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田有多嚇人,寧理就有多驚人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選角導演杜彩玲第一次結識寧理是在2012年,朋友介紹寧理是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但盯著眼前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杜彩玲有點疑惑。沒過多久,杜彩玲遇上一個日本商人的角色,找了好幾個演員都不行,最終,是寧理讓她相信了此前朋友的介紹。

從那之後,她開始向製片人和導演推薦寧理,但起初根本「推不出去」。她聽到最多的話是「寧理是誰」,要麼就是「我相信他是好演員,但確實臉不熟」,或者乾脆是「主演都沒人聽說過,這片子能賣嗎」。為此,杜彩玲還和對方摔過門——那時,如果你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寧理」,出現的結果基本都是一所理工大學的簡稱。

轉機來自2017年的《無證之罪》。寧理徹底演活了冷血殺手李豐田,劇集剛剛播完,就有媒體表示:今年的國產劇最佳男配角已經產生。無數網友也在「童年陰影」安嘉和(馮遠徵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扮演的家暴男)後,加上了「成年陰影」李豐田。

很多網友通過「考古」發現,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從上戲畢業,寧理就已經開始出演很多影視劇的男一號了,但他卻在事業的鼎盛期去了美國,再次回國後,直到李豐田反叼著煙出現,寧理才重新被發現、被認可。

最近,《沉默的真相》熱播也讓寧理的演技再一次被持續討論,還有表演系的學生開始「拉片」,拿他的片段當做專業教材。這些都令寧理開心,但少年時期的虛榮心早已變淡,人到中年時,寧理也終於能夠享受表演本身。

當然,被關注也是重要的。比如,當女兒炫耀說「爸爸,你看我又漲了一個粉絲,馬上就要到一百了」時,他可以眯著眼睛勾出好幾道魚尾紋,掏出手機,說:「你看爸的!」

以下是寧理的自述——

文|王雙興

編輯|金石

1

在《沉默的真相》之前,很多人認識我是因為《無證之罪》,但當時《無證之罪》的導演找到我的時候,其實我心裡一涼。

那是我拍過的第一部網劇。在當時我的想像中網劇就是一群年輕人拿個手機拿個DV,跳個霹靂舞、滑板什麼的,我心想,媽呀,我這麼大歲數老胳膊老腿的,再拍個網劇,多悽涼。

結果一看劇本,我驚著了,太棒了。劇本寫得特別吸引人——一個人死了,你剛要覺得肯定是這個人幹的,咔,這個人死了;然後你覺得肯定是那個人幹的,咔,那個人被逮了。節奏很緊,人物也很立體,作為讀者我被吸引了。

當時有幾個角色備選,我選了李豐田。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動物,很神秘,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其實角色創作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沉默真相」的過程,先是感性地體會它,然後理性地分析它,抽絲剝繭,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關於他的所有碎片組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人呈現給觀眾。

開拍前,我就在心裡構建了李豐田這個人物——他的母親是用人骨灰做成的嘎拉哈算命的,劇裡說,給男人算用牛骨,給女人算用羊骨,只有給死人算命才用這個,而算死人卦的人「斷子絕孫」。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從小都要面對這件事,這給他一生都造成影響,所以生命對他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他的生命從來沒有被尊重過,他也不會尊重任何生命。

在劇本裡,沒有過濾嘴的菸頭是很重要的線索,但是怎麼才能把它合理化,琢磨這個事兒花了好幾天。

我不抽菸,拍戲前專門買了一盒研究,煙都揉皺了,突然發現一種可能性,就是把過濾嘴裡的棉絮抽出來,反著叼在嘴裡,點著過濾嘴那裡剩下的紙,火苗呼啦一下把我鬍子給燎了,特別臭那個味兒,但是一瞬間覺得這個效果很好,在黑暗中還顯得李豐田很猙獰。我跑去和導演說,我們幾乎一拍即合,後來「反向抽菸」成了李豐田的一個標誌。

李豐田反向抽菸 圖源網絡

在整部劇裡,給很多觀眾留下「陰影」的是我出場的那場戲,劇本寫的是有人藏在沙發後邊看我打人。我當時拿了個柚子代替人的腦袋,抄起菸灰缸砸了十多下,砸人時臉上露出的那個笑我自己都不知道,後來我自己看都嚇一跳。當時沒有刻意設計,進入了那個狀態以後,突然砸著砸著就砸出快感來了,無意識就笑了,因為你已經完全進入那個角色了。

砸完之後,用牆上的錦旗擦手上的血這個橋段是我自己設計出來的。我們一般人剛剛砸過人,那個人可能被打死了,自己手上濺了那麼多的血,都會很恐慌。但是對李豐田來說,就像《動物世界》裡追殺完獵物的豹子,結束了就結束了,不再有其他任何的影響。

