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南海熱帶低壓或加強為颱風 8月或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2021-01-16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目前,南海熱帶低壓正在發展,中央氣象臺預計,該低壓中心逐漸向海南靠近,有可能發展為今年第3號颱風,將於今天(8月1日)下午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受其影響,華南一帶將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

南海熱帶低壓或加強為颱風 華南有強降雨

從昨天開始,廣東東南部、海南島東部和北部已經出現明顯降雨。中央氣象臺預計,到8月6日,華南中南部將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大部地區累計降雨量有80~180毫米,其中,廣東南部、廣西沿海、福建東南部、香港、澳門等地部分地區有250~350毫米,廣東東部沿海局地可達400毫米以上。8月3日之前,強降雨主要影響華南南部和沿海地區;4日至5日,強降雨向廣東、廣西內陸發展,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沿海局地有特大暴雨;6日,強降雨區西移,強度減弱,廣東西部和廣西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它雖然未來的整體強度不是很強,但是由於它整個季風開始持續地活躍,它的外圍風還是比較大的,可能在這個南海的大部,以及華南沿海的一些地方平均風力有7到9級,陣風有可能會達到11級,而且由於季風有充沛的水汽,所以華南的降水可能要一直持續到3日到6日的這一段時間,所以降水的持續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雨量也比較大。

氣象部門提醒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香港、澳門等地提前做好防颱風準備工作,南海海域過往船隻需防範大風的不利影響。另外,華南地區前期持續高溫少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南部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乾旱。持續強降雨將對緩解高溫和旱情有利,但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旱澇急轉,需加強防範局地暴雨洪澇、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7月無颱風生成 8月或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而在剛剛過去的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沒有一個颱風生成,有氣象記錄以來少見。中央氣象臺預計,隨著大氣環流形勢的調整,8月份颱風活動將趨於活躍。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活動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徵,其中以8月發生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據氣象資料統計,7月平均生成颱風4.1個,佔全年的15.2%,最多的年份有8個颱風生成。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個颱風生成,其中一個颱風在我國登陸,那麼從7月1日到7月31日還沒有颱風生成,那麼這個從有歷史記錄以來還是比較少見的。

專家介紹,颱風的生成主要跟副熱帶高壓、季風以及越赤道氣流三個因素有關。受2019年秋季厄爾尼諾事件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面積偏大,颱風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洋面為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由於副熱帶高壓一般為下沉氣流,對流活動受到抑制,缺乏颱風生成的必要條件。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從這個圖上可以更形象地看出來,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給它們生成的空間也比較小。另外,印度洋過來的這個季風也比較弱,越赤道氣流也不明顯,那這些都是不利於颱風生成的一些因素,所以共同造成了前期颱風特別少、不活躍。

專家表示,進入8月份,隨著大氣環流形勢調整,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南海和西太平洋或將迎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我們看到它比之前有一個減弱,範圍縮小,南界也有一個向北的一個收縮,那這時候南海就有一定的空間有利於颱風生成。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8月份預測了四到六個(颱風生成),其中會有一到兩個影響我國,或者在我國登陸。

