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軟科幻」的代表,漫威電影宇宙在11年的時間內,藉助漫威漫畫的原素材劇情和角色迅速構造了一個較為完整且系統的電影宇宙觀,而在這個宇宙中,基於本質上是科幻宇宙的定位,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能夠看到不少的黑科技設定。
典型的:
彩虹橋、靈魂熔爐、再生搖籃、鋼鐵俠戰甲、獵鷹套裝、方舟反應堆、空天航母以及各種被基礎化的全息景象應用乃至是人工智慧……
對於這些黑科技設定,其實多數情況,我們說要想在現實生活看到,難度並不小,有些類似於「彩虹橋」和「靈魂熔爐」這類的阿斯加德科技就更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同樣,對於漫威電影中的另外一些「黑科技」,其實很多還是有在現實中出現的那一天,甚至不少已經出現了「初期」的低版本姿態。
不信?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方舟反應堆」!
對於這一個伴隨著鋼鐵俠起源上線的經典黑科技,在電影《鋼鐵俠》中,被斯塔克直接在山洞中利用一些武器零件給首次製造了出來,一開始是用來保命(避免彈片進入斯塔克的心臟),後來伴隨著鋼鐵俠戰甲的上線,「方舟反應堆」也開始成為了馬克系列戰甲的動力來源。
至於這樣一個巴掌大小的反應堆能夠提供多少能量?
咱們以電影中所設定的數值來說——
在斯塔克在山洞中研發出初代方舟反應堆時,能夠獲取到的能量是30億焦耳的電能;而到了後期鋼鐵俠使用鈀元素來進行反應後,所產生的能量為80億焦耳的電能;至於最後鋼鐵俠發現了全新元素,解決自己鈀金屬中毒後,方舟反應堆所能夠產生的能量則是達到了100億焦耳的電能。
可見,這一種黑科技所本身所產生的能量,即便是早期的版本也是相當恐怖的。
值得一提的是:
對於這樣一個巴掌大小的「方舟反應堆」的製作,在本質上是一個小型的「常溫核聚變反應堆」,這一設定在現實中其實是有理論基礎,也是在一定科技水平的要求上能夠在未來實現常規化利用的黑科技。
不過,咱們得分清楚電影和現實中,要想實現「方舟反應堆」前後的差異和限制所在,典型的,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漫威運用了「軟科幻」的定位便利,將一些方舟反應堆實現所需要的必要條件給忽略了。
比如,方舟反應堆所需要的超導材料和如何克服高溫的問題!
先來說說「超導材料」:
其實我們現如今在現實生活中所能夠進行的核聚變反應堆,所使用的理論模式就是「磁約束核聚變反應堆」,整個反應堆就是一個「磁約束」來進行核聚變的託卡馬克裝置,這一點咱們國家自己此前就已經實現了利用這一裝置達到了「一億度的聚變高溫」的成果。
即,「人造太陽」!
但是,相比較電影宇宙中的「方舟反應堆」的體積大小來說,現如今咱們製造的反應堆在體型上幾乎是一個小廠房大小的體量,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也是因為這一現實中實現的反應過程,拋開其他能夠影響反應堆體型大小的元素來說,單單是一個「用於控制等離子體的強磁場的超導材料」就相當麻煩。
從理論上來說——
聚變反應堆的功率密度正比於磁場的四次方,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能夠實現磁場強度的不斷提高,那麼,對應的產出同樣功率需要的聚變反應堆尺寸要求就越小,所以,理論上鋼鐵俠巴掌大小的方舟反應堆邏輯上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同樣的,在整個聚變過程中,超導材料構建的磁場不是一個累積疊加的性質,相反,對於超導材料本身的屬性來說,會在一定程度上因為超過上限(臨界磁場強度)而造成自身超導材料屬性的無效化。
因此,目前實現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的困難在於,缺少一個能夠承受的住著巴掌大小體積所需要的磁場強度的超導材料,而要想發現或者是製造這樣一種超導材料,依照現有的科技水平來說,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這就更別說在電影中對於方舟反應堆所忽略的「高溫」問題,要知道,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高溫是相當恐怖的,被稱之為「人造太陽」並非浪得虛名,因此,如何解決高溫問題,實現電影中那樣的冷聚變或者是常溫聚變,同樣也是一個足以跨越千年的難題。
不過,難度雖大,但是起碼我們說這一黑科技是有現實理論支撐,在未來還是可以實現的就是了。
除此之外——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出現的獵鷹套裝,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具備了一個比較淺顯的版本模式,也就是單人飛行器。
不過,不同於電影中獵鷹版本那樣近乎bug量級的操控反應和優秀的穩定性,現實中的單人飛行器一般都是「固定翼」,使用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控飛行的方向和起降,但是無法在空中做到獵鷹那樣靈活的動作。
而且,在飛行強度上,現實中的單兵飛行器還不足以支撐高強度動作下能源的消耗問題,但同樣的,這也是一個已經存在於現實中的黑科技展現,對於未來的單人飛行器來說,經過不斷的更新迭代,其實也不排除,未來就不會看到漫威獵鷹那樣的飛行套裝。
而再之後就是,鋼鐵俠支線的另外2個黑科技了:一個是戰甲,另外一個則是全息影像!
對於前者鋼鐵俠的戰甲,其實要想在現實中實現難度幾乎是「登天」級別的,但是,對於這一科幻裝備現實投射下的另外一個裝備,卻是在不斷的更新迭代,甚至是已經進入到了實際的運用,也就是——
仿生(戰術)外骨骼!
這一技術的運用,其實就是利用機械外骨骼在最大程度上輔助人類完整超越常規承受極限的重量操作,甚至在一些老美的軍隊中,這一技術其實也是有被納用成為常規特殊裝備。
所以,在未來,這種裝備的不斷發展,不排除會有類似鋼鐵俠戰甲那樣的類似裝備上線。
而對於後者全息影像來說,雖然說是黑科技,但其實也是現如今很多場合已經被成功運用的一個技術,比如此前比較火的「初音未來」演唱會,就曾經使用過全息影像的技術,完成了肉眼級別的影像生成。
當然了,對於電影中鋼鐵俠那種利用全息影像進行複雜的作業操作,現如今其實還無法完成,但是對於全息影像的研究,還在不斷的發展,相對於其他的黑科技來說,這項科技反而可能是最先變成普及利用的黑科技。
至於,電影中其他的比如人工智慧賈維斯這類的科技,現階段人類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水平去研製。
畢竟,現階段的人工智慧還是一個常規命令處理,無法做到「賈維斯」那樣具備獨立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要想實現這一黑科技,估計還得有個數百上千年的積累才行。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