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颱風警告!太平洋颱風窩炸鍋,日本氣象廳:6號7號颱風很快生成

2020-12-04 中國氣象愛好者

8月10日上午,從風雲4號西太平洋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當5號颱風薔薇正在飛速北上,甚至已經來到了朝鮮半島以南海域時,西太平洋上也並不平靜。在我國南海上和日本以南,還有兩個雲團正在旋轉起來,這正是正在發展的雙颱風胚胎。

位於南海上的是颱風胚胎95W,位於日本以南的是颱風胚胎96W,這兩個颱風胚胎發展得非常迅速,以至於日本氣象廳在今天都對兩個颱風胚胎髮出了烈風警報(GW),認為其近中心風力已經達到了7級,並且可能在24小時內發展成為熱帶風暴,這樣一來,意味著西太平洋可能會再次生成兩個颱風,最終可能變成三颱風共舞態勢。

在這當中,位於南海上的颱風胚胎95W發展得特別強盛,從特寫衛星雲圖上看,它似乎已經開始建立起一個穩固的核心區,外圍的雨帶也已經開始環繞中心旋轉起來,儼然一個熱帶風暴的模樣,從這樣的狀態來看,今天內可能就會有6號颱風出現,也不排除今天7號颱風也會命名,按照颱風命名表,6號颱風名字是米克拉,7號則是海高斯。

無論怎麼說,西太平洋的確是來到今年熱帶氣旋活動最活躍的一段時間,中央氣象臺的預測認為,位於南海上的颱風胚胎未來可能徑直北上,靠近福建中南部沿海,靠近福建沿海時還可能加強至強熱帶風暴級。

當然,從目前來看,這個颱風的逼近對福建來說應該還是好消息,因為隨著它的到來,福建沿海有望出現風雨,風雨有助於緩和福建這段時間的高溫天氣,同時改善不少地方因持續少雨而不斷發展的乾旱,但由於沿海地區也會有風浪,未來兩天福建沿海還是要注意安全。

