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邦國批示查真相 六部委組成調查組 |
6月22日下午,山西省繁峙縣砂河鎮義興寨一金礦發生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後,礦方隱瞞不報,填堵事故井口,將遇難者屍體焚燒藏匿,有關4名主要責任人事後逃逸,當地警方懸賞12萬元通告緝拿。至發稿日,現場工作人員已從多處找到37具遇難者屍體,目前尋屍工作仍在繼續,封山後民工的返鄉潮也近尾聲
2002年7月3日凌晨,對於山西省繁峙縣砂河鎮來說,依然是一個充滿淚水的日子。
24歲的劉永強和他22歲的妻子李月紅從三十裡開外一個叫做松澗溝的金礦上一路走來,他們的懷裡抱著一歲的孩子毛丫,他們的身前和身後,是大批的背著重重行囊的返鄉者。十多天前那場震驚全國的礦難切斷了這些人至為簡樸的淘金夢想,如今,面對未卜的前程,絕大多數人都做了最為無奈的選擇———重返故裡。
李月紅幾次想從丈夫的手裡接過孩子,但是都被劉永強拒絕了。北方的朝陽從那些據說埋滿了金子的山梁後面緩緩升起,劉永強的心緒也隨著車站的漸漸接近而開始了不可遏制的低落。今天,他要送別自己的愛人和孩子重返四川老家,自己則要留在這裡等待遙遙無期的重新開工或者另走他鄉。
經過一天一夜的輸送,砂河鎮長途汽車站和幾步之遙的五臺山火車站依然聚滿了候車的外鄉打工者們。每一趟班車的來臨都被成堆的行李和蜂擁的人群所淹沒。劉永強經過幾次艱苦的抗爭才為自己的妻兒搶到一個座位,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述說更多的離別情話,這輛只有14個座位的依維柯就被塞滿了幾十件行李和28個各地礦工們。
車子艱難地啟動了,劉永強緊跑著,隔著玻璃窗一再地叮嚀妻子不要忘了回去後來個電話,李月紅似乎聽不清他在講什麼,將哭鬧著找奶吃的毛丫高高舉起,向這個年輕的父親做著最為傷感的一次告別。四周是成批成批湧來的礦工,轟隆隆的車流和這個令人心碎的早晨。對於李月紅來說,這次告別會不會成為她與丈夫今生的一次永恆訣別,此時,幾天前的那場災難也許正在反覆地渲染著李月紅的思緒和幻覺,當她準備再一次回首的時候,劉永強已經從這個早晨消失了。
繁峙縣砂河鎮,這個中國北方著名的黃金重鎮正在這個喧鬧的早晨開始變得逐漸寂靜,但是我們相信,這決不會是它如此繁華而喧囂的最後一個早晨。
從兩人到37人
在我們的反覆採訪中,松澗溝礦許多當時在地面上的礦工都將6月22日下午的那次爆炸形容為一場地震。
工人們回憶說:當時只聽到兩聲巨響,地面上接著便是令人膽寒的震顫,工地附近的一些簡易土坯房內甚至撲簌簌地落下了塵土。
「出事了!這個可怕的念頭在每一個深諳礦山之道的工人們心中迅速傳遍。
四川礦工張正清(化名)回憶說,當時他剛剛吃過午飯,這兩聲巨響讓他馬上意識到出大事了,當時他顧不上許多,濃煙散盡後他便下到了井底,在那裡他意外地見到了自己的哥哥,這個三十多歲的四川人雙手抱頭靠壁蹲著,頭髮和衣服都燒焦了。張正清發瘋似的將自己的哥哥拖上井口抱到附近的醫療站進行搶救,但是醫生對他說:你的哥哥已經死了。
張正清說,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我的哥哥還沒死,我求醫生,你們快救救我的哥哥吧。但是很快就來了幾個打手,他們強行拖走了他的屍體,從此,我就再沒有見到我的哥哥。
這個經歷其實是這場礦難中無數死難家屬們的一個共同縮影。然而,那些隨後趕來的死者家屬甚至連這樣的一個機會都沒有獲得。
爆炸發生後,尋屍工作馬上展開,在這個過程中,兩名下到井裡的工人被嗆死。後來,這兩名工人的屍體曾被拉到當地醫院作為政府最初報告材料中這場事故僅有的兩名傷亡人員而被上報。
但是很快,礦老闆就制止了這場救援行動。直到當晚11時左右,警車、救護車全部走後,抬屍工作才繼續展開。這天晚上,到底運出了多少具屍體,也許只有等這場礦難的真相全部查清,才能給世人一個可信的答覆。
這些抬上來的屍體被迅速拉走後,從此便神秘地失蹤了。直到幾天之後,在一些新聞媒體和一個叫做胡江的陝西漢子的反覆報導、舉報和指引下才逐漸顯露出了各自悲慘的歸宿。