我就想把這個東西展現出來:殺一個人對他來說就是生活常態,手髒了擦一擦手,就像普通人幹完活兒擦擦手。

而這就是李豐田,他不符合大家對殺手的印象,不是那種很酷的、威猛的,他就在你身邊,穿著破棉襖,和每天遇到的掃大街、燒鍋爐的普通人一樣,這才是最大的恐怖和危險。這種人可能你給他一棒子,打得他滿頭是血,他也不做什麼反應;但有時候你可能一句話、一個動作不對,他就把你弄死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獸性,他的行為方式就像野獸捕食一樣,不猶豫,也不做準備,直接進攻,達到目的。

拍攝期間,演員裡有好多孩子,他們也不認識我,看我穿個破棉襖在旁邊坐著,可能以為是剛刑滿釋放的犯人吧(笑)。拍的時候好幾個人都被嚇到了,後來都躲著我走。

我覺得,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嚴良、駱聞和李豐田三個人,他們分別代表了正義、理性和獸性。儘管人類會努力掩蓋心裡的那個「李豐田」,但他所代表的邪惡確實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比如開車時碰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你會想下來把他一頓暴扁;遇到一些極端的事情,你會開始怒火中燒想要以極端的方式解決。但之所以沒有這麼做,是因為心中的李豐田受到了嚴良和駱聞的約束,道德、法律都在約束著你,告訴你這是非理性的、不可以的,然後把內心的野獸鎖住。

所以有很多應激犯罪的人,也是因為某種原因,鎖鏈鏽蝕了或者鬆動了,在那個瞬間,獸性戰勝理性,野獸就出來了。李豐田就是這樣的一個底層的人,人性沒有健全、獸性在不斷地被激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我希望觀眾通過他看到的是現實生活,去理解為什麼鎖鏈會鬆動,這對社會來說也是一種預警。

2

其實,《無證之罪》對我來說,是一個轉折,它讓很多人看到了我,我也有了更多的機會。

我記得《無證之罪》開播的時候,我在美國,特別忐忑,犯愁。一直緊張到第五集結尾,李豐田出場了,沒多久導演呂行給我發了一個圖,是網友弄的,上面是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拿著美元在點菸,下面是我反向抽菸的劇照,還配了一行字:我上一次看到這麼帥的抽菸還是幾十年前。

把我和我偶像放一起了,我一下就覺得,行了。緊接著,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評論,都是挺好的,還有個網友跑去我微博評論裡問:老師,您真的沒有案底麼?微博粉絲也漲到幾十萬,那種大學畢業後在路上被人認出來的經歷,好像又重新回來了。

我是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其實去上戲讀書之前,我對當演員什麼概念也沒有。

我是十多歲的時候跟著「文革」中被下放的家人到了安徽,後來在那兒讀書、參加高考,也沒考上大學,沒事幹,跟著所謂的「社會閒散人員」四處逛,沒什麼規劃,也沒什麼愛好,就是玩兒,跳那種「咔咔」的霹靂舞。

寧理(後排中間)小學三年級時登臺演話劇 圖源微博@演員寧理

那時候對未來挺渺茫的,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後來,一個安徽藝校學戲曲的朋友告訴我,上海戲劇學院去他們學校招生,他問我要不要去試試?

我記得當時沒啥經驗,又沒準備,去講了一個童話故事,連唱帶跳演了一首那年最火的《冬天裡的一把火》,又做了段廣播體操,就通過了一試和二試。那時候我剛19歲,小孩嘚瑟嘛,三試前跟朋友去玩,把考試時間都給忘了。當時一個臺詞老師叫王蘇,真的是我的恩師啊,她出來滿院子找我,把我叫回去參加了三試。

三試通過了,小半隻腳已經踏進上海戲劇學院的大門了,我懵了,開始主動學習了。之前的課本都扔了,又跑去借了一套重新學。真的從沒那麼刻苦學習過,把我爸辦公室的鑰匙要來去那兒學,備考的時候是6月份,熱,蚊子也多,我點了一屋子蚊香在旁邊,十好幾個,眼看著蚊子噼哩噗嚕地掉,最後自己也被燻得迷迷糊糊的。後來文化課考得還行,就這麼上了上戲。

對我來說,上戲的四年就像是一粒種子放在了土壤當中,並不是說一畢業它就發芽,也不是畢業兩年以後它就發芽,始終都在培育,都在醞釀,你的生活,你的知識,你的朋友圈子,你的所有人生經歷……讓它逐漸逐漸生長出來。

