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當太陽光照亮整個東亞和西太平洋時,這裡的種種天氣系統也得以展現無遺——在中高緯度,一系列的螺旋雲代表著最近東亞地區的西風帶正在震蕩,與此同時我國中東部降雨範圍寬廣,南方的「秋梅雨」已經開始了。而在中低緯度,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太平洋上,也有大片雲系湧現,看起來也有螺旋形狀了,這正是西太平洋仍在活躍的特徵。
低緯度洋面上的重點自然是菲律賓以東的這團螺旋雲,今天凌晨,這團螺旋雲已經被編號為颱風胚胎90W,在9月,這個新颱風胚胎的出現自然是引發了各大氣象機構的高度關注。
這是因為,颱風胚胎90W自打編號開始,就出現在菲律賓以東的「暖池」上,這裡有著大片30度左右的暖水區,而且暖水層極為厚實,海水能量極其充沛。從目前來看,颱風胚胎90W還可能穿過菲律賓群島進入南海,而目前的南海海水能量也極為充沛,有著大範圍30度以上的高海溫區,因此颱風胚胎90W可以說目前和未來的活動區域都有高水溫區「保駕護航」,發展勢頭自然是引發了大量關注。
超級計算機目前的集合預報中已經對其有了比較明顯的反應,認為這個菲律賓以東的颱風胚胎可能會穿過菲律賓中部群島,進入南海後發展,可能在副熱帶高壓引導下逐漸向著西北方向移動,朝著越南中部和海南南部沿海靠近。按照集合預測,部分成員認為其中心最低氣壓最低可低至970百帕左右,這意味著這個颱風胚胎發展成為11號颱風紅霞的可能性比較大。
具體一點來看,超級計算機認為這個未來的11號颱風紅霞可能在9月17日前後在南海發展到鼎盛狀態,其北側的風場和雨帶可能會觸及華南沿海,這麼來看,不管屆時低壓能不能獲得命名,下周末華南沿海都將經歷一輪風雨天氣。
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中也指出了這一特徵,在9月18日前後,我國華南沿海的降雨將開始增強,這可能就是這個未來的11號颱風紅霞帶來的影響。當然,這個未來的11號颱風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本周將有一輪比較強的冷空氣滲透南下,南海上活動的低壓系統可能就加大「抽吸」,把冷空氣從中緯度往南拽,這樣一來有望給兩廣海南降降溫,從這個角度上說,它還可能是好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