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欣賞音樂,絕對是有別於其他物種的重要技能。音樂本身也是個很神奇的創作,就像是加成buff,能給人施加魔力。在訓練中更是如此,我是屬於那種「訓練不聽音樂就無力」星人。但凡訓練是必須聽音樂的,不然感覺是完全兩樣兒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健身該死的儀式感也是從帶上耳機開始的。耳機一戴,活在自己的BGM裡,進入了完全自我的狀態。雖然不明白是什麼,但總覺得聽音樂訓練有股神秘力量注入我的身體。絕對的隱形氮泵。
實際上,訓練時聽音樂能起到buff加成效果並不是空穴來風。不只是精神上的,還是生理上的。研究發現:訓練時聽音樂會直接影響訓練時的運動表現,比如攝氧量、肌耐力等重要指標。
音樂對訓練的精神刺激
音樂的律動會刺激我們大腦分泌多巴胺,這是一種可以讓我們大腦興奮感增強,產生愉悅感的激素,甚至還可以減少訓練帶來的疲勞感。
音樂對耐力的影響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對比發現,在訓練中聽「有明顯節奏感」的音樂可以讓訓練者每周的訓練時長增加261分鐘。所以如果你是進行長時間有氧訓練的,聽音樂有助於提升訓練時長。
音樂和訓練節奏
節奏在訓練中是非常重要的。多個研究發現,通過區分音樂的不同bpm(Beats Per Minute,每分鐘節拍數),會影響著我們的大腦電信號的產生,進而影響訓練節奏的掌控。而且一些研究結果認為:不同訓練內容應該挑選不同節拍的音樂。
比如在騎行訓練中,BGM的選擇為125-140bpm最佳。而在跑步機上最佳的音樂節奏為123-131 bpm。
事實上,很多的健身房的團課已經將音樂的元素加入並配合訓練,來達到訓練效果最大化。在紐約市的Tonique Fitness健身房,他們在一節有氧訓練和塑形課程中編排不同bpm的音樂。
他們認為在課程熱身階段,訓練伴著115-117bpm的音樂,可以讓人更好的進入訓練準備狀態;隨後將音樂的節拍加快到125bpm;在訓練強度最高值,背景音樂的節拍在135bpm。
美國運動協會在其官網也給到關於運動時播放音樂的建議,他們認為:
在訓練熱身階段,可以挑選115-126bpm的歌。這類歌曲節奏相對適中,不會給人壓迫感。很多類型的歌曲鼓點節奏都在這個範圍,還是比較好挑選的。比如Hip Hop、R&B、old school disco、rock等等。下面是一首美國發電站Travis Scott的示例:
在正式訓練階段,比如力量訓練或者中高強度的有氧訓練。可以選擇128-135bpm的歌曲。很多的電子舞曲都是在這個範圍。比如House、Dubstep等。下面是一首示例:
冷身放鬆階段,選擇低於100BPM的音樂,比如Blues、Jazz等。下面是一首示例:
本來想給大家多貼一些推薦曲目出來,但是微信公眾號後臺能搜索到的原版音樂實在是太少。我估計著大家都有自己的喜歡的風格和歌手,只要自己聽的爽就完事兒。
大家也可以去「網抑雲音樂」搜索對應的bpm數值,或者樂曲種類。你可以搜出來很多精準訓練歌單噠。
如果你對歌手沒什麼要求,或者你懶得找BGM了,也可以直接用我們教練拍攝的訓練視頻。動作+BGM全幫你搞定,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