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可點擊右上角的 …,分享這篇文章
上次文章中提到的兩個颱風胚胎,今天(12月13日)都發展的不錯。其中西邊那個96w已經搞出形狀不錯的風場、旺盛的對流;東邊那個已經獲得熱帶擾動編號97w。日本氣象廳已經對96w發出烈風警報並指出,96w很可能在24小時內加強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啟德,今年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即將到來。
隆冬12月,為啥還能出一個颱風活躍期?因為熱帶海洋上並不是隆冬,北方再冰天雪地,我國南海上的南沙群島還是穩定的二十八九度,更不用說比南沙群島更熱的菲律賓以東「暖池」。不管是哪一年,理論上暖池全年無休,一年十二個月都有充足的能量生產颱風。2017年的夏天暖池幾乎寸草不生,沒有颱風消耗能量,12月海溫偏高嚴重,能量更足。
目前菲律賓以東「暖池」海溫情況及海溫偏高情況,來自NOAA和JMA
當然,不是能量足就能產颱風,這只是必要條件。我們看看2017年的前四個颱風活躍期:1、7月下旬、8月上旬,以奧鹿為首的六個颱風或颱風胚胎同時現身西北太平洋,納沙、海棠雙颱風登陸我國;2、8月下旬,以天鴿為首,出現了颱風「廣東三連擊」,最後古超登陸未遂;3、9月上旬末、中旬初,泰利、杜蘇芮雙強鼎立,並雙雙「彈開」未登陸我國;4、10月中旬-下旬,在反常的跨赤道氣流活動中,龐大的卡努、蘭恩、蘇拉接連生成,相繼影響我國和日本,時間異常偏晚。
2017年1-25號颱風合成路徑圖,來自數字颱風網
可見,在熱帶海洋能量永遠管夠的情況下,上述每次颱風活躍期的啟動,都非常依賴於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季風或跨赤道氣流等大氣層裡的因素。這個12月,大氣層恰好發生了變化。在拉尼娜等因素影響下,暖池從夏天的鍋蓋模式悄然轉為12月的煙囪模式;第二,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MJO)的上升波列來到了西北太平洋。兩因素齊聚,暖池上的雲朵蹦開了花,颱風胚胎的形成沒有了障礙。
200百帕速度勢形勢和MJO形勢圖,數據來自CFS和ECMWF
現在已是12月中旬,冷空氣在我國大陸建起「驅臺金鐘罩」,颱風登陸我國的可能性約等於0。1949年以來,我國最晚的登陸颱風是2004年的颱風南瑪都,它於12月4日登陸臺灣屏東,登陸強度為強熱帶風暴,10級。此外,1974年颱風愛瑪(irma)於12月2日登陸廣東臺山(熱帶低壓,7級)。也就是說,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從未有過颱風在12月中旬及以後登陸我國。因此,即將生成的26號颱風啟德,以及正在發展的颱風胚胎97w,都不會登陸我國。
2004年南瑪都路徑圖
ecmwf集合對96w的路徑分析
但是登陸可免,影響難消。畢竟這兩個颱風胚胎會長時間活動,而且都會非常接近甚至進入我國南海。首先,它們會在南海掀起狂風惡浪;其次,它們會吸引冷空氣不斷南下,讓這個12月中旬非常冷,讓華南持續乾冷;第三,赤道附近的97w發展條件得天獨厚,有潛力成為一個強大的颱風,若它持續發展並進入南海,有可能改變維持一個月之久的長波環流,讓我國的持續乾燥格局發生變化,當然如果真的那樣,菲律賓也面臨巨大威脅。
我們將持續關注這兩個颱風胚胎的情況,並及時分享有關信息。近期去菲律賓旅遊、在南海出海的朋友,應密切關注颱風動態。
1、自動查詢天氣:我們和中國天氣網合作,提供回復城市名查詢功能,目前具體到地級市和縣。譬如要查詢溫州天氣,請在文本框中輸入「溫州天氣」,點擊發送即可。
2、合作、約稿、授權:由於微信後臺的收件箱已被自動查詢天氣的消息淹沒,小編來不及查看,若有合作、約稿方面的需求,可通過「留言」功能或新浪微博的私信功能和小編取得聯繫,感謝各位的支持和配合。
3、歡迎關注中國氣象愛好者微博、分答、悟空問答及企鵝問答。因微信只能一天一篇,有其他即時信息,我們會在微博上及時發布。
中國氣象愛好者,有理有趣有溫度、有料有貨有型格
本號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關注請加微信號:qxahz-tybbs或長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