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6號颱風「康森」的生成,西北太平洋海域進入颱風盛行季

2021-02-21 颱風監測


最新監測顯示:

今年第六號颱風「康森(CONSON)」已於8月9日凌晨生成,早上8點其中心位於北緯17.3°,東經159.3°,近中心最大風速18米/秒(8級風,熱帶風暴等級),最低氣壓998百帕。預計「康森」未來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康森」屬於典型的由前一個颱風(5號「奧麥斯」)激發的羅斯貝波列影響下而生成的颱風。從最新的集合路徑預報結果上看,6號颱風「康森」的路徑也和它的母體1605「奧麥斯」很相似,最終將直奔日本而去。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目前在東經130°到150°之間的海域上空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未來「康森」很難逾越這個強盛的副高帶,只能貼著副高的東側北上。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東海氣旋的發展歷程。東海氣旋今天將靠近我國福建北部到浙江沿海一帶,預計明天上述沿海地區受它的影響將逐漸減弱。實際上,這個東海氣旋的整個生命歷程可以概括為:1604號颱風妮妲外圍殘留雲系從東黃海海域南落到臺灣以東洋面略微加強後再向浙閩沿海靠近。在《今年五號颱風「奧麥斯」編報生成!但後期我們需要關注的卻是.》這篇文章中,我分析了它的強度未必很強,但它會影響整個華東沿海地區8月上旬的天氣。

正如我在分析1605號颱風「奧麥斯」的時候提醒大家需要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東海上空的氣旋一樣,從目前的天氣形勢來看,我們暫時無需關心1606「康森」,而是要將目光聚焦在可能於八月中下旬生成的今年第7、第8....號颱風。

為什麼?

首先,前面已經分析到1606康森很難通過長途奔襲跨越副高后來影響我國,它的最終歸宿將會追隨1605奧麥斯,靠近或影響日本;


8月9日08時00分來自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雲圖,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幾大系統的相對位置。

其次,目前在菲律賓以東的海域上空,季風槽所在區域,今年第7號颱風正在孕育。從各大數值模式預報的結果看,7號颱風在8月中旬生成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它如果真的生成,非常有可能會影響我國,因為回顧1949年到2015年近66年來8月份在菲律賓以東約800-1600公裡附近的洋面上生成的颱風,最終向西北移動影響甚至登陸我國的可能性很大(如下圖所示)。


1949-2015年每年8月份在菲律賓移動約800-1600公裡附近的洋面上生成的颱風最終路徑示意圖。

最後,為什麼說西北太平洋海域已進入颱風盛行季。雖然今年的首臺來的晚,但是自從1號颱風尼伯特生成後,短短40天的時間,西北太平洋海域就生成了6個颱風。而隨後,7號和8號颱風可能接二連三將在剛才提到的季風槽裡面生成。

似乎自多個記錄的締造者--「尼伯特」拉開了2016年颱風季的序幕後,整個西北太平洋就沸騰了。

我將一如既往的關注最新的颱風動向,及時、客觀地向大家提供最新的颱風消息和颱風分析!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歡迎掃二維碼關注我的『分答』向我提問

颱風監測微信公眾號ID: TC_Monitor

聯繫郵箱: tc_monitor@163.com

喜歡此文,歡迎轉發和賞讚支持颱風監測!

