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一些野生植物的了解可以說是十分熟悉的,因為農村的孩子小時候不像城市裡的小孩子一樣有那麼多的玩具。他們的童年就是一天到晚的跟小夥伴在田野裡追逐打鬧,這時候很多生長在田野中的野花野草也就成為了孩子們的玩具。一些可玩性高的植物理所當然的成為他們經常受照顧的對象了,就像這種經常生長在河邊的野草,農村的孩子小時候肯定是經常玩的,只要將這種植物拿在手上反覆的捏,它就會一下在爆出很多褐色的絨毛,就好像染了顏色的棉花一樣。
其實這種植物的名字就叫做香蒲草,也就是我們所經常提起的水蠟燭。為什麼叫做水蠟燭呢?其實是有一定的根據的,因為每當香蒲成熟的季節,在植株的枝頭就會長出一根根的蒲棒,看起來就好像一根根紅色的蠟燭,而香蒲草一般生長在水中,樣子就跟蠟燭插在了水裡差不多,水蠟燭的名稱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了。
而香蒲草也是一種在全國各地都比較常見的,所以農村的人們對它們肯定是不陌生的,在一些小池塘、沼澤地等地方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香蒲草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生長的速度還很快,只要有足夠的水就可以了,所以它在農村總是成片成片的出現。如果有一天你在農村裡看到了滿滿一個池塘的香蒲草,不必驚訝,因為這在農村裡是很常見的。
在過去人們並不重視香蒲草,一般只有一些農村的小孩子才會摘下來玩,折一根香蒲草當作「武器」 ,打在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蒲棒上面的絨毛會粘的全身都是,雖然很開心但是回去還是免不了父母的一頓教訓。但其實香蒲草也是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的,香蒲草的莖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蒲菜,聽村裡的老人說以前並沒有人知道蒲菜是可以食用的,關於它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名將領在攻打城池的時候被敵軍長期圍困,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士兵的戰鬥力逐漸下降,在一次偶然中,那位將領發現一匹馬正在吃香蒲草的莖,突發奇想,既然馬可以吃,那麼人是不是也能夠吃呢?就這樣,士兵們吃了香蒲草的莖後,解決了沒有食物補充體力的問題,同心協力,打敗了敵軍。戰爭勝利後那位將領便將這種菜稱為蒲菜,後來逐漸的就流傳到了民間。
香蒲草除了能夠食用之外,還有很好的醫用價值,像農民在田裡幹活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石頭或被其它尖銳的東西碰傷,出現流血的情況,可經驗豐富的農民並不會慌張,他們會將香蒲草裡的雄花粉弄出來敷在傷口處,流血的部位很快就會被止住,而平時也會將雄花粉曬乾儲存起來,以便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使用。除此之外,香蒲草還有驅蚊的效果,將蒲棒摘下來曬乾後點燃,可以很有效的驅除蚊蟲。
朋友們,你小時候跟朋友們有沒有玩過香蒲草呢?在你的家鄉有沒有香蒲草這種植物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