主歸納總結、畫思維導圖
獨立主動地歸納總結可能是我們以前經常忽略的一個地方,我們好多的同學可能只是把老師留的作業當作作業,課下就不去整理總結了,所以說除課上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外,課下還要在複習基礎上重新整理課堂筆記,加強印象和記憶。每學完一章後,都要總結出詳細的知識結構,畫出完整的思維導圖,從中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繫和區別以及其來龍去脈、縱橫關係,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你能完整的自己畫出思維導圖來,就說明對本章本節的內容基本上掌握了。實踐也證明了運用思維導圖的確可以使同學們的基礎知識得到快速的提升。
04絕招四:善於利用物理模型、提高解題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有的同學認為非常的高大上,其實這裡我們所說的物理模型就是一些基礎的、典型的、簡單的思維方法、例題等等。同學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從教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和自己所做的習題中,歸納出各種物理模型,並明確其產生的條件和特徵。當同學們頭腦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觀意識時,複雜的物理現象分解成的若干簡單物理過程與物理模型聯繫起來,便使複雜的物理問題演變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物理畫面,這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想像力,也使問題迎刃而解,從而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於解題能力的培養我們要善於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也就是把一個大的模型拆解成一個個的小的模型,然後用基礎的解題方法就迎刃而解了。同時解題的過程我們要善於抓關鍵詞、抓題眼,這個和我們平時的理解能力和物理素養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多解一些題,逐步的培養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
05絕招五:養成正確思維、掌握一定的思維方式方法
有些老師上課強調的、糾正的錯誤的思維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比如下滑力這個概念,由於它沒有施力物體,所以這個力就不存在,它只是重力的一個沿斜面向下的一個作用效果,知道這個後我們就要及時的糾正以前的錯誤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
經常聽到學生反映「老師講課時聽著都明白,自己做題時卻不知從哪兒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學生還沒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法。要想進行正確的思維,要做到以下三點: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規律,使思維活動建立在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有理有據的去分析,去思考,不能想當然。
(2)要按物理內在規律進行思維,學生遇到一個問題,要弄清物體在什麼條件下,遵從什麼規律。需用什麼公式,只要物理過程搞清楚了,題目就會容易做了;每一條規律、每一個定律等都有內在的條件,一定要把條件和結論對應起來。
(3)積累和總結幾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模式,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運動狀態分析法、能量狀態分析法、電路等效變換法、電路中電勢變化分析法等。我們所遇到的物理習題中有很多同類的習題,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和步驟去解決。也就是我們要有知識遷移的能力、思維遷移的能力,頭腦不僵化,要靈活。
06絕招六:強化物理思維方法的訓練
「比較」和「類比」是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思維方法,比較是找差別,類比的最終目的是找它們的相似點。最終都是通過這兩種方式加深了我們的思維,給我們的記憶找到了捷徑。
在表面上差異大的概念和規律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共性;對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規律,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差異,加深對概念和規律及物理現象的認識。例如「重力場」和「靜電場」,表面看來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它們之間有著共同點(同為勢場),即重力和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概念。再例如動量和功率,它們所具有的單位表面看來相似,但它們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另外對抽象的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還可採用「類比」法。例如電場、磁場像風一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是客觀存在的。研究風時,可以從樹枝擺動的方向、幅度來反映風力的方向和強弱;研究電場時引入檢驗電荷,研究磁場時引入通電導體,根據受力的大小、方向來研究電場,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用「類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難度,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自己思維能力的提升,我們同學們自己最終的差距還是會體現到思維上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之後,還要進行強化訓練。強化思維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進一步加深鞏固,是思維方法的具體應用,是使同學們靈活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同學們要適量地多做一些物理練習題,特別要敢於做一些綜合性較強、物理過程較複雜的練習題。通過不斷訓練,不斷歸納總結,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訓練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這都是快速提升我們思維能力的方法。
07絕招七:樹立信心、提升自己、不服輸、勇於探索
對待學習信心很重要,只有信心十足,我們才能不畏艱險,才能夠看到難題的時候勇於探索,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們好多的同學學到一定程度,產生瓶頸以後就不敢在向前了,其實這時候才是最為關鍵的,只要是這層窗戶紙捅破了,我們的整個物理學習其實就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同學們,路就在腳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終要不要學、要學到什麼程度,完全在於自己的意志,不找藉口、砥礪前行,最終一定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