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危險的盔甲蟋蟀,會噴射臭液捕殺小鳥,最大的天敵竟是同類!

2021-01-17 沐子的動物園

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殊不知,在自然界還有一種神奇的昆蟲,居然有本事可以吃小鳥,它就是盔甲蟋蟀!

盔甲蟋蟀也被稱為披甲樹螽(zhōng)。顧名思義,盔甲蟋蟀就是一種身上披著盔甲的蟋蟀,若是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在盔甲蟋蟀的背甲上面,竟有尖刺。這種尖刺可不是擺設用的,能夠讓垂涎它的敵人們無從下嘴,且盔甲很硬。要把盔甲蟋蟀吞下去可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盔甲蟋蟀極其殘暴冷酷,在自己缺乏食物的非常時期,還會吃掉自己的同類。

盔甲蟋蟀主要分布在非洲,除了在納米比亞可以看到盔甲蟋蟀,還有波札那和南非等地都有它的身影,分布很廣泛。盔甲蟋蟀體色多樣,在體型上,比我們尋常看到的蟋蟀要大得多,成年的盔甲蟋蟀長度可達7釐米,而雌性盔甲蟋蟀還會比雄性蟋蟀的體型更大更長一些。此外,雄性能叫出聲,而雌性則不會叫。

盔甲蟋蟀這麼大的體型,肯定會吸引不少的捕食者。然而,盔甲蟋蟀除了有強硬的外殼外,它們還有自我防禦的絕招。它們的大招就是能噴出一種淺黃綠色的體液,這種體液臭味燻天,而且還很辛辣嗆鼻。一旦沾上這種可怕的臭味,好幾個小時都散不去。這也導致很多想吃盔甲蟋蟀的動物們都紛紛斷了食慾,掉頭就走。還有一點,就是盔甲蟋蟀每次噴射完臭液的同時,也會被動地讓周圍的同類了解到一個信號,這裡有一隻受傷的盔甲蟋蟀同類。所以,在噴射完臭液後,這隻倒黴的盔甲蟋蟀必須清理一下自己的身體,否則它就會被聞臭趕來的其他盔甲蟋蟀給吃掉。

殘暴兇猛的盔甲蟋蟀是雜食性昆蟲,不僅吃同類,甚至打起幼鳥的主意。盔甲蟋蟀最喜歡吃的美味就是盜食紅嘴奎利亞雀的雛鳥。紅嘴奎利亞雀是非洲常見的一種鳥,該種鳥的體型較小,它們習慣群居性巢穴,一般會把巢穴聚集在同一個地方。盔甲蟋蟀很聰明,它們會靜靜潛伏,等到鳥媽媽飛出巢穴後,盔甲蟋蟀就會趁虛而入,將巢穴裡的幼鳥給飽食一頓。可這種行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

由於盔甲蟋蟀並沒有翅,飛不了。一旦紅嘴奎利亞雀飛回來時,盔甲蟋蟀還沒逃離案發現場,就會被鳥媽媽給瘋狂攻擊。紅嘴奎利亞雀雖然不會將帶有『鎧甲』的盔甲蟋蟀給吞掉,可通常會把盔甲蟋蟀給啄傷,當它們受傷時,災難就會來臨了,受傷的身體所釋放的臭味,就會吸引盔甲蟋蟀的同類前來。最後,哪怕盔甲蟋蟀並未死於紅嘴奎利亞雀的攻擊,也會被自己殘暴的同類給吃掉。

