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電視劇的特效總是被吐槽、詬病,被人戲稱「五毛特效」,錢投進去不少,成果卻是讓人笑掉大牙,與國外大片特別是好萊塢大片一比就相形見絀,觀眾也頗有「恨鐵不不成鋼」的感覺。那麼國產影視真的就沒有「酷炫狂拽叼炸天」拿得出手的特效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國產也有好的特效片,今天小峰就來帶大家看一下。話不多說,開始吧。
一、香港電影篇:
1.《中華英雄》
鄭伊健飾演的「華英雄」被師父金傲傳授絕招「傲氣中華」,「命犯天煞孤星」的華英雄替父母報仇後被洋人通緝,後輾轉來到美國,精心修煉「傲氣中華」,直到其兒子前來美國尋親,與命中宿敵「刀中不二」終極一戰。《中華英雄》的特效非常爆,特別是華英雄和刀中不二的終極一戰,特效方面更是沒得說。
2.《風雲》系列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這是泥菩薩給雄霸的批語。被雄霸收養並傳授武功的風和云為了武林正義剷除了雄霸,在風和雲剷除雄霸後,絕無神入侵中原,為了再次拯救武林,風雲兩人和入侵中原的絕無神發生鬥爭,直至兩人和絕無神生死一戰。這一戰,聶風入魔殺了楚楚,步驚雲救了聶風后消失。鄭伊健在此片中飾演了「聶風」一角,該片於2009上映,當年的票房還是很不錯的。不得不說,此片的特效是其高票房的「功臣」之一。
3.《蜀山傳》
徐克導演作品《蜀山傳》距離我們已經十幾年了,電影前期宣傳的著重點便是「特效」,憑心而論,《蜀山傳》這部電影的特效,即使放在今天,也有一席之地。當年還未上映的《蜀山傳》更是被譽為「開武俠片前所未有之奇觀」、「詮釋新世紀武俠片新意象」,電影特效是非常好的,唯一大鐵眼鏡的是此片的票房慘遭「滑鐵盧」。
可以看到,三部主演均為鄭伊健,真的可以說香港特效都給了「浩南哥」,從此以後也是一蹶不振,再無驚世駭俗之作出現,甚為可惜。
二、內地電影篇:
1.《流浪地球》
吳京主演的這部電影可以說重新定義了中國科幻,主創團隊站在好萊塢的肩膀上完成了一個中國電影人從未完成的壯舉。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星際穿越》、《全球風暴》、《後天》、《世界末日》等一系列好萊塢頂級大片的影子,但是觀看的時候你依然會非常明確地認定這是一部國產科幻大片應該具有的樣子,沒有山寨感,沒有違和感。編劇對於大劉故事的全新演繹面面俱到,小到人物情感大到人類存亡都被演繹得讓人信服,高潮部分更是貢獻了極強的情感穿透力,燃度也是驚人。說實話,《流浪地球》作為國產科幻元年作品,起點真的太高了,心疼後面那些躍躍欲試的跟風者。
2.《赤壁》
《赤壁》是吳宇森歸國後的一次大動作,耗資五億人民幣,約8000萬美金,是中國第一部真正達到了好萊塢A級製作規模的電影,製作團隊包含中日美三國的精英,不論此片的評論怎樣,在說起國產大片的時候,是絕對沒有辦法繞過這部電影的。本片特效由好萊塢的孤兒院公司製作,吳宇森說他期望本片能達到特洛伊的水平,他也確實做到了。
3.《唐山大地震》
本片的特效由視點特藝公司製作,整個特效製作花費3000萬元人民幣。尤其是片中的三分鐘大地震特效十分震撼人心。像《唐山大地震》這樣需要逼真特效輔助的大片,通常一個鏡頭需要電腦特技和實拍兩個部門的配合。而影片除傳統特效外還有大量模型特效。這些模型製作栩栩如生,不僅全部復原中唐山市當年景觀,而且連局部細節也都一絲不苟,包括拇指尖大小的洗臉盆、微微發暗的窗簾、好像剛剛浸過水的拖把等等。
4.《龍門飛甲》
這是國內第一部 IMAX 3D 電影,部分鏡頭是用一臺從好萊塢租來的正宗3D攝影機拍的,特效製作先後動用了九家公司參與。這部電影一度被稱為是中國特效電影的門面之作,景深效果非常自然,前景實拍人物和後景CG合成效果結合得非常好,基本看不出分層痕跡。因此IMAX版的《龍門飛甲》3D水平基本上達到了國際水準。
5.《尋龍訣》
本片的特效製作由北京天工異彩製作完成,電影共有1500個特效鏡頭,從前期設計到特效製作共花費了18個月。當年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而《尋龍訣》則被譽為中國國產特效大片的分水嶺之作,透過這部影片,讓電影行業內人士看到了中國電影技術堪稱質變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電影後期產業的工業化生產體系的形成。
三、電視劇篇:
《愛情公寓》第三季第14集
是的,你沒看錯,國內最好的電視劇特效來自一部小成本的喜劇片!
決戰紫禁之巔那一集,據說花了300萬人民幣,對於這個小成本的電視劇,已經是一小半的製作成本了。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特效相當驚人,毫無違和感,呂子喬的呂布深入人心,大家看得也十分過癮,不是其他電視劇能比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並不是做不出好的特效,而是有沒有這份心意給到觀眾。
好了,今天就介紹到這裡,覺得小峰寫的還可以的朋友不要忘了關注哦,關注小峰,遠離劇荒!
本文出現的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
文章為本人原創,未經本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