相關焦點

  • 颱風「山神」復活?南海熱帶低壓或加強成颱風!下周,佛山天氣將……
    ▼昨天下午,9號颱風山神的殘餘低壓進入北部灣,並開始迅速發展。從雲圖動畫和底層掃描可見,這個低壓旋轉迅速,且有7級左右的風力。這標誌著,「山神」颱風的殘餘雲系已經重新加強為熱帶低壓。預計該熱帶低壓將以每小時5~10公裡的速度向偏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有可能於今天白天加強為颱風(熱帶風暴級),並於今天傍晚前後在海南西部沿海登陸。
  • 警報發出,11號颱風紅霞 要進南海了!颱風又將進入活躍期?
    日本氣象廳在發布警報後也指出,它將在今天晚些時候它將進入南海海域,未來幾天,逐漸向著越南中部和海南南部沿海靠近。中央氣象臺雖然未給出預測,但在降雨預報中也指出了這一特徵,從中央氣象臺的降雨預報中9月19日-9月20日我國華南沿海的廣西廣東海南可能出現大雨-暴雨天氣,這很可能就是未來11號颱風紅霞的影響。
  • 中央氣象臺:熱帶低壓強度將逐漸加強 或發展為今年第23號颱風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12月20日06時繼續發布熱帶低壓預報:蘇祿海附近的熱帶低壓已經於昨天晚上移入南海,今天(20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南海東南部海面上,距離南沙永暑礁東偏北方大約425公裡,就是北緯10.6度、東經116.7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8月或迎來颱風暴發活躍期
    | 字號:A+ | A-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中央氣象臺消息,7月31日下午14時,南海熱帶低壓生成,並逐漸向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並將於8月1日中午前後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15至17米/秒,熱帶低壓級)
  • 即將進入南海,颱風黃蜂最後一次大轉向,新胚胎90L升為熱帶低壓
    即將進入南海,颱風黃蜂最後一次大轉向,新胚胎90L升級為熱帶低壓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直以來,一到夏季,甚至初夏時刻,熱帶海洋就開始活躍起來。這一點,從5月16日的海洋實況播報看,基本上就是如此。歐美最新播報顯示,如今全球熱帶海洋一共有4個「風暴」共舞,其中風暴胚胎3個,颱風一個,前者分別為北大西洋的90L,北印度洋的91B和西北太平洋的新颱風胚胎97W。後者,自然是我們的1號颱風黃蜂,這個最近在氣象界掀起話題的傢伙。
  • 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又可能變成颱風
    文、動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廣東「末伏」,街坊除了防雨防熱還要防颱風!記者從各氣象機構的預測獲悉,未來一周,廣東還可能會受熱帶系統帶來的風雨影響,甚至可能是颱風。防風: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生成,或對廣東有影響中央氣象臺在8月16日中期天氣預報中,曾提及「預計未來10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面可能有1~2個颱風生成」。至當天17時11分,菲律賓東北部近海(北緯17.5度、東經123.7度)生成一熱帶低壓,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約15米/秒(54公裡/小時)。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中央氣象臺消息,7月31日下午14時,南海熱帶低壓生成,並逐漸向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並將於8月1日中午前後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15至17米/秒,熱帶低壓級),1日夜間進入北部灣後,強度將略有增強,有可能發展為2020年的第3號颱風。
  • 颱風啥時來?7月罕見「撲空」,8月或進入活躍期
    7月雖然還剩一天,但已基本可以確定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常年8月是一年中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根據目前預報,南海或在今年8月上旬迎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8月初或生成今年第3號颱風 華南掀風雨常年7月結束,本應有8個颱風生成,目前僅有2個。本該在7月活躍起來的颱風,今年「撲空」。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由於今年入汛以來副高偏強位置偏南,影響熱帶輻合帶對流,而且跨赤道氣流較弱,抑制颱風生成,所以出現1949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
  • 71年來颱風7月首次「缺席」8月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炎炎七月結束,進入八月天氣如何?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來源 視覺中國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
  • 颱風快訊!南海熱帶低壓生成!福州海域將有大風
    今天下午,南海又有熱帶低壓生成! 新熱帶低壓生成 福州海域將有大風 據@中央氣象臺,今天14時,南海有熱帶低壓生成(6級,13米/秒),其中心位於海南省萬寧市東偏南方向約
  • 廈門午後或有局部陣雨 預計8月上旬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對廈門的控制減弱,廈門氣溫隨之波動,最低溫在27℃,最高溫在33℃-35℃,午後局部有陣雨或雷陣雨。預計從8月2日開始,廈門有可能會處在海上低氣壓外圍環流裡,多陣性降水天氣。  接下來,隨著副熱帶高壓整體北移,颱風將得到「孕育」的機會,預計8月上旬將進入颱風活躍期,屆時在南海可能會有熱帶低壓或強度稍弱的颱風生成,請大家密切關注天氣預報。
  • 廈門發布颱風黃色預警!第6號颱風或將生成,預計明天登陸廈門...
    7月颱風缺席8月果真進入颱風活躍期就在剛剛!廈門發布颱風黃色預警!!南海熱帶低壓已生成明天上午可能登陸福建沿海或直奔廈門!南海低壓或成為今年6號颱風趨向閩南菲律賓東北洋面的熱帶低壓於昨日凌晨加強為今年第5號颱風「薔薇」(熱帶風暴級)。不過這個颱風離我國近海較遠,對廈門沒有直接影響,值得關注的是南海上的熱帶擾動。昨日20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
  • 新颱風美莎克將是16級超強颱風,9月颱風大爆發?粵閩天氣受影響
    颱風美莎克即便是北上進入東海,一路上的能量還是相當充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它發展至高強度甚至是「風王」也自然是大勢所趨——中央氣象臺的最新預報中指出,在太平洋上活動的颱風美莎克將持續北上,可能在9月1日前後穿過琉球群島進入東海
  • 29號颱風天兔誕生,西太平洋11月出現雙颱風共舞!
    11月22日晚,西太平洋上繼續維持著兩個熱帶系統共舞的景觀,證明著2018年11月下旬的西太平洋颱風活躍期還未結束。其中,位於南海的熱帶低壓在11月22日持續發展,形態持續轉好中心不斷有對流爆發,日本氣象廳認為其中心已經有8級風力,達到了熱帶風暴強度,正式命名其為今年第29號颱風天兔。颱風天兔其實發展的頗為坎坷——說起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在「難產」與「夭折邊緣」折騰過來的。
  • 中央氣象臺:今年第17號颱風即將生成
    中央氣象臺:今年第17號颱風即將生成 中國天氣網 | 2020-10-20 09:16:25 中央氣象臺10月20日06時發布熱帶低壓預報: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的中心今天(20日)早上5點鐘位於我國西沙永興島偏東方約1390公裡的菲律賓以東洋面上
  • 熱帶低壓遲遲未編號颱風 華南沿海將掀強風雨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7月31日)下午,南海的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離成為颱風僅一步之遙,要知道能被命名為颱風的標準至少達熱帶風暴級別,所以今年的7月「空臺」已成定局,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預計熱帶低壓將有可能發展為今年第3號颱風,並將於今天下午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
  • 中央氣象臺:颱風「天鵝」將登陸菲律賓 後天進入我國南海
    中央氣象臺預計,颱風「天鵝」明天將登陸菲律賓,之後繼續西行進入我國南海;颱風「艾莎尼」目前發展較慢
  • 【6月4日颱風動態】南海熱帶低壓攜暴雨靠近海南,高考期間影響廣東
    南海熱帶低壓將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逐漸向華南靠近,它的強度不強,但水汽供應非常豐富,未來會是一個雨大風小的颱風。
  •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黃色預警
    中國氣象網訊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8月18日10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第23號颱風「科羅旺」在南海生成,2020年颱風季即將收官
    到了 12月18日夜裡,99W在向西穿過菲律賓進入 蘇祿海海面 後強度進一步增強,中央氣象臺隨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12月20 日傍晚,熱帶低壓在南海南部加強成為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    12月20日17時 ,23號颱風「科羅旺」中 心位於南海南部海面,距離南沙永暑礁偏東方向大約125公裡,也就是在北緯9.8°,東經114.1°,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8米/秒(8級風,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1000百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