相關焦點

  • 體型巨大披著盔甲的蟋蟀,不僅吞食同類還能實現蟲吃鳥的逆轉
    如果我變小了蟲子變大了會怎麼樣?如果這些蟲子體型大一些,會變得怎麼樣?直到我在現實當中看到體型巨大的蝗蟲,我才發現蟲子變大了一點兒也不好玩,反而十分的恐怖。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巨型的蟋蟀——「盔甲蟋蟀」。
  • 非洲最奇特的蟋蟀,不僅身穿「盔甲」,還是幼鳥的「天敵」
    說到蟋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蟋蟀雖然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昆蟲,但大多數蟋蟀在面對鳥類時,依舊沒有還手之力,畢竟鳥類正是昆蟲的天敵。不過在非洲,就有著一種非常奇特的蟋蟀,不僅身穿「盔甲」,還是幼鳥的「天敵」,究竟是什麼生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種蟋蟀的名字,叫做披甲樹螽,是一種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昆蟲。
  • 綠巨螳螂捕殺小老鼠,鼠類都在這種螳螂食譜上,甚至包括天敵鳥類
    有句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而在食物鏈中,就是一物降一物,螳螂的食物蟬,而黃雀等鳥類是螳螂的天敵。但在非洲有一種螳螂——非洲綠巨螳螂,甚至有可能反殺鳥類,獵殺性非常強。
  • 蛇類的6大天敵,抗毒高手平頭哥竟未入榜
    蛇類的6大天敵,抗毒高手平頭哥竟未入榜 常言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毒蛇是大多數人敬而遠之的動物,有些人就算見到也會被嚇得骨軟筋麻,渾身無力。
  • 鱷魚沒長到五米,成體在各大洲被各天敵欺負,最大鱷魚也被人捕獲
    一、鱷魚在亞洲天敵,百獸之王——老虎 在亞洲領域,老虎是百獸之王,是所有動物最為害怕食肉獵食者,老虎對鱷魚有速度、靈活性等優勢,而且老虎善於遊泳,即使在鱷魚地盤在河流中,戰鬥力都不輸鱷魚,足於捕殺一切鱷魚種類。
  •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有天敵嗎?
    大象是陸地中最大的動物,它們的性格比較溫順,所以體型雖然很大,但還不足以成為森林之王,它在動物界中,基本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在亞洲南部地區,很多人將大象馴化成人類的好幫手。如此大的動物卻依然逃不過人類的馴化,所以有理由懷疑,大象在自然界中擁有天敵嗎?自然界危機重重,就算大象這麼強悍,依然擁有天敵,你知道大象的生命可以被什麼東西威脅嗎?
  • 天敵有巨蟒、大貓,越小的鱷魚天敵越多
    同類相食&大鱷吃小鱷鱷魚會吃同類的卵,而且大鱷魚是鱷苗和幼鱷的重要捕食者,三歲以下的個體易受到傷害。例如,尼羅鱷同類相食就很常見,11%的大尼羅鱷胃中含有小尼羅鱷或其他鱷魚的殘骸。見於報導的成年尼羅鱷吃幼鱷事件已不少於五起,有條兩米的尼羅鱷殺死了一條一米的同類。在南非祖魯蘭,較小的尼羅鱷會主動迴避成年大鱷,它們在棲息地邊緣地帶活動,行蹤更為隱蔽。
  • 一種會「釣魚」的鳥類,兇猛無比,連同類都吃,俗稱「屠夫鳥」
    在所有的動物之中,要屬鳥類的天敵最少了,尤其是一些兇猛的肉食性鳥類,它們幾乎沒有天敵。老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食物鏈中,老鷹的上層沒有動物,也就是說老鷹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那麼,在天空中飛翔的鳥類,除了老鷹外,還有沒有頂級的獵食者呢?答案是肯定的。
  • 科莫多巨蜥有天敵嗎?
    科莫多巨蜥是已知現今存在種類中最大的蜥蜴,別稱科莫多龍,性格兇猛,成體吃同類的幼體,有時吃其他的成體,能迅速運動,偶爾攻擊人類,但主要以腐肉為食,每天出洞到幾千米以外的地方覓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科莫多巨蜥有沒有天敵吧!
  • 世界上現存頭最大的鳥,不僅是鱷魚最大的天敵,據說連同類都吃?
