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颱風要「輪空」?

2021-01-21 中國氣象局

  7月盛夏時節,本應是颱風活動的高發期,然而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略顯「淡定」,從1日至今尚未有颱風生成,預計到月底,颱風生成的可能性也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這些洋面還未發生過7月颱風「輪空」的情況。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颱風網製圖:王玫珏

  歷史上7月最少也有1個颱風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拴柱介紹,熱帶氣旋生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包括高海溫、高溼度、高對流不穩定層結的熱力條件,一定的科氏力、弱環境風垂直切變和初始動力擾動的動力條件。當這些熱力和動力條件得以滿足時,熱帶氣旋就容易生成和發展。

  每年約有80個左右颱風級別的熱帶氣旋在各個海洋的熱帶海域上生成,其中西北太平洋最多,約為全球生成數量的三分之一。東北太平洋、澳大利亞及西南太平洋分別每年約有15個左右生成;其他海域,如北大西洋,北、南印度洋每年生成不足10個。

  西北太平洋,是影響我國的颱風生成的主要「場所」。然而,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僅有兩個,其中1個登陸我國,均較歷史同期偏少。2號颱風「鸚鵡」6月14日在廣東陽江登陸,登陸強度為9級(23米/秒,熱帶風暴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

  歷史上的7月(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再「不濟」最少也有1個颱風生成,分別出現在1954年、1957年、1985年和1998年。

  颱風偏少的「幕後推手」

  隨著2019年秋季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西伸,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的海平面氣壓異常偏高,不利於低層熱帶對流的發展,因此颱風的生成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

  氣候統計顯示,近70年來,上半年生成颱風2個以下的年份有16個,佔比23%,其中與厄爾尼諾事件相關的年份就有11個。1973年、1998年、2016年上半年無颱風生成,都發生在強甚至超強的厄爾尼諾事件背景下。

  如果7月沒有颱風生成,這也並不表明今年下半年的颱風活動會趨弱,有可能下半年颱風活動會較為活躍,特別是夏末到秋季,可能出現強度偏強、對我國影響較大的颱風。

  目前,北半球逐漸進入盛夏時期,也進入颱風高發期,包括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從7月15日中國氣象局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七下八上」期間,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颱風個數為3至4個,較常年同期(5個)略偏少。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為2至3個,較常年同期(2個)略偏多。

  其他海域並不「太平」

  不過,雖然近期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但全球其他主要海域卻並不「太平」。

  在東北太平洋,熱帶風暴「克裡斯蒂娜」(Cristina)幾天前剛剛減弱為熱帶低壓;在北大西洋,熱帶風暴「費伊」(Fay)於7月10日裹挾風雨登陸美國東海岸;前段時間,在印度洋,1864年以來當地最強的熱帶氣旋「安攀」登陸孟加拉國,其影響一直深入內陸,在我國珠峰測量隊登頂期間帶來了降雪……

  相較於西北太平洋的「安靜」,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高於正常」。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測,2020年颶風季將「高於正常水準」,概率為60%。這意味著今年將出現6至10次颶風,其中3至6次的等級將超過3級(被認為是「重大颶風」)。以往,整個大西洋颶風季大約只會發生6場颶風,其中3場為重大颶風。但自1995年以來,大西洋颶風活動幾乎逐年加劇。

  通常,北印度洋產生的熱帶氣旋只佔全球總數的7%左右,但是具有高度的季節性。一般情況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次數有雙分型分布的特徵,第一個極大值在11月份,第二個極大值在5月份。