6月30日,在距事故礦發生地10公裡處———繁峙縣柏家莊鄉的一路邊山溝內發現4具被焚燒過的屍體;同樣是這一天,在另一個距事故礦發生地10公裡左右的繁峙縣金山鋪鄉下浪澗村又發現6具屍體,它們被分做兩堆隱匿在一個廢棄磚窯的窯洞裡,洞口則堵滿了尼龍袋;7月1日傍晚,從離事故礦1公裡左右的義興寨村邊一廢井內又找出1具屍體;……
截至記者發稿日,已經從5處不同的藏屍點找到35具屍體,由此證實,在這場礦難中至少有37人已經遇難。而在事故發生第二天,也就是6月23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向忻州市政府遞交的《關於「6·22」事故的情況報告》中曾這樣稱:「經初步查明:井下作業人員40人,死亡兩人,傷4人,其餘34人安全撤離現場。
據了解,松澗溝金礦共有礦工約168名,當天井下有作業人員117名,爆炸發生時,曾有十幾人上井吃飯。事發當天,由於連日陰雨,新近運來的15件,每件24公斤,共3600餘公斤炸藥便被違規存放在了礦井裡。按規定,炸藥庫本應設在礦井之外,距離井口還要有一定距離,井下的炸藥存放一般不能超過一天。
但是,在這場礦難中這樣的規定卻僅僅蛻化成了事後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反覆引用的一條例證。
6月22日下午,當這3餘噸炸藥帶著對漠視生命和藐視法律的憤怒轟然炸響的時候,灼熱的氣浪和嗆人的煙塵迅速瀰漫了整個井下巷道,成批的生命在熱浪和窒息中猝然倒地。如此巨大的爆炸威力,如此密集的井下作業人群,在當地政府「死亡兩人,傷4人,其餘34人安全撤離現場的一紙報告下輕輕掩蓋,面對這個誰都能夠一眼洞穿的謊言,卻沒有人願意揭穿,甚至這一結果一直持續到了6月28日。
據說,當初參與搬運屍體的礦工們每人發了1300元後已經被嚴密監視著全部遣散,那些接到消息後最初前來認領屍體的遇難者家屬們也在拿到2.5萬到6萬元不等的賠償金後匆匆返鄉。有人說,如果不是為數寥寥的幾個認為生命似乎更有價值的礦工和家屬們的反覆舉報,如果不是新聞記者們的捨命追源,這場礦難的慘烈原貌也許最終會在金錢和權力的雙重威力面前漸趨褪色,淪落成中國大地上那些大大小小的不為人知的礦難中極其平易的一樁。
全是非法的
據統計,山西省繁峙縣每年產黃金約2.7萬兩,是北方有名的產金大縣之一。官方統計僅義興寨一帶就擁有採金洞35個,而民間則認為至少在60個以上。
在當地,金礦的開採者被戲稱為「金老闆,而具體礦井的承包者則被稱為「洞主。在這次礦難中率先逃逸並被繁峙縣公安局懸賞12萬元緝捕捉拿的事故責任人殷三、王全全等4人就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今年3月份,山西省省屬國有金礦義興寨金礦與砂河鎮農民殷三籤訂協議,將該礦「0號脈以探礦的名義交給他。在協議中,甲方為山西省義興寨金礦,乙方的受委託人為殷三。然而我們在協議中卻始終沒有看到乙方是哪個單位。據國家有關規定,獲得探礦權必須擁有探礦權人資格,具有資質的探礦者必須是企事業單位。而這份協議所透露著的信息則是:作為個人的殷三卻極其令人費解地獲得了探礦權,而事實上殷三從事的正是非法採礦活動。隨後,他又在獲得某部門的同意後,於這片採礦區內再行開採20餘個採金洞,並進行轉包,王全全便是其中承包人之一。而王全全所承包的這個採金洞又自行吸收了多名股東。如此層層非法轉包的最終惡果是,6月22日,王全全所承包採金洞發生上述特大爆炸事故。
對此,山西省省委書記田成平在現場考察工作後痛斥:發生事故的山西省義興寨金礦違反國家法律將國有金礦承包給個人開採,承包者又層層轉包,這其中沒有一個環節是符合規定的,礦區安全生產無人管,社會秩序十分混亂,發生事故是必然的。
這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6月22日13時左右,事故發生井口電纜曾發生短路,冒出陣陣刺鼻的白煙。當時,井下有工人要求上來,但當班的工頭大吼:「不準上來,誰上來,就把他扔下去。」之所以如此,倖存的工人們解釋說是為了「搶進度」。
爆炸事故發生後,承包者為消屍匿跡竟組織數輛翻鬥車,用200餘袋垃圾填堵井口,在現場,如果不是礦工們的指認你很難發現這裡曾經在幾天前吞噬過無數鮮活的生命!
