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碎!「鳥類大熊貓」中獵夾,倒掛在高壓線後死亡

2021-01-17 光明網

飛行時不慎倒掛高壓線上

最終未能救活「嚴懲盜獵者」

不幸卡在30多米高的高壓線上

這隻東方白鸛最終仍不幸死亡東方白鸛因其野生種群數量極為稀少,被國際鳥類保護理事會定為世界一級瀕危物種,有「鳥界國寶」「鳥類大熊貓」之稱。在全球範圍內的東方白鸛野生種群數量不足3000隻。鳥類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目前正值候鳥遷徙高峰,這種布設在淺水中的鐵質踩盤夾隱蔽性強,對鸛、鶴等涉禽威脅極大,鳥兒在掙扎過程中極易把腿掙斷,各方仍需加大力度打擊整治。


網友看後表示「心痛」

太可惡了!看著揪心

呼籲「嚴厲打擊偷獵者

加大力度保護瀕危動物



現場觸目驚心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和三有動物

大約有5千餘只

    (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20隻以上的;

    (二)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或者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

    (三)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這裡為東方白鸛搭建「護鳥神器」


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6月,都會有約200隻東方白鸛在江蘇揚州高郵市境內棲息、繁衍。它們喜歡在輸電線路鐵塔上築巢,為了不引起大面積跳閘事故,揚州供電部門在其築巢的地方加裝防流板,保證輸電線路與東方白鸛和諧共生。此外,還成立了「鸛驛站」志願服務隊,為境內的東方白鸛「上戶口」。




文章來源:江蘇廣電中心、@沸點視頻、澎湃新聞、@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雷達視頻、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網友評論等