我記得剛進上戲的時候,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狀態,總是覺得表演呢就是演,模仿嘛,模仿喜歡的演員,模仿師哥師姐。舉手投足要玩兒帥,恨不得對著鏡子練習某種動作、某種姿勢。

我模仿焦晃老師、于是之,還有朱旭老師等等這些北京演員,說話都是「吃了嗎,那怎麼著啊,哎呦,給您請安了啊……」恨不得大段臺詞都能給弄下來,從聲音到動作都能模仿得很像,但就是不如他們打動人。後來自己慢慢開始分析,為什麼他能夠打動人,才慢慢知道了真正的表演是什麼——不是要模仿自己的偶像,而是要模仿生活。

當時上戲的老師會要求我們去體驗生活,觀察各種各樣的人,有時候甚至是一個老太太。20多歲的年輕小夥子,可能一輩子也演不了一個老太太,但你可能會演她的兒子,你要知道她的生活經歷給她帶來了什麼,要知道她面對各種情況時有怎樣的態度和反應,這些其實都是生活。

等到九十年代初,我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現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那時候上海的影視創作方面很興旺,電視劇、電影、話劇都很多,這種環境給年輕人提供了很多的機會,我一進劇院就沒有跑龍套,直接開始演主角,當時上海浦東新區開發嘛,拍了一部《小浦東傳奇》,我演了小浦東;還有吳貽弓老師導演的電影《闕裡人家》,在裡面我和朱旭等藝術家搭戲。類似演重要角色的機會還挺多的。

在這個過程中,也開始一點一點地喜歡舞臺,喜歡被人關注的感覺,但是人嘛都是,尤其幹這行,都希望被人家發現、看到、認可。最有意思的是我上戲劇學院的時候《西遊記》正火,可能我長得有點像六小齡童,有一次騎自行車出去,突然有人問:「你是演孫悟空那個嗎?」我一聽,嘿,那虛榮心(挑眉笑),又不能說「是」,這不是說瞎話嘛,但是又很玩味被人關注的感覺,怎麼辦呢,就看著人家——笑而不答。「就是他就是他。」於是獲得了一絲那種滿足感。哈哈哈年輕時真丟人。

沒過多久,我就開始作為演員被別人認識了。有時候坐公交車,人家會說,「這不是誰嗎,我看過你的戲啊!」我就特開心。我在上海租房,那種老房子一進去以後別人都知道,「哎呀寧理回來了,又拍什麼戲了?」有時候出門拍戲時間長,鄰居也會給你看個門,對於演員的這份尊重和關注,會讓你覺得很滿足。

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個巨大的禮物,一邊想怎麼會是我呢,一邊又覺得自己挺牛,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春風得意,也不懂得感恩——現在想起來,我最初迷戀的其實不是表演本身,更多地是享受它帶來的東西。後來我才知道,這真的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攝影 尹夕遠

3

我幾乎是在事業頂峰時選擇離開的。

那時候劇院的原創劇比較少,形式也比較單一。當時我就感覺基本上知道自己接下來會做什麼,好像已經觸摸到了這個行業的天花板,而且因為少不更事嘛,那種被誇贊的愉悅已經得到了諸多次的滿足以後,就覺得我幹什麼都挺牛的,我到哪兒都能這麼成功,再加上當時出國比較流行嘛,正好我家裡有親戚在美國,所以我在1996年去了美國。

出國之後才知道什麼是落差。在國內時,大學畢業有工作,有戲演,而且演的角色都不錯;雖然沒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單位給你提供房子,多好啊。當時我想像自己到了美國之後,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還能比這更高,結果去了發現你什麼都不是,還要為現實生活所累,而且語言也聽不懂,變成了一個孩子都不如的人。

剛到美國的時候,因為語言不通,我送過報紙;為了練口語,也當過房屋中介。因為缺錢,我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吃那種罐頭,最便宜的,打開以後弄點水就是湯。沒錢買新衣服,總買二手的穿,美國有很多二手店,大家平時不穿的衣服捐過去,洗乾淨了出售,那裡的衣服比較便宜,一條牛仔褲大概五塊多,毛衣啊外套啊最多也不超過十多塊。

我還學過珠寶鑑定,真的趴在設備前去研究,但是可能是因為沒辦法去表達,我覺得不太適合自己的性格,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還參與過法院的早期移民的翻譯培訓,但後來因為官司少,一單也沒接到過;甚至學過一段時間金融,不是專業的財經知識,就是技術方面的入門訓練,很快也覺得不喜歡。