    鱷魚是非常兇殘的動物,它們有很強的咬合力,可以瞬間撕碎獵物的肉,但是在自然界中,鱷魚也存在著天敵,有一種動物被稱作是鱷魚最大的天敵,但看起來並不那麼兇猛,但空腹時連同類都不放過,你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自然界中有一種被稱為鯨鸛的鳥,鯨鸛是世界上存在的鳥類中頭部最大的鳥,平均身高1.2米,體型很大。最重要的是,鯨魚頭上的白鸛吃鱷魚,可以說是鱷魚最大的天敵。這樣看起來這麼老實的鳥類,沒想到有這麼大的攻擊性,這隻白鸛對我們人類非常親切,當你走進白鸛時,白鸛向你鞠躬,非常有禮貌。
  • 巨蟒有沒有天敵?是什麼?
    作為純正的食肉動物,它不但會捕殺野兔、野鹿等小中型的動物,甚至連花豹,它都能捕殺,並且就連老虎都拿它沒辦法。據記載,在1930年時,印度境內就發生一次「蟒虎大戰」,參戰的雙方分別是9米長的網紋蟒和一頭成年的雌性孟加拉虎,經過一番慘烈的戰鬥,最後以兩敗俱傷收尾:網紋蟒身上多處咬傷和抓傷,而孟加拉虎的身上也傷痕累累。
  • 闢謠:成年大猩猩沒有天敵?同一生境中,豹子就是它的天敵
    ,西部大猩猩則分布在非洲的中西部地區。,是不能服眾的,畢竟豹子也能捕殺老虎幼崽,但是卻沒有人說豹子是老虎的天敵,關鍵還看豹子能不能捕殺成年大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的花豹,雄性平均體重為62千克,雌性為40千克左右,較大的雄豹有時候能達90千克以上,雖然在貓科動物中,算是比較大的,但是與成年大猩猩相比,還是差了不少,那麼豹子真能捕殺大猩猩嗎?
  • 駱駝真的沒有天敵嗎?為何從未聽說有獵食動物捕殺駱駝
    按照自然規則,任何動物都有敵人,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食物鏈,才讓大自然的動物得以進化和繁衍,自然界中的規則就是優勝劣汰,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問題來了:有小夥伴感到疑問,世界上的很多動物都有敵人,可是從未聽說過有獵食動物捕殺駱駝,這是為何?難道駱駝沒有敵人嗎?
  • 世界上最像龍的動物,全身長滿鱗甲,遇到天敵就用嘴咬住尾巴
    據專家介紹,這種外表形像龍的動物,其實就是南非犰狳蜥,也被叫做犰狳刺尾蜥,是蜥蜴亞目環尾蜥科動物,身體布滿了盔甲般的巨大鱗片,一般生活在南非地區,是南非一級保護動物。人類第一次發現它那是1828年。南非犰狳蜥的頭部為三角形、略扁,身體粗壯,這扁平的身軀,有利於其在石縫中輕鬆爬出爬入,以躲避捕食者的追擊。
  • 流浪藏獒如果出現在非洲草原,是如王者降臨,還是會被獅子捕殺?
    早先牧民們過著遊牧的生活,而青藏高原一帶多狼、熊、猞猁等猛獸,牧民的牛羊經常會遭到捕殺,於是乎人們就開始飼養藏獒,在與野獸的對抗中,藏獒的確有不俗的表現,在科技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飼養藏獒是牧民們最有效的防狼手段。
  • 世界上最大的蜥蜴,沒有天敵,卻是個「啞巴」!
    科莫多巨蜥是恐龍時代遺留下來的物種,它們體型巨大,平均體長2-3米,是世界上已知存在體型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除了有鋒利的牙齒外,其中最讓人膽寒的是它們口腔內有非常多的細菌,而且在下顎處還長有毒腺,任何動物如果被它咬傷,不出數天必然死亡,這使得它們幾乎沒有天敵。
  • 美麗物種「紅眼樹蛙」餓起來,連同類都不放過
    它的皮膚在夜裡會變得暗暗的,這樣,它的天敵就看不到它啦!天亮起來的時候,它的皮膚就會發出綠色的亮光,使它看上去像綠色的樹葉。紅眼樹蛙與絕大多數的樹棲蛙類一樣屬於完全夜行性的動物,體型也屬於大型樹棲蛙類,任何能夠塞進口中的動物及昆蟲它們都會吃,包括同類幼體在內。但都要是活體,不移動的食物它們是無法察覺的。
  • 獵豹捕殺疣豬,隨後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對疣豬夫妻正在河邊喝水,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危險正在到來,有兩隻獵豹正在向他們靠近,不知道什麼時候兩隻獵豹竟然捕殺了一頭疣豬,而此時的母疣豬看到自己的丈夫被殺,就打算去找獵豹報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獵豹捕殺疣豬 不料讓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