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爸爸,求求你們救救弟弟吧,弟弟他好疼,我不想失去弟弟。」年僅十歲的老大趙德康抱著媽媽的腿苦苦地哀求著,眼淚浸溼了媽媽的褲腿,他的媽媽滿眼無助和悲傷地轉過頭看向丈夫,而丈夫坐在臺階上邊狠狠地吸了一口煙,將頭深深地低了下去。趙吉光和妻子何嘗不想救自己的孩子,可眼下,他們已經無能為力。
(圖為趙吉光的小兒子)
他叫趙吉光,今年33歲,家住在山東省臨清市的一個山村裡。作為一個兒子,他希望父母可以身體健康;作為丈夫,他希望自己的家庭可以平安快樂;作為一位父親,他一生最大的期許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長大。
(圖為趙吉光)
2008年趙吉光與李廷廷經人介紹開始交往,2009年他們步入了婚姻殿堂,2010年2月份,大兒子趙德康降生。2016年二胎放開後,他們決定再要個女兒,可誰知卻接連有了兩個兒子,分別取名為趙德謙和趙德欽。
(圖為趙吉光夫婦與小兒子)
2020年2月1日,是趙吉光此生最難忘的日子,那天小兒子趙德欽總是哭個不停,妻子李廷廷發現孩子的肚子一邊大一邊小,於是第二天他們就立刻帶著孩子前往了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孩子被確診為腹膜後神經母細胞瘤。當時一家人還不知道這是什麼病,以為只是個肉瘤,切除掉就會好了,可是醫生告訴他們:「這是兒童腫瘤之王。」趙吉光傻眼了,妻子也崩潰了。
(圖為趙吉光拿著小兒子的診療單據)
李廷廷癱倒在趙吉光的懷裡,他們不敢想像這個病的結果是什麼。看著母親痛哭,他們年僅十歲的大兒子站在一旁也淚流滿面,他好像已經對於「死亡」有了概念,同時也知道弟弟危在旦夕。
(圖為趙吉光)
夫妻二人感嘆小兒子生病後,大兒子變得越來越懂事,雖然他性格內向不喜歡表達,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洗衣、做飯、刷碗、照顧弟弟,主動幫助父母分擔,成了這個10歲少年的日常。
趙吉光以前在工地打工,因為勞累過度患上了缺鈉性腦炎,除了不能做重體力勞動外,還伴有會長腫瘤的風險,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他一直也沒做過系統的治療,只靠吃藥來維持著。為給小兒子湊錢治病,趙吉光毅然放棄了自己的治療,省下來的錢都用在了小兒子身上。從小兒子生病到現在一共花費了30多萬元,這些錢全是從親朋好友那裡借來的。
(圖為趙吉光走在大街上)
借錢也讓這對年輕夫妻嘗盡了人間冷暖,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求人幫助總會遇到一些「薄情」,可回頭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他們也只能厚著臉皮到處求助。走投無路的趙吉光開始變賣家產,只留下村裡的一處老宅供一家人居住。儘管如此,可孩子的治療費用依舊不夠,無奈趙吉光只能去貸款。
(圖為趙吉光在公交車站)
有一天,為了帶小兒子到醫院打針,他們不得不在天剛蒙蒙亮時就出發,只好留下大兒子和二兒子在家睡覺。當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發現大兒子早就給二兒子穿好了衣服,還煮好了方便麵。夫妻兩人扭過頭去,不想讓兒子們看到淚如雨下的他們。每次去醫院的時候,大兒子總會陪在床邊緊緊地握著小弟的手,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句:「如果得病的是我多好,不要讓我弟弟再疼了!」
(圖為趙德欽)
自從小兒子得病後,李廷廷就變得越來越抑鬱,與人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甚至已經有了點抑鬱症的傾向。很多人都勸夫妻倆放棄對小兒子的治療,說他們還有另外兩個兒子,可趙吉光夫婦從不動搖。「對於我來說,我的三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都不能少!」趙吉光眼神堅定地看著熟睡的小兒子趙德欽說道。
(圖為李廷廷和小兒子)
就在前幾天,趙吉光抱著年僅十七個月大的趙德欽餵他吃東西的時候,孩子突然含糊不清地喊了一聲爸爸,推著吃的讓他爸爸吃,一時間夫妻倆被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緊接著眼淚如雨水一般地滑落下來,滴在孩子的小手上。小兒子肉乎乎的小手舉了老高,試圖去擦父親臉上的眼淚。孩子的這個舉動,也更加堅定了趙吉光夫婦要治癒小兒子的決心。
(圖為趙吉光的小兒子趙德欽)
「我恨自己的無知,貿然生下他,讓他患病受罪;我恨自己無能,沒有辦法為他籌到更多的錢做治療,我真的是作孽呀!他還那麼小,來人世一遭卻吃盡了苦頭。」李廷廷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小兒子幾次哭到暈厥。
(圖為趙吉光的小兒子趙德欽)
無情的病魔不會因為趙吉光的堅強和李廷廷的哭泣而心生憐憫,這個病後期會有非常高的復發機率,並且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趙吉光說,在醫院有好多病友是復發的,還有好多孩子因為復發到最後都沒有挽救回來。小德欽已經十七個月大了,才只有十九斤重,而目前只是做完了腫瘤切除的手術,肚子雖然不會脹了,但後續還有著漫長的二十六次放療,而每一次的放療費用都需要8萬元左右,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
(圖為趙吉光在醫院)
「貸款、變賣、借錢……凡是可以湊錢的方法都已經用遍了。早已讓這個負債纍纍的家庭搖搖欲墜,可孩子不該因為沒錢,就此阻斷他的生路,我不甘心啊!每天的醫療費,像大山一樣向我們壓過來。舊債未還,又添新債,現在我們已經借不到錢了。我們多麼希望好心人能夠伸出援手,給予我們一點幫助,讓我的孩子可以渡過這個難關,活下去。」