最接近做出人生選擇的一次是在郵局工作。那個時候馬上要過聖誕節了,郵局的正式員工放假,需要招一批臨時工,錢給得還不錯,一小時10美元多,當時麥當勞一小時是5到7美元,因為需要錢嘛,我就去了。

郵局裡有一個一個的格子,上面貼著郵政編碼,我要做的就是根據信上的郵政編碼把它們放到格子裡去,然後分別打包。打包的機器老壞,一壞就要找維修工來修,後來看他修了幾次,我就學會了,機器再壞我就開始自己修。

假期結束以後,主管來找我說,有幾個臨時工轉正式工的名額,你要不要留下來。在美國,郵局屬於聯邦的工作,是很多人搶的鐵飯碗,咖啡是免費的,保險啊待遇啊都非常好,基本能看到將來的生活是怎樣的:住在哪個社區,有個多大的房子,開什麼樣的車,到多少歲就退休了,有多麼高的退休金……

這個誘惑太大了,我特別糾結。想了兩天,我突然問自己,我到美國幹嗎來了?我在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如果不出來,我也能知道我的未來是什麼樣,出來以後到了美國郵局,還是能看到50多歲的生活,多沒勁。最後咬咬牙,心想能不能跟自己較把勁,然後我就和主管說,算了。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找自己喜歡什麼,找著找著就發現,原來曾經放棄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最吸引自己的東西。

2000年左右,我去明尼蘇達大學學了電影製作,之所以選擇幕後,是因為一個華人在美國如果不會武打的話,表演的機會是很有限的。

上學期間,空閒時間我都在勤工儉學,在圖書館工作過,也在器材室工作過。當時我租房的二房東結婚搬走了,我還申請當了二房東,幫房東照看房子、貼租房廣告、收租,冬天鏟雪、夏天剪草,這樣就可以免費住在那兒,省了房租。

寧理在國外遊玩 圖源微博@演員寧理

現在回想起來,一些很犯愁的、不愉快的經歷都很模糊了,真正記得的是那些很簡單、很純粹、很有詩意的時刻。

比如,早晨6點多我從住的地方去學校的剪輯房,徒步大概要20分鐘,明尼蘇達的冬天很冷,一路上都聽的到腳踩在雪地上發出吱吱的聲音,當時會有一種很矯情的感覺,覺得哎呀,我在為我的夢想努力。

還有,我每天都要經過一個過街天橋,那個橋是一個特別有錢的人給妻子修的,雖然丈夫很有錢,但是妻子還是堅持上班,丈夫覺得妻子每天經過高速公路很危險,就出錢造了一座橋,橋上有很多藝術家的雕塑和詩句,特別漂亮。但是很不幸,橋剛造好,妻子去世了。

西方的藝術教育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沒有「標準答案」,老師更鼓勵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除非在你寫劇本或者拍攝的時候遇到技術問題了,老師會提出建議,至於誰拍得怎麼樣、誰更有藝術性、誰更生活,他們評述得不多,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研究生二年級的期末作業是拍一個短片。我當時拍了一個20分鐘的默片,講一個美國老兵回家的故事。膠片很貴,一卷膠片100英尺,正常情況下只能拍3分鐘,黑白的是100美金,彩色是400美金。因為沒錢,我就拍了一個黑白片,後來這個片子還拿了一個大學生的短片獎,我就覺得,其實有的時候,有限的條件可能會給你一些更多的優勢。

我記得短片得獎後,我跟我哥們兒喝得迷迷瞪瞪的,然後在大雪地裡又喊又叫,特別開心,好在美國瘋子比較多,也沒人注意我們,但這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鼓勵。

寧理逛博物館 圖源微博@演員寧理

4

真正的挑戰是在畢業之後。我挺想留在電影行業發展的,但真的沒有機會。

那時候,我做過和電影最接近的就是去放電影。人家把膠片給你拿來,你去放映機那邊放電影,每天放同樣的電影。那算是當時比較固定的工作了,其他都朝不保夕的,有時幫別人拍一個專題片,可以拿點兒報酬;有時去打打零工,偶爾有朋友拍MTV,我就臨時去當個錄音,或者管個道具。更多時候我只能私下裡自己寫寫劇本,導些小片。

上學當然是一個接近你想做的事情的途徑,但並不代表畢業後你能以此為生,也沒有辦法以此為生。我有個朋友是個老外,本科學的中文,研究生學的法國文學,後來畢業了去冰淇淋店做了銷售。當初和我同期出國的同學們很多也都轉行了,有的從商了,有的去做了瑜伽老師,還有的成了全職媽媽。

2007年左右,因為我太太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一些中國區的工作,我們全家回了國內。我偶爾會去國外演一些話劇,其他時間開始在國內拍戲,包括《中國維和警察》《李小龍傳奇》和《狐步諜影》等等,都是那幾年裡拍的。

