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西太平洋上繼續維持著兩個熱帶系統共舞的景觀,證明著2018年11月下旬的西太平洋颱風活躍期還未結束。其中,位於南海的熱帶低壓在11月22日持續發展,形態持續轉好中心不斷有對流爆發,日本氣象廳認為其中心已經有8級風力,達到了熱帶風暴強度,正式命名其為今年第29號颱風天兔。
颱風天兔其實發展的頗為坎坷——說起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在「難產」與「夭折邊緣」折騰過來的。它在11月3日在中太平洋誕生,一路向西進入西太平洋,一度被認為在西太平洋遠洋地區消散,但卻仍然穩定的向西穿過了菲律賓群島進入我國南海,幾乎是跨越了整個西太平洋,存活近20天。但這近20天的時間裡,它一直都是颱風胚胎狀態,堪稱「難產」。直到進入南海後才得以命名。
29號颱風天兔形成後,西太平洋正式組成了颱風萬宜和颱風天兔「雙颱風共舞」的局面,這在已經轉冷的11月下旬還是比較少見的,也說明了今年颱風的活躍,當然,這也很可能是2018年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
中央氣象臺預計,位於南海的29號颱風天兔將繼續向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著越南南部沿海靠近,強度還會逐漸加強,最強可能達到強熱帶風暴級,近中心風力達到10級,25米/秒。從目前來看,直接登陸我國的可能性很低。
儘管如此,它對於我國的其他影響仍不可忽略——中央氣象臺認為,我國華南沿海在4-5天後將可能迎來陰雨天氣尤其是海南等地更是可能出現大到暴雨。這個陰雨天氣很有可能就是颱風天兔帶來的。因此,雖然颱風天兔看上去不登陸我國,但對於我國的仍可能產生影響,仍然值得華南沿海的朋友關注。當然,在它的影響下,南海上也風急浪湧,要出海的朋友也應該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