相關焦點

  • 颱風聖帕「兄弟」可能來了,6號颱風或生成去日本
    陸地區域可能出現了異常情況,海洋區域也是類似,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7月影響海洋區域颱風的厄爾尼諾,依然是存在的,只是異常變化多,所以它對颱風胚胎的發展可能依然具有「阻止」作用。根據7月22日監測數據來看,確實22日又出現了厄爾尼諾值又上升了,是不是意味著颱風就沒有發展跡象呢?其實並不是,颱風胚胎的出現基本上是有,只不過在成臺之前的發展比較困難,所以還是有概率的。
  • 颱風組團!10號颱風羅莎即將生成,它是颱風利奇馬的導演之一
    8月4日下午開始,9號颱風利奇馬以東的颱風胚胎95W迅速發展。8月5日下午兩點,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這意味著今年第10號颱風羅莎很有可能在24小時內生成。8月5日下午颱風胚胎95W雲圖,來自H8衛星自7月31日7號颱風韋帕生成以來,西北太平洋在一星期內生成了4個颱風,真可謂是「捅了颱風窩」。不僅如此,目前南海又有新的颱風胚胎在醞釀,太平洋深處也有新的熱帶雲團發展,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更多颱風。
  • 16號颱風生成,暫時沒有名字!分析:因為命名權在日本氣象廳
    10月12日上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上午我國南海上風起雲湧,一個明顯的螺旋狀結構已經出現,這是位於我國南海上的颱風胚胎迅猛發展,見狀,我國中央氣象臺已經宣布,南海上的颱風胚胎已經發展成為熱帶風暴,宣布其為今年第16號颱風,但因為日本氣象廳暫時還未升級,因此它還沒有獲得「浪卡」的名字。
  • 颱風又來!日本氣象廳:12號颱風楊柳將在24小時內生成,趨向中國
    對於我國華南沿海來說,今天還有不少地方沉浸在陰雨天氣當中,這是颱風白鹿的殘餘雲系還在繼續帶來壞天氣,儘管中央氣象臺今天凌晨已經宣布對颱風白鹿停止編號,這意味著它的颱風生涯已經結束,但是從上午9點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颱風白鹿殘餘對流仍然比較活躍,今天南方多地的雨勢還會比較強
  • 最新颱風預測!7、8、9、10、11號颱風扎堆生成?超級計算機:有可能
    7月30日下午,西太平洋上已經形成了三颱風混戰的形勢,在南海有一個颱風胚胎92W,在美國關島以西有一個颱風胚胎94W,而在遠洋地區,則有一個颱風胚胎93W。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可能在24小時內發展成為7號新颱風韋帕,而中央氣象臺認為其可能在7月31日加強成為熱帶風暴,並且可能在7月31日夜間-8月1日凌晨在我國廣東西部沿海-海南東部沿海一帶登陸。
  • 4號颱風即將生成,很快就要登陸我國南方!它是好颱風還是壞颱風?
    下午2點,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了烈風警報,預計它將在24小時內加強為4號颱風「木恩」,我國中央氣象臺在更早之前就對它發布了颱風預報,預計它將在7月2日晚8點前加強為4號颱風。7月1日白天雙颱風胚胎位置示意圖,中氣愛在H8雲圖上標註,底圖來自CWB
  • 伴隨著6號颱風「康森」的生成,西北太平洋海域進入颱風盛行季
    「康森」屬於典型的由前一個颱風(5號「奧麥斯」)激發的羅斯貝波列影響下而生成的颱風。從最新的集合路徑預報結果上看,6號颱風「康森」的路徑也和它的母體1605「奧麥斯」很相似,最終將直奔日本而去。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目前在東經130°到150°之間的海域上空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未來「康森」很難逾越這個強盛的副高帶,只能貼著副高的東側北上。
  • 20號颱風浣熊生成,離我國很近但日本影響更大!21號颱風醞釀中
    北京時間10月18日凌晨2點,今年第20號颱風浣熊生成。它的前身,正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颱風胚胎96W。18日晚上10點,浣熊在臺北東南約950公裡,離我國不算很遠。這是一個弱小、短命的颱風,雖然離我國很近,但對我國的影響不算大,僅臺灣東北部新北、基隆、宜蘭、花蓮等一帶有雨,雨勢相對溫和,基本不會造成災害。ECMWF對浣熊的集合分析,中氣愛製作浣熊離日本很遠。10月18日晚10時,浣熊中心離九州島最南端超過1000公裡,距離東京約2000公裡。不過,浣熊的「倒槽」恰好伸到了日本,而且還可能自立門戶,發展出一個強大的溫帶氣旋。
  • 20號颱風「浣熊」生成!更大的颱風醞釀中!接下來,廈門將...
    日本氣象廳甚至考慮,在1977年「衝永良部颱風」後,再次啟用「颱風冊封」操作,為海貝思冠名,令其與「伊勢灣颱風」、「狩野川颱風」等日本歷史留名的巨災颱風並列,可見其災害的慘烈。但19號超強颱風海貝思才剛過去不久耐不住寂寞的西北太平洋又開始「活躍」了20號颱風「浣熊」要來了
  • 颱風排隊來!15號颱風法茜生成,權威預測:將直搗日本東京
    儘管14號颱風劍魚已經停編,但對於西太平洋來說,似乎颱風活躍季還遠未到停止的時候。9月5日中午前後,從衛星雲圖上看,從我國南海一直到菲律賓以東乃至西太平洋換日線附近,有著大堆的熱帶雲團正在活動,似乎還有颱風要扎堆生成。
  • 2020年13號颱風最新消息:颱風鯨魚什麼時候生成