和出國前相比,機會確實少了很多很多,不僅找來的戲少了,戲份也沒有以前的重。人家知道你是上戲畢業的,知道你原來也是演員,但畢竟過去太多年了,我離開的時候20多歲,基本還算是一個少年,回來以後恨不得都快年過半百了,形象上也有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東西沒辦法作為參照。

沒有渠道,沒有機會,很多時候真的得主動爭取。有時候朋友去試戲,我就跟著一塊兒去,拿著簡歷,然後被淘汰。很多次,很多次,對方就說:「老師您挺好的,但是我們這兒可能不合適。」

自己真的會著急,會希望被看到,希望能有多一點機會。有事幹的時候還好,沒事幹就會特別焦慮,也沒啥排解的方式,就是發脾氣、發邪火兒,逮誰跟誰發。去存個車,人家停車費是10塊錢,我非說,「那前面是5塊錢,你咋10塊錢?」然後跟人家發脾氣。我太太就說:「你看你,人家上面寫著明碼標價,你還較勁。」有時候在家也發邪火兒,動不動就發邪火兒,沒事就嗆人家幾句。現在想確實無聊,但在當時的狀態下就是會失控。

那個階段,在沒得挑的情況下,除非內心特別拒絕的角色,其他基本都是給你什麼就努力地演好,哪怕角色本身有一些欠缺,我也去努力地給它豐富,演成滿意的角色。

直到演了《無證之罪》,我才開始不用為沒有戲拍發愁了。那段時間,光是找過來讓我演殺手角色的劇本就有30多個,有的開著車去撞人,撞完直接塞到後備箱裡拉走;還有的是陰險黑社會老大,30多個角色,其實是一個形象,基本上是臉譜化的,讓我覺得沒有衝動,最終也都沒有接。

《無證之罪》播出之後,我的一個朋友追完劇開始追原著,追完原著又開始追紫金陳的其他幾部小說,然後就和我提到了《長夜難明》裡的律師,也就是後來《沉默的真相》裡我扮演的張超。

寧理在《沉默的真相》中飾演張超 圖源網絡

當時他說了一個畫面,聽得我血脈僨張。你想想看,在地鐵裡,一個律師拉著一個裝屍體的行李箱,你以為這是一個常規的懸疑劇,其實不是的,這個律師本身又是一個導演,正在導一出生死大戲,在這部戲裡,關乎人的生命和尊嚴,關乎法律和正義。這些東西我現在說起來還會起雞皮疙瘩,我真的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悲壯的作品。

但聽完之後我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扮演這個角色。2019年年初導演給了我一個劇本,我開始看的時候發現,這不就是上次朋友和我說的那個嗎?然後越看雞皮疙瘩越多。

前段時間有記者採訪讓我分別形容李靜和江陽,我回答說:像孔雀和獨角獸。李靜是劇中我的妻子,所以用所有美好的事物形容她都不為過;而江陽一下就能讓人想到潔白、充滿靈性又脆弱的獨角獸,他為了追求真善美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如果用同樣的方式描述我扮演的張超,我覺得他像人。我想了狐狸、兔子,所有所有都不貼切,人也是動物嘛,但它最複雜,也最真實。

在一個決定生死的瞬間,英雄可以將自己生存的可能置之度外,去讓整個世界充滿光明,但英雄是少數,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和前期的張超是一樣的。最開始他選擇了沉默、明哲保身,普通人身上有的糾結、擔憂、怯懦,他都有。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是張超,我會沉默還是挺身而出?或許直到最後我都不敢做出和他一樣的決定,名譽、家庭,世俗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但最後,為了生命的尊嚴,張超選擇了犧牲這一切。

如果這些角色重新給我選,我還是會選張超。

寧理在《沉默的真相》裡飾演張超 圖源網絡

5

最近《沉默的真相》播完,還有很多沒看過《無證之罪》的網友回過頭去找來看,還有很多人發微博誇我演技好,平時沒事的時候我也會去搜一搜網友對我的評價,第一是因為看的時候會很高興,畢竟誰都喜歡被誇;第二也是覺得人家抽出一些時間來寫這些,出於禮貌你也應該表示一下謝意。

有些話好像說出來特別官方又在說套話,其實不是的,我發現到了一定歲數以後真的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會特別感恩。

我很幸運,遇到的這些團隊都特別優秀。

我記得拍《無證之罪》時,有一場戲我要拿菸灰缸砸人,連續砸十幾下。當時準備的那個特別大,我說不行,這一掄下去人當時就開瓢了。然後道具老師就去幫我找。拍那場戲時是晚上,在哈爾濱一個馬上要拆遷的地方搭的景,天又非常冷,他就跑去給我找,一口氣找了大小不同的好幾個,問我覺得哪個合適。