相關焦點

  • 剛進入2019年颱風就「發瘋」,2號颱風蝴蝶或即將生成
    元旦當天生成的2019年第1號颱風「帕布」已經於昨天(1月4日)傍晚前後在泰國南部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帕布」的強度達到了強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0級)。▲帕布登陸泰國南部沿海地區而就在「帕布」登陸當天上午,在西北太平洋遠洋低緯海域新的一個熱帶低壓開始逐漸成型。
  • 姍姍來遲的第三號颱風「森拉克」在南海海域生成,在中南半島登陸
    比如,今年到目前為止西北太平洋地區才形成了第三號颱風,今年第一號颱風「黃蜂」生成與2020年5月12日,今年第二號颱風「鸚鵡」生成與2020年6月11日,然後我們經歷了一個沒有任何颱風影響的7月,這是極為罕見的。
  • 12號颱風雲雀生成並趨向日本,今年第一個颱風活躍期進入尾聲
    預計,「雲雀」將向偏北方向移動,逐漸趨向於日本東部海面,很可能於本周日(29日)前後在日本東京都市圈附近登陸,因此本周末有前往日本中部的朋友需要特別注意這個「雲雀」颱風。由於西北太平洋自六月底以來已有多個颱風生成,海域內的能量已被嚴重透支,「雲雀」未來的巔峰強度預計只能短暫達到颱風級,登陸日本時的強度可能為強熱帶風暴級。
  • 西太平洋突然「超生」,三颱風胚胎混戰!7/8/9號颱風或排隊生成
    對於西太平洋來說,這兩天隨著副熱帶高壓的顯著北抬,中低緯度的洋區逐漸由溼潤的季風水汽取代比較乾燥的下沉氣流,大量熱帶雲團開始活躍起來。比如在我國南海,持續發展的季風雲團已經聚合成為了颱風胚胎92W,並且有發展成為今年第7號颱風的潛力,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影響我國華南沿海。
  • 颱風| 今年第20號颱風「艾莎尼」生成!目前太平洋上雙颱風共舞
    颱風 | 今年第20號颱風「艾莎尼」生成!目前太平洋上雙颱風共舞 2020-10-30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23號颱風「科羅旺」在南海生成,2020年颱風季即將收官
    -20 18:35:33 來源: 解碼天氣 舉報   12月17日上半夜,菲律賓東部近海海域生成一個熱帶擾動
  • 菲律賓受颱風「環高」肆虐,該國是西北太平洋颱風危害最重的國家
    西北太平洋海域、北印度洋海域和西北大西洋海域是世界上颱風災害最為頻發的地區,不過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稱為「颱風」,在北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地區稱為「颶風」。據2020年11月14日消息,今年第22號颱風「環高」,已經加強為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5級。
  • 6號颱風「百合」要來了?生成預報提前到24日,可能是個12級颱風
    6號颱風「百合」要來了?生成預報提前到24日,可能是個12級颱風熱帶海洋就是這樣,夏季一到,直射點的北移,太陽光無私地寵愛下,整個海洋就是沸騰起來。其中,西北太平洋更是例外,實時海溫圖顯示,20N以南,160W以西大部都是28℃的高溫水域,而且菲律賓東部更是出現了南北跨越10度,東西跨越20度的30℃更高溫水域,這簡直就是颱風胚胎乃至新颱風得以產生的優良溫床。
  • 詭異颱風「雲雀」登陸上海金山,13號颱風「珊珊」生成
    晚上20時,日本東京區域颱風中心將94W升格到了熱帶低壓。受良好海溫的影響,該熱帶低壓的強度持續加強,並在今天(8月3日)上午加強為今年第13號颱風「珊珊」。▲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合預報預測的颱風「珊珊」生成後的移動路徑概率圖。「珊珊」將在72小時內先向西北方向移動,3天後「珊珊」的路徑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 三颱風警告!太平洋颱風窩炸鍋,日本氣象廳:6號7號颱風很快生成
    8月10日上午,從風雲4號西太平洋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當5號颱風薔薇正在飛速北上,甚至已經來到了朝鮮半島以南海域時,西太平洋上也並不平靜。在我國南海上和日本以南,還有兩個雲團正在旋轉起來,這正是正在發展的雙颱風胚胎。
  • 2018年颱風最新消息 進入8月13號颱風就要生成了
    來源:天氣網   天氣網訊,自從12號生成之後,新一輪的颱風爆發季就算是結束,戰果還是相當豐富,7月生成了6個颱風。但是在短暫的修正之後,根據2018年颱風最新消息,未來10天內將會有1~2個颱風生成。進入8月13號颱風就要生成了,說不定還有第14號颱風會給我們驚喜。
  • 歷史首次:四颱風+雙藤原,2017年西北太平洋第一個颱風活躍期很不簡單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可點擊右上角的 …,分享這篇文章在我們上篇文章「2017年第一個颱風活躍季到了」發出之後,西北太平洋在短短
  • 7月零颱風?颱風與它的「兄弟們」,今年有點怪!
    時間進入7月下旬,按往常,我國將進入颱風「高影響時段」,但今年的颱風似乎有些反常,到目前為止動靜很小。今年7月會創紀錄一個颱風也沒有嗎?雖然近期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但全球其他主要海域卻並不「太平」。
  • 快訊:雙颱風已生成 本月還將生成多個颱風
    昨天的七夕之夜  你以為自己是這樣  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  冷冷的狗糧往我臉上胡亂地拍  連颱風都組成cp攜手來襲  不僅是今年組cp  去年也是結伴而行  有眼尖微博網友@城九建發現:  右圖左下角單身狗雲團表達了對奧麥斯和康森的不滿  問七夕為什麼經常出現雙颱風?
  • 七月颱風要「輪空」?
    當這些熱力和動力條件得以滿足時,熱帶氣旋就容易生成和發展。  每年約有80個左右颱風級別的熱帶氣旋在各個海洋的熱帶海域上生成,其中西北太平洋最多,約為全球生成數量的三分之一。東北太平洋、澳大利亞及西南太平洋分別每年約有15個左右生成;其他海域,如北大西洋,北、南印度洋每年生成不足10個。  西北太平洋,是影響我國的颱風生成的主要「場所」。
  • 北半球7個風暴密集爆發,9號颱風將在菲律賓東部生成
    進入八月以來,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三大海域上空風暴接二連三生成。目前,西北太平洋上空除了三次登陸我國的7號颱風「韋帕」外,還有快速向日本南部海域移動的8號颱風「範斯高」和今天(8月3日)下午剛剛在菲律賓東部生成的一個熱帶低壓(原熱帶擾動94W)。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
  • 兩個颱風同一天生成,颱風暴發期來了嗎?
    8月1日下午,一個南海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它的問世,打破了沉寂近50天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的寧靜。另一邊,臺灣東南洋面一個熱帶低壓,也於1日晚上加強為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8月2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預計「黑格比」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熱帶風暴級,將於3日夜間在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登陸,預計登陸時為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9級,風速20—23米/秒。 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僅有2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偏少。
  • 今年第九號颱風美莎克即將生成 2020颱風最新消息今天 颱風美莎克...
    8月過去20天,從8月1日的第3號颱風「森拉克」到8月27日,剛剛登陸朝鮮並影響中國東北地區的颱風「巴威」先後遭遇6次颱風襲擊。颱風路徑覆蓋海域包括南海、東海、黃海及渤海周邊地區,登陸地點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影響區域包括華南、東南、華東乃至東北地區。颱風形勢顯示出了一種遍地開花,四處爆發的跡象。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雖然按照颱風命名表,今年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