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輻射|日本電氣公司與國家先進科技研究所合作開發出強抗輻射超低功耗FPGA,計劃明年升空試驗

2021-02-15 大國重器高端電子元器件

近日,日本電氣有限公司(簡稱NEC)宣布,其與國家先進科技研究所(AIST)合作,開發出了利用納米橋(NanoBridge)金屬原子遷移型開關技術的FPGA,簡稱NB FPGA,具有超強抗輻射和超低功耗的特點。其中,金屬原子遷移型開關技術由日本筑波大學和東京大學的五個研究所共同成立的開放創新中心研究。

與當前SRAM型FPGA相比,納米橋技術會使FPGA的能效提高十倍,且抗輻射性能更好。

    

       NEC公司已與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JAXA)聯合,將新開發的NB FPGA置於惡劣地球輻射環境進行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否有輻射,納米橋的開關狀態不受影響。在此試驗基礎上,NEC公司預計,納米橋技術能夠將輻射引起的錯誤率降低至百分之一以下,可用於製造高抗輻射且超低功耗的大規模集成電路。

衛星用的元器件要求具有相當高的可靠性,但仍舊容易受空間輻射環境影響導致單粒子等效應。對於大規模集成電路,輻射通常會導致矽襯底累計大量電荷,導致SRAM電路信息錯誤或FPGA配置改變等故障。


   納米橋利用金屬原子在固態電極內交互連接銅和銥金屬層,控制信號的開關狀態。如下圖所示,當給銅金屬層加正電壓時,銅原子運動到固態電極內連接銅和銥金屬層,使信號導通;當給銅金屬層加負電壓時,固態電極內沒有銅原子,信號關閉。納米橋內的銅原子狀態不會受到輻射電荷影響。因此,即使在空間強輻射環境,NB FPGA電路也不會受到輻射影響。

圖 納米橋工作機制(左圖) NB FPGA晶片(右圖)

 

NEC和JAXA將在2018年發射的新技術演示驗證衛星1號上驗證NB FPGA的可用性與可靠性,屆時將在惡劣輻射環境試驗NB FPGA的相機圖像壓縮和傳輸性能。

 

NB FPGA採用了傳統FPGA的4輸入查找表提升其兼容性與可用性。並在64×64個單元陣列配置有8000個查找表。(在將進行的空間演示實驗中,將為NB FPGA將配置有37000個查找表,用於圖像壓縮)

NB FPGA的納米橋開關採用三端子結構提升開關在關閉狀態的可靠性。一個NB FPGA包含有5100萬個開關,都是用於控制信號和作為查找表存儲器。

 