《沉默的真相》導演陳奕甫只有三十多歲,很儒雅,很尊重演員,可以讓演員做很多很多嘗試,其實演員有時候很脆弱,需要鼓勵,當導演提供了空間,演員的動力和創造力也會越來越強。

還有我的家人,我真的很幸運遇到我的妻子,她對物質的要求非常低,會一直鼓勵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她爸爸媽媽結婚的時候沒有錢,就用銀質的一美元實驗性地敲出一對戒指,覺得挺好,又真正敲了一對,把實驗性的那一對留給了她。後來我們結婚的時候我也沒有錢,我們就用了那一對試驗品銀環。

她真的在任何任何時候都給予我鼓勵和信心,給我安全感。沒戲拍的時候發邪火,有戲拍了一走走好幾個月,她一個人既要工作還要照顧女兒。那麼艱難那麼焦慮的階段,如果沒有她的話,我覺得我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

寧理和女兒 圖源微博@演員寧理

現在回想起做演員的這些年,年輕時看到的都是大色塊的東西,給的是一個輪廓,像素比較低;現在對人本身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詮釋人的時候就會想到更多,所以像素也越來越高了。現在,我會更享受演員這個身份本身,享受表演本身。

其實,表演這件事對我意義重大,給我的人生帶來了極大的安撫。

我是個特別沒有安全感的人,11歲那年母親因為車禍去世之後,我的內心裡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我印象特別清楚,當時是禮拜三下午,我,我姐,還有剛9歲的弟弟,我們仨在一起下象棋。這個象棋很特別,是手工做的。當時我爸爸是工程師,媽媽是醫生,但那時候的家庭普遍比較拮据,買一副象棋也算是一筆開銷。我媽媽是醫生,她就自己畫了個棋盤,用醫院輸液瓶上的橡皮塞當棋子,然後請會書法的人在上面寫上車、馬、象、士、帥。

玩著玩著,突然一個堂姐來了,說我媽媽被車撞了,去世了。當時我姐就嚎啕大哭,我完全是個小孩子,不知道是啥意思,還想那她晚上還能回來給我們做飯嗎?後來每天每天,逐漸逐漸,意識到生活和以前不一樣了。

一個突然的意外,把整個生活全都打亂了。對我來說,這種來自家的安全感在11歲的那個禮拜三下午消失了。

人都有一種自保的能力,會去迴避這個事情,然後才能繼續往前走,到現在四十多年過去了,好多事都已經模糊了,但那種對於未知的不安全感一直伴隨了我一生,我對於下一秒將會怎麼樣,永遠都有一種隱隱的恐懼。

是表演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其實創造人物的過程也是一種冥想、一種儀式,你要讓自己全身心地放鬆,忘掉自己的處境,那個時候其實是一種釋放。隨後你進入到角色裡,去感受和傳達他的細微的感受,去遭遇他的處境,通過進入各個角色,你突然知道,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人都在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迎接著同樣的不可知,你會覺得,OK,你不是最危險、最不安的。

這是藝術帶給我的愉悅和撫慰,我也希望同樣把它帶給觀眾。

我記得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有藝術概論大課,老師第一堂課就說:「藝術類大學生,天之驕子,來來,都別睡了,都說一下藝術是什麼?」底下嘰嘰喳喳:藝術是美,藝術是創造,藝術是這個那個,都有。後來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藝術是終極關懷。

不懂啊,當時不懂,終極關懷?怎麼個關懷法呢?有時候演悲劇,角色都死了,你怎麼關懷啊?後來慢慢地理解了老師說的,關懷人,關懷人的處境,關懷人的無處安放的靈魂。古希臘把掌管戲劇的神叫酒神,就是讓人陶醉,讓人迷戀,讓人進入到故事展現的世界中,內心所有的憂愁、痛苦、汙垢和不如意,得到一種宣洩和洗滌。

拍《沉默的真相》時,有一個插曲我印象很深,我扮演的張超將在自由的身份下和愛人李靜訣別。這時候我該說點什麼呢,那段時間我天天琢磨這事兒。

我到劇組喜歡帶一些書,有一天無意中我就看到了莎士比亞的一首十四行詩:「……沒有芳豔不終於凋殘或銷毀,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落,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或死神誇口你在他影裡漂泊,當你在不朽的詩裡與時同長,只要有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這詩將長存,並且賜給你生命……」