    @weatherman_信欣:【颱風鯨魚未來24小時生成 對我國無影響】今天下午日本氣象廳對西北太平洋腹地的擾動97W,給出了TD-a的提示編號,預示這個低壓將在未來24小時發展為今年的13號颱風鯨魚。這個系統將在東經150度以東的遠海轉向北上,對整個東亞地區的陸地無影響。最後可能會跑到中太平洋。
  • 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生成 是典型的「觀賞型颱風」對東亞陸地沒有...
    在即將今日國慶中秋雙重節日下又有颱風生成?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在遠洋生成!鯨魚一生都將在日本以東洋面活動,對東亞陸地沒有影響,是一個典型的「觀賞型颱風」。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生成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英文名稱:Kujira;名字來源:日本;名字意義:鯨魚座)已於今天(9月27日)上午8點鐘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點鐘其中心位於日本東京東南方約2550公裡,就是北緯20.5度,東經159.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100-220公裡。
  • 南海突現「颱風胚胎」!是30號颱風還是2019年第一颱風?看日本了
    科學數據顯示出,35W颱風胚胎位於9.4°N 118.7°E ,最大風量為15 kt ,最小中心壓力為1010 mb,這個颱風胚胎預報已經結束,日本氣象廳也停止了編碼,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南海區域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颱風胚胎」,編碼為36W,日本氣象廳已經發布了熱帶低壓預報,位於我國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真的是暴雪才折騰完,南海又出「颱風」胚胎。
  • 西太平洋突然「超生」,三颱風胚胎混戰!7/8/9號颱風或排隊生成
    對於西太平洋來說,這兩天隨著副熱帶高壓的顯著北抬,中低緯度的洋區逐漸由溼潤的季風水汽取代比較乾燥的下沉氣流,大量熱帶雲團開始活躍起來。比如在我國南海,持續發展的季風雲團已經聚合成為了颱風胚胎92W,並且有發展成為今年第7號颱風的潛力,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影響我國華南沿海。
  • 北半球7個風暴密集爆發,9號颱風將在菲律賓東部生成
    進入八月以來,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三大海域上空風暴接二連三生成。目前,西北太平洋上空除了三次登陸我國的7號颱風「韋帕」外,還有快速向日本南部海域移動的8號颱風「範斯高」和今天(8月3日)下午剛剛在菲律賓東部生成的一個熱帶低壓(原熱帶擾動94W)。
  • 12號颱風雲雀生成並趨向日本,今年第一個颱風活躍期進入尾聲
    1、12號颱風雲雀生成,將趨向日本7月25日凌晨兩點,關島西北側的熱帶低壓(即原熱帶擾動96W)強度進一步增強,日本東京颱風中心隨即將其定編為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預計,「雲雀」將向偏北方向移動,逐漸趨向於日本東部海面,很可能於本周日(29日)前後在日本東京都市圈附近登陸,因此本周末有前往日本中部的朋友需要特別注意這個「雲雀」颱風。由於西北太平洋自六月底以來已有多個颱風生成,海域內的能量已被嚴重透支,「雲雀」未來的巔峰強度預計只能短暫達到颱風級,登陸日本時的強度可能為強熱帶風暴級。
  • 只有日本才有颱風命名權?中國氣象廳與日本氣象廳差距在哪?
    今天(6月7日),2018年的第四號颱風「艾雲尼」預計將第三次登陸在廣東西部沿海。這次的颱風可以說有點調皮,這兩天一直在瓊州海峽附近打轉,並 已經先後在廣東徐聞和海南海口登陸過了,現在又轉回了廣東,真是令人頭大~關於颱風「艾雲尼」,有網友@中國氣象愛好者 做了一個解讀,他稱這個颱風在6月5日時各項指標都達到了命名的條件,但日本氣象廳直到6月6日早晨才給出了名字「艾雲尼」。該網友表示,颱風若是不命名升格,勢必會對海南廣東廣西的災害防禦帶來負面影響。
  • 警報發出,1號颱風杜鵑或生成在即!!
    今天上午,負責西太平洋颱風命名的日本氣象廳已經對帛琉群島附近的颱風胚胎91W發布了烈風警報(GW),這是這個颱風胚胎即將在24小時內發展成為熱帶風暴的信號,意味著它很有可能在未來1-2天發展為2021年第1號颱風,按照颱風命名表,它的名字應該是「杜鵑」。
  • 2019年第13號颱風玲玲最新消息 颱風胚胎混戰誰會是玲玲?
    2019年第13號颱風玲玲最新消息>>  颱風玲玲9月2日消息:  @weatherman_信欣:【颱風玲玲生成 花落菲東】今晨日本氣象廳將菲律賓東邊的低壓b率先升級,成為13號颱風玲玲,在3個低壓的命名爭奪戰中,搶得先機。
  • 颱風又來!日本氣象廳:新颱風楊柳將在24小時內生成,趨向中國
    對於我國華南沿海來說,今天還有不少地方沉浸在陰雨天氣當中,這是颱風白鹿的殘餘雲系還在繼續帶來壞天氣,儘管中央氣象臺今天凌晨已經宣布對颱風白鹿停止編號,這意味著它的颱風生涯已經結束,但是從上午9點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颱風白鹿殘餘對流仍然比較活躍,今天南方多地的雨勢還會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