聲明:「光明網」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致電010-5892622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東方白鸛中獵夾掛高壓線死亡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被倒掛的東方白鸛。本文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官方微博10月15日,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市民發現,一隻東方白鸛被倒掛在30多米高的高壓線上掙扎。據光明日報16日報導,被哈爾濱市民發現的東方白鸛疑似被盜獵分子布設的鐵質踩盤夾夾住腳後,帶著夾子及固定木樁飛行,木樁和連接繩掛在了高壓線上。前述報導稱,接到市民報告後,當地政府和電力部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並成立有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郭玉民和瀋陽理工大學教授周海翔等鳥類專家參與的線上救助小組。
  • 張家口一輛泵車掛斷高壓線致2人觸電死亡
    (原標題:張家口一輛泵車掛斷高壓線致2人觸電死亡) 7月1日下午,
  • 志願者搜救帶獸夾的黑臉琵鷺未果,卻發現多隻中獸夾死亡鳥類
    志願者在搜尋中夾的黑臉琵鷺時發現多個獸夾。微博「欣源-雪狼」圖近日,一隻全球瀕危物種動物黑臉琵鷺鳥喙被獸夾夾中受傷,帶夾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域附近飛行失蹤。志願者連日搜尋未果,卻在涵江網紅海區域發現多個獸夾以及中了獸夾已經死亡的鳥類。目前,當地森林公安及自然資源局已介入調查。
  • 「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現身廈門
    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深入水中,一陣搖頭晃腦後,將水中的美食一掃而空。這種獨特的鳥類覓食方式,吸引了觀鳥愛好者的注意。3月23日,觀鳥愛好者在翔安大嶝橋頭灘涂上,發現了兩隻正在覓食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了解,這是今年以來廈門首次觀測並記錄到黑臉琵鷺。  拍下黑臉琵鷺照片的是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柯玉坤。
  • 你不知道的學問:為什麼鳥類站在高壓線上不會觸電?
    在大自然中,我們經常看見電線上停留著很多小鳥,但是它們卻不會觸電,很多人都覺得很神奇,這是為什麼呢?一隻麻雀站在電線上 而站在高壓線上的小鳥是站在一根電線上的,也不和地面接觸因為這一根電線很短,再加上高壓線一般較粗,所以電阻小,因此儘管電線上的電流較大,但這段電線兩端的電壓卻非常小,小鳥與這段高壓線並聯,通過它們的電流與電阻大小成反比,而小鳥的電阻比那段高壓線大得多,所以通過小鳥的電流也就比通過那段高壓線的電流小得多,沒有達到觸電的電流,所以小鳥可以安然無恙地站在電線桿上。 但是,鳥兒也不是絕對的安全。
  • "中國獵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理論添力證
    中、美、加三國學者日前在我國「恐龍之鄉」遼西發現的中國獵龍具有從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渡特徵,這一發現是自1996年長羽毛恐龍化石出土以來「鳥類起源於恐龍」理論獲得的又一重大證據,中國科學家也由此突破了「鳥類起源」研究的最前沿。
  • 鳥站在高壓線上沒事,那人、蛇、老鼠站上去,最後都什麼後果?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鳥站在高壓線上沒事,那人、蛇、老鼠站上去,最後都什麼後果?」。
  • 英一窩天鵝蛋遭人無情砸碎,導致雄天鵝出走,雌天鵝心碎身亡
    在動物繁殖中,不管是雄天鵝,還是雌天鵝都是非常盡職的,雌天鵝在產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著,遇到入侵者時,為了保護天鵝蛋或雛鳥,它們會勇敢搏鬥,嚇退獵食者,但面對人類時,往往是無力反擊。近日在英國曼徹斯特地區中,一對天鵝看到一窩天鵝蛋遭人無情砸碎,6顆蛋只剩下1顆,導致雄天鵝出走,雌天鵝悲傷過度心碎身亡。
  • 站在高壓線上的鳥,為什麼沒有炸毛?真相是鳥不帶電
    鳥落在高壓線上,鳥毛為什麼不會豎起來?不論高壓線的電壓有多高,電流有多大,從中間截取一段電線,都是不帶電的。電流和帶電是兩個概念,鳥毛不帶電,自然不會豎起來。人把手放在「靜電球」上,身體帶電後頭髮就會豎起來,這是因為頭髮帶有相同的電荷,同性電荷互相排斥。鳥類帶電,羽毛也會豎起來,當然,翅膀上的硬羽要除外。不過高壓電和電荷的關係不大,在乾燥的晚上,我們可以看到毛衣上的電火花,這就是「靜電」,靜電的電壓可以達到幾千伏。
  •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按這是怎麼回事呢?此人叫冷志中,1957年出生,為四川汶川縣臥龍鄉臥龍關村的村民。1983年1月3日,家裡很窮的冷志中為了養家,就學著別人的樣子在「五一棚」一帶安放獵套。
  • 鳥類繁殖季節已來臨,愛鳥護鳥要這樣做
    為確保鳥類安全,保護鳥類資源,築牢鳥類保護法制屏障,廣東省林業局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野生鳥類資源保護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野生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落實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執法監管責任制,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負責、林業牽頭、上下聯動、區域聯防、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機制。
  • 在綠箭宇宙中15個最令人心碎的死亡!
    在綠箭宇宙中15個最令人心碎的死亡!當談到殺死角色時,Arrowverse毫不猶豫地提前設置了舞臺。在艾睿的第一季,當時的特許經營權讓人失去了一位最有意義的角色 - 湯米梅林。顯然,這種舉動的大膽並沒有止步於此。
  • 四川野外發現死亡大熊貓幼仔 死因疑為暴雨後溺亡
    據中新網客戶端7月4日報導,記者4日從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獲悉,經專家檢查鑑定,日前在四川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死亡大熊貓幼仔,其死亡原因疑為暴雨後溺亡,死亡時胃內仍有殘奶。 溺亡的大熊貓。 鍾欣 攝 近日來,四川遭遇連續今年入汛後強度最大、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
  • 犀牛在非洲被偷獵者殘害後獲救
    但是一系列令人心碎的圖像顯示,犀牛在非洲被殘忍的偷獵者肢解現象出現了,儘管犀牛被最終解救。令人心碎的圖像顯示,非洲偷獵者面對瀕臨滅絕的犀牛殘忍肢解;犀牛角在黑市上被非法交易並且非常暴利,因為它們被稱為「癌症治療」的特效藥物;由於亞洲國家富裕的中產階級的需求,每天大約有三頭犀牛因為犀牛角被殘暴砍掉而死亡;犀牛保護主義者警告說,如果偷獵者繼續大膽地去偷獵犀牛,那麼犀牛可能會在五年內滅絕。
  • 為什麼飛鳥站在高壓線上沒事?
    因為飛鳥站在高壓線上時,流經飛鳥身體的電力極小,在安全範圍內,不會造成傷害,所以飛鳥會沒事。高壓輸電鐵塔上都有醒目的警示牌:高壓危險!切勿靠近!人們在見到這些高壓塔時,往往都會離它們遠遠地,以免觸碰到,發生觸電事故。更不用說站在高壓線上,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自我毀滅。
  • 蝙蝠總是倒掛著的原因是什麼?
    蝙蝠總是倒掛著的原因是什麼?蝙蝠是唯一真正大部分時間都倒掛著的哺乳動物,倒掛是為了讓它們能起飛。鳥類的骨頭是中空的,昆蟲的骨頭是由輕質的幾丁質或者軟而輕的組織構成的,這使它們的身體輕盈,通過扇動翅膀就能從地面或者樹枝上飛起來。但是蝙蝠既沒有中空的骨頭,也不是由輕質的組成構成,因此翅膀扇動時的動力不足以讓它們像鳥或者昆蟲一樣起飛。
  • 時代評出2010動物故事 中國大熊貓中毒死亡上榜
    在它猜中所有7次德國隊的比賽結果之後,全世界不得不開始相信保羅確實具有神奇的力量。在德國隊被淘汰之後,保羅轉而預言西班牙將打敗荷蘭,獲得大力神杯。結果果真如此!這樣神奇的預言能力讓章魚保羅名聲大噪。  當然了,章魚保羅把世界盃搞的一團糟,絕不可能不引發眾怒。在它預測德國隊將輸掉半決賽並最終應驗後,狂怒的德國隊球迷發誓要判處保羅死刑,比如把它煮熟吃掉。
  • 日本大熊貓「童童」死亡
    中新網東京7月8日消息: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飼養的雌性大熊貓「童童」8日下午死亡,年齡為14歲。  新華社援引動物園方面介紹,「童童」死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解剖分析。本月5日早上它吃過牛奶粥後,便一直不吃東西,飼養人員想盡辦法也無濟於事,只好以輸液維持其生命。  「童童」是1986年6月1日經人工受精誕生的。
  • 生態宜居 | 來得更早數量更多,天津怎樣招待「鳥類大熊貓」?
    生態宜居 | 來得更早數量更多,天津怎樣招待「鳥類大熊貓」?為使這一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瀕危物種在停留我市期間「吃得飽」「歇得好」,相關部門正在推進「保育放流」「生態補償」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