那天我一看到這個,莫名其妙就哭了,覺得這跟我們的戲這麼貼切。我就跟導演和編劇溝通,最後告別時,我就念了這首詩的全詩。雖然後來基於各種原因的考慮,這一段最終被導演剪掉了,但它依然是一位演員獻給江陽、侯貴平這些角色,以及很多普通人的生命禮讚。

攝影 尹夕遠

相關焦點

  • 真正的人狠話不多,李豐田,讓你感受一下什麼叫高級變態!
    「無證之罪」的大火,其實並不是因為劇情有多麼牛批。  在我看來,這部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狼人李豐田(寧理飾)。  確確實實讓我感受到了恐懼。    李豐田不但性格隨意,也有一身功夫。他一人單刷兵哥總部還全身而退,出門後還淡定地抽起了香菸,吐著帶血的牙齒,試問,現代片裡有誰這麼牛?
  • 2062年有多嚇人 2020年到2062年還有多少年
    這是根據日曆得出來的結果,不過,卻有人傳言,那一年會非常地恐怖,因為有人預言地球會有災難,這是真的嗎?到底如何恐怖?2062年有多嚇人?2062年有多嚇人1、地球災難在眾多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中,日本未來人2062是個比較可怕而又奇葩的存在,說他可怕是因為準確預言了日本311大地震和熊本大地震,說他奇葩是因為未來亞洲將是印度的地盤,中國將不復存在!
  • 海中巨怪大得嚇人 究竟這魚有多巨大?
    海中巨怪大得嚇人 究竟這魚有多巨大?時間:2015-07-18 21:04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巨型鱘魚砸死女童撞傷2人 究竟這魚有多巨大?來源:新民網-東北網 導讀:【巨型鱘魚砸死女童 海中巨怪大得嚇人】美國佛羅裡達州5歲的女童遭到巨型鱘魚跳躍時砸死,其母親和哥哥被撞傷。具體發生在哪裡?究竟這魚有多巨大? 7月17日美國佛羅裡達州5歲的女童遭到巨型   原題:巨型鱘魚砸死女童撞傷2人 究竟這魚有多巨大?
  • 心理測試:第一感覺,哪個火焰最嚇人?測你發脾氣有多可怕
    每個人都經歷過,每個人都會發脾氣,或許也遇到過這樣的困難,有時根本控制不了自己,內心的壓力很大,很有思想,另外,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你特別受傷,特別有壓力,控制不了自己發脾氣,一旦發脾氣了,你有多害怕?如果你把周圍的人都嚇跑了,那就做個心理測試!
  • 眼白多為何很嚇人?
    那麼那張臉究竟哪裡嚇人?張大的嘴巴,雪白的牙齒,還是無助的眼睛?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一張受到驚嚇的臉上,增大的白眼珠(即鞏膜)正是嚇人的關鍵,一點點眼白的增大,就能使旁觀者大腦中「恐懼中樞」———腦扁桃體出現反應。  恐懼中樞———腦扁桃體  腦扁桃體,是人腦深部一個杏仁狀結構,是一種存在於所有脊椎動物中的腦結構。
  • 嚇人哦!南方蟑螂有多可怕,見過的人都知道
    嚇人哦!南方蟑螂有多可怕,見過的人都知道 2021-01-13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恐怖到極致,觀眾中途退場,昆池巖有多嚇人?
    恐怖到極致,觀眾中途退場,昆池巖有多嚇人?有一部恐怖電影非常的火爆,相信你也有所耳聞,那就是來自韓國的恐怖片昆池巖。很多在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就說點擊量達到100萬的話就有五一韓元的酬勞。隊員們也十分開心地前往去探險。就是在這樣一個探險當中,這一組隊員在昆池園裡碰到了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最終全部喪命。在直播的過程中令人緊張的氣氛和昏暗的燈光讓人無處不感受到恐怖的氣氛,長得非常嚇人的超自然物體,還有令人驚心動魄的女鬼,這樣個故事聽起來就已經很恐怖了。
  • 400多隻蝙蝠入侵老宅,大爺嚇得夠嗆……
    4月18日上午9點,黃巖公安分局寧溪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自己在烏巖頭村附近的老宅裡發現一群蝙蝠,數量多到驚人。接警後,民警迅速帶隊趕往現場處置。「我在門口守著的這會兒功夫,又有好幾隻蝙蝠飛進去,簡直太嚇人了!」民警的車子剛一停下來,報警人王阿公就焦急地走上前來。
  • 太空環境有多嚇人?要不是太空人心理強大,看到這些分分鐘致鬱
    人類從古代開始就想上天,想看看我們看不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總算慢慢的在實現自己的太空夢,有太空人去太空探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看看太空環境有多嚇人?
  • 海底10000米深處有多「嚇人」?人體能承受嗎?潛水員都往後退!