面對如此混亂的管理,如此忽視生命安危的操作,如此草菅人命的暴行當地政府能夠對其放任至今的主要原因是:據說每個採金洞要向當地政府每年繳納有關費用20萬元。
誰在漠視生命
10年前,繁峙縣砂河鎮還是一個閉塞的北方小鎮,它比起鄰居臺懷鎮來說顯然更缺少佛教聖地五臺山那樣的名聲,甚至與另一個叫做大營的小鎮相比也顯得勢小名微,因為後者擁有省內有名的礦質溫泉。但是如今你漫步砂河鎮街頭,你會發現四處旅店飯莊林立,而這裡的餐飲價格甚至會比山西省省會城市太原市還要高出一點。這種種跡象都在向我們證明這樣一個事實:這裡其實是流動者們駐足休憩的一個驛站。
像山西省的大多數資源型城鎮一樣,礦業的有計劃和無計劃開採給這裡帶來了虛妄的繁盛。當「繁峙金礦這個充滿暴發戶氣息的名聲在大江南北流傳開來的時候,全國各地的「淘金者們紛紛湧來。當然,更廣大的、隊伍更為龐大的還是那些懷揣初級致富夢想的地方民工們。
在砂河鎮,你常常會聽到本地人這樣的抱怨:現在的砂河鎮都成了陝西人、四川人的地盤了。這樣的話語往往透露著這樣兩個信息:一是外地人數量極為龐大;另一面則是這些外來打工者們在氣勢上似乎更為豪強。
當本地人以一種排外和輕蔑的口吻將這些外鄉人們稱為「佬侉的時候,這些外鄉人們正在以生命和青春換取著對方最為刻薄的回報也給當地創造著日趨顯露的繁榮。
如果將砂河鎮比作一個驛站,那麼義興寨將是這場旅行的最終歸宿。
在距砂河鎮30華裡外的義興寨,幾萬名金礦打工者們在這裡聚居。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小小村落,由於它緊依我們前文敘述過的松澗溝,在短短幾年時間裡,這裡成了一個外鄉淘金者們的城鎮。在一幢幢低矮、簡陋的民房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者們密集而無序地居住著。本地人將這裡稱做三無人員大本營,即:沒有身份證、沒有暫住證、沒有結婚證。有人說,這裡的外地民工至少在30000人以上。在義興寨狹窄的街巷裡遍布了小飯店、小商店、小錄像廳、小撞球室等等,等等。這些為生活所迫的外鄉人們以極為儉樸的方式生存著,等待著幾裡之遙的金礦洞主們的隨時召喚。儘管死亡隨時存在,但是迫切改變生活現狀的願望顯然更具誘惑。因為即使這樣一份工作,大多數人也只有在經過耐心的等待和請求之後才能有緣獲得。
在採訪中,常常有人向我們提到,以前一些小事故中只要死的是外地人,礦主們往往就會悄悄埋掉了事。因為,這些人上礦幹活一沒有合同,二沒有身份證明,第三又多是隻身外出。這也就是在義興寨金礦採訪中見不到一個本地井下礦工的另一個原因。
生命是鮮活的
在「6·22」事故發生後,山西省某領導人在觀看了現場後對小礦井的危害進行了這樣四句深有感觸地概況:破壞資源;汙染環境;賄賂幹部;草菅人命!
站在松澗溝高高的山梁上放眼四望,曾經綠草茵茵的山體已經狼藉斑斑。在近2000米的溝中依半坡而建的簡易土坯工房在幾天前還是鱗次櫛比,如今正在幾輛推土機的轟鳴聲中一座接一座地坍塌。一些還沒來得及搬出工房的礦工們正在飛揚的塵土和隆隆駛近的履帶聲中往外搶運著自己的家當,而那些剛剛搬出來的人們則在亂鬨鬨的人群中緊張地守護著自己的行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松澗溝入口處幾幢曾經是打手們居住的房屋此時正在緊張地改建成兩座寺廟。
7月2日下午,準備返鄉的民工流達到高潮。從義興寨到砂河鎮近30華裡的崎嶇山路上,身背大包小包、攜妻帶子的金礦礦工們正在成群結隊地徒步趕往鎮上的車站。據說,這些回鄉的人們都是有辦法的人,在義興寨裡,那些沒有辦法的人將繼續艱苦地留守,因為他們憑著多年的經驗堅信,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座礦馬上就要復產了。
目前,國家經貿委、公安部、監察部、國土資源部、國防科工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及山西省政府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已經組成「6·22特大爆炸事故聯合調查組,正在對這場事故的前因後果進行著至為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和調查;挖掘井口,搜尋屍體的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著。
但無論怎麼說,數字終將是無情的,生命卻是鮮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