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今年很物理 學好物理很重要!

2020-12-06 刁博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4日17時45分,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士生物物理學家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學家約阿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蘇格蘭分子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理察·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獲獎,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研發了冷凍電鏡,簡化了生物細胞的成像過程,提高了成像質量。

顯微鏡的出現讓人類看到了新的世界。因可見光波長相對較長,觀察細小的物體時易發生衍射,中學生物課堂上用的光學顯微鏡放大極限大約是2000餘倍。為了得到解析度更高的微觀世界景象,科學家用波長更短的電子設計製造出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讓發明者Ernst Ruska獲得了198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因為高真空下水容易揮發,當時的電子顯微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只能觀察無生命的物質。1982年,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的團隊開發出快速冷凍將水變成玻璃態的方法,這種方法儘可能的保護了生物分子在電子顯微鏡成像中的自然狀態,冷凍電鏡技術得以推廣。約阿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開發出圖像處理技術,能夠將電子顯微鏡拍攝到的二維圖像轉換為三維結構圖像。有了這樣的電鏡,藥物研發將更加快捷,結構生物學家也能夠給《Nature》砸去一篇篇重要蛋白質結構圖像的論文。

從冷凍電鏡的研發過程可以看出,物理學在其中起到了主導的作用,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可謂很物理。在生命科學、化學深入到微觀領域後,物理學的重要便愈發突出的顯露出來。冷凍電鏡的發明靠的是物理,應用到了生命科學、化學領域,這項成就即使頒發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家也是完全靠得住的。

想起了不久前在上海、浙江首批試行新高考的省市中,物理學因高考政策的不合理受到了冷遇。今年很物理的諾貝爾化學獎告訴人們,物理很重要,學好物理很關鍵。一個不重視物理的國家,難以在科技領域大展身手,更難以摘取諾貝爾獎章。

相關焦點

  •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被生物學家搶走,最尷尬一幕發生在1998年
    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但如今的諾貝爾化學獎被不少科學家調侃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因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甚至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獲得過這一獎項。 繼去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物理學家之後,今年這個獎又被三位生物學家搶走了。
  • 三個物理"工匠"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發(石天晟 攝)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 用物理學家的才思推動生物化學革命——記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新華社記者楊駿 李驥志 張家偉見人所未見的世界,一直是科學探索的一個目標。但如何去見呢?理論在先,還是工具改進在先?比如量子理論,是典型的概念帶來實踐和認知革命,而工具改進是否也會帶來類似革命?
  • 大多數女生認為物理難學?學好物理,方法和努力一樣重要!
    導讀:大多數女生認為物理難學?學好物理,方法和努力一樣重要!物理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和人類的生活息息有關,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事,都可以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比如家裡的線路安裝就和物理知識相關。想要學好物理,不僅需要努力,更需要學習方法。很多物理老師也認為學好物理方法和努力一樣重要。那麼,學習物理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哪些高校的學習方法呢?下面小編就一一為大家講解。01.對物理知識點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死記硬背。初中的物理知識比較多,有些知識點需要背誦,背誦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學生理解。
  • 2017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得獎的是物理學家?
    布熱津斯基說,今年獲獎的成果使人們能夠看到細胞內部的分子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未來人們可能會看到分子結構的變化過程。他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的化學獎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個典型,技術在科學發現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共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將由這三位獲獎者分享。
  • 因「基因編輯」兩位女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48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這一點對於物理學科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物理講解的是「萬物之理」,物理可以說是一門純理科,不像化學或生物一樣既是理科又偏文,也不像數學一樣只有理論推導、計算、證明、函數關係、幾何關係等,卻沒有各種實驗驗證。   所以同學們,如果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重視理解,那麼很有可能無法取得好成績。尤其那些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去學物理的同學,是很難學好物理的!
  • 今年有3位女性獲物理和化學獎,共計僅10位
    北京時間10月7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首次將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兩位女性科學家,同樣在10月6日晚間的物理學獎獲獎名單中,3位科學家中也有一位女性,至此,今年諾貝爾獎的三個自然科學類獎項8位獲獎者中,女性佔了3位,比例之高前所未有。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從1901年至2017年,共頒發了109次,擁有178位獲獎者。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
  • 怎樣學好物理?
    1、首先要改變觀念,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並不一定會好   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淺顯,並且內容也不多,更易於掌握。再加上初三後期,通過大量的練習,通過反覆強化訓練,提高了熟練程度,可使物理成績有大幅度提高。但分數高並不等於物理學得好、會學物理。如果學習物理的興趣沒有培養起來,再加上沒有好的學習方法,那是很難學好高中物理的。
  • 【科普君】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物理、化學獎公布!揭秘那些獲獎背後...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獎、化學獎等自然科學類獎項都花落誰家?每個獎項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成果和故事?一起來和科普君了解一下吧! 正當全世界與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惡鬥時,今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了C肝病毒的三位發現者。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物理、化學獎公布!揭秘那些獲獎背後的故事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獎、化學獎等自然科學類獎項都花落誰家?每個獎項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成果和故事?一起來和小加君了解一下吧!正當全世界與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惡鬥時,今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了C肝病毒的三位發現者。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環球網快訊】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由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 Doudna獲得。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Winter獲得2018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 「肽類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的貢獻。Frances H. Arnoid因研究酶的定向進化而分享一半獎金;George P. Smith 和Sir Gregory P. Winter因縮氨酸的噬菌體展示技術而共享另一半獎金。其中Frances H. Arnoid也是今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位女性科學家。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環球網快訊】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由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Doudna)獲得。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2019諾貝爾化學獎: 二戰老兵的傳奇人生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從1901年至2017年,共頒發了109次,擁有178位獲獎者。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
  • 美英兩國三位科學家共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主要貢獻是進化控制,以及使用進化變化和選擇的相同原理,開發設計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加上今年的頒獎,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總共授予110次,頒發給了181個獲獎者,不過,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被授予兩次,所以實際上共有180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剛剛,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了!
    當地時間10月4日上午,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揭曉。
  • 學好初中物理的四大訣竅
    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好物理既要有一定的數學知識為基礎,更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平時,很多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實際上,只要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完全可以把物理學好的。一、善於觀察。學習物理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各種物理現象,找出其中的運動變化規律,以更好地為生產和生活服務。要學好物理,就要認真觀察周圍存在的各種物理現象。
  • 新晉諾獎物理和化學獎得主在研究啥?他們的科普書透露了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僅有兩本詩集在中國出版,在國內儼然屬於「小眾」「冷門」。與之相對應的是,與文學相比更為曲高和寡的科學領域,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推動」系列圖書卻一次押中6本新晉諾獎得主的作品,分別來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
  • 排隊五年,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會是TA嗎?
    2015年開始,諾貝爾物理學獎先後頒給了這些研究領域:2015是粒子物理學,2016年是凝聚態物理學,2017年是宇宙天體物理學,2018年是原子分子及光物理學範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成果是宇宙天體物理學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