新技術演示驗證衛星1號的試驗完畢後,NEC公司將開發衛星系統用的NB FPGA,還將研發用於陸地惡劣環境下高可靠設備的產品,如機器人、汽車、通信設備等。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團隊通過雷射試驗單粒子助力空間站抗輻射設備研製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中科院複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空間環境效應研究室通過雷射試驗單粒子,助力中國空間站抗輻射設備研製。龐大的空間站系統包括大量平臺電子設備和有效載荷,這些單機設備面臨的抗單粒子效應任務十分艱巨,需要開展及時、充分、可靠的輻照試驗,對擬用器件進行評估篩選,對輻射敏感器件進行電路系統防護設計及驗證,以確保達到設計目標,實現在軌運行安全平穩。
  • 抗輻射電晶體3DK9DRH的貯存失效分析
    隨著各種設備被廣泛用於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和核武器等系統中,基本的電子元器件也不可避免的處於空間輻射和核輻射等強輻射環境下,提高器件的抗輻射能力成為設備、系統長壽命的重要要求。輻照能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導致宏觀尺寸和材料的多種性質變化。在晶體中,輻照產生的各種缺陷一般稱為輻照損傷。輻射會對電晶體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主要有位移輻射效應和電離輻射效應。
  • 基礎知識:航天元器件抗輻射能力選擇
    針對各種輻射效應,在器件的材料、電路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製造及封裝等各個環節採取加固措施,使其具有一定的抗輻射性能。選擇抗輻射加固的器件應用在空間輻射環境中,將能提高太空飛行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應用在戰略武器中,將能提高其效能和突防能力。
  • 提升航天電子系統運算速度,ST高速抗輻射加固邏輯器件問市
    意法半導體推出高速抗輻射邏輯產品系列的兩個首發產品,讓航天電子數字電路工作頻率達到150MHz以上。 QML-V標準認證的RHFOSC04 (SMD[1] 5962F20207)晶振驅動器/分頻器晶片和RHFAHC00 (SMD 5962F18202)四路NAND門邏輯晶片的門工作速度是典型抗輻射加固邏輯晶片的兩倍以上,保證高頻電路響應速度更快。
  • 日本「毒島」再發威,奧運火炬起點現核汙染,網友:比賽抗輻射?
    我們都知道,2008年的時候,中國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我們國家也憑藉此次奧運會向世界彰顯中國國威,不管對於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和外交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而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日本也將在東京舉辦第32屆夏季奧運會。
  • 中國發明抗輻射和可修復集成電路 可用於晶片製造
    除了通用晶片外,由於太空探索和核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對輻射硬化電氣設備和集成電路的要求也在快速增長。"此前提出的大多數使電子器件更具抗輻射能力的策略,都是為了僅對電子部件的單個元件進行硬化。因此,用它們來製造完全抗超高輻射的電晶體和集成電路是很困難的。
  • 抗輻射,預防電磁波對皮膚的傷害,抗輻射的食物有哪些
    抗輻射從眼睛做起常用電腦的人會感到眼睛不適、視力下降,易出現疲勞的感覺。但是職場女性又不得不面對電腦,那麼,該怎樣在飲食上保護自己的眼睛呢?抗輻射的食物有哪些含硒食物:紫莧菜含硒,硒是—種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人體健康,具有抗輻射、抗突變、抗氧化等功效。常吃合硒豐富的紫莧菜,可提高人體對抗輻射的能力。
  • 2007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結果公示
    他在化學反應動力學上的成果受到了學術界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相關的研究成果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06年他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多年來,他擔任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帶領該實驗室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他還擔任了「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為我國化學動力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講真,這是太陽系中「最快」的FPGA
    2018年,這款名為「帕克號」的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帕克號上的電子系統和儀器組由多個FPGA共同控制,幫助帕克號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和速度最快的人造太空飛行器。正因如此,帕克太陽探測器成就了另外一個裡程碑 -- 太陽系中速度最快的FPGA:來自MicroSemi公司的抗輻射宇航級RTAX4000系列FPGA。儘管這裡的「最快」並不是指FPGA的運行頻率,而是它們高達70萬公裡/小時的巡航速度,但是這些基於0.15μm工藝製造的FPGA有著很多獨特的亮點。
  • 松江領軍人才(3)正泰電氣副總裁李錦彪:敢和國際先進「叫板」
    他所帶領的正泰電氣下屬事業部、專業公司在短短的五年時間中,研發了750KV大容量試驗變壓器、220KV電抗器、智能組件等大量新產品,突破了三維穩態渦流場有限元分析技術、仿真分析技術等許多關鍵技術,在國內外取得百餘臺220KV、110KV產品的運行業績,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下屬的省市電網公司、鋼鐵冶金、水泥、石油化工及國電、國能等發電企業。
  • 海水螺旋藻大面積養殖在福建試驗成功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海水螺旋藻大面積養殖試驗科研項目日前在福建省東山縣通過專家驗收。專家組鑑定認為,此項目試驗成功說明螺旋藻養殖「適宜在我國東南沿海推廣。」螺旋藻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預測的「明天最理想食品」,是一種生長在湖泊、河溪、水庫、海洋水體的廣鹽性藻類。
  • 張存浩、程開甲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每人獎金500萬元人民幣,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專家先後獲此殊榮,他們分別是袁隆平、吳文俊、黃昆、王選、劉東生、金怡濂、吳孟超、王永志、李振聲、葉篤正、閔恩澤、吳徵鎰、王忠誠、徐光憲、谷超豪、孫家棟、師昌緒、王振義、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王小謨。
  • 日本人造流星雨衛星明年升空,「摘下星星送給你」已成真
    12月1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鹿兒島縣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向媒體公開了將用於人工製造流星的超小型衛星,並宣布明年1月17日將用小型固體燃料火箭「艾普斯龍」4號機從該觀測所將它們發射升空。
  • 2020先進陶瓷科技與產業大盤點
    研究者開發出10秒快速燒造陶瓷的技術 馬裡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胡良兵,莫一非、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鄭小雨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駱建合作開發出超高速高溫燒結新方法具有加熱速度快、冷卻速度快、溫度分布均勻、燒結溫度高達3000攝氏度等優點。
  • 時空無涯 認知無限——2020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空間技術
    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提出的「三叉戟」航天探測器被美國NASA初選為未來太空探測項目,有望在2026年發射升空,並於2038年抵達海王星的最大衛星「海衛一」進行探測,探索其真實面目,包括有無生命。阿列夫農場有限公司希望與科技公司和航天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將創新肉類培育技術整合到未來人類航天計劃中,滿足人類在太空和外星球對肉類食品的正常需求。
  • 2020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空間技術
    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提出的「三叉戟」航天探測器被美國NASA初選為未來太空探測項目,有望在2026年發射升空,並於2038年抵達海王星的最大衛星「海衛一」進行探測,探索其真實面目,包括有無生命。 阿列夫農場有限公司希望與科技公司和航天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將創新肉類培育技術整合到未來人類航天計劃中,滿足人類在太空和外星球對肉類食品的正常需求。
  • 【每日動態】雷達系統測試/垂直起降/特種材料先進診斷技術 等
    由法國、德國和日本聯合研製的垂直起降驗證機——克裡斯託將在2023年開始在蓋亞那航天中心進行飛行試驗,逐步從幾千米的低空飛行試驗發展到最高40千米的高空飛行試驗。 作為三個國家的合作項目,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將負責提供氫氧發動機、液氧貯箱,以及部分結構組件。德國宇航局(DLR)將提供液氫貯箱、著陸支撐機構和氣動控制翼面,以及部分結構組件。法國空間研究中心(CENS)負責總體設計,以及電氣系統、姿態控制系統、地面支撐及發射操作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