  今年印度洋生成的兩個熱帶氣旋分別在5月中旬和6月上旬,即「安攀」和「尼薩加」。在「安攀」活動期間,我國西藏東部和青海出現了較大的降雪。

  在北半球逐漸進入盛夏後,南半球一般進入颱風休眠期,很難有颱風生成。南半球主要分西南印度洋、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和西南太平洋三海域,其共同特點是颱風生成的最旺季節均為2月,整個南半球全年平均有25個左右颱風生成,目前已生成17個,佔全年總數的68%。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7月24日四版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七月的颱風不會打破歷史記錄 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自2020年5月12日1號颱風「黃蜂」和6月14日2號颱風「鸚鵡」形成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再出現新的颱風。七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正在醞釀許多熱帶擾動胚胎,但它們不太可能發展成颱風。這樣,今年7月會不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空站」?今年到目前為止抑制颱風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颱風活動的趨勢是什麼?歷史罕見!
  • 七月沒有颱風 過去71年的第一個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自2020年5月12日1號颱風「黃蜂」和6月14日2號颱風「鸚鵡」形成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再出現新的颱風。七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正在醞釀許多熱帶擾動胚胎,但它們不太可能發展成颱風。這樣,今年7月會不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空站」?今年到目前為止抑制颱風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颱風活動的趨勢是什麼?歷史罕見!
  • 七月快結束了,未見颱風 咋回事?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而今年的天氣還有一個「異常」的地方,就是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至今還沒出現。一、汛情持續△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今天早上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在四川中東部、重慶、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等地都會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 七月去臺灣旅遊合適嗎 暑假去臺灣旅遊好嗎
    七月去臺灣旅遊合適嗎?這些問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出解答。  七月去臺灣旅遊合適嗎  其實暑假7、8月份來臺灣旅遊的話鄙視太合適,因為臺灣的夏季也是很熱的,而且夏季也是臺灣頻發颱風的階級,常「惹事」的颱風會在夏季頻頻光臨,每年夏季至少會遇到1-2個颱風。
  • 六月未絕 七月流火
    古人云:「七月流火」,往往指農曆的七月,暑氣漸退,天氣轉涼。然而,我這裡所指的七月正是公曆的7月,驕陽似火!股諺云:五窮、六絕、七翻身。今年的5月乏善可陳,但是6月卻熱點頻出,結構性行情突出。
  • 7月份颱風集體缺席,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8月份將是「颱風月」
    為何今年七月如此特殊? 2020年的七月成為從1949年以來首個七月沒有颱風的月份。根據中國氣象局的研究人員介紹,往年的颱風數據告訴我們,七月份應該是颱風較為活躍的一個月,且可能會有多於一個的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例如去年七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就出現了7個颱風。
  • 9月中下旬秋颱風安排上了,好幾個颱風或將生成
    七月的風八月的雲九月的颱風特別多注意 太平洋上又一熱帶擾動生成! 據「中國天氣」南方大範圍降雨還要持續9月中下旬秋颱風安排上了!好幾個颱風或將生成!
  • 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
  • 颱風「美莎克」明起影響浙江,還有神奇天象要來了!
    颱風「美莎克」明起影響浙江,還有神奇天象要來了!>颱風「美莎克」明起影響浙江 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8月30日17時位於北緯18.9°,東經129.0°,即距溫州東南方向約
  • 七月最美短句 關於七月的唯美句子 描寫七月的優美詩句
    3、惡語傷人七月寒。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7、夏閏秋候早,七月風騷騷。  8、六月食鬱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9、七月流火,沉悶寂寂。
  • 颱風山竹算什麼,古代的颱風更可怕!他們是如何應對颱風的?
    一般來說,對於當時手無寸鐵的人們來說,不會冒險在颱風易發地居住。加上當時人們的房子大多是木製的,很容易就會被風吹走的。而颱風易發地——沿海地區,人們以捕魚為生。所以這些漁民們對於氣象的掌握還是不錯的,預知颱風來臨時儘量避免出海。當然,有時候預測不正確,颱風來了,實在沒辦法往家裡趕,他們就會就近選擇山洞等地方躲起來。等颱風過後,再回到家鄉重建家園。
  • 古代的颱風叫什麼風?跟颶風,龍捲風有什麼區別?
    相比於颱風、副高這些天氣系統中的「大塊頭」,龍捲風絕對屬於「小個子」。而當前我們的氣象臺站不夠密集,以至於龍捲風經常躲過氣象監測的「法眼」。龍捲風強對流天氣往往生成很突然,對某一地區的影響時間也相對較短,「生命史」只有十幾分鐘到個把小時。因此,要提前24小時或是48小時預報局部地區的強對流天氣也就非常困難了。
  • 歷史首個無颱風7月,就是你啦
    7月無颱風創造歷史 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國。如2019年7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但是今年,颱風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僅「遲到」,而且「出勤率」很低。
  • 颱風海棠風力減弱 福建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導
    中新社福州七月十九日電 (記者畢永光)第五號颱風「海棠」今日下午十七時十分左右在福州連江縣黃岐鎮登陸,中心風力十二級。登陸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風力有所減弱。  據福建省氣象臺介紹,颱風「海棠」在臺灣登陸後,放慢腳步,走走停停,故「拜訪」福建比預計時間來得遲。由於準備充分,尚無颱風造成人員傷亡的報導。
  • 降雨來襲,颱風也有消息了……
    要!降!溫!了! 這七月份馬上就要過去了 已經有不少小夥伴發現 到目前為止,這個七月 沒有颱風! 這或將成為1949年以來 福建首次7月「空臺」!
  • 香港颱風網實施路徑圖,香港颱風最新消息
    颱風來了怎麼辦   1、儘量不要外出,以防發生被砸、被壓及觸電事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應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並有專人守護。   2、在外來不及回家的人員,途中遇上颱風暴雨,應及時尋找安全地帶,不要在大樹下、臨時建築物內、廣告牌下避風避雨。
  • 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白巖松連線專家解讀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24日)《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
  • 「七月流火」的本意竟不是七月很熱!
    」 很多人用這個詞表示 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 「七月流火」最早出自《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每年仲夏午月黃昏,「大火」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 "七月流火"表達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後,大火星西移,天氣將漸漸轉涼。到了九月,婦女們就開始縫製寒衣了。
  • 《七月與安生》女人是七月又是安生 幸運的是我們遇見的不是家明
    每次重溫一次《七月與安生》,眼淚就忍不住啪啪掉。總覺得這故事裡,七月與安生是官配,家明只是個意外。很羨慕她們之間的感情。做為一個男人,游離在兩個女孩之間搖擺不定,讓她們為自己受煎熬,怎麼忍心?安生一開始就不應該表白,明知是七月的男朋友。家明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家明是自私和醜陋的,令人生厭,七月和安生實在不應愛上這種毫無責任感的男人!如果是我,一旦你若有外心,要麼你走,要麼我離開。
  • 最近颱風最新消息2020年8月路徑 第8號颱風巴威現在在什麼位置
    在7月份的時候大家還在疑惑今年是否會有颱風到來,到了8月份之後大家就很能夠感受到颱風帶給大家的影響了,近日颱風已經到了6號颱風最新消息,最近颱風最新消息2020年8月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因此下面就有2020年8月颱風最新消息今天,而且每一天都會有2020年8月颱風預報最新消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