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可點擊右上角的 …,分享這篇文章
在我們上篇文章「2017年第一個颱風活躍季到了」發出之後,西北太平洋在短短34小時內生成4個颱風,將颱風生成數量從偏少一下子拉成偏多,歷史少見。根據歷史數據統計,這是1994年以來首次「四颱風共舞」。
更為少見的是,這四個颱風分成兩組,5號颱風奧鹿、6號颱風玫瑰一組,7號颱風洛克和8號颱風一組,這兩組颱風都離的特別近。除了接受副熱帶高壓引導外,它們還會互相牽制、互打互繞。因為這個現象是日本科學家藤原博士發現的,所以氣象上管這個叫「藤原效應」,也可以說是「雙颱風效應」。
歷史上西北太平洋雙颱風很多,雙颱風藤原效應也非常多,譬如2013年東海兩個熱帶低壓互相繞,再比如2016年颱風獅子山和多個颱風互旋,走出一條奇異路徑。但同時出現兩對雙颱風,而且兩對雙颱風都有藤原效應的,有歷史記錄以來從未有過。
2013年藤原效應示意圖
其中,7號颱風、8號颱風藤原的效果是:讓7號颱風洛克走的更偏西,有可能直接登陸珠三角;讓8號颱風走的更慢,影響海南的時間變長。
受藤原效應影響,洛克在7月22日晚7-10點走的比預期更西
而5號、6號颱風本來就在兩個高壓的肉夾饃模式裡動彈不得,藤原效應將讓它們的路徑更加複雜,成為一團不可預報的亂麻。
而長期看來,5號颱風、6號颱風在日本以東的長期滯留,將使得這一片海域的水溫降低,間接影響西風帶槽脊分布,從某種程度上有利於後期颱風登陸我國,為華東高溫的減弱創造條件。當然,這是後話了。
1、自動查詢天氣:我們和中國天氣網合作,提供回復城市名查詢功能,目前提具體到地級市和縣。譬如要查詢赤峰天氣,請在文本框中輸入「赤峰」,點擊發送即可;亦可輸入「赤峰天氣」。
2、合作、約稿、授權:由於微信後臺的收件箱已被自動查詢天氣的消息淹沒,小編來不及查看,若有合作、約稿方面的需求,可通過「留言」功能或新浪微博的私信功能和小編取得聯繫,感謝各位的支持和配合。
中國氣象愛好者,有理有趣有溫度、有料有貨有逼格
本號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關注請加微信號:qxahz-tybbs或長按二維碼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