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 漁民微生活
據中國氣象愛好者分析:
對於我國來說,從今天下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的降雨區主要分三個部分,一個是我國華北地區的雨帶,這是地面氣旋製造出來的雨帶,而另一條是位於我國四川盆地到長三角一線的雨帶,這是由副高北側冷暖氣流交匯形成的沿江雨帶,此外,華南沿海也有降雨雲團活動,這是來自海上的熱帶雲團。而在我國中東部降雨發展的同時,衛星雲圖上看海上的情況也並不平靜——大量的水汽和雲團開始在菲律賓群島附近湧現,這是正在發展的颱風胚胎90W。
仔細一看,這個發展中的颱風胚胎已經發展得有模有樣,它龐大的環流已經橫跨南海和西太平洋,在菲律賓周圍形成了明顯的氣旋性流場,同時它的中心也已經比較明確,一個新颱風已經呼之欲出。
因此,今天下午日本氣象廳正式對位於菲律賓中部群島附近的颱風胚胎90W發布了烈風警報(GW),這意味著它的核心風力已經達到7級,並且可能在24小時內發展成為熱帶風暴,這也意味著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可能在未來一天形成。日本氣象廳在發布警報後也指出,它將在今天晚些時候它將進入南海海域,未來幾天,逐漸向著越南中部和海南南部沿海靠近。
由於最近一段時間南海颱風活動少,南海目前的海水能量比較充沛,因為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中認為,未來的颱風紅霞可能發展成為一個稍強但環流比較廣闊的颱風。從超級計算機的風場預測上看,南海上的未來11號颱風紅霞在9月18日可能發展至強熱帶風暴-颱風級,同時它廣闊的風場可能抵達華南沿海,因此華南沿海可能經歷較大風雨。
中央氣象臺雖然未給出預測,但在降雨預報中也指出了這一特徵,從中央氣象臺的降雨預報中9月19日-9月20日我國華南沿海的廣西廣東海南可能出現大雨-暴雨天氣,這很可能就是未來11號颱風紅霞的影響。因此,未來幾天,兩廣海南要密切關注它的發展動態,中氣愛也會第一時間分享它發展的最新信息。
目前各個機構對於南海熱帶低壓未來移動路徑分歧很小,它會在未來幾天內沿著副熱帶高壓邊緣持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持續西移之下,熱帶低壓東側的雲帶也會漸漸擺脫菲律賓地形影響,此外在季風水汽輸送和南海較高海溫的助力下,它將持續加強。中央氣象臺預計這個南海熱帶低壓將於明天加強成為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
▲NCEP-GFS預測的南海海域未來5天水汽輸送動畫。
「紅霞」生成後,強度最強可能達到強熱帶風暴或者颱風的下限級別。「紅霞」登陸我國的概率較低,但它的個頭會非常龐大,因此它北側環流將掃到我國海南島,具體影響海南島的時間段將集中在17日晚上到18日夜裡。海南島的朋友需要密切注意未來11號颱風「紅霞」可能帶來的強降水。
▲CFS氣候模式預測的季節內振蕩。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目前氣候模式預測的結果來看,我國南海和菲律賓東部海域在9月底之前將先後進入熱帶季節內振蕩(MJO)的正位相活躍期。在MJO到達南海和菲律賓東部海域後,上述海域恐又將被季風槽控制,這似乎與8月上中旬的形勢有點相似,由於目前副高脊線相對偏南,未來季風槽內如再有颱風生成,將以影響我國華南和南海地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