    海底10000米深處有多「嚇人」?人體能承受嗎?潛水員都往後退!海底10000米深處有多「嚇人」?人體能承受嗎?潛水員都往後退!人類現在的潛水工具已經可以探測到7000米之下,對海洋底下的生物已經有了一定的好奇,那麼這海底之下到底存在著什麼?是不是一片荒蕪一片黑暗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這11000米的深處,肯定還是有生命存在的,並且有些生物是人類沒有見過的。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的是慷慨激昂,聽得是熱血沸騰,雖然只是讓命運短暫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畢竟將命運這娘們曾壓在身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有人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世襲的貴族。俗話也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五代。
  • 加速多猛?有多省油?數據驚人
    理論上的確如此,那麼數據上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汽車質量能減輕多少?目前,碳纖維在汽車配件中運用越來越廣泛,輪轂、軸、車皮、車架、乘員艙均採用碳纖維材料,碳纖維密度為1.8g/立方釐米,鋼的密度為7.8g/立方釐米,密度比約為1:4。一般汽車結構總量(車身)30-35%,保守假設車身可更換部件約佔總重質量30%,那麼碳纖維汽車可減重22.5%。
  • 遠古文明有多發達?真相驚人,難道人類文明是個死循環
    遠古文明有多發達?真相驚人,難道人類文明是個死循環。充滿神秘色彩的古代文明總是牽動著人們的好奇心。看見了中國的世界未解之謎,對遠古文明的發達成都更加好奇了。那麼到底是真有外星人,還是古代文明已經很發達了呢?要說古代文明的發達程度,真相是非常驚人的。在1972年,非洲的加彭共和國發掘出了一座距今已有20億年歷史的鈾礦。雖然輸出的功率已經很低,但它卻連續不斷的運轉了50多萬年。而且,在這個鈾礦裡,人們還發現一個震驚世界的史前遺蹟。
  • 如果泰迪犬有這八個特徵,說明它身上的「寄生蟲」多得嚇人
    寄生蟲一直都是狗狗身上很常見的,如果說你家泰迪犬有這8個特徵,說明它的身上寄生蟲多得嚇人。趕緊看看吧!一、身上有寄生蟲的特徵(1)泰迪犬便便很黑很臭,甚至還有白色蟲體(2)泰迪耳朵很臭,甚至還會有蟎蟲(3)泰迪總是撓痒痒,說明跳蚤蝨子很多(4)泰迪毛髮根部有很多的黑點,就是跳蚤等寄生蟲的糞便
  • 海底一萬米到底有多恐怖?讓膽子大的潛水員都感到害怕
    我們生活的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被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佔據,擁有的豐富物種是我們還在進一步挖掘的世界,而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多,要複雜,因為根據人類目前的探測水平,也就只能達到百分之五的探索海域,其餘我們都一無所知。
  • 記者探營丨衢寧鐵路開通倒計時 浙南多縣告別無鐵路歷史
    9月17日,記者跟隨鐵路部門工作人員,驅車前往衢寧鐵路沿線多個站點現場探營。 值得一提的是,衢寧鐵路有個特點就是「橋梁、隧道特別多」。它穿越浙江省西南部和閩東北高山地段,線路走向蜿蜒曲折,沿途多山且溪流密布,地質條件複雜,其中僅浙江段橋隧比就佔到了74%。
  • 400多隻蝙蝠入侵老宅,倒掛在房頂上,浙江一大爺被嚇得夠嗆……
    老宅房頂驚現「不速之客」2020年4月18日上午9時許,台州市黃巖公安分局寧溪派出所接到居民報警,稱自己在烏巖頭村附近的老宅屋內發現一群蝙蝠,數量多得有些驚人。接警後,民警迅速帶隊趕往現場進行處置。民警的車子剛到,報警人王大爺立即焦急地走過來,向民警描述具體情況。
  • 「有教無類」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底有啥關係?
    所以,如今又很顯得有點兒要那什麼了,作為從來就經受過教育和教訓的,我挺適應。所以,對於上面顯得冗長的「帽子」,也歉然地說一句——都是閒話。下面講正題:「有教無類」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啥關係。(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答:蓋有種也!
  • 抽脂肪價格驚人 抽脂五大驚人誤區抽的多未必好!
    抽脂肪價格驚人 抽脂五大驚人誤區抽的多未必好!時間:2016-12-02 12:29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抽脂肪價格驚人 抽脂五大驚人誤區抽的多未必好! 說到減肥,手術抽脂